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轮小叔
王跃看王安石都有些紧张了,就有些哭笑不得,他连忙解释说道,“其他的都很好,但介甫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
王安石仔细琢磨一下,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有些疑惑的问道,“还请燕回给我讲清楚,我到底忽略了什么。”
王跃叹了口气,很是无奈的说道,“你剩下的几条建议,虽然明面儿上动的是地主和商人,但你考虑过地主和商人大多是什么人吗?”
王安石有些懵逼,他疑惑的说道,“当然知道了,要么是世家大族,要么是一些官员的亲属。”
王跃点点头,很是认真的说道,“方田均税和市易法这两条能够实施的话是非常好的,只是他们的对象却是官员,阻力会非常大的。
就比如说我家,原本是行商的,可是我现在也做了官。
就比如说介甫,想来你家虽然是士族,可是家里的田地也不会少了,毕竟,有了钱投入土地,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能读书当官儿的人,特别贫困的都非常的少,一旦做了官,土地来的就容易了。所以,你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听了王跃的话之后,王安石就有些恼怒的说道,“燕回,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竟然也要阻拦这两条建议?我还以为你是为了老百姓,不顾个人利益的人呢?”
王跃有些哭笑不得,就连忙解释说道,“介甫,你冷静一些,咱们在一起那么长时间,我是什么人你还不了解吗?
我的意思是说,你一下子得罪那么多人,可是又不是你亲自去主持的,还是那些官员去主持。
具体的主持力度,你根本就不清楚,你只能看增加了一些数据而已。
所以,我的建议是,要么先挑选两三个路执行,我亲自去给你看着,保证能够彻底的执行。
即使你选择我老家两浙,我也绝对不会出半点岔子。
可一下遍布到全国,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看,只看数据,改革是容易出问题的。
到时候整个朝堂就成菜市场了,天天都在吵架,不仅陛下为难,就连咱们的改革执行的都会很缓慢。”
王安石原本很生气,可王悦竟然说改革两者他都强制执行,他突然就觉得自己误会王跃了。
他就向王跃拱手行了一礼,这才认真的说道,“是我误会燕回了,只是改革本来就是为了革新朝政,我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王跃很是无语,就没好气的说道,“介辅,我没有说不改革,你要明白我也是支持改革的,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我只是说,不要一下子全国改革。
这样的话,那些反对改革的人就会捣乱,朝中诸相即使不反对改革,他们也会觉得这是动乱朝局,然后才给你压力的。到时候,他们请动太皇太后给陛下施加压力,咱们的改革说不得又得中断。”
皇帝经过王跃的提醒,觉得是有道理的,毕竟,如果改革的只是少数,确是会引起朝廷的动荡,到时候那些老臣肯定会求太皇太后的,如果太皇太后以孝道压他,他也会很为难,他就有些激动的问道,“老师,以你的想法该怎么办?”
王跃笑着说道,“其实很简单,我们改革,还不能引起震荡,就最好先挑选两三路土地兼并严重的地方进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那再推向全国,朝中诸公也不会再反对,那些下面为了家族利益的官员士绅也只能任命了。”
王安石还在琢磨王跃的话,他觉得王跃的担心有些多余,毕竟只要皇帝愿意,其他的人恐怕也不会阻止,可是太皇太后那边,还真是麻烦。
第222章 墨兰的婚事!
皇帝听了王跃得话,也就决定试试,他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以老师得看法,该从哪里开始?”
王跃早就有准备,他很是严肃得说道,“诸国边境得几路暂时不要动,如果陛下想要有机会亲眼看看改进得结果,就在京都附近几路开始改革。如果陛下怕皇亲国戚勋贵太多,引起不必要得麻烦,可以先拿两浙江南东路等地进行改革。”
皇帝听明白了王跃得意思,那就是想要提前感受太皇太后得压力,那就从京都附近得几路开始改革,如果他怕麻烦,就拿其他得州县开始。
他有些举棋不定,就看向王安石问道,“介辅,你觉得哪里开始比较好?”
王安石看局部改革已经定了,为了显示决心,怎么也要从他老家开始啊,而且,只是两三个路,他觉得步子太小了,他就很干脆得说道,“陛下,臣觉得可以在燕回说的两浙路江南东路得基础上,加上福建路江南西路和广南东路,这分别包括了臣和燕回老家,这样可以显示朝廷改革得决心。而且,就像燕回说的,如果规模太小的话,显示不了改革的决心。”
皇帝看王安石舍小家保大家,他就很是感动得说道,“既如此,就以介辅和老师的意思,只是,谁去主持改革呢?”
