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曙光 第808章

作者:正义的太阳骑士黑王殿

“可以想到……”楚信然点了点头,“我不会同文月姨说。”

将军闻言,微微一怔,继而开口:“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无需多言。”

楚信然打断了她的话语,平静无波的冰蓝色双瞳映出她愕然的神态:“我有很多事都不曾同她说。”

“这样啊。”将军沉默了良久,下意识要抬手,却在他头的上方略略停顿,然后放了下去。

觉得自己也没什么资格作为长辈或夸奖或安抚对方,便只是背着手道:“这次的数据采集完成接下来的测试都可以不用本人参与,正式启动是明日午后,你可以先去休息,有什么症状反馈也记得报告。对了,你的指甲怎么了么?”

这时候,她的这些嘱托话语倒是让楚信然觉着自己又在面对一位长辈,而一旁的三人看着这一幕也有相似的感想,想着这位之前还是一副平静表情的将军在楚信然面前倒是略略破功,开口也是些不符身份的话语。

“没什么,老状况。”

只是面对这样的长辈,楚信然的态度始终未变,在对方投来实现时也看了看自己手掌然后略略收拢着摇了摇头。

“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

“当然可以……”并未被如此轻易敷衍的将军又看了看他那手指,却也清楚自己在这个关头才关心得这么密切既可疑也容易引起反感,点了点头,便让开了道路,“不过……嗯,别忘了明天的测试。”

“不会忘……”

楚信然点了点头,便招呼着夕、年和深海色:“走吧,我们先回去看看嵯峨师傅那边的状况。”

虽然都有些话想交流,但就连深海色都能察觉这里不是好说话的地方。

而将军看着这几人离去的背影,主要是将目光放在楚信然身上看着对方那比自己预想中秘密更多,压力更重的背影,再想到文月的那张脸,有些疲惫的抬手扶了几秒额前,继而重新看向周围那些上前整理现场的工作者们,招呼起了他们错乱的顺序。

而在那朝着平城宫出口的走廊上漫步的一行人,则是在走出后方宫门之后的几秒内,夕就忍不住开口。

“身体怎么样?”

年和深海色也投来关注,想问的话都是差不多。

“本来或许可能留些伤势……”被问到的楚信然看向自己抬起律动的五指,“但在我吸收掉伊邪纳岐之后,反倒好像给身体进行了一轮强化。”

“强化?”年闻言凑近过来,在夕瞪眼下扒拉了一下楚信然的衣袖令其露出小臂,然后就抬又捏又暗按,头偏向一侧自语着,“好像确实比上次见面强了不少,不过你确定这不是你这些天锻炼的?”

“我这些天都没空锻炼……”楚信然无奈地挣开了她的手,在夕牙痒痒的目光下,重新拢回衣袖遮住了他那颇有些肌肉的小臂,“那种强行加速一样的变化,自己感受的最清晰。”

“还是该去医院检查检查吧,梅林先生。”深海色在一旁小声建议道。

或许是因为看护她好些天的年和年的姐姐在一旁,她在这种环境下总是有些拘谨。

“回头看有没有机会,一般的医院不行,我也不希望我的体检单轻易泄露。”

“那个罗德岛不就可以?”年随口一提道,对于楚信然方才挣开自己手的行为倒也不是很在意。

“再说吧,如果有回本舰的机会那倒是差不多。”楚信然说着,再次抬手看向自己那还需要修剪修剪的指甲。

“寻常医学机构的设备恐怕也是检测不出问题来。”

NO.146:柴犬拽着狐狸和恶魔朝前走。

平城京的佛学建设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数代天皇以前。

那时当政的一位天皇既可以说是大炎发烧友,也可以说是资深佛教徒。

不过也是因为那时的炎也盛行着佛教,他才从向往大炎延展到向往佛学,这是个递进关系。

也正是在那位天皇的大力推动发展下,平城京那「继承了原作精神的洛阳城二次创作」得以提上日程,而在那日程提上之初,关于建城图纸规划上便早早有了数座佛寺的位置。

这几座佛寺与城池同龄,在平城京的历史感甚至超越之后在神道一侧举足轻重的春日大社,而其中之一显然便是招提寺。

最盛时甚至能有僧徒四千众,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等建筑一应俱全,符合任何世人对宏大佛寺的想象,同时也是当年那一任天皇「公款追星」的遗留产物。

毕竟他届炎给届到了,那一代的大炎真龙不仅派遣了相关人员提供了些平城京的建设协助,还有不少大炎僧人选择随行传教。

而招提寺便是这样一座由炎国高僧指导建设的东国佛教律宗建筑群,作为东国佛教律宗的总寺院,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的两大道场。

