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 第146章

作者:阿斯顿发

“死了,今天早上被扔到坑里一起埋了。”

“那你爸爸呢?”

“被那群蛮子给带走了……”小鼻子抽了抽鼻子,但却没有哭。

冯森站起身,原地踱了两步:“吉塞拉之前不是组建了一支医疗队吗?抽调一些过来,这些孤儿都送到汉堡去,聪明就去读书,不聪明的留下当仆役。”

说完,他蹲下身子,握住了小鼻子的手:“小鼻子,放心吧,你再多待两天,很快就会有人给你送来食物和水,还会带你去住大房子,还能认字和读书。”

就在小鼻子懵懵懂懂之际,那名撒克逊小吏倒也是个妙人,他眼珠子一转,伸伸手,远远缀在他们身后的当地乡老瞬间便如哈巴狗一般冲刺了过来。

两人耳语几句,那乡老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走到了冯森的近前:“禀节帅,这小女娃我认识,这些天就让她到我家里先住着,等汉堡来了人再将他接走。”

“哦,那就劳烦你了。”冯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麻烦不麻烦,都是我该做的。”乡老点头哈腰地说道。

告别了小鼻子,冯森却没有了继续巡游的兴致,而是顺着田埂原路返回,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问话,而是一路沉默,直到走到了拴马的位置。

“史书吏。”一只手搭在马鞍上,冯森突然开了口,“我没有叫错吧,你姓史?”

“是,臣姓史。”那撒克逊小吏跟着解释道,“臣原是一铁匠之子,人常称呼我为小史密斯(Smith),后来我进了衙门,真慧大主教给我起了个汉名,去了斯字,就叫史密。”

虽然有了汉名,那只是自己取的,在户籍册上,史密的名字还是用拉丁文写的史密斯。

“嗯,史密,这名字倒是好记。”冯森翻身上马,“我有事要交代,循之又去整理文书了,你记一下。”

“喏。”史密立刻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又从褡裢里拿出了一支细细的兔毛笔,用口水蘸湿,便等着冯森发号施令。

虽然冯森面上依旧云淡风轻,但史密心里清楚,这就是一次小考验,他的额头冒出了几滴汗珠。

“第一件事,驱逐马格德堡方圆十里内所有维莱蒂人和索布人,所有赦书作废,但凡商人,除非我下令,否则一律不得和维莱蒂人还有索布人交易。”

“可是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他们到底是谁……”祖归厚在旁边插了一句嘴,“您给我两天的时间,保证能问出来。”

“我管他到底是索布人还是维莱蒂人!”冯森猛地一拳砸在了一旁拴马的柱子上,瞬间木屑便四溅开来,“俘虏不用审,全部斩首悬门!”

“第二件事,给维莱蒂人和索布人部落写信,让他们交出凶手,一日不交,便一日不通商,必要之时,我会采取强制手段,勿谓言之不预也。”

史密飞快地在小册子上记录着,不过还是拉丁文注音与汉文混用。

“第三件事,通知南北萨克森卫将,义从校尉,行军司马立刻到马格德堡开会!”

第三百三十五章 勃兰登堡

水声淅淅沥沥,屋檐垂出透明的水丝,风铃在雨中,发出了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音。

在房屋内,几个侍女将大厅两侧的油灯里添了些油,至于珍贵的蜡烛烛台便只在长桌上放了两盏,将原先有些昏暗的前厅照得亮堂了不少。

冯森手捧一份征兵的名册,静静地等待参会人员的到齐。

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各级文武官员都陆续走了进来,在侍从的安排下入了座。

“人都齐了吧?”冯森合上了手中的小册子,抬眼问道。

韦循之则回答道:“都到齐了。”

“好。”冯森将小册子扔到桌面上,“此次前来,为了什么事,我相信各位都清楚,就是为了维莱蒂人和索布人。”