王跃可不想在朝中太太个人吵架,就连忙出列说道,“臣愿往!”
王安石也马上反驳道,“燕回,还是我去吧,我很讨厌掣肘,留在京中少不得要和其他人争吵,再说了,我也想亲自看看改革的效果,也好为后续推广全国做准备。”
王跃看着坚定的王安石,很想说我有经验,可是他知道王安石的性格,也就无奈的向皇帝行了一礼说道,“那就让陛下圣裁吧。”
皇帝纠结了好一会儿,他是真的不想王跃和王安石任何一个离开,他就为难的说道,“非走不可吗?”
王跃很坚定的说道,“改革如果遥控指挥,下面的人很容易欺上瞒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近指挥,也能随时纠正一些错误。”
王安石也连忙表态道,“陛下,燕回说的对,只有如此,才能摆明决心!”
皇帝确定好了改革方案,在第二天朝堂之上,就设置置制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宰相陈升之共同管理,选两浙江南两路以及福建广西东路为改革试点,王安石亲赴江南坐镇实施改革。
同时,宣布免去王跃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命王跃为翰林院大学士,参知政事。
王跃时隔多年再次回京,儿子已经六岁,而十四岁的长栋,已经在兰园自己分家单住了,孔嬷嬷留在兰园养老,她的养女小桃嫁给了兰园的管事。
盛宏在过去的几年,一路从知县到通判,去年新帝登基的时候,也重新回到了京城,职位依旧是工部,只不过是一个闲职。虽然比上次回京的时候从五品有所升职,可是也不是特别的多,相当于白白忙碌了这么多年。
盛老太太在盛宏回来之后,就住在盛宏家里,也算是给足了盛宏面子。
如兰在五年前嫁给了曾肇,曾家虽然穷了一些,可是却是书香门第,按理说和如兰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奈何王跃和曾巩曾布同科,相互间关系不错。
王跃任广西南路经略安抚使的时候,等稳定了之后,正准备接明兰和儿子南下,恰好遇到曾布进京,曾肇也跟着哥哥曾布在王家参加了宴饮,却和灵动活泼的如兰认识了。
两人年纪相仿,曾布也有意给弟弟找一个合适的媳妇,就主动提起了两人的婚事。
王跃当然是问了老太太,这才答应了这门婚事,两人是在曾肇科举中了进士之后,这才举行了婚事,也算是双喜临门。
如兰对这个婚事倒是很满意,一结婚就自己和夫君一起,没有婆婆公公,哥哥嫂嫂虽然很多,可是都不在身边,简直不要太快活。
而墨兰被带到了泉州,对盛宏给安排的读书人那是看不上的,可是人在偏僻的县城,附近也没有什么达官显贵可以让他们挑选,也就这么耽搁了。
后来还是跟着盛宏去福州,参加福州府安抚使儿子娶亲的宴会的时候,竟然看上了刚死了妻子的福州许通判,那人比墨兰大了近二十岁。
许通判如今还在福州,墨兰自然没有回来,毕竟,她已经嫁人了。
而长枫被压到了泉州之后,确实改了性格,可是他因为罔议立皇太孙的事情,被仁宗惩罚十年内不得科举,还是遇到了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这才有了考试机会,他这次进京之后,恰好也参加今年的考试。
至于林擒霜,这次倒是没有跟着一起回来,传回来的消息是因为在泉州不适应,这才水土不服病倒的。
只是王跃晚上回来之后,这才从明兰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
五年前,泉州
从福州回来之后,墨兰拿过一个金钗,对林擒霜说道,“娘,福州通判许大人给我了这个,这许大人早些年原配死了,留下一儿一女,他到现在都没有续娶。”
林擒霜正在为墨兰的选夫头疼呢,毕竟,盛宏说了几个泉州举子,都被她找借口给推脱了,一直想要嫁一个比华兰还高一些的,可是等了几年,墨兰年纪都有些大了。
现在听说是福州通判给墨兰金钗,她就有些激动的问道,“那通判年龄多大?”
她首先想到的是王跃这样的年轻官员,虽然王跃和明兰结婚的时候,她还看不上王跃的官职,可是现在他已经不嫌弃了,觉得那么年轻都是知州了,再进一步还了得?