而律宗,与禅宗同为佛门修行的两类宗派,本是相差甚远,一个讲究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一个讲究自然——内在——超越,本是没什么事就聊不到一块儿去,但嵯峨作为禅宗僧人仍是走到了这律宗总寺院门前。

以一副并不在意门户之见的朝圣之心。

来看看自己最喜欢吃的盐辛纳豆的创造地(x)。

纳豆,尤其是早年的纳豆,并非如今人们熟知的有粘稠拉丝、需要用筷子搅拌食用的纳豆菌发酵物「丝纳豆」,即糸引納豆,而是与炎国常见的豆豉并无二致的霉菌发酵物「盐辛纳豆」,便有说法认为豉的制作方法是当年的炎国高僧东行一同带到东国,而「纳豆」之名便是因为这种食物被储藏在瓮中,置于佛寺司理金钱米面收入出纳的纳所。

也因为以那位高僧为代表的僧人将豉最先带到东国,所以豉以及东国本土化产物的「盐辛纳豆」最早在寺院庙宇间发展传播,得到「炎纳豆」的别称。

再考虑嵯峨在没有跟着楚信然之前的粗茶淡饭里几乎必不可缺的纳豆拌饭痴迷程度,很难说她跑来这里的「圣地巡礼」成分是朝着佛还是朝着纳豆。

倘若楚信然在这儿,肯定是会吐槽的,可眼下跟在嵯峨身边的一个是伊势神宫神主,一个退役顶级牛郎、现任制(yi)药(洞)公(jun)司(fa)的外驻干员,不论是玉威还是月见夜,和嵯峨的相处时间都还不算长,也没有见识过她那挥舞薙刀的战吼中都要混几句吃食进去的模样。

腌萝卜、油豆腐、纳豆什么的,很标准的僧人式粗茶淡饭,但能念念不忘就很难说这算是什么成分了。

只是还是那句话,玉威和月见夜都没有足够的认知,倒是知道招提寺的名号,毕竟是作为全东国所有律宗的总寺,同时还是每次东、炎交流时多少都会提到的地方,自是声名远播,倒也不觉得她存着什么私心,甚至认为找到这里也是顺理成章。

毕竟孽教浸染这么大的事,确实是该先找上面聊聊,首选就该是招提寺和东大寺,然后再去西大寺之流的遛遛,哪怕是对佛学知之甚少的月见夜都能根据平城京寺庙的知名程度来做个行程安排,而这安排显然也与嵯峨的选择毫无冲突。

方才他们还跟着嵯峨师傅去了趟东大寺,听说那边闭寺多日才转来了这边,这倒也是为求稳妥。

毕竟虽然听闻苍七阁下他们确实拜访过东大寺,但他们也没什么切实的证据表明关系,很难说能不能正常通过山门,最终也就还是退而求次,来了这招提寺。

然后望见了平城宫方向的远处,有着厚重的乌云忽然升起,莫名令人不安的压力之后还降下了罕见的金色雷霆,引来平城京街道上的行人们纷纷议论。

不一会儿就有了数个版本的传闻,有些令人发笑,有些令人汗颜,却也有些像是有所依据,令人分外不安。

只是不论如何,一次单纯的异常天气,是不值得幕府或是电视台做出什么声明通报的。

所以这边的骚乱也是一时无法平息,而知晓楚信然带着夕先生一行正是去了宫中的嵯峨等人虽是有些忧虑,毫不怀疑地认定其有些关联,却也相信对于楚信然那边的组合而言,这点异象不算什么。

而这一点,也在之后嵯峨三人与招提寺的僧人见面,交谈中,瞧见北方宫中的丛云消散得以确认,月见夜与玉威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比起尚未真正见过那几位全力施为的俩人,真正见过年和夕在画中争斗,真正做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嵯峨,却是对楚施主等人的安危根本没有过担忧,只是仍旧对那负责接待的僧人询问:“明驮法师清楚孽教之事,他对自己的把握有几成?”

令人意外的,在这时负责交涉的不是楚信然认为或许会派上用场的月见夜,而是嵯峨自己,这也是月见夜与玉威并未怀疑过嵯峨想法的原因之一,在瞧见嵯峨施主都能专注于这样的事务之上,他们又怎么会想别的呢?

