诸天邪武 第502章

作者:奶酪不好吃

沟槽单的。

“硬碰硬吗?”

韩王安听后,眉头不由得紧蹙起来。

张开地的言语,他也表示赞同。

但如今没有统帅三军的降临,这才是要面对的。

此时,必须选择一个能挣善战的军事人员,这样han国才有救。

可这样的军事人才……

去哪里找呢?

han国的文武,除了前线人员,基本都在朝堂。

韩王安,对他们的能力,深有体会,没有一个能担当大任。

但眼下,必须得有人站出来。

因此,韩王安道:

“何人可担此重任?”

朝堂下面,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主动站出来。

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自认没有实力可以对抗秦军。

“难道我堂堂han国竟然无人统军不成?”

看着下面无动于衷的大臣,韩王安心中怒气横生,当即大声质问道。

可惜,下面的官员依旧没有开口。

“王上,本官推荐就公子韩非统帅三军,我相信他会抵挡秦国的兵锋。”

看着盛怒不已的韩王安,张开地咬咬牙,站了出来。再次推举韩非,希望他能够担任统帅。

毕竟军事上的人才,han国就那么几人。

除了姬无夜和白亦非之外,也就韩非和张良的能力出众。

但他不想让张良出仕。

韩非虽没有领兵经验,但身为儒家的高徒,他在军事和政治上必然不会差。

若是他能被重用的话,寒国还有转机。

“韩非?”

韩王安目露凶光的看着张开地,韩非的能力他自然清楚。

他承认韩非的能力,但他不想重用韩非。

从心里面不想用韩非。

况且,韩非没有领兵的经验,很容易在战场上吃亏。

三军的统帅,能在关键时刻决定大军生死存亡的人,一旦指挥出错的话那么han国将满盘皆输。

抵挡不住李信率领的大军,那han国的命运可想而知。

“王上,我赞成丞相的提议,就公子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他没有领兵的经验,但毕竟是儒家出来的高徒,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盔甲的将军突然站出,大声附和的说道。

他是白亦非死后军方的二号人物。

若是没有选出人选的话,那最后出去领兵的人绝对会落到他的头上。

他可不想出去面对强大的秦军,若是稍有不慎就会失败被俘,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呵呵!”

看着站出赞成自己的人,张开地不由得发出一声冷笑。

他自然知道这人心理小久久,不过他并没有指出来,同意他推荐的人,就是好人。

“微臣同意丞相的意见!”

“微臣也赞同,六公子有这个能力统帅三军!”

“复议!”

“……”

很快,大堂之上便有大臣陆陆续续的站出,纷纷赞同张开地的提议。

第三十八章对决(明日中午修改)

嬴政威严的面容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老秦人的呐喊声令他兴奋不已。

有这样的子民,何愁大秦不强盛。

不过,他毕竟是未来的千古一帝,情绪控制这块非常人能比,经过短暂的兴奋便恢复冷静模样。

大秦有这样的盛世是他们赢氏家族数代地方积累下的成果,加上智谋冠绝天下的苏阳,想不繁盛都难。

如今秦国统一天下之势已成必然,唯独欠缺的是时间,而今他的年龄才二十几岁,正直壮年,完全等的起。

况且,还有个手眼通天的国师,即便他的寿元尽了,依然可以不死。

这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寿元,不光是帝王范畴的问题,就是修士也无比头疼。

自上古以来,无数天骄因寿元竟折腰。

毕竟,像苏阳这样自带bug的男人不多。

“呼!”

嬴政站立许久,长吐一口气,转身走回大殿,回到自己龙椅旁坐下,面无表情的看着大殿入口,淡淡说道:“国师,目前在何处?”

话音刚落,空气中出现一道肉眼可见的涟漪一个身着黑衣的影密卫出现在大殿,单膝跪地,神情恭敬的说道:“禀告王上,国师大人正从赵国赶往寒国边境……”

影密卫将苏阳的信息说给了嬴政,同时还将苏阳传递给嬴政的话语讲了出来:“王上,国师大人让我转告您,计划可以实施了!”

“嗯?”

嬴政威严的面容上猛地升起一抹惊容,但很快就消失了,即便身前的影密卫都没有察觉到,但他心里的激动和震撼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嬴政深吸一口气,缓解下激动的心声,威严的面容上露出一抹思索,苏阳说的计划是当年他们两人制定了,如今苏阳让影密卫传信给他,代表着计划可以实施了。

但经过短暂的喜悦,嬴政觉得施展那个计划有些急躁,如今寒国未灭,诸子百家之人尚未现世,并不是施展的最佳时机。

眼下苏阳让他施展,应该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到底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跟随国师苏阳的计划呢?

