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指挥官的求生之路 第273章

作者:不完美结局定理

“铁血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进攻计划?!”

“很奇怪,该地区已经进行了数次侦察,这么多铁血是从哪来的?”

列夫说到。

“调第31装甲突击连和第522摩步连过去增援,通知坦克营,让他们调一个坦克连前往该地区。”

“指挥员同志,我们必须改变进攻部署,并将陆军雷达的侦测范围向前移。”

一名参谋建议到。

“我们的任务目标是掩护叶戈尔的部队,如果铁血早有准备,那么我们很可能落入对方的伏击圈,必须增加预警等级。”

列夫思考了几秒,点了点头。

20分钟后

“各连和坦克营的进攻态势已改变,提前进入作战展开。”

“很好,前方汇报……”

“等等……”

一名站在指挥所门口的参谋突然伸手打断了几人的讲话。

“听!这是什么声音?”

“轰……”

有如沉闷雷声一般的轰鸣隐约传来。

列夫的脸色突然剧变,一把抓起了通话器。

“各连汇报情况!”

“报告!第64摩步连与第76坦克连接敌!”

一名参谋连忙看向指挥终端的屏幕,脸色有些发白。

“他们在我们的侧后方……距离指挥部只有……20多公里。”

“有人袭击了我们的侧后方,从交战区域来看……”

列夫的眼神变得如鹰般锐利了起来。

“似乎是冲着我来的。”

第两百一十七章 浴血(中)

时间10:01:00

S13安全区独立营指挥部

格特正站在刚刚搭建起的指挥所内,正看着指挥终端上的亮点。

他的手下,拥有30台KT-3重型步兵战车,这种介于轻型坦克与步兵战车之间的36吨重小怪兽拥有高度模块化和强智能性的优秀特性,其炮塔可以为各种不同种类的任务进行特殊套组改装,深受欧洲部分大型私人军事承包商的喜爱,甚至还有一部分参与了非洲的军阀战争。

而格特果断为所有车辆加装了具有一门105mm线膛火炮的MK Ⅳ型火力支援炮塔,舍弃了用于步兵压制和防空的中小口径机关炮。

在他看来,格里芬最缺乏的就是反装甲力量,反步兵作战的话,这些优秀的少女外形士兵就已经能够胜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对于战损的抗性很高,不管是兵源补充还是战斗力重组的方面。在战场上更换核心而原地“复活“继续参战的戏剧化场景也时常出现。

但是凭借这连一个营都不到的装甲车要对付具有炮兵火力支援,无人机空中支援和数倍于己装甲力量的KCCO部队显然是以卵击石。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而不对称战争的基本要义就是避其锋芒,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他的优势也很明显,KCCO压根就没有预料到他部署在后方的装甲部队,所以基本没有做任何防备。

战场的主动权,此时正紧紧的握在他的手里。

叶戈尔部以急行军的紧凑队形展开快速和猛烈的连续突破,想要拦住这样一头暴躁的犀牛显然不现实,所以格特将他放了过去。

但是负责掩护的列夫部则分布在进攻箭头的侧后方,阵型相对松散,各部之间距离较远,适合作为攻击对象。

但是适合攻击,并不代表着就能够战而胜之。

对方的高层指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线部队指挥者,他们的决策以及博弈能力在战场的锻炼下变得十分优秀,与格特属于一类人。

而对方的基层指战员则大多为三战末期或是战争结束初期退役而又再次合同入伍的老鸟,在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同时,对于新投入的高精尖装备的掌握也十分熟练。

他面对的是一支从战场上浴血而出的真正精锐,而并非是战后十年内新招的菜鸟。

看着屏幕上的交战提示,格特的眼睛微微眯起。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这场战斗中,再分散力量显然是不明智的举动,所以他将27台KT-3步兵战车合拢一处,准备朝对方的一支正在行军的摩步连发动突然进攻。

格特相当清楚对方车载步兵雷达的战技术性能,加之以KT-3步兵战车的先进移动伪装系统的掩护,因此,他选定了一处侦察死角作为进攻的准备区。

但是在无人机的报告中,他发现摩步连附近有一支轻型坦克连与之协同进攻。

KCCO所装备的所谓“轻型坦克”,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粒子束悬浮装甲火力平台,安装有一门复合加速式的荷电粒子炮,北约代号为“Typhon”(堤丰)。

这辆怪异的战车采用了粒子束悬浮装置进行机动,其动力来源是一组核电池,具有一个圆筒型的粒子回旋加速器来产生高能粒子束,同时在炮身外延伸了一节约束轨道进行二次加速和粒子束扩散约束,射程可达数十公里。其等离子能源结构在约束粒子加速后产生的多余电子将会通过战车前后的粒子喷射器喷出,作为副动力。