在这时分心想些正事无关的东西,都显得像是对一切的冒犯。

“明驮法师知道楚家主正在忙于此事,作为楚家主同伴的师傅与两位檀主也已知会给招提寺所有僧人,倘你们已至,就赶忙牵引,只是他老人家并未说过把握几成,只说这是大家应有的一劫,只消做好应对准备即可。”

“这种说法真令人不安啊……”跟在嵯峨身后的月见夜对着玉威低声道,“你们神社也会这么跟香客说吗?”

玉威看了眼前面的带路的僧人以及嵯峨师傅头顶微动的犬耳,犹豫了一下是否要保持礼仪安静跟着。

但终归还是忍不住吐槽道:“伊势神宫并不提供通常的算命求签,而且也基本不会给外乡人开放。”

“那就是不说咯?”月见夜嘀咕着。

“倒也不是,总有需要的时候……”玉威无比实诚地低声道,“尤其是天皇、幕府参拜的时候,总有些话你不太好说。”

“呃……”月见夜闻言,也瞥了眼嵯峨那微动的犬耳,再微微斜过头看了看前面那位僧人微微抽搐的面皮,忍住了长哦一声的冲动,转而继续低声问,“这种事这么说出来没关系吗?”

“大家都很清楚,甚至不少民众也明白,只是都需要去做出不知道和不相信的样子……”

提起这个的玉威总能打开他那「对家族,对信仰多少有些不满」的话匣子,“信仰这东西在很多人眼里就只是信仰,不论信的是什么,他们都很清楚这些并不可靠,他们信仰的是信仰本身。是某种习惯,某种行为,只要做了,就能安心。”

“御影堂到了,到了这里,我便该退下了,接下来就是嵯峨师傅和两位檀主自己走了。”

陡然间,那僧人停下了步伐,站着一处别院内,抬手示意前方的几座日式建筑,而嵯峨双手合十道:“谢谢师兄。”

玉威和月见夜亦是赶紧跟上行礼。

“不敢当……”那僧人挥手作拒道,“贫僧在这招提寺内,境界、辈分皆是最低,不过这位檀主。”

他忽地转向玉威,令后者有些紧张,身后的九条尾巴亦是下意识一绷。

“大乘佛法讲究人人俱有佛性,比起信仰佛位,那一切的塑像都是为了追念那些成佛的前辈……”

僧人说着,看了眼之前他所带领众人越过的招提寺主殿——

金堂方向,然后回过头来,“大家最终修行的仍是自己,只要你在心中塑造一尊自己的佛,那你的信仰便可以是自己。”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才给了孽教可乘之机,不是么?”

突然间的,这么一句话传来,令玉威投来惊愕的目光,而月见夜更像是见鬼似的,很难相信这样这样一针见血,见血封喉的话语会是出自嵯峨师傅之口。

若是楚信然在此,只会笑他们见得还不够多,也没见过嵯峨师傅一刀暴击直接把夕整破防的模样。

只不过楚信然也不曾注意过嵯峨居然还有注意孽教的具体状况,这云游僧一直在队伍里表现得就像个没心没肺,走哪跟哪,有啥吃啥的憨货形象,看起来甚至不怎么消耗脑容量,竟然也有注意孽教的浸染腐化是从人心、「自信」上入手的资料。

但这显然不是嵯峨有意掩饰,只是大家关于正事的话题都不怎么问她,也不和她讨论,就把她晾在一边挂机或者当个保镖。

而嵯峨也总是表现得像是乐于当个保镖在边上挂机。

而今便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令那僧人错愕数秒后,有些尴尬地苦笑道:“确实如此。”

“只是佛有慈悲之像,亦有怒目金刚,将那些不知名的师兄弟与檀主们的佛心扭曲之徒,还必得降服度化才行。”

“那倘若度化不了呢?”玉威反问道,“招提寺是律宗宗师,听闻贵宗讲究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以四分律宗之名的严苛律令闻名,可有做好破杀戒的准备?”

而今作为时刻关注族内动向,很想身先士卒冲在处理那些孽教分子连同族内问题最前线的神主,也在这种话题上显得寸步不让,认真异常。

而这问题也令那僧人沉默后退了一步,望着玉威那咄咄逼人的态势有些无措,再看一旁月见夜非常入戏的在一旁摆出一副不愉姿态,以及一旁嵯峨认真等待的模样,顿时额头冷汗直冒。

但也正是在这时,那后方的屋房中传来一道空幽却又仿佛响在心底的叹息声,令那僧人心底的压力与烦闷顿消,也令玉威与月见夜心头方才还有的施压感顿时一松。

倒是嵯峨疑惑扭头,看向那木屋缓缓被推开的木门前出现的老人。

便双手合十道:“见过明驮法师。”

