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无限人格 第254章

作者:无梦生

而他举目看去,就见到一金甲神人,恍若山岳,庞大无比,仅仅用手中一瓢便舀起了流沙河的弱水三千。

神定术,区别于定身术,是将对手元神封住,令敌人使不出任何力量逃脱的神通,此刻的流沙怪只能宛如傀儡般被李林掌握。

一沙一世界,一掌一佛国,在手中构筑成一层层不知有多大的空间,连绵朝上不绝朝下地延伸出去,整个天地间全是琉璃佛光与经文。在这等神通之下,距离,甚至空间的内外之别都已经没有了意义。

“佛祖饶命,佛祖饶命啊。”流沙怪见此情景,仿佛知晓来人身份。

因此不由得大声求饶,希望大慈大悲的佛祖能够饶他一命。

而李林已经读取到了流沙僧的痛苦与所有的一切过往经历。

“卷帘将,无须求饶,你的痛苦,你的折磨,我已经全部感受到了。”

读取对手内心的一切思想及过去的记忆,还能修改、封印,或添加对手的记忆。其所包含的精神能力非常广泛,所以与心灵相关的现象都能一手操控。

这便是李林所能够掌握的小宇宙的力量,结合西游世界的修炼法,他甚至能够跨过遥远的时空长河,追溯到一个人的前世轮回、后世苦难。

沙悟净能够在精神的交流之中,感受到李林的慈悲与怜悯,更是通过李林的眼看到了万事万物的本源。

念头起起伏伏,万事万物不过是色相迷梦。

一帮子神仙自诩为超脱凡人,实则不过是更加庸俗的凡人罢了。

凡人所求乃是金银美女、财宝权势,神仙所求也不过是功德、长生。

逍遥自在与大解脱,本应该是修道者所求的东西,却无人所求。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玉帝,还是最底层的凡人,也不过是在这三界泥坑中打滚。

“我悟了,尊者。”

流沙怪双目流泪,所求回到天庭也不过是又一场轮回。

伏地跪拜,满地莲花开遍,有心无心,止于清心。

“世间悲苦,流沙已然求不得,又无法摆脱求不得的苦,仿若追逐着根本抓捕不到的狡兔,凡人不过区区百载,而流沙却耗费千载、万载的时光。”

“苦,苦不堪言。”

用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尽头的解脱,流沙不是悟了,而是绝望了。

他已然不想再苦海中沉沦。

双手合十,滔滔江水化作漫天黄沙飞舞,浪涛去,清亮的梵钟搭衬著清脆的木鱼敲击,三千烦恼瞬间净化于无。

今日的流沙怪,昔日的卷帘大将,已然自我圆寂。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然,流沙逝去,弱水不再。

李林手握九颗骷髅头颅,流沙怪成吃过九个取经人,有人说其是唐僧的九世之身,亦有人说那不过是九个其他的毫无关系的取经人。

而如今,只需要唐僧将那九个骷髅穿在一处,按九宫布列,却把这葫芦安在当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过流沙河界。

“渡一人,渡千万人,便由我来帮你们一把吧。”

李林将骷髅头颅的来历告知唐僧,唐僧方知流沙怪之可怕。

“请佛王子尽情施为。”唐僧说道。

李林缓缓点头,然后随手将九颗头颅抛却,只见九颗头颅顿时化作九座大桥,分布在流沙河的各处,使得两岸想通。

“为世人铺路,使其得一线解脱之能,便是佛法。”

九位取经者,为弘扬佛法,而踏上取经之途。

但是经文不过是佛法的载体,佛的本意是觉悟、解脱,而佛法则是如此一条途径。

无论是道也好,还是佛也罢,都是救赎世人脱离苦厄的方法论。

因此殊途同归,三教合一!