该型战车在三战2047年-2048年后的一系列绞肉式战斗后被投入战场,事实上,人力资源严重缺乏的参战各方都已经开始在军中全面列装自律武器。

当NATO通过情报部门第一次拿到这款怪异的新型战车的参数时,所有人几乎都被这个“可笑的高技术玩具”给逗乐了。

由于突破性的采用了粒子束悬浮和荷电粒子炮这样的新能源结构,该车的车重被大大削减,取消了成员舱和弹药舱后,它的车身变得十分狭长,像是一块三明治。

其车体装甲也只采用了轻型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便宜组合”,仅仅相当于150mm匀质钢装甲的防护水准,为了节约成本,新苏联的设计局也没有给其配装车载立场盾系统。

更离谱的是,它的炮塔因为散热和减重需求,根本没有装配任何装甲,粒子加速模块和光电观瞄系统只经过简单的环境防护就暴露在空气之中,这意味着,只要距离足够近,就连步兵手上的自动步枪都能轻易的摧毁它。

其炮塔因为供电线缆布置的原因,无法进行大角度的转向,其活动范围仅限于车体正前的左右60°角,几乎无法俯仰射击。而因为荷电粒子炮的蓄能模式以及车载散热系统的极限,它每经过三个长脉冲连续发射周期(蓄能-发射-紧急冷却)就要进行一次20s的缓冲冷却,不然能源装置就有过热烧毁的风险。

(注:铁血士兵手上的小型脉冲粒子束步枪采用间歇发射粒子簇式“弹丸”来减少能源消耗,而车载粒子炮通常采用连续照射的方式进行杀伤。)

NATO高层很快就将这款战车定性为“新苏联用于展示其技术优势的实验品”,在他们看来,它完全只是一款展示性的武器,没有任何实战能力,最多只会有几台实验车,一些人甚至认为这只是一种技术欺诈,对联军技术发展的“烟雾弹”。

但是,NATO很快发现,他们在推理的基础上犯了错误。

这款战车完全是由成熟的技术组合起来的产物——由罗克萨特主义盗火者“理事会”单方面援助的,在某些方面足以产生代差的技术。

NATO装甲兵很快发现,这种可恶的东西成群结队的出现在了战场上,由于其模块化的简易结构,加之新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同样来自于罗克萨特主义者的污染区工业重建技术,它以三车为一个编队,替换了单台主战坦克。

很快,NATO的坦克手就吃到了这种玩意的苦头——其强悍的荷电粒子炮几乎可以贯穿当前所有主战坦克的装甲,包括最新型的“立场盾”主动防御系统,加之其粒子束的高速实时性以及先进的观瞄系统和快速蓄电能力,这种“一个底盘加一门炮”的简易粗暴产物可以轻易的与一台美军最先进的“火力核心”型重型坦克达成相互摧毁。

而在战场上,一台NATO坦克平均需要对付三台“提丰”,它们能够轻易的摧毁其中的一至两台,但是也会遭到第三台的反击。

而被诟病的转向瞄准问题也因为悬浮底盘的投入使用而得到解决,它单单车体转向速度已经达到了一般履带式车辆炮塔和车身共转的速度。

同时,它可以通过单独加大车前和车后的粒子束喷射器流量来抬升车头或车尾进行俯仰射击,它的车身中段甚至可以进行小角度的折叠。

而他们唯一寄予“厚望”的装甲问题,也在新苏联的共振感应式“立场盾”发生装置面前打了水漂,只要在队伍中投入一个共振感应源,其他单位就可以通过小型的生成器产生“立场盾”而无需单独装配“立场盾”发生装置。

它唯一并不算弱点的弱点,就是在近距离内的火力死角和脆弱的炮塔了,但是在军用人型和多足火力平台的协同下,一般不会出现被步兵近距离攻击的情况。

回到战场。

格特在发现这支坦克连后,他立刻更改了行动方案。

他决定先吃掉这个坦克连。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格特对此自有想法。

首先,基于这支坦克部队的火炮射程和精确度,他并不想在攻击时将侧翼暴露在对方的火力范围内,同时,在遭遇突袭时,“提丰”相对来说更为脆弱。

与此同时,格特也拥有一支特别的截击无人机中队,这种代号为“猎犬”的无人机是专门用于反无人机作战而设计制造的。

其携带的小型空空导弹和复合型火控雷达以及激光拦截器可以轻易的消灭战场上的其他固定翼和旋翼无人机,同时也可以加挂电子战吊舱进行电子干扰。

在失去了卫星这个战场超远程通信的手段后,长航程无人机承担起了作为远程通信节点的任务,比起常见的移动用户网络(作用距离约为15公里)和调频通信,它们提供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更大,成本更低。