冯森原本还在为八万索里达的封桩库要怎么花而发愁,没想到这些部落就主动把脸凑上来了。

至于打的收益的问题,自然不用担心,8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不是人才,而是人。

开荒需要人,工匠需要人,基建需要人,这一趟北上,就是为了抢人抢粮抢娘们,你们把我的粮烧了,我就把你们的人抢了来抵,很公平嘛。

“哈,我早就等这天了。”赵存勖·尼古拉狠声道,他所在的北萨克森卫所运营蜂蜡,但却经常被那些可恶的索布人和维莱蒂人吃拿卡要。

祖归厚·奥拉夫也叫道:“节帅你下令吧,到时我亲自上阵,筑他两个京观,看看他还敢不敢造次。”

当年祖归厚迁到马格德堡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家产被该死的索布人劫走了,加上这次这些索布人和维莱蒂人烧了他老祖家的庄园,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祖归厚恨不得把那些索布人剥皮抽筋。

“节帅查到是谁劫掠咱们了吗?”阿布举手问道。

“笨!”格里菲斯立刻出声骂道,“战俘都杀了,节帅这意思你还不明白吗?节帅早就不想管是谁劫的了,一起打了就是了。”

说实话,由于维莱蒂和萨克森的贸易摩擦,这些大小将领和官吏,多多少少都和这些维莱蒂人以及索布人有点子不对付。

其余的人还想说话,整个会议逐渐朝着菜市场发展的时候,冯森轻哼了一声,所有人立刻都停了嘴,一起看着冯森。

“打,肯定是要打的。”冯森给这件事定下了一个基调,“不打这一仗,他们还真以为你怕了他们,不把他们打服,咱们永无宁日。”

王司马在面前的纸上记了两笔:“节帅,要打是肯定的,就是这如何打,节帅可有定计?我等也正好定了庙算。”

冯森朝韦循之使了个眼色,秘书郎便心领神会地掏出了一张羊皮纸,铺平在了桌面上。

“诸位请看,这便是咱们萨克森与另外两领的地图。”冯森拿出一根小棍子,在地图上点着,“此处是维莱蒂,而此处则是索布人的地盘。

咱们的汉堡在易北河上游东侧,再东边便是欧波里特人,欧波里特人最远的领土与咱们的吕讷堡隔河相望。

从吕讷堡沿途而下到马格德堡,易北河西南边是咱们萨克森,东北边是维莱蒂人,以马格德堡为中心正东是索布人,而东南则是图林根的领土。”

近前的几个文武官员都站起,来到地图旁,仔细地听着冯森的介绍。

“首先,虽说是两个都打,但得确定一个主攻,一个佯攻。”冯森用木棍在维莱蒂和索布人的方向各画了一个圈,“你们觉得应该哪个主攻,哪个佯攻?”

王司马扫了两眼,立刻回答道:“应当是对维莱蒂主攻,而对索布人佯攻。”

“哦?为何?”

“诸位请看,假使我军出击索布人,索布人不敌,却可以逃去摩拉维亚,毕竟索布人和他们同根同种,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还是要打维莱蒂人。

但假使我军出击维莱蒂人,维莱蒂北方有欧波里特和丹麦人牵制,可也不能向东南逃跑,因为索布人堵住了去路,况且摩拉维亚人也不会接纳他们。

唯一的出路便只有北上,可北上有波美拉尼亚人和西波里安人,他们也不是好惹的主。

咱们主攻维莱蒂人,他们的战略空间和纵深便要小得多,而且周边都有盟友相助,可要是进攻索布人,这些优势可就没有了。”

“此外,还有一点。”冯森笑着补充道,“维莱蒂人的核心城市之一德拉戈维特,距离马格德堡还不足一百里,咱们可以沿着易北河北上,从易北河到德拉戈维特的最近处,只有四十里。

有易北河作为运输中枢,咱们的后勤压力会减少许多。”