“倘若无从选择,便也只能度往极乐世界。”老人开口,声音衰老却又不失中气,只是以一口炎语。

这倒也谈不上太大的交流障碍,毕竟以炎与东的关系,学习炎语是很多东国教育的硬性要求。

尤其是对地位尊贵者而言,而地位谈不上太尊贵的嵯峨却也是因在大炎云游而不存在这份沟通障碍。

“快些进来吧,诸位,不要为难松服那孩子了。”

松服,那僧人的法号,在这时对着三人再次行礼,然后忙不迭的后退离开,那副不堪的样子让老人看着摇了摇头。

“真像被其他师兄抓去进行佛学讲授时的样子啊,这孩子在与人交往上始终磕磕盼盼,念佛反而是他最热衷的事。”

“那只是单纯的社交恐惧吧……”月见夜瞥了眼那僧人狼狈跑路的样子心里嘀咕着。

在这老僧人面前他有种莫名的压力,再加上方才对方那叹息让他自觉心里忽然有些空,便是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了对方居然以如此简单的方式干涉了自己的心态,这种事简直不可思议,也不知到底算不算法术的范畴。

甚至连玉威老哥也被影响了……月见夜再扭头看向同样脸上浮现凝重的玉威,本来在他的认知中,同为宗教宣传的僧人和神官应该都是一个等级。

但眼下看来,就感觉好像玉威神主被明驮法师轻易的比下去了似的。

注意到他的目光,玉威也没心思去解释双方侧重根本不一样,差异也甚大的事实,他只是下意识地升起些警戒,后知后觉的想要编制加固精神防御的术式却又觉得自己这好像算是反应过激了,本还没到那个时候。

“你俩还不跟上?”

陡然间,来自前方带着些许疑惑地招呼声令月见夜和玉威都是思路一滞,抬首看向那已经走上台阶,脱掉鞋子踩着木地板的佩洛僧人。

“呃……”俩人望着她,都在沉默中卡壳。

继而好似颈椎有些僵硬的扭头对视,再回过头来,有些丧气地迈步跟上。

虽然不清楚嵯峨师傅到底是有所准备还是全无顾忌,但都已经替他们做出选择了,俩人再纠结也没意义。

只能跟着向前。

NO.147:恐怕佛的状态是最好的

平城京,招提寺,御影堂。

嵯峨、玉威、月见夜被那明驮法师引入室内,越过那不少比肩人身高度的屏障壁画,抵达那堂房的最中心。

在那里,古意的蒲团代替了通常的坐具,温热的茶水已在桌上备好,只是不远处还立着一尊朱红色的塑像,面向西方、双手拱合,结跏跌坐,团目含笑,双唇微敛,庄重又不失慈悲。

“这是那位大师的塑像么?”在随同大家一起坐下时,玉威忍不住发问。

任何首先踏足此处的人都无法忽视那尊特别的塑像,尤其是那其上还带着岁月摩挲的斑驳,令其朱红的本色逐渐朝着泥棕褪下,看起来有着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室外经受风吹雨打。

“淳于大师的坐像,乾漆夹造,这是他圆寂时的姿态……”

明驮法师看向那塑像,他的座位正好在那塑像西方,彼此遥遥相视的目光多少有些神往,一人一塑之间相距数百年的时光,或许是在向往着那份佛学交流空前热潮的时代,只是那份神往的情绪终归是很很快低落了下去,“在上代天皇在任时,这里还是供人参观的保护场地,三天两头都有络绎不绝的香客前来瞻仰。”

“到了这一届有何不同?”月见夜问。

“这一代显然还没有天皇……”端起了面前的茶杯,这个穿着的僧衣都被浆洗得掉色脱线,显得格外清贫的老僧人,缓缓地喝了口茶后,便怔怔地望着茶碗上方的热气继续道,“招提寺尽管可以继续作为寺庙容纳诸多香客信众的心灵,却也没必要为了所谓文化宣传和展览费用再将淳于大师的塑像放置在外。”

“明驮大师是觉得,淳于大师的塑像不该被人观赏?”

“供人瞻仰,收取钱财,便似坠了凡尘,若是一种修行尚可……”老人摇了摇头,“可惜,它只是座塑像。”

“塑像蕴神未尝不可……”玉威对此有着另一种看法,“它在这佛堂日夜听闻诵经,享以无数香火,或许招提寺能多出一位大师。”

“但那也不是淳于大师……”老人又摇了摇头,“我对这些规矩的不喜是因对那位大师的敬重,不论那些规矩之后能够带来什么,那些对我而言都没意义,不过都是对前人的利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