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骨
冒顿微微点头,朱唇微启道:“我会一直天竺都护府等待公子消息的,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属于公子的格桑花,会永远等着你。”
说着,她在白苏的嘴唇亲了一口,旋即登上了马车,在车夫的驾驶下渐渐远去。
白苏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摸了摸嘴唇上残留的余香,忍不住笑道:“还真是一位性格火辣至极的狼王啊。”
第四百三十章 墨家的苦恼
在送别了冒顿之后,白苏直奔少府而去,离开咸阳也有一两年之久了,也不知道如今的墨家巨子,研究的怎么样了。
随着他来到走入墨器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井然有序的工坊,与昔日相比,规模上有了天壤之别。
到处都能看到,墨家弟子来回忙碌着。
“见过大良造……”
这时,一位认出白苏身份的墨家弟子,急忙快步走了过来,拱手行礼。
他们对于这位传闻中的大良造,心中充满了敬佩与好感。
这敬佩自然是白苏,那让人叹为观止的功绩,无论是对外开疆拓土,还是对内治国理政,让天下再无饥荒之忧,国库充盈。
都足以塑造石像,入庙宇,为后人瞻仰。
至于这好感,自然是这位大良造尽管位高权重,可是平日里却十分随和,还一手扶持了他们墨家。
毕竟,当初墨家最落魄的时候,曾穷的连弟子都找不到了,差点导致墨家传承中断,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可自从投奔白苏以来,一切都变了。
墨家直接成为了私塾学派之一,将来科举会考核的,天下大量有才之士纷纷涌入,在人才方面,墨家再也不缺了。
再加上白苏对于发展技术,有着远远超过寻常之人的热情,不但大手一挥,让墨家有了充足的经费来研究。
还隔三差五的,提供一些新鲜事物的图纸,为他们开拓视野。
比如,火药,纺织机,蒸汽机……
在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全新方向的同时,还通过墨家研究出来的东西,改善了民生之后,进而让墨家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
以前在朝廷官员的眼里,墨家只是一个奇技淫巧的工匠而已,与那些打铁,烧砖的工匠没啥区别,地位向来不是很高。
可是通过增加了织布的效率,增加了税收,以及开通运河,让当地民生焕然一新,每年赋税一年一翻之后。
朝中不少的官员,也渐渐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如今很多官员,再见到墨家弟子之后,态度上也有了很多尊敬,将其视作一个珍贵人才看待。
这让无数墨家弟子,对白苏心怀感激。
不过也有很多人私下议论,说白苏之所以对墨家这么好,主要还是看上了他们墨家的巨子。
毕竟,白苏lsp之名虽算不上天下有名吧,但也称得上人尽皆知了。
而他们墨家当初穷的可谓荡气回肠,除了自家那位端庄贤淑,容貌绝美的墨家巨子之外,他们实在是拿不出什么,能入白苏法眼的东西了。
白苏一定是垂涎他们巨子的美色。
而对于白苏看上了自家的巨子,这些墨家弟子心中不但没有一丝反对,反而十分的支持。
原因嘛,到也简单。
他们的巨子常年醉心于研究之中,对男人完全没什么兴趣。
这些年来虽然也有些人,被巨子那绝美的容颜所吸引,想要前去追求。
可是当巨子说出蒸汽动力,纺织结构,烧制条件等各种词汇之后,那些试图上前搭讪的人,一个个满脸迷茫,我是谁,我在哪,今天中午吃什么。
巨子对于这些肤浅之人,连说话的兴趣都没有。
如今巨子已经十九岁了,按照中原女子十四岁结婚的风俗,已经算是一个老姑娘了,在这么拖下去,岂不是让外人嗤笑了。
而面前的白苏,可以说是一个最佳的人选了。
一来,白苏虽然贵为大良造,可是在机关术方面的造诣,不逊色于他们的巨子,两个人天生就聊到一起去,有着不少共同的话题,可谓一对天生的绝配。
二来吗,等将来巨子嫁给了白苏之后。
他们墨家也等于抱上了一个大腿,将来私塾里百家学派相互争鸣的时候,墨家也可以力压群穷,成为百家之首的学派,想想都兴奋。
白苏目光在周围的工坊打量了一下,旋即随口问道:“你们巨子呢?”
