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灭亡2000年后,援助到了 第143章

作者:肥面包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大不列颠的英伦帝国科学院们甚至喊出了这个口号。

  “以太”的被发现,将注定是科学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足以颠覆人类科学体系的冠冕。

  同样的,室温常压超导金属的验证,也很快被得到样品的各国科学家完成了。

  常温下,观测到磁悬浮现象。

  多次测算,零电阻现象也被确认。

  法兰西皇家科学院拿出来的样品,货真价实,毫无虚假,经得起考验。

  材料学的春天,到了!

  无数材料学者和理论学者都红着眼开始烧炉子,试图复制蒙娜丽莎小姐的运气,想着是不是能用炼丹术式的手法撞个大运。

  一直被誉为玄学的材料学,这次真的是抽中了大奖。

  毫无疑问,蒙娜丽莎小姐也将被写入人类历史,成为材料学和物理学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最后,是莫斯科中央大学的安娜。

  她展示核动力线圈的方式很简单。

  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平原上,连夜建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悬浮灯装置。

  核动力线圈,就被安置在那个悬浮灯的下方。

  电流通过回路到达悬浮灯内部真空管装置的那一刻,人类的大地上出现了第二个太阳。

  距离地面数百米的高空中,核动力线圈加持下的悬浮灯照亮了莫斯科的夜晚。

  周围没有任何发电厂,电缆,安娜就用那么一个一米多左右的核动力线圈,向整个世界宣告。

  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动力装置,过去都只是存在于物理理论猜想中的核子动力,已经到来。

  三个方向的物理基础突破,让全世界都进入了狂欢中。

  人们热烈的讨论着这些科学技术投入使用后的未来。

  以太粒子,超导金属,核动力线圈。

  光是畅想这些技术民用化后的前景,就连不识字的农夫都能和人聊上好几个小时。

  人类,第一次看到了进入星辰大海的希望。

  牛顿,蒙娜丽莎,安娜这三个名字,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的信仰。

  人类相信,科学真理的时代已经到了。

  新罗马历1789年,就是人类跨越时代的一年。

  …………

  “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哪怕是在公元2023年,不,2035年,这三个课题也足以把牛顿的棺材板都震开。”

  “诺贝尔听到了,都要从坟墓中出来给这三位颁奖。”

  梅鹭看着各路报纸的报道,感慨万千。

  身为新罗马历1789年唯一真正的“旧人类”,熟悉人类科学史的他都会这样。

  可以想象,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类来说,这是何等破天荒的刺激。

  以至于,就连“圣杯”现世的影响力,都被冲淡了不少。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神圣罗马帝国的“圣杯”是远在天边,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圣物。

  但是这三个课题代表的科学真理不一样。

  以太粒子的被发现,超导金属的制备,以及最后那个核动力线圈,是真的会彻底改变普通人生活的。

  尤其是沙俄皇国莫斯科大学的核动力线圈,现在那个巨大太阳悬浮灯还挂在莫斯科郊外,已经成为了现今世界上最热门的景点。

  相比起看不懂的以太粒子学说,还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再现中的超导金属。

  核动力线圈是实打实的,连普通人都能见证的物理学圣杯。

  “不过,这不可能是真的吧?”

  “那个核动力线圈,就连古神纪元时代都没普及。”

  “唯一投入实战的,是第七型超高能电磁炮计划,而那个线圈哪怕在四神教派中也是绝密。”

  梅鹭看着报纸中那个所谓的“核动力线圈”,越看越不觉得这是人类科技树能点出来的东西。

  相比起大统一场论这种纯理论,超导金属这种公元2023年也有了一些样品(尽管都是低温)状态下的研究。

  核动力线圈这种东西,只存在于人类科幻小说中。

  要将核聚变收束在那么小的线圈中,不可能是热核聚变?

  冷聚变,将恒星的伟力压缩到不过一米多的线圈中?

  就连十六岁高中生的梅鹭都知道,这是何等扯谈的成果,所谓的常温超导金属和这个比起来都算是原始科技树。

  按照难度排列,这三个物理圣杯成果大概如此。

  将新罗马历1789年的失落纪元科技水准计算为一点,大概是公元时代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蒸汽文明社会,再加上少数的电气化。

  彩色照片还没被发明出来,二极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还需要几十年时间被实验室制备。

  常温超导金属对应科技文明级别点数,是十左右,从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公布出来的制备方式,属于19世纪也有希望完成的材料学领域。

  需要的是运气,运气,还是运气,那个制备方式实在是太玄学了!