见到九座大桥矗立,南海紫竹林中,观世音菩萨却是面露难色,因那流沙怪本来是选定的取经人护法之一,现如今却自我圆寂。

此事虽然怪佛王子,但是却又不能完全怪。

“不知道玉帝处,会有何怪罪?”

说曹操,曹操到。

却见以白胡子老头,驾云落在了南海紫竹林之中。

“太白金星来访,菩萨可在?”

来者正是天庭老好人,太白金星。

“不知道太白金星前来有何旨意?”伴随着淡淡佛光,观世音从紫竹林中显现。

“玉帝旨意,此乃卷帘大将自我抉择,佛王子降妖,只有功,无过!”

第四百九十章 三武一宗

玉皇大帝,

真正的三界主宰。

虽然经常有人看轻玉皇大帝,但是玉皇大帝却是名副其实的三界主宰,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有些凡俗界,戏称其为恐龙成精。

但是真正的玉皇大帝当然不会是恐龙成精了,毕竟西游世界就没恐龙,有道是——“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如来佛祖降服猴子时,还特意说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这句话即是救了猴子,也是向着玉帝表明了,猴子的确是我的人,先划拉了派系。

所以说,如来佛祖虽然是个带兵的藩王,但是当朝玉皇,却更是面善手黑的存在。

或许还是个大叫“朕的钱啊!”的一等一的奸诈人物。

佛门虽然地处西方灵山,有如来佛祖作为三教教主。

但是也算是天庭体系内的另一派别,所以玉帝有旨,便是菩萨、罗汉,顶多也就敢阳奉阴违,绝不敢不尊旨。

“那卷帘大将本来就是犯了天条被打下凡间,而如今又刻意阻碍取经人,纯属咎由自取。”太白金星传旨道。

玉帝的意思很清楚,我了解你们佛门的算计,但是只要不影响大局,便当无事发生。

而无事发生便是最好的。

无人犯错,无人担责,三界一片祥和安乐。

所以这一次什么佛门自己的算计,那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了。

到此为止,观音菩萨已经明白了玉帝的意思的,自己的事自己兜着,天庭是不会为佛门背书的。

观音菩萨苦笑一声, 却也没说什么。

毕竟对面可是太白金星这个不沾锅,她也只是让捧珠龙女好好招待太白金星,都是人情往来啊。

至于指望天庭给佛门背书,她自己都知晓是不可能的。

这位玉皇冕下历经千万劫数,心思比四海之水还要深沉可怕,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大能神圣,最后不还是只有这位稳坐钓鱼台。

“太白金星之意,观世音已经明白了,请回禀玉帝,佛门自然会妥善处理此事的。”观世音道。

其实不仅仅佛门有着佛门大兴的计划,天庭也有着三教合一的想法。

将儒释道,尽数归属于三界统治之下,而不是如同原先那般自治。

儒道早已合流,唯有佛门别出一门,独占西方一隅。

作为三界最正统统治者的天庭,岂会一直容许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归官府管理的宗教,不服王化的教派,过于碍眼了。

得想尽办法的削藩啊,当初道门号称清静无为,但如今不也是得受箓成仙;佛门讲求众性平等,但是佛陀、菩萨、罗汉如今不也排位置、看大小。

这个小朝廷,对于玉皇而言,还是太碍眼了,这个如来土司,必须改土归流。

而天庭本就是官本位制度,求取西经之后,将佛门正式纳入管理的范围,也不无可能。

就看看西游路上,那一群群佛门、天庭的坐骑、童子之类,那个不是根红苗正、背景远大。

“如此,还是要看各自算计。”

西天灵山之处,如来佛祖唱喏一声。

世间空处,浮于色相,色相之外,万物皆有,所以万物皆存于空,见空则见色,欲见其色,则见其色。

佛陀显化灵山,本是要救赎世人脱离苦海。

但是世间亦有伟力要使得佛门教义沉沦苦海,成为无用废书,纳为本来就有的一部分。

所以现如今才有如来当座,三千佛陀听讲。

“若是心中有佛,则佛自在,能得救,故而佛为神佛。”如来讲座,三千佛陀听讲。

“世人若苦心求佛,灵山便无处不在,极乐世界遍布三界九天。”