墨家弟子眸子一亮,心中暗道一声,大良造果然是冲着巨子来的。
想想也对,大良造刚刚西征回来,哪有专门跑过来看他们一群糙汉子的,肯定是过来看美人的。
然而,他却完全是误会了。
白苏此次过来主要是想要看一看,蒸汽机研究的怎么样了。
毕竟,从中原到孔雀王朝,沿途距离超过万里。
在大夏国力强盛的时候,这些地盘还能稳住,可等将来发生什么变故,中原暂时没有精力去管它们后,很可能有分裂的风险。
因此他必须提前做好,整合这些疆域的准备,孔雀王朝在贸易上彻底依附于中原,源源不断的送钱过来。
让中原即便数百年后,历经动荡分裂,在有为之君统一之后,为了恢复贸易进而赚钱。
在统一的一瞬间,就会把目光放到昔日的都护府上,想要恢复旧土。
而他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增加交通的效率,方便中原将来调兵平叛。
这墨家弟子顿时热情道:“大人,巨子平日里都会在隔壁的蒸汽工坊,忙活到深夜,她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忙到深夜?”
白苏神色一愣:“她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墨家弟子挠了挠面颊,说道:“大人不是说将来想要东渡大海,前往东瀛神州去抓罪人徐福吗。”
“巨子觉得单纯依靠风浪航行的帆船,途中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场暴风就可能导致船队全军覆没。”
“在看到蒸汽机可以在矿洞里,轻易拉出数百斤煤矿,铁矿,且不用依靠风力,人力后,巨子想要把蒸汽机运用到船只上,可是至今一直没能成功……”
白苏忍不住一阵好笑,这能够东渡大海的船只,哪有那么好造啊。
他沉吟了片刻后,朝着工坊走了过去。
这里作为墨家的研究场所,能够看到不少新奇之物,有结构复杂的纺织机,改良的连弩,还有用于运水的蒸汽水车。
白苏刚道门口,正准备敲门的时候,便听到里面传来墨浔那充满疲惫的声音:“又失败了吗。”
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的很大,你要忍一下
白苏神色一愣,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一位身着青色襦裙的少女,整个人疲倦的趴在桌案上,在她周围的地面上,随处可见揉成一团的纸团。
白苏躬身捡起脚边的一个纸团,打开看去,发现里面都是蒸汽船的废弃的图纸。
看来,这位墨家巨子最近的进展,很不顺利啊。
他缓步走过去,端起桌案上的茶壶,给墨家巨子倒了一杯热茶,面带微笑道:“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不急于一时,一步一步来便可。”
墨浔趴在桌案之上,似乎整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
她有些模糊不清的说道:“在大人出征之前,我可是跟大人约定过的,要完成此物,可是如今我却迟迟没有头绪,这让我有和脸面去见大人。”
白苏挠了挠面颊,忍不住开口道:“我觉得他是不会在意的。”
“你怎么知道……”
墨浔的语气戛然而止,她突然感觉这个声音有点耳熟啊,好像在哪里听过。
她缓缓抬起头来,这段时间似乎没有好好歇息,气色看起来不是很好,端庄的俏脸带着一抹病态的苍白,眸子里带着一丝疲倦。
乌黑的发丝盘起一个干练的发鬓,别着一直青色的簪子,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裙,外面披着一件白色的外衣。
整个人看起来充满了学霸的知性气质,让人不由眼前一亮。
墨浔看着近在咫尺的白苏,她神色不由一愣,忍不住呆呆的问道:“大人,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白苏微微一笑:“率领大军回来已经有两三日了,你不知道吗?”
