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悟性逆天,出手即无敌 第102章

作者:海上自来水

  深夜,芈心熟睡,涟衣才是提到昌平君,“姐姐,这些人,苦了你了,一人独自在这冰冷的宫殿之中,只是父亲当真如那武王所说,是一个伪君子么?”

  “涟衣,父亲的对错终是过去,我们便不要再想了,如今我只想你和心儿好好活着。”芈华说道。

  “还有扶苏,这些年,他从未有过母爱。”

  “况且,如今之天下,再无所谓的国人之分。”

  “姐姐,我知道了。”涟衣点头。

  “对了,妹妹,还有一事,陛下要册封。”芈华说道。

  “册封?”涟衣微微一惊。

  “册封我为皇后。”芈华抿嘴道。

  “真的...那恭喜姐姐了...”涟衣几乎是喜极而泣,真的为芈华高兴,身为女人,她绝对明白那种冷宫之痛,如今苦尽甘来,岂能不为自己的姐姐高兴。

  但芈华的神色却担心起来,轻语道,“妹妹,我看陛下那意思,还要为武王册封。”

  涟衣很聪明,立刻就想到了芈华要说什么,神色不由而变,“姐姐的意思是我...”

  芈华点头,“对,陛下虽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是那意思,不过也没有下决定,很显然是让姐姐先问问你。”

  “姐姐,若是拒绝呢?”涟衣说道。

  “拒绝便拒绝了。”芈华说道,“陛下虽有意,但也只是有意,主要也是想看你的意思,否则就直接下圣旨了,而不是让姐姐来问。”

  “既如此我答应...”涟衣话语忽然又一转说道。

  “妹妹...”这一下,芈华有点不明白了。

  “姐姐,刚刚之所以那样问,是想确定一下姐姐这位皇后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涟衣说道。

  “现在看来,姐姐于陛下来说,并非只是皇后而已,如此妹妹替姐姐高兴。”

  “你呀,不用替我担心,还是想想你自己吧...那位武王,姐姐很久不见了,现在也不知其是什么秉性。”芈华说道。

  “他很复杂。”涟衣说道。

  “复杂?”芈华疑惑。

  “姐姐,用复杂两个字评价他,正适合他,因为无人能看透他...”涟衣说道,然后把发生在嬴霄身上的事细细说了一遍。

  “妹妹,你说的不错,他很复杂...”听了涟衣的叙说后,芈华重重点头,“这样的人,确实无法看透...”

  “甚至,已经不是看透不看透那么简单了。”

  “所以姐姐,他一定会非常强势,而我于他而言,已属于他,无论是因为父亲留下的秘密还是因为他看我的那眼神,都已注定我属于她,除非说我死。”涟衣说道。

  “所以陛下的这道圣旨,反而是给了妹妹一个体面。”

  “若是没有这道圣旨,我恐怕会抗拒,而最后的结果,估计会和花影姐姐一般。”

  “涟衣,你讨厌他么?”芈华问道。

  “姐姐,说实话,不讨厌...”涟衣摇头。

  ......

  最近的吉日,就在三天之后,圣旨随之而出,芈华将被册封为皇后,芈涟将被册封为武王妃。

  圣旨一出,武王府内的嬴霄笑了,“嘿嘿,还是政哥懂本王。”

  “不过这背后应该还有深层次的意思,那就是在芈华成为皇后的同时,芈涟成为武王妃,这更是在告知曾经的楚国百姓和其他五国百姓,如今天下,就是天下一体。”

  “政治上,果然还是政哥想的深,本王只是想到让芈华为皇后而已。”

  “不过,武王妃的册封需要推迟,毕竟本王的武王妃,可不仅仅只是一位,若要举行册封大典,必然是一起进行册封。”

  立刻,嬴霄连忙进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嬴政。

  嬴政自然是答应了嬴霄。

  有了圣旨,一切也就名正言顺了,所以这三天,涟衣想不上嬴霄的贼床都不行...

  ......

  三天时间一到,册封皇后的大典隆重举行。

  三天的时间,很多该收到这消息的人也收到了。

  大江之上,正是乌江...船头,依旧在对弈的范增和第九黎主收到这条消息后,神色皆在一瞬间阴沉了下来,两人手中的棋子同时掉落,眼神不由对视在一起,异口同声,“嬴政和嬴霄走了一步妙棋啊...”