  大统一场论,因为“以太”粒子真的存在于这个失落纪元中,让统一四种力的理论有了可以参照的模型。

  牛顿的大统一场论,是建立在“以太”的基础上,再用了详细的公式来解释这个现象。

  纯物理学的理论到了这个层次,以人类目前的水准是根本无法实验的,是历史性的突破。

  科技文明点数,至少也得五十点以上才有希望点出来。

  唯有最后的“核动力线圈”。

  这哪怕在梅鹭眼中也是等同于“科学幻想”的等级,属于公元时代人类连理论物理都构筑不出来的东西。

  科技点数直奔三位数去了啊!

  是什么样的材料,能束缚住核聚变等级的能源?

  还是这么个线圈,正常核聚变内核的温度可是恒星级啊,冷却是怎么进行的?

  冷核聚变?能量守恒定律呢!

  相比起纯理论的大统一场论,和玄学一样的材料学超导金属,核动力线圈代表的是一个实打实把人类整个科技树秒得渣都不剩的成果。

  夸张吗,一点都不夸张!

  话说,如果真的可以把这个核动力线圈量产,沙俄皇国怎么现在还没平推世界,才是梅鹭最大的疑问。

  这种级别的生产力,单人都能突破大气层去宇宙了吧!

  “是的,这不是人类科技的水准。”

  “梅鹭,她们都在撒谎。”

  电子妖精零音指着最后也是最荒唐的“核动力线圈”,百分之百的肯定:

  “那是圣杯力量的显现。”

  “这个世界,唯有圣杯帕露可以让那个核动力线圈启动。”

  “这个世纪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果然是这样吗?

  帕露,你真是了不起啊。

  神话种的力量,连这种科学幻想级别的造物都能实现。

  看样子,蠕虫教派的研究员们说他们弄到了中子星级别的素材并不是开玩笑。

  人类输得真不冤枉,就帕露一个人便能毁灭人类文明。

  “问题是……她们为什么撒谎?”

  “还是说,她们自己也认为这是真的?”

  看着现在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三位圣杯学者,梅鹭陷入了沉思。

  新罗马历1789年的世界,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棋盘。

  圣杯帕露,便是这个棋局的初始点。

  以“帕露”的愿望为基础诞生的这个世界,幕后黑手正在梅鹭的对面落子。

  梅鹭让圣杯显现了奇迹,让超凡之力诞生在了这个世界。

  幕后黑手做出的应对便是,让不存在于公元时代的黑科技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出来。

  梅鹭象征的是“神秘”,而对手则是用“科学”作为武器。

  嗯,尽管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双方,都在使用“帕露”的力量,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圣杯之力。

  牛顿,蒙娜丽莎,安娜,便是对方放入这个棋盘上的三枚棋子。

  这不是进攻,也不是防御,而是试探。

  那个幕后黑手显然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步步为营,是一位非常谨慎的对手。

  “科学的时代到来了!”

  “我承认超凡血脉很吸引人,但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比起神圣罗马帝国皇太子的婚事,超导金属和核动力线圈才是真正改变世界的大事件!”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报纸上各路学者纷纷出面,向所有读者普及这几个物理学圣杯的意义。

  相比起人们印象中早就日落西山的神圣罗马帝国,牛顿,蒙娜丽莎,安娜这几个名字更平易近人。

  他们下意识的忽略了,牛顿本身就是林肯郡的大贵族,蒙娜丽莎更是卢浮宫的继承者,安娜也是沙俄皇国的公主。

  追溯一下族谱的话就会发现,全部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分支。

  不过,报纸上是不会详细写这些的。

  三大帝国的官方报纸,不约而同的宣告这是“科学”的胜利。

  这也符合时代的发展。

  相比起根本接触不到的“圣杯”,这些科学发现和进步才是立竿见影能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大事件。

  莫斯科郊外蜂拥而至,围观人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万的“太阳灯”就是最好的证明。

  “科学呢……”

  “真科学啊……”

  “我都很想相信,这就是人类的科学……”

  梅鹭叹了一口气。

  2023年的高中生,也想看到正确的大统一场论,实打实的室温超导金属,以及那科幻的核动力线圈啊!

  要是不知道“古神纪元”的真相,以及亲自和那所谓的“线圈”同步过,他说不定真的信了。

  对手,落子了。

  名为“新罗马历1789”的棋局,梅鹭终于找到了敌人的痕迹。

  那么,为了帕露,他这边也得做出回应才行。

  会在历史和科学的天平上作弊的,可不仅仅是你们而已。

  你们有科学(震),我这边也有妖精和黄金!

  “零音,联系到了吗?”

  对于一位十六岁的高中生来说,梅鹭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