墨浔摇了摇头,她整天呆在墨器监,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醉心于研究之中,对外界发生的事情,完全一无所知。
白苏沉吟了片刻,把自己西征途中发生的事情,简单的给她讲述了一下。
墨浔神色先是惊讶,旋即感叹,最后美眸满是盈盈的目光。
她紧紧的盯着白苏,忍不住喃喃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没想到天下居然还有,崇拜鬼神,一介装神弄鬼的民间术士,居然能够篡夺神器,执掌天下大权的国家,真是不可思议。”
白苏笑着说道:“毕竟,我们黄河每隔几十年就泛滥一次,我们自古就早早就知道,单纯靠乞求上苍是没用的,只有退治洪水,将洪水引入东海,才可保证中原太平。”
“我们在一场场苦难之中,慢慢养成了不信鬼神,人定胜天的信念,一路遇山开山,遇洪治洪,哪怕天上出现一个窟窿,我们都要堵住。”
“而他们经历的苦难实在是太少了,由于平日里生活过于轻松,一旦遇到危险的大事,往往只会乞求上苍的垂青。”
墨浔忍不住感叹道:“整整上千年过去了,他们连在北方山口修建一个长城都不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这个道理吧。”
白苏饶有兴致的看了她一眼,忍不住问道:“看巨子一脸烦恼的样子,莫非是进展的不是很顺利?”
墨浔纤细的黛眉紧皱了起来,她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根据大人的图纸,我把蒸汽机进行改进,已经初步有了不少的成果,可是在船方面,却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白苏神色一愣:“船?”
墨浔颔首轻点:“如今中原最先进的船只,还是当年陛下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召集天下工匠,渔民,打造出来的蜃楼。”
“这种船只想要东渡大海,完全只能取决于运气,我虽然请教了一些沿海的渔夫,向他们询问了不少的经验,可是至今依旧无法打造出,可以稳妥渡海的船只。”
“何况,想要蒸汽船需要携带大量的煤炭,需要的载重量更大,以中原如今船只的载重量,根本做不到,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白苏看着她一脸头疼的样子,不由笑了笑,心中到是没有丝毫的惊讶。
正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造船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沉淀,经验一点一点积累,才能培养出来的。
这可不是一两个天才,一拍脑子就立马能追上,这几百年,上千年差距的。
中原在此之前,几乎就没有多少造船的经验,朝廷开始大规模制造船只,并且将其运用到民间,以及军队之中。
还是要等到汉朝。
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沉淀之后,汉朝的楼船已经能在长江之中,打一场数十万规模的战役,已经可以稳定在近海区域活动。
尤其是东吴的孙十万,在打不过北边的张辽之后,晚年派遣了水师将夷洲归入了中原的麾下。
也就是后来的台湾。
算是中原历史上,第一次海上对外开疆拓土了。
而想要较为稳定的东渡大海,前往东瀛,那几乎要等到隋唐时期了。
隋唐的五牙大舰,高三十来米,有五层之分,可容纳将士八百余人。
这个时候中原的船只,已经可以自由的来往于东瀛于中原之间,来回传教了。
而号称木质结构造船巅峰的,那自然就是大明的宝船了。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别说载着蒸汽机,煤炭等东西前往东瀛了,即便环游世界,都不是不可能。
白苏脸上笑了笑,开口道:“来,你帮我研墨,我来帮你画一张图纸。”
墨浔神色一愣,忍不住问道:“大人,莫非连造船都懂吗?”
白苏沉吟了片刻后,一本正经道:“算是略懂其中一二吧。”
墨浔有些狐疑的看了白苏一眼,怀疑白苏是不是故意在斗她玩。
毕竟,如今天下造船经验最丰富的,乃是旧齐,以及吴越之地的沿海渔民,这些人都没有丝毫头绪。
生活在北地,远离长江,黄河的白苏,又懂得什么造船经验?
不过,出于对白苏的信任,她还是乖乖的为白苏铺开宣纸,研起了墨来。
白苏手持墨笔,洋洋洒洒的在宣纸上画了起来。
墨浔从一开始的怀疑,很快变成了惊讶。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研究了整整两年造船的她,一眼就能看出白苏经验的老道。
这龙骨,这甲板,这船舱,其中高超的设计让她感到一阵的惊艳。
而更让她感到震惊的是,这船的规模也太大了吧!!!
长一百四十六米,宽约五十一米,这……这哪里是船啊,这分明就是一个小型的行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