  “这步棋,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来说是一步无法破解的棋,尤其是在楚国民心这一方面。”

第184章 数百年战乱的后遗症!

  范增继续说道,“尤其是芈涟成为武王妃...”

  “芈华还好,她一直在秦国,昌平君成为楚国最后一位王之前,她便是嬴政最喜欢的女人,对楚国百姓的冲击没有那么大。”

  “可是芈涟,随昌平君离开了秦国,来到了楚国,当时是被册封过公主的。”

  “尤其是芈涟有昌平君留下的苍龙七宿秘密之一,这东西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神所授,芈涟便是楚国百姓的一部分信仰。”

  “天下唯秦也有好几年了,这期间,确实没有什么战乱,让一统两个字在所有百姓的心中开始变的有分量了,又加上儒家为秦,此刻再加上芈涟这事...”

  “第九黎主,不妙啊...”

  “没有曾经楚国百姓的支持,就算我们振臂一呼,能在一夜之间召集曾经楚国的四十万精锐,恐怕也是昙花一现。”

  “嬴政,嬴霄这步棋明显就是在针对我们所下,可以说是一剑封喉...”第九黎主嘶语,“必须反击,不然真的没有喘气的机会。”

  “可是如何反击?现在便起事么?”范增说道,“现在起事我们恐怕连一成胜算都没有。”

  “现在自然不能起事,现在起事是自寻死路。”第九黎主重重道,但这时候,他也不知道如何了...

  “芈涟,算不上楚国真正的公主,无论如何,昌平君曾经是秦国丞相,为秦国效命,并且自小在秦国长大,算得上半个秦人...”这时候,另一道声音响起。

  平静的江水之上忽然泛起涟漪,一位老者踏水而来。

  “第五黎主...”看见此人,范增不由一惊。

  “五师兄...”第九黎主恭敬轻语。

  “第五黎主,难道您有应对之法?”待第五黎主落在船头上,范增立刻询问。

  “楚怀王,楚国之先王,还有一位嫡孙存活在这世上。”第五黎主说道。

  “什么...”听见此话,范增大惊,也更是震撼。

  第九黎主同样震撼,“五师兄,此话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芈涟就算身负苍龙七宿秘密之一,也无法和怀王之孙在楚国百姓心中的分量相比了。”

  “轩辕天的风主,已在寻找了...”第五黎主道。

  “天助楚国...”范增欣喜不已。

  ......

  册封大典过后,隶术主也选定了泰山封禅的时日。

  在一个月零三天之后。

  有了日子,嬴霄也就需要真正筹备了。

  不过在此之前,新的难题出现在了大秦面前。

  无论如何,如今的大秦,是数百年乱世之后的一统,物资和粮草等皆已进入匮乏的最低点。

  然而北方狼族和匈奴,南方南岭和百越,又不得不调集重兵应对,两大军团,长城军团三十万,南岭军团五十万,整整八十万大军,需要的物资和粮草是一个巨大数字。

  而且,很多地区因为常年的战乱民不聊生,不少地区更有各种天灾降临,各种疾病的爆发...这些地方都必须发放救济,否则就会动乱。

  咸阳大殿内,萧何和张良两位丞相,竟也都是无可奈何,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陛下,如今我大秦确实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若增加税收,民心恐失,一旦不慎,便是帝国各地的大暴乱,若不增加,大军和诸多地区要的物资和粮草便无法供给。”萧何说道。

  “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么?”嬴政重重问道。

  张良开口道,“陛下,为今之计,必须先暂时放弃北边和南边了,暂避锋芒,休养生息,数百年的战乱,到了如今,真的只剩下最后的微妙平衡了,若不舍弃一些东西,恐怕...”

  听见萧何和张良的话,嬴霄意识到大秦所面临的困境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就是这两位,也竟是没有了办法。

  不过转而一想也是,毕竟是数百年战乱的后遗症。

  若刘季不死,真的建立了大汉,可是休养生息了将近七十年,才能在汉武帝时期有了和匈奴真正一战的资格。

  而且这期间,还要出现一个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

  即使如此,汉武帝之后,整个大汉也基本又空了。

  所以,萧何和张良再有天纵之才,若不休养生息,终也是无能为力。

  “不可,北边和南边,朕绝不放...”嬴政斩钉截铁的说道,“大秦之地,寸土不让,自朕始,大秦疆土,唯有扩张,绝不可能出现被蛮夷所占的情况。”

  决然之中,嬴政也看向了嬴霄,希望嬴霄能有办法。

  萧何和张良也看向了嬴霄,希望嬴霄劝说嬴政。

  嬴霄则是看向了萧何,问道,“萧丞相,所有的事都不停,也不增加任何赋税,大秦如今的粮草和物资,足够支撑多久?”

