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怪谈就算成功 第87章

作者:翟南

冯雪摊摊手,示意他随意,那中年人立刻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随着盒子打开,冯雪一眼便看到了那上面明晃晃的文字——

名称:幻物·当铺老板的放大镜

要素:【鉴定】、【珍贵】、【道具】

简介:一只精致的放大镜,来自某位破产的老字号当铺掌柜,能够精准的判断出一件物品的作用、功能、来历以及价值,是当铺老板最喜欢的物件,不过当这件物件被典当的时候,又会被如何鉴定呢?

备注:缺边少沿,损漆缺色,虫吃鼠咬,破旧不堪……

很多人压根就没想明白“武”这个怪谈的含金量。

东国为啥容易产生怪谈?因为他们有怪谈文化,怪谈就是他们文明的一部分。

同理,武侠文化就是深刻在炎国文化中的东西,当然,炎国历史悠久,还有神鬼志异等等,但这些缺乏普及性。

“炎国人都会武术”这个怪谈,是任何文化怪谈都不可能超越的全民怪谈。

你绝对找不出任何可以媲美全民习武这种级数的基本盘。

换言之,对于主角来说,炎国这个基本盘绝对不能丢,因为换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再有这么好的机会。

天秤普及够广吧?但它说到底只是一个组织,它的存在基础是法律与道德的夹缝,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的完善,科技的提高,它的生存空间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挤压。

但是武道祖师不会,只要这个怪谈完成,那么只要炎国没有灭亡,它就会一直存在。

有句话我以前的书里写过,放这里也很合适——

几千年前的科技放到今天会过时,几千年前的信仰放到今天会过时,但几千年前的文化放在今天,它依然是文化。

没有什么基盘比文化更加稳固,因为它不会过时,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越发的稳固。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值得主角付出大量心血和妥协,徐徐图之的巨大宝库,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让这份宝藏的获取承担风险,这已经不捡芝麻丢西瓜的问题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什么叫国家队出手啊(战术后仰)

放大镜在论文上扫过,中年男人的眼前开始浮现出一行行字段,而他的口中,也传出了异常怪异的拖长音腔调——

“写~~”

这一声,立刻让冯雪想起了某古早相声里的“灭火用铜草帽”,不过这位并没有配一个文书,而是自己拿起笔,快速的书写起来。

冯雪没有试图靠近他,因为他注意到,打从这位先生取出放大镜的那一刻起,周边这些带有明显军旅气质的工作人员全都绷紧了神经,那副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的架势,让他明白眼前这个中年人,或者他手中的放大镜,究竟有多么重要。

事实上也与冯雪所想相差不大,22号珍品虽然只是一件珍品,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却是整个炎国怪谈对策局最重要的几件神奇物品之一。

作为鉴定类物品,它的效果其实属于比较一般的那种,但它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看出甚至放大“缺点”。

神奇物品好用归好用,但本身所具备的负面效果才是真正令人头疼的地方,特别是有些物品的负面作用不会立刻生效,而是潜移默化的产生效果,等到被人意识到的时候,恐怕已经积重难返。

比如魔都分局那边,就曾经出过一本叫做“发财秘籍”的神奇物品,只要随身携带就能够招财进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怪谈对策局才发现,随着这件幻物佩戴时间的增长,佩戴者也会逐渐失去人性。

像这样的副作用还有很多很多,以至于如今怪谈对策局每得到一件幻物,都会先送到总局,经过22号珍品鉴定,才会制定相关的收容、保管、使用机制。

可以说,这次22号藏品离京,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怪谈对策局也明白,不可能提出让【教官】前往总局。

将“论文”的大致资料登记下来,中年人微微松了口气,小心的将放大镜贴身收好,然后才示意保管人员将论文装进保险箱里。

“冯先生,交接已经完成,大致功能与您描述的相同,这是收据。”中年人一本正经的取出一张当票似的收条,冯雪确认这东西不是幻物或者幻物衍生物后,点头接过,然后才道:

“那件事什么时候开始?”