“节帅高见!”一群将领们纷纷奉承道。

虽然感觉有些怪怪的,但冯森还是继续指着地图说道,“咱们要打,可不能盲目地打,得先定了打到什么时候为止。

为此,我提议三个目标:第一,要惩戒维莱蒂人,让他们心服口服。

第二,是要为欧波里特人复仇,当初劫掠欧波里特的部族都要血债血偿。

第三,是要将维莱蒂打造成我们的人力池,要求他们提供士兵和奴隶,给我们的产业输血。

维莱蒂境内林地密布,据商人们所说,共有上百个大的定居点,这些定居点中的大多数,都是有城寨守卫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这一仗要打两年三年甚至五年的准备,一次性彻底将他们给征服。”

“诸位,可有了准备?”冯森直起身,淡淡地说道。

诸将对视一眼,纷纷起身:“请节帅定下出兵日期。”

“如今正值秋日,需要收割粮食,而且也需要做准备,咱们现在正好禁了维莱蒂人和索布人的贸易,先耗一耗他们的耐心。”冯森从椅子上站起,徘徊了两圈才道,“还是老规矩,就放在秋后吧。”

“喏!”

“王司马,你尽快将庙算以及筹划交给我。”冯森向王司马交代道,“冬季的攻势,我亲自带兵,沿易北河北上,敲掉沿途的城寨,在春天到来之前,咱们至少要攻到这里!”

冯森的手指在地图重重地一点,所有人的目光便移向了冯森指着的方向,只见那里用汉字端正地写着“德拉戈维特”。

这个名字现在听来陌生,而它后世却鼎鼎有名,那便是普鲁士王国的前首府,霍亨索伦家族的龙兴之地——勃兰登堡!

第三百三十六章 看到人头就想噶只会害了你

图林根的事情解决了,维莱蒂那边也在施压了,冯森便要开始着手筹划战后封赏的问题了。

但这封赏也有门门道道,那就是要弃用人头本位的军功封赏体系。

这是冯森在上一次的欧波里特之战中发现的情况,每当噶了人头,就会有一堆人疯抢,甚至出现丢下逃跑的敌人停下噶人头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要不是欧波里特人足够菜,那一战说不定就要出问题了。

为此,冯森进行了又一次改革,和查理那边改革的举步维艰不同,萨克森船小好掉头。

而且在萨克森幕府的体制下,冯森作为节度使的权力是无限的,没有和那么多贵族虫豸在一起共事,效率比查理高了一大截。

于是,冯森没有花多大功夫,便顺利地将原先的军功记功方式修改成了现在的新式军功体制。

第一,噶人头不变,但只在底层和单个士兵中,在每个火中安排固定的一个人负责噶人头。

第二,就是引入了北魏隋唐时期的军功评判机制。

这个机制大致就是将对敌情况定为“敌强我弱”“势均力敌”“我强敌弱”三个情形,而胜利的标准同样是三个“歼灭四成”“歼灭两成”“歼灭一成”。

其中最大的功劳自然就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歼敌四成以上,除此之外,冯森还预计定下了“斩将夺旗”“陷阵先登”“获敌擒生”一类的战术功劳,还有一系列不好预先确定的战略功劳,比如“胜利转进,保存实力”一类的。

这一仗中,起码有三四百包衣和义从得到了晋升的机会,但目前八旗的位置却不怎么够了。

在之前的战事中,原先各个千户所的缺额逐渐被升迁的义从和包衣们填补,八个千户已经满员了,之前冯森弄了两三个直属的百户,这次这批人正好给填补成两个新千户。

然后立了战功的旗丁们正好升任成新百户所的百户,最后是府兵们的封赏,和牙兵们不同,府兵们不像牙兵每年都有年金收入,只有打仗时有封赏。

而冯森给牙兵和府兵们提供的,就是勋位,这个勋位暂时还在策划的过程中,所以目前只是用中原故地的各种云骑尉、武骑尉一类的勋位,当然,还有土地、毛呢、金币等额外封赏。

想到这,冯森合上了手中的兵员晋升名册,反而掏出了一张萨克森的地图,手指开始在地图上滑动起来。

建立新的百户所,肯定是需要新地的,虽然汉堡和易北河附近的田地基本开垦到了极限,最好开垦的那部分土地已经被开荒完了。

但是在其余的地方,例如那些伯爵和撒克逊部落酋长的地盘上,还有不少空地,今年这部分土地则占了新开地的大头。

自从冯森派出所谓的农官和教士去帮助伯爵处理土地,同时协调和本地部落的关系,新开垦的土地便在萨克森的大地上到处开花。

大批的撒克逊野人,投靠到了农官和教士们麾下,以谋求更好的生活,当然也有部落来要人的,不过在改信的同胞面前,根据法令,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所以,在萨克森除了冯森麾下以外的十来个领地中,今年一共开荒了近十万亩的田地。