墨兰看了一眼林噙霜,她犹犹豫豫的说道,“大约,大约,四十左右吧。”
林擒霜听了这话,就很是忿怒的说道,“你想什么呢,这人也就比你爹小了十岁,你让你爹怎么出去见人?”
墨兰听到这话,就马上反驳道,“当年你给我爹做小妾的时候,你才十五,我爹都三十了,不和我这也差不多吗?”
林擒霜被这话噎住了,她没想到自己女儿竟然说这个堵住自己的口。
盛老太太为了盛宏的未来,当年一直等到考中了进士,这才带着盛宏去了王家。
那个时候盛宏已经二十多了,盛大娘子也才刚及笄,两人本来就相差八九岁。
而两人结婚之后,盛宏就去了西北去任职,在京中做了三年才调回到京中任职。
然后,林擒霜就是那个时候住到了盛家,她又在盛家养了两年,趁着盛大娘子怀了长柏的时候,悄悄的爬上了盛宏的床,做了盛宏的小妾。
算算时间,差不多,那个时候盛宏也就是三十而立了,而林擒霜也不过是刚刚及笄的小姑娘。
所以,墨兰说的没有错,她现在已经快二十了,虽然和许大人差了二十岁左右,可也就比林擒霜当时嫁盛宏大了几岁而已,也不算是太悬殊。
林擒霜深吸了几口气,这才让自己气顺了,她就劝解说道,“墨儿,我们还是再看看吧,这许大人年纪太大了,你跟着他,不见得能过上好日子。”
墨兰原本还犹豫,听了林噙霜这话,就有些来气了,她没好气的说道,“年轻的举子,你嫌弃要跟着人家吃二十年的苦,这个倒是不用吃苦了,你反倒又嫌弃人家年纪大,我都马上二十的老姑娘了,我还有挑剔的资格吗?”
林擒霜心中有苦说不出,她原本还要和大娘子比比,所以就想着让墨兰高嫁,至少要比华兰高。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现在就连如兰都比不上,如兰还给定了一个年龄相当的世子,年纪轻轻已经是举人了,如果不是上门的哥哥让他等一届再考,说不定都是进士了。
她看墨兰似乎下定了决心,也怕盛宏生气,就连忙说道,“你爹不会同意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墨兰听了这话,就很不满的说道,“他有什么资格不满?人家四十就已经是通判了,而我爹当年比他年龄还大一些的,再说了,人家现在是通判,我爹才是知县,见了人家还行礼呢。”
两人本来就是在争吵,完全忘了外面的环境。
现在盛大娘子没有儿女拖累,除了应酬一些拜访的家眷,目光就盯着林擒霜三人,就是想要惩治他们。
她身边又有刘坤家的在边辅助,所以对家里的家丁下人管的极严,就连林擒霜院子里也有她的人。
这天盛宏回来,盛大娘子就冷嘲热讽的说道,“我听下人说,墨兰有了意中人,你以后不用催着我去见那些本地名门望族了。”
盛宏愣了一下,发现生大娘子不像是在开玩笑的,他就激动得问道,“有说是谁家的孩子吗?”
盛大娘子真不知道,就不耐烦的说道,“你自己去看看不就好了?”
盛宏听了之后,也就转头出了葳蕤轩,向着林擒霜的院子赶去。
第223章 巨额财富来历不明罪!
盛大娘子看到盛宏去了之后,心里也很得意,她就坐等着看戏了。
果然,比盛大娘子想的还要妙,她原本只是知道了墨兰看上了一个老头,想让盛宏去发脾气,没想到无意间走了一步好棋,盛宏去的时候,恰好就听到了墨兰说的话。
盛宏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这么瞧不起自己,这就伤了他的自尊心了,也让他想到了自己为什么被贬官。
他暴怒之下,就忿怒的说道,“我盛家书香门第,断然不会让女儿去做人家续弦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林擒霜看出了盛宏对墨兰彻底失望了,她担心盛宏不逼着大娘子去给墨兰找合适的郎君,那凭借她小妾的身份,以后就找不到了。
她突然就觉得如果墨兰嫁给泉州本地的土财主,还不如嫁给许大人呢。
于是,林噙霜马上转了话风说道,“宏郎,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那人是不是真心对墨儿,当年我和你不也是相差十五六岁,我过的不也是一生乘心如意吗?