“暂定为明天早上,这是对策局的联系方式,您如果有什么细节方面的补充可以直接联系。”中年人递出一张没有抬头的名片,冯雪微笑着接过名片,看也没看就揣进了兜里。

几辆车匆匆的离去了,就如他们一声不响的出现一样,直至此时,柳奇才总算松了口气,他心有余悸的望着那一排排车辆,有些小心又有些好奇的道:

“师傅,他们拿走的是什么玩意?传说中一言灭国的策论?”

“不该问的别问,等你什么时候出师了,该知道的自然会让你知道。”冯雪翻了个白眼,拎起小被儿将自己裹了起来,一副“我要睡觉,别来烦我”的架势。

柳奇对此只能感慨“高人风范”,然后缩回桥墩底下,运起内功驱散寒意,同时幻想着师傅打算如何人前显圣。

……

“你们说他打算怎么‘显圣’?”不只是柳奇,此时知道这件事的怪谈对策局总局,西京、蓉城两大分局,以及泸州办事处,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还用想吗?江边,交通要道,又不能造成人员伤亡,还跟我们要了一辆救护车,当然是老传统的轻功渡江了!说不准还是单手托起一辆车的那种。”刘英强作为一个武侠爱好者,很自然的给出了一个答案,古往今来,武侠总喜欢拿这个装【哔——】。

说到底,证明一个人武功高,除了真的让他打一架,或者双手一挥打出一套特效,还是轻功这种玩意最具表现力。

什么手托白象一苇渡江,什么身负千钧踏雪无痕,什么铁掌举鼎水上漂……

无论古典传说还是现代漫画、,让一个人带着重物在水上行动,都是一种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强度的视觉效果。

对于刘英强的说法,大家觉得没什么毛病,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工作人员还是紧张起来。

……

“逮捕逮捕逮捕……”

清晨,冯雪拎起一晚上都在瞎想而没有睡好的柳奇,一如既往的开始在江边练武,随着天色渐渐亮起,路边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就如平时一样,不少人被冯雪那不羁的气质所吸引,拍照,发朋友圈一气呵成,但就在这时候,有人注意到了一丝不太协调之处——

平日里相对顺畅的国道,此时却是拥堵了起来,而距离真正的上班高峰期,还有一段时间。

“着了着了着了着了……”

“逮捕逮捕逮捕逮捕……”

警车与消防车的鸣笛声同步传来,同时还隐约能看到几辆采访车,只是此时桥面上已经相当拥堵,警察和消防人员,乃至于记者们,都不得不步行前进。

“我是记者李丽,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国道xxx的大桥上,就在十分钟前,这里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渣土车侧翻,导致路面堵塞,目前警察和消防人员已经赶到了现场,幸运的是,似乎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不过因为车辆拥堵的关系,短时间内恐怕无法疏通……”

新闻记者站在拥挤的人行道上,此时这里除了赶着上班的社畜外,也有不少凑热闹的围观群众。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路上看到什么就拍一下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记者开口采访时,被反过来采访的奇葩事情也时有发生。

不过因为并没有出人命的关系,车祸现场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拍的,在将那辆侧翻的渣土车与散落的砂石扫了一遍之后,这些端着手机的围观群众便打算散去,而记者,也借着人群慢慢散开的空档,示意摄影师傅开始转动镜头,拍一拍周遭的环境。

也正是在这时,一个极为上镜的身影,进入了镜头之中。

虽然看起来像是个流浪汉,但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奇特的气质,以至于任何镜头在扫到他身上的那一瞬间,就再也无法移开。

此时此刻,那流浪汉的身侧,一辆不断发出“完溜完遛完遛……”声响的救护车,正停在被堵塞的道路尽头。

流浪汉不知道和司机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在对方一脸“伱他喵逗我”的表情中,拎着那有些滑稽的大号虎鲸抱枕,走到了河岸边上。

他要做什么?