嬴政没有想要,他摆摆手,挥退隐秘卫,独自坐在一旁沉思,隐秘卫见此,身形在空中一闪便消失了踪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说起来,隐秘卫这隐身的功夫还是他提供的修炼之法,相当于忍着的忍术。

而站在嬴政身旁的盖聂却没有任何表情,这样的事情他近多了,早就习以为常了。

要不然,身为首席剑师的他,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动于衷。

嬴政沉思片刻,便起身消失在大殿中。

盖聂眸光一凝,转身跟着离去。

寒国,新郑。

与秦国相比,寒国朝野上下全都处于人心惶惶的局面,君臣上下的脸上都露出愁苦之色。

若不是局势还不算太糟,早就崩溃了。

不过,前线传来的不好消息让本就慌张不已的朝臣更加惶恐,有种想要远离寒国,前往他国的想法。

当然,已经有一些地位稍微卑微的贵族,带着钱财逃往他国,寻求出路。

其实,不光是贵族这样,很多平民百姓也都纷纷逃离故土,成为流民,进入他国边境,希望能得到应有的庇护。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这样,比如一些不希望远离故土的人员,以及韩王宫剩余的人员。

前者是因为不想离去,后者是因为无法离去。

其余国家在这个时候都不想因为寒国得罪实力强大的秦国,以免遭到秦国人嫉恨。

此刻,韩王宫上下一片哀声哉道,韩王安坐在大殿首位,阴霾的眼眸死死瞪着下面的文武百官。

说实话,他现在对这些人员已经失望了。

失望的都不想看他们。

这些官员,以往都说自己能安邦定国,现在却一个个都跟哑巴似的,凡是被他目光扫中的人,都像是看到瘟神一样,纷纷躲避,不敢与他对视。

“真是一群废物。”

韩王安暗骂一声,如果手上有权的话,聚堆斩了这些废物,但眼下还需要他们出主意,不然光凭自己是无法应对秦国的。

“诸位爱卿,大家都说说吧,眼下的局势该如何解决,谁有对策,都到这个时候了!

就不要藏着掖着了,不然寒国灭了,诸位都没有好果子吃。”

韩王安深吸一口长气,平复心中的怒火,阴霾的眼眸半眯起来,丝丝寒芒从中闪烁,给人一种阴森之感。

他虽然说得比较客气,但言语间的冷冽诸位大臣还是能听出来的,都知道眼前这位即将成为亡故君主的韩王生气了,如果不能安抚他的情绪,最后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但面对盛怒的韩王安,谁也不想做这个出头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将目光转到张开地身上。

意思他第一个站出来讲话。

毕竟他是文官之首,发言这种事情不能让其他人来。

张开地也明白,他作为寒国的丞相,又是辅佐多位帝王的主,别人不说,他自然要站出来讲话。

随后,也不再矜持,直接从文官队伍中走出,站在大殿中央,面无表情的看着坐在上首盛怒的韩王安,微微沉吟下,说道:“王上,如今秦国多路大军压境,派去赵国求援的信使迟迟没有回归,赵国应该指望不上了。

剩余几国的信使到时回来了,但他们都不愿意出兵对抗强秦……

如今,寒国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张开地虽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他没有说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只是将目前寒国的局势分析了一下。

不得不说,张开地不愧是辅佐过五代君王的存在,这份应变能力就是强大。

若是换做其他人,绝对做不到他这样。

如今他这么一分析,直接将寒国的局势说的清清楚楚,即便是有些人想装糊涂也不可能了。

同时,他还说出来自己的看法,没有得罪盛怒不已的韩王安,真叫一个漂亮。

不愧是辅佐五代君王的丞相,这份心智绝非常人可比。

韩王安眸光微微一凝,没想到张开地这个老狐狸会第一个站出来,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张开地的回答却令他不满意,即便他这个不出王宫的君王都清楚寒国的局势,这些东西还用他说嘛?

可张开地第一个站出来,若是因为回答不满意就受到自己的责骂,下面的人绝对不会在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以,即便心中有再大的怨气,也要忍着。

不然,没有人出言了。

但他也不想听张开地这么忽悠自己,这时他想听的是怎么解决方法,而不是说这些人尽皆知的事情,这根本就不是张开地的水平。

“那老相国觉得眼下han国应该怎么做?”

韩王安深深看了张开地一眼,阴霾的眸子闪过一丝寒芒,阴沉的面容上露出一抹冷冽,心中更是杀意纵横。

如今寒国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张开地作为丞相,不想着如何救治寒国,而是满脑子想着如何保留想法,完全是奸臣贼子。

但他不能对张开地动手,不然必定会将寒国如今的局面变得更糟,到那时容易出现众叛亲离的下场。

所以,他现在对张开地有再大的不满也要忍着,还要装作一副君臣和尚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