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小姐的螃蟹卡农 第101章

作者:月鸦

  说完,高易羽伸起懒腰,女孩子的身体又像是史莱姆一样,柔软的在椅子上化作一滩。

  “你所走过的漫长历史,有过这种事吗?”

  “……什么事?”

  “大恶魔与人类缔结契约,却不是为了复仇或争权夺利,更不是为了杀人夺宝,或是篡夺灵魂建立邪教……而是……在一起听音乐、聊音乐……创作音乐,然后在一起纠结曲子叫啥。”

  德利多利沉默了。

  黑雾之中,那只唯一展露在外,纤细而白皙的女孩子小手,也停下了动作,回到雾气之中。

  她不知道如何回答,最后无声的晃动黑雾,那像是在摇头。

  高易羽倒不介意答案会如何,只是打了个哈欠,又用懒散的声音软软开口。

  “但这不会是第一次,往后,一张专辑还有第三曲、第四曲……也许,总之我们还要纠结很久。”

  德利多利一怔,像是想通了什么。

  “好。”

  她如此回答。

  高易羽点点头:“好。”

  夜晚的昏颓被拂晓刺破,带来了浓浓的生机,但这位大恶魔却丝毫不惧,反而向着窗户走去。

  大恶魔凝视着窗外的月桂树、草地、已成果园的土地,还有照耀一切的太阳。

  “第二曲,就叫……”

  她的语气像是越过历史,抵达了不存在之处。

  “我们曾知晓的世界(The World We Used to Know)。”

  ……

  美利坚,内华达州,里诺。

  因为疫情冲击,旅游业疲软,但克莱一家,并未因此打断他们夏末的家庭出游习惯。

  明天,克莱一家打算去太浩湖游玩,只要在州内,不需要许可证就可以捕捞孩子喜欢的虾,他已经想好了,明天到了地方,如何生火、用什么酱料、煮到什么程度……

  把用具全部收拾好之后,他在车库里擦着汗水和灰尘,不想把这些带回屋子里。

  他还会看看墙上落灰的电吉他,想想年轻时曾跟朋友一起,在这里模仿齐柏林飞艇、枪花……但那些已经是过去的事,玩乐队的人成了老派,年轻人已经不玩这些了。

  但他欣赏不来现在年轻人的那些玩意儿,仍坚持着自己的传统。

  他是个老派的人,并不清楚既然有大屏幕的电脑,为何还要用小屏幕的手机。

  因此,在回到家,等着浴室被空出来的这段时间,他用笔记本电脑打开YouTube,习惯性的消磨时间。可惜今天不是SNL开播的日子,也只能上上网了。

  他关注了很多乐队,搜索的内容也大多是摇滚、乐队,各种各样的老乐队……

  但今天——

  有一些异物出现在了YouTube的算法推荐里。

  这是什么?

  一幅……古典……油画?古典油画。这幅画,令他感到惊讶,因为这毫无疑问是来自欧洲某个知名画家的知名画作,它是如此美妙,充满灵魂,笔触丰满到了极点。

  这幅画肯定是什么名著,但他对自己有限的知识量感到羞愧,自己对画作知道的不多。

  可问题是……这种世界名画,为什么会出现在……摇滚推荐里?他知道摇滚,老派摇滚是什么样,一堆精瘦的、流汗的、长头发的小伙子,用芬达或吉普森,唱些来自他们内心的东西。又或者是已经胖了的、长大了的老伙子,在歌唱年轻。

  而不是……古典油画。

  他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矛盾心态中,缓缓操纵着鼠标,点了上去。

  二十多分钟的时长……不对劲……

  标题是:Ⅱ.The World We Used to Know。标签里是前卫摇滚、巴洛克古典、音乐PV,乐队的名字……嗯!?

  他知道这个乐队。

  吵闹的旧时代亡灵。

  之前在YouTube热度不低,他还关注了!这个乐队的序曲很精彩,却只有序曲。他们的PV内容很精彩,迄今为止还众说纷纭。而现在,他们的第二曲……来了吗?二十多分钟,却没有分曲,不愧是前卫摇滚。

  音乐……

  噢噢……这个音乐……

  那是能令他一瞬间便合上眼,捂着耳机,被拽入音符世界的音乐。陌生的语言、陌生的诗歌,但这个少女的声音却美丽到不可思议……

  他为了寻求歌词的内容,而睁开了眼。

  可——

  他见到了……

  PV的内容。

  像是时代剧……而且是大成本时代剧一样的画面。

  凛冬之中的欧洲,崭新的蒸汽火车,贴满广告、启示、班次序号的站台。推销商品的小贩,按阶级被分列的人群……喧嚣、寒风、人们的呼气……

  这是沙俄的一隅,也是过往时代的一隅。

  与此同时——

  歌手停下吟唱诗歌,鼓点和贝斯灌入耳朵,来自过往的亡灵——

  弹奏钢琴。

  ……

  俄罗斯,莫斯科河畔。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国家历史的美术之大成,均陈列于此。

  阿特姆·鲁涅,美术及历史教授、资深负责人,同时也是资深俄罗斯美术文化研究权威。

  虽然已有60岁,但他依然身体很好,脑子清晰。他认为这一切要归功于常喝酒,冬泳,桑拿,远离电子设备,靠近艺术。

  他只把网络和电子设备当做工具使用,因此学生和年轻的工作人员,都不会在他面前使用手机或其他,那会招来老顽固的责骂。

  只是——

  这一天,他的几个学生,明知故犯了。

  他们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表情严肃,鼓起勇气来到了他面前。

  在他张嘴骂人之前,学生如此问道——

  “教授,列宾的画作……是否有流失?”