基于对新苏联军队的了解和战场情报的调查,他很快确定了通信无人机的巡航路线,展开了切断通信的行动,防止敌人调遣火力支援和提供情报。

此时,在接到前方部队遭遇实质性损失加之伪装目标造成的军力假象下,这支坦克连必然会暂时停止行军,等待指挥所命令。

列夫当然会下达警戒搜索的命令,可惜却暂时无法传达到这两支连队了,在通信无人机进行补位的空档,就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战场上,27台KT-3战车组成三车为一组的楔形进攻阵型在坡后进行快速机动,悄悄的接近着坦克连。

这是一场关键的战斗,格特紧紧的盯着屏幕,手上几乎捏出了水。

此时,他的部队距离对方只有3公里远了,但是他认为,这仍然不够。

“再近些,再近些……”

这是一场赌博性质的行动,但他必须确保在战斗开始前能够有效而迅猛的击毁对方的战车,如果距离过远,那么这些步兵战车只会成为更为精确的粒子炮的活靶。

他的装甲部队此时与对方只隔一个高坡,只要越过它,在1.3公里外就是那支坦克连了。

“组成冲击队形,进攻!”

格特果断发布了指令,无人战车转向,猛的开上了高坡,越过棱线居高临下瞄准了下方。

而眼前的一幕几乎让格特惊喜得蹦了起来。

这名倒霉的坦克连连长竟然将这些战车悬浮装置关闭,停在了地面上。

这是个常见的举动,为了节省“提丰”的能源,减少后勤压力,在待命时,这些坦克一般会关掉粒子束悬浮器,当然,它启动的速度也相当快,只要10秒时间,它就可以升空进入作战状态。

但是,现代战争中,交战的速度更快。

此时,在27台KT-3的105mm火炮黑洞洞的炮口下,30台停放着的“提丰”像是放在桌上的三明治一样诱人。

“自由选择目标!开火!”

格特立刻下达了指令。

“嘭嘭嘭嘭!”

山坡上,火光闪成了一片,炮口的爆风将尘土掀起。

为了更好的作战效能,格特特地在战前换装了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以应付“堤丰”的复合装甲。

黑色的长杆箭形弹划着优雅而致命的弧线飞向一台“提丰”的车体侧面,它的粒子束悬浮器刚刚点亮,地面被烤的微微发黑。

很快,弹头接触到了对方的NERA反应装甲。

“磅!”

飞溅的金属火花中,弹头很快侵彻了反应装甲层,穿入了车体内,将其粒子炮的等离子约束回旋加速器的外壁打穿,随后带着失控喷出的高温等离子气体刺穿了车体的另一面,插入了地面,溅起一道尘柱。

105mm口径的高膛压线膛炮所发射的穿甲弹足以击穿等效450mm匀质钢的复合装甲,“提丰”用于对抗步兵战车的150mm等效装甲显然属于小巫见大巫。

一轮齐射后,有24台“堤丰”在等离子失控爆炸下失去了战斗能力,冒着滚滚黑烟趴了窝。

但是在火力间隙,仍然有着几台“堤丰”升空进入了作战状态,但是进行反击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嘭!”

坦克火炮的轰鸣响起,作为连队指挥车的T-14S坦克使用自己的125mm滑膛炮开火反击。

一台KT-3顿时炸出一团火花,然后在爆炸中停止了前进。

“继续进行射击,消灭剩余敌车。”

看着屏幕上仍然准备拼死反击的连队指挥车,格特叹了一口气。

“嘭!”

6s的短暂火力空隙结束了,又一轮火力齐射展开。

3枚9m123-2“菊花-S”反坦克导弹划着火弧飞向了T-14S坦克指挥车,车内的人工智能通过雷达发现了来袭飞弹,启动了主动防御系统,并抛射了干扰烟雾弹。

“嗡——”

蓝色的光幕生成,三枚导弹弹头因强烈的斥力导致弹体扭折,最后在空中爆炸。

但是攻击并没有因此结束,这只是格特诱使对方开启立场盾的方法罢了。

“嘭!”

一部分KT-3使用105mm火炮进行压制射击,炮弹虽然被偏转而开,但是巨大的动能仍然使得立场盾过载了。

“嘭!”

一枚穿甲弹撕裂烟雾,击中了一台KT-3的车体后部,随后过穿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