“故,此为佛门大兴之道,非庙宇遍布、信徒万千,而是人人心中可见诸佛、入灵山、得极乐。”

但是事实岂可如此容易,佛门如何大兴岂非没有外力阻挡。

“佛门之法乃超脱之法。贬低世间为苦海,但是世间便是世间,苦海也好,色界也罢,都是世人众生居所。”玉皇位于凌霄宝殿之处,却是安然自若。

“世间自有超脱法,吾自不会干预,但是佛陀被因果缠绕,佛法被业力所污,吾同样也不会干预。”

“无为而无不为,陛下深谙治理三界之道,已经将儒道之学尽数归纳几身,老朽佩服。”太上老君说道。

就如同世间王朝与宗教门派的关系,天庭与佛门也有着相同之处。

但凡学说教派,自诞生之处,皆有着自己的诉求,自己的理念。

可世事推移,任何教派都要顺从王朝的统治,最后改个面目全非。

人世间是如此,那佛门与天庭如今也不过是将彼世的人间常理再演示一番罢了。

就如同那武曌所言,就是取来西经又能如何,还真能指望人人读佛经、悟佛理。

佛经佛理只会像是李林所说的那样被篡改、扭曲,佛之弟子也会变成了波旬信徒。

太宗、高宗时代,佛门尚未大兴,而武曌需要佛门背书,所以大力扶持佛门、建造各种豪华奇观。

或许认为这些浩大工程都是夸人的、功绩的象征,但是你这就太小看文人的笔了。

兴修水利、奖励农耕是功绩。

但是什么明堂、大佛与功德碑,就四个字——劳民伤财!

在古华夏到现在,农民或许是最低级的存在,但是农耕可是与忠孝一样的政治正确!

你不顾农耕去搞奇观,还利用农具建造自己的奇观,罪恶等级直接飙升到了昏君级别。

而武曌大兴佛教之后,佛门的糜烂速度疯狂扩展,然后最后佛门再度开启了被儒家调教的大事件——“会昌法难!”

唐武宗谥号为武,并不像是某堡宗一样谥号一样带有反讽的意味,虽然总共在位不过六年,绝对算不上长久。但如果从军事上来看,他却对唐朝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在六年的时间当中,唐武宗分别发动了对回鹘、卢龙镇、昭义镇、河东以及西域地区的战争,大获全胜,使唐朝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当然,在某些话本里,这位皇帝也常常是以反派角色出场的,与其有着一样遭遇的还有苏定方、潘美、叶公等一系列倒霉蛋。

但是李林终究还是想天真了,因为在这个世界的苦海更加的强大。

“这西游世界就是个苦海,即便是取来了真经,也是苦海。”李林看着九座大桥上车水马龙,无数信命拜神求佛。

又因那卷帘大将卷走了流沙河内的大量黄沙,使得河水清澈。

“万里黄河,泥沙俱下,火宅佛狱,世人却并不想要觉悟,只想要沉沦其中啊。”

经此,李林明白了。

即便是佛法得到了弘扬,但是世人早就沉浸在这凡俗之中,并且以此为乐。

就如同躺平者最怕内卷者,尤其是说好了一起躺平、一起反抗,却只见小人偷跑。

一个人带坏了环境,其他人如何又按捺得住,即便是按捺的住,又如何不硬那人的无耻而愤怒、嫉妒甚至羡慕。

最终,三界变成了火宅佛狱,世人叫苦,却不知苦由自身造就。

“不知佛王子如今有何想法?”唐僧说道。

“我当远去万里,以赤足入民间,生于富贵之家,虽然知晓民生疾苦,却并非亲身所经历,吾当身体力行。”李林说完之后,便独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