不少注意到这一幕的人不由得有些好奇,随即,令人三观破碎的画面,就此上演……

ps1:又出现了去哥伦比亚的逆天言论,真就资本家好相处呗?一个历史还没作业本厚的国家,文化底蕴还不如东国,你去那能整个啥?倪哥猎人?

还有,天秤这玩意是刺客组织啊!鹫巢怎么没的不知道?墨家任侠怎么没的不知道?我说随着技术提升天秤会消失,不是说技术好了人就不会遭遇不公,而是说技术好了天秤的战斗力就跟不上时代了,就会被剿灭,懂?

对于官方,武无害,而天秤有害,懂?

炎国一个十几亿人的基本盘不要,跑出去吃糠咽菜,贱不贱啊?

ps2:关于金手指,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它不是什么独一无二的牛逼玩意,无限城有制造类的怪谈,他们都能手搓幻物,只是他们倾向于制作某一种,而主角则是随机出而已。

相比于制造类怪谈产出,主角的更不稳定,优点是偶尔能大爆。

(简单来说,每次大建我会丢两次二十面骰子,1次决定抽取的次数,1次决定幻物上限,至于属性则看随机出来的要素,绝世武功就是丢出20给的)

主角不是没有用金手指,而是我不可能把炼制过程全都写出来,我重点物品炼制写出来都被人喷水,全写的话那这书基本都是幻物面板了。

为了保证阅读体验,我只能在主角用到的时候拿出一个幻物,然后把它的详细效果写出来,其他最多只是提一嘴,除非大爆出货。

第二百二十三章 虎鲸断江斩

拥堵的国道边,“着了着了着了”、“逮捕逮捕逮捕”、“完溜完遛完遛”的警笛声交相辉映,配合着被堵在路上的社畜们的嘈杂声,单是站在这里就会让人耳膜生疼。

但在这个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普及的时代,仍旧有不少人拿起了他们的手机,打开摄像或者拍照功能,开始拍摄这堵车现场的众生百态。

有人发朋友圈,告知朋友们国道堵塞,请绕行。

有人将拍下一张张照片,然后以此作为依据,写下一篇篇小作文。

心肠好的开始担心路边堵住的救护车,有想法的开始呼吁应急车道之类的管理办法,而心肠歹毒的则完全不顾因由的开始抨击。

虽然短视频时代才刚刚浮现出一点苗头,但此时却已经能看到许多流量时代的众生百态。

不过在不久之后,一个男人,吸引了所有的镜头。

“上镜”是一种很玄学的气质,有的人看起来很美、很帅,但是一旦上镜,就会变得极为古怪,甚至于看完影片后,观众只会记得那莫名其妙显得十分巨大的鼻孔。

但有些人偏偏长得平平无奇,甚至还很邋遢,但上了照片之后,就帅得一塌糊涂。

而这个进入镜头的男人,就属于那种底子本身就很不错,又非常上镜的天选之人。

一身破衣烂衫看起来和流浪汉相比,仅仅是干净一点,凌乱的头发,不知道多久没有打理的胡须,却微妙的构建出一组十分阳刚的镜头语言。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被镜头铭记,伴随着一阵阵快门声,那个男人来到了江畔。

这个男人要干什么?

被那气质所吸引的围观群众们已经懒得理会堵车的问题。

说到底,堵车天天见,但这么上镜的人,错过这一次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碰到了。

几年前犀利哥的一闪而逝已经让大家明白,有时候帅和气质也是看组合的,哪怕是同一个人,同一套打扮,换一个时间地点,那份特殊就可能不复存在。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想拿个摄影奖什么的,但如果这个人真的成了网红,那么自己拍下的照片,就是拿来和人装【哔——】的资本。

在别人都只能拿着网传照片讨论的时候,自己拍出一张亲手拍下的照片乃至视频,那种成就感,哪怕没有朋友,在网上拿来满足虚荣心也是极好的。

只是就在大家聚焦的时候,那男人忽然从背后抽出了硕大的虎鲸抱枕,那大红的配色,胖乎乎的憨厚模样,让它与男子的硬汉气质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

“他要做什么?”