  “当然,肯定有,一位画家一生作画,除了名作之外,肯定会有遗失在社会里的。而你们……”

  “那……可能我们找到了一幅。”一个学生说。

  “不光如此,可能……还有其他大画家的……”另一个学生说。

  教授皱着眉,很不理解他们究竟在瞎扯些什么,但又没有酒味。他左手伸向口袋取出眼镜,同时右手敲打桌子,示意他们把东西展示出来。

  然后——

  他目光一滞,如寡头侵吞国家资产时那么贪婪的,抱住了笔记本电脑,用全力的拿到眼前。

  “……你们……知道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的传说吗?”他的语气难掩兴奋,“民间和口口相传里,曾说在革命到来之前,伟大的他们曾为一位东方吟游诗人……”

  那是一个奇妙的传说,只在极为少数的史料里有记载。可教授一直都致力于发掘历史,所以知道,那并非传说,而是一个被刻意掩盖的奥秘。

  因为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的大画家们,他们都曾大篇幅的描述过,自己年轻时曾为多么美丽、多么神秘的少女作画。只是,那些画作从未面世过,而这些传说,也从未能够被人揭露。

  可今天——

  “……快、快帮我打电话给学校!还有,马上把耳机拿过来。”

  他虽然讨厌电子器材,但当然会用,他看得懂,这是一首音乐的封面。

  而这音乐……究竟是什么?

  接过耳机,他看了起来,聆听了起来。

  他兴奋到了极点,不顾自己的形象,手舞足蹈,嘴里哼唱。

  却又困惑到了极点,自己六十年的人生积累,如今却成了泡沫。

  他只想问——这他妈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么考据完美、演员杰出到极点、场面细腻与宏大并存,却真实无比!而且场面一应俱全的……画面?这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拍得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东西……像是手机拍的?

  ……

  因为之前序曲的人气积累,第二曲刚刚上传,便收到了不小的关注。

  起初,人们只是想看看,这第二曲会是啥样?但那二十多分钟的时长,却劝退了很多人。

  在这个时代,他们不会耐心去听这么长的东西。只是,往往在听完开头30秒后,他们便颠覆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而如果并未合眼,而是看了PV内容画面的人,则不约而同,会感觉到一个词。

  ——贴切。

  内容和音乐搭配的真好!

  只不过,那些资深人士,得到的则是另一个词。

  ——惊悚。

  这他妈到底是怎么做的?这个疑问,令许多人彻夜难眠。

  可他们却都感到幸福,因为那漫长的音乐,点缀着他们的不眠之夜。

  ……

119·一次内讧

  Ⅱ.The World We Used to Know.

  ——它是一个奇妙的谜团,从不知何处飘出,缓缓萦绕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缓缓被人知晓着。

  它的第一批听众,是资深爱好者,也就是那些天天泡在各种各样论坛里、音乐里,经常与人讨论音乐的骨灰级爱好者。

  这些人是世界上最懂音乐的,但这些人又是绝对自我主义、挑剔的,除非是如那屈指可数的名著一样,才会得到它们不情愿的认可。

  这些资深爱好者数量有限,话语权却极为浓重,但往往言之有物。

  他们各自都有心中不可磨灭的音乐,藏在最深处,不愿与人分享。

  因为那是他们的优越感,是“世界上只有我抵达了这儿,抵达了这个境界”的独特,而往往这种独特之物,又是最为崇高的。

  今天——

  Ⅱ.The World We Used to Know,以及它的作者,名为“吵闹的旧时代亡灵”的乐队,入住了资深爱好者们的心中。他们沉默的点了关注和收藏,鲜少会留下评论,他们绝不与人分享。

  他们只希望,这个不知如何缔造出来的奇迹,不要被人发现。

  却在同时,蔑视除自己以外的世人——它们是如此愚昧、肤浅、缺乏审美、沉沦在人类基本的俗欲中不知美好,被人轻易操纵……以至于,永远抵达不了这里。

  抵达不了——

  我们曾知晓的世界。

  ……

  这首曲子的第二批听众,则是偶然点进来的,和之前因为序曲,而关注了乐队的人。他们大多抱着随便听听、看看的心态,可当真的沉浸之后,他们立刻,开始扩散起这首曲子。

  比如说——

  某一所世界著名的音乐学院,来自世界各地,许许多多富人家的孩子、拥有才华的孩子,都在这里了解最好的音乐。

  而只是一夜过去——

  大部分学生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同学们……在聊一个他们闻所未闻的话题。

  “我觉得那个吉他手的音色很好,对哇音的运用尤其出色,尤其是那个……”

  “我懂我懂,从沙俄到教堂的那个过度,乐段结束、节奏声部落下的时候,它那个哇音一下子切到了管风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