至于为什么能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是萨尔茨吉特虽然无法大规模产出耐用的盔甲,但打造点铁质农具还是非常简单的。而另一方面,就是府兵们纷纷迁到了当地,带去了大量熟练奴隶和耕牛。

冯森掏出一张纸,蘸了蘸墨水,在纸上写下了耕牛二字。

耕牛贸易,是最近新兴的贸易品类,而这个贸易中最大的市场需求就是来自冯森的萨克森。

目前冯森的土地上基本平均每五户就有一头耕牛或一匹驽马,但这个数量依旧远远不够。

由于西不列颠公司的利润,之前的战利品收入,和农业收入,冯森便能够一直有钱来进行不间断地开荒活动,而他也不得不进行开荒活动,否则养不起这么多的人口。

萨克森的人口已经突破五十万了,在新增的十多万人里,有三万多法兰克人,两万多诺斯人,三万多斯拉夫人,一万多归化的林中之民和新增婴儿。

这些法兰克人自然是从内地迁徙过来,而诺斯人也是各种走线来到了汉堡,至于那些斯拉夫人,来历可就千奇百怪了。

有奴隶,有从波拉比亚部落来的,甚至,西不列颠公司在北海贸易的第一次航行中,就给冯森带来了数百个古普鲁士人和波美拉尼亚人。

毕竟当地的贵族也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交换货物,只能做奴隶贸易。

而汉人的总人数也达到了七千左右。

除此以外,在欧波里特附近还有五十多万欧波里特人,在北边的日德兰半岛,阿尔沃掌握了三十多万人丹人,把这两个算进去,冯森手上算是一百四十多万的人口。

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根据后世史学家的记载,在目前这个时代,整个法兰克王国,带上意大利地区,也才一千五百多万人口。

冯森手上掌握的人口数量,已经有法兰克王国的十分之一了,也难怪有着克拉伦特的加持,查理依旧对他起了戒心。

实际上,要不是克拉伦特的存在,查理早就撤销了冯森的全权了。

为了容纳这些人口,冯森还是得继续玩大开荒运动,而未来的开荒方向,他也定好了,那就是易北河下游的迪特马尔申地区以及欧波里特人所在的平原地区。

最近柳德米拉在梅克伦堡干的不错,梅西斯瓦夫和拉蒂米尔之间的争斗算是两败俱伤,柳德米拉和齐诺瓦茨一通操作,直属的部落和土地猛地上升了一截。

在瓦兰吉卫队的帮助下,柳德米拉所属的势力,已经成了欧波里特诸多部落势力中最大的一支。

由于欧波里特产出丰富,加上北海贸易的重启和商栈的重建,她的年收入居然只比冯森少上一点。

当然柳德米拉能取得这些成就,自然也离不开冯森的扶持,单凭西不列颠公司主导的北海贸易,柳德米拉就赚了不少。

那么耕牛甚至驽马的需求量依旧很大,提冯森操办这一切的,自然还是西不列颠公司。

说句老实话,西不列颠公司加上将作卫,已经差不多算得上半个内务府或者少府了。

或者,冯森咬着毛笔思考起来,要不要干脆真的设一个内务府或者少府来处理这些事呢?

第三百三十七章 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坐在书房中,冯森将地图撤开,将记录了思路的纸放在了一边,又从旁边高高一垛的书册中抽了一册出来。

这是今年的收支册子,记录了785年秋季到786年秋季的所有收入和支出。

今年的收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本地产出,第二个就是贸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