“不会又是个精神病吧?”

“说起来犀利哥精神好像也有问题,难不成想上镜就要精神出问题?”

各式各样的声音汇入嘈杂之中,有人从桥下朝着冯雪跑来,有人则仍旧站在桥头拍摄,冯雪对于这些声音浑不在意,他只是静静的站在江岸边上,静静的调理着自己的呼吸。

虽然有着十足的把握,但事到临头,他仍旧有些紧张。

“呼~吸……”

随着吐陈纳新,步天歌的内力与他的精神意念混合起来,夺命十三剑虽然是一套以剑御人的“魔剑”,但终究沿袭了古龙系武学一贯的注重精神境界的特点,以武之权能引导其中精妙之法,冯雪与虎鲸抱枕之间,也慢慢共鸣起来。

双腿微微错开,膝盖微微弯曲,双手握住虎鲸抱枕的尾部,看上去有点像是欧洲剑术中低位起势的全铁门变种,但放在一个硕大的虎鲸抱枕上,看起来就像是拾破烂的拖着个麻袋。

但就在大家不解这人究竟是在干吗的时候,冯雪脚下的地面却忽然下陷入!

要知道,他脚下的,可不松软的泥土,而是结实的混凝土地面!

只是此时已经没人在乎那地面上两个凹陷的蛛网状裂痕了,因为随着脚下发力,他的腰部也随之一并扭转。

而随着抱枕以一个类似高尔夫球挥杆般的动作被扬起,方圆数公里内,所有人的耳边,都响起了一阵奇妙的声响。

那声音并不雄壮,甚至有些可爱,但其悠远深长,却又令人难以小觑。

一直将镜头对准冯雪的人一时间只觉得自己是否出现了幻觉,因为随着冯雪那用力一挥,一个虎鲸虚影便朝着江面冲击而去。

那画面,简直就像是虎鲸抱枕被他甩得灵魂出窍了一般滑稽,但紧接着,就没人去思考那画面滑不滑稽了。

随着虎鲸虚影冲出,冯雪面前的地面也随之翻卷开来,一条宽度超过五米的平缓壕沟一路向着前方延伸。

水泥的路面瞬间崩裂,地下的砂石泥土被纷纷夯实,那翻卷直接冲入江河,就仿佛有一个看不到的巨人一般,将那江面向着两侧分开。

两股浪头诡异的向上翻卷,在点点波涛涟漪之中,化作一道诡异的水墙向上延伸,让江水中央凭空出现了一条大道。

本应湿软的江泥被冯雪那一剑的余波夯实,虽然水墙两侧的水位开始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发生变化,但却始终没有坍塌下来。

“力由根生,劲自腿发……”看着眼前这壮观的一幕,哪怕是知道师傅打算做什么的柳奇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当初师傅告诫他要扎稳马步时的话语,也不由得在他心头浮现。

“发什么呆呢,快点!再不走水该漫过河床了!”冯雪的声音从“江边”传来,那已经有些呆滞的救护车驾驶员也终于回过神来。

他当然不是真的救护车驾驶员,而是来自泸州怪谈对策局办事处的一名外勤,但面对如此超出常理的一幕,他仍旧有些不专业的愣了下神。

好在此时反应过来也不算晚,看着上下游两侧的水墙已经明显出现了水位差,他用力吞了口口水,当即发动汽车,“义无反顾”的朝着那狭长的通道驶去。

这条通道满打满算,也不过五百来米,路况之平整甚至还要超过城市公路,但驾驶员却敢保证,这绝对是他这辈子,开过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车。

那两侧六七米高的水墙若是拍下来,恐怕没有什么正常生物能够在这样的力量下存活。

“走了。”眼看救护车已经抵达对岸,冯雪将虎鲸抱枕甩向身后,拎起小被儿,对着正一脸狂热的看着眼前奇景的柳奇挥了挥手。

柳奇闻言,立刻跟了上来,师徒俩就在已经被这场景惊呆的路人围观中,以一种轻易到不可置信的方式甩开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