  “殿下,加上巴蜀之地囤积的粮草,最多一年半...”萧何说道,“但是北边和南边的战事,根本不是数年所能解决的。”

  “而且一旦要增兵,恐怕就只能支撑一年了。”

  “并且这一年的前提,还必须祈祷上天不再有天灾。”

  “如此情况确实是...有点惨不忍睹,若不放弃一些,确实是进入了死循环。”嬴霄微语,“不过,并非没有解决之法,关键是要打破常规。”

  “什么办法?”听见嬴霄有办法,嬴政三人很是激动,嬴政也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嬴霄轻语,“数百年的战乱中,有多少门阀世家,多少贵族世家,多少豪强世家,多少商贾世家以及多少七国官员通过战争非法敛财囤粮。”

  “这些世家和七国官员联合起来,所拥有的财富和粮草,恐怕比一个大国还要多。”

  “殿下的意思是行所谓的侠盗之事。”张良说道。

  “子房,这可不是什么侠盗之事,所谓侠盗,也是触犯了大秦律法,我们可不能做,本王刚刚说了,这些人的敛财囤粮,可都是非法的,触犯了大秦律法。”嬴霄说道。

  “只是以前没有逮住他们而已,现在嘛...”

  “殿下,子房受教了...”张亮拱手微语,认可了嬴霄的办法。

  嬴政也是点头,“此法甚好,记得商君说过一句话,非常时期,非常之法,重症还需猛药医。”

  萧何开口,也是认可了嬴霄的办法,“殿下此法确实不错。”

  但随即话语一转,“只是那些门阀世家,贵族商贾一定奋起反抗,联合在一起有可能成为一股新的,不可忽视的反秦势力。”

第185章 民生大计!

  萧何继续说道,“而且陛下,殿下,这些门阀世家和商贾贵族,诸多都是根深蒂固,背后的利益错综复杂,牵一发便动全身,搞不好,会伤大秦元气。”

  “萧丞相此话并不错,子房有何见解?”嬴霄并没有否定萧何的话,反而同意,询问张良。

  “陛下引用当初商君的话,正好给了我们启发。”张良说道,“重症需猛药医,这绝对是对的,但一定是要对症下药。”

  “子房,详细一说。”嬴政微语。

  “陛下,数百年的战乱,确实导致了门阀世家,商贾贵族成为了帝国发展的一大阻碍,尤其是曾经六国之地上的门阀世家和商贾贵族。”张良说道。

  “为大秦民生计,不得不处理他们了。”

  “殿下此法,快狠准,且一石二鸟,不过我们必须做好一点,那就是让百姓也分一杯羹。”

  “那子房认为如何分合适?”嬴政问道。

  “百姓得二,帝国得八。”张良说道,“那些门阀世家和商贾贵族没有当地百姓的支持,也仅仅只是一些该杀之人罢了。”

  “子房此想法甚好,百姓所在乎的,永远是一些实惠的东西。”萧何道。

  “百姓只得其二么?不够...”这时候嬴政却是说道,“朕的意思,帝国得五,百姓得五,于朕而言,帝国便是百姓,百姓便是帝国。”

  “陛下圣明!”听见嬴政的话,张良和萧何都是震惊和敬佩的说道。

  “子房,你们儒家不是有一句话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嬴政继续说道,“这句话,正是能接住此番猛药所带来结果的唯一办法。”

  “而且此时大秦所面临的境况,朕也清楚。”

  “陛下圣明...”张良和萧何再是敬佩而语。

  嬴霄也是开口道,“如今的大秦,其实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的,曾经的根基皆已腐朽,破烂不堪,若是再以曾经的根基进行建设,无论怎样的辉煌,回归废墟,也只是一阵清风之事。”

  “商君之法改变了曾经的秦国,助秦国一统天下,但时至今日,商君之法已完成了其使命,需要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