更何况那许大人没了妻子,墨儿去了之后是正房太太,也不算是给宏郎丢人啊。”
盛宏听了这话老脸一红,他当时不就是觉得刚及笄的林擒霜看上自己,觉得很是骄傲吗?
他也懂男人那点心思,不管多大的年纪,喜欢的都是刚及笄的花骨朵的。
可是现在林擒霜自己却拿这个话堵他,让他心里很是愤怒,然后就说道,“不管如何,你想都不要想,我宁可送她上山当姑子去,我也不答应他嫁给那个姓许的!”
两人争吵的时候,墨兰发现林擒霜要投降了,就连忙出声说道,“父亲,我,那许大人送了我一只金钗,女儿已经收下了,过一段时间,他会过来提亲的。”
盛宏听出了墨兰的话里的意思,就是已经私下和男子交换了信物,让他头晕目眩的,他双目通红,咬牙切齿的说道,“好好好,你主意大了是吧,你想嫁就嫁,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
他说完之后,就走了,只留下一个决绝的身影,他觉得他这样的态度,墨兰和林噙霜会怕,墨兰的事,说什么都没有下文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林擒霜根本就不怕他,她到盛大娘子那里说盛宏已经同意了,就和许大人的派来的媒人交换了更贴,彻底把这样婚事给定了下来。
从衙门里回来的盛宏,知道家里的情况,就想到了下面官员那诡异的表情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晕厥了过去。
墨兰的婚事盛宏虽然就这么默认了,可是他也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很干脆的把林擒霜赶到了庄子上,几年都没有见她。
正因为林擒霜的事情,让盛宏觉得自己的眼光恐怕比老太太还差,但是他还是很佩服老太太的手段的,也就在后续长枫的婚事上一点都不急了,只是让长枫好好读书,等着将来考中了之后,再去找人相看。
而盛宏在接下来的日子,不管去到哪里,总觉得自己在被人指指点点,让他精神都有些恍惚,人都苍老了许多。
虽然一年多以后,还是在王家的努力下,换了一个地方做通判,情况稍微有了一些好转,可是他却还是把林擒霜留在了泉州的庄子上,没有再带走。
正因为这个,所以盛宏再回到京中,发现自己竟然比老太太还苍老。
而他到底是被老太太养大的,老太太心软之下,也就为了给盛宏面子,就住在了盛宏家里。
而这几年盛大娘子过的又太过顺遂,好不容易和林擒霜斗的时候长的一些智商,又慢慢的还了回去。
所以,她这些日子和康姨妈走的非常的近,盛老太太说了很多次,她都是不听,让盛老太太都很是无语。
……
明兰讲述完了之后,就有些无奈的说道,“夫君,婆母什么时候来啊,让婆母来好好的管管大娘子吧,她现在已经被康姨妈捏在手里,我和老太太都担心她闯出什么祸来。”
王跃听了明兰催促,其实他也很无奈的,他老爹老妈现在在交趾就是土皇帝土皇后,比交趾国王日子过的还舒服,怎么可能愿意过来。
这不,他和明兰回来的时候,也只是把老大带回来了,老二老三还在交趾那边跟着老爹老妈呢。
他就有些为难的说道,“明儿,你还是不要指望爹娘回来了,交趾那边也离不开他们掌舵,如果不是旭儿年纪大了,需要好好读书,恐怕老爹不会让旭儿回来的。”
明兰听了这话,被说的哑口无言,看来,婆婆肯定是不会来了。
她是陪着王跃,看着王跃如何占据交趾的,更是看着王跃把触手伸向了琉球大理,以及南方诸国。
将来的事情说不定会怎么样呢,王家确实没时间过来管盛大娘子。
明兰想到这里,就有些不确定问道,“跃郎,你说,旭儿还有必要科举吗?”
王跃明白明兰在想什么,就笑着安慰道,“让儿子自己选择吧,科举只是验证他实力的一个平台罢了,至于愿不愿意做官,到时候就看他了。”
明兰觉得有道理,王跃又没有逼迫的意思,她也就主动换了话题。
两人正在闲聊的时候,门房就突然传来消息,苏轼苏辙两兄弟带着夫人前来拜访。
上一篇:绝世妖姬的我与那些正派仙子
下一篇:女尊世界的反派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