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六加持,打造最强人生 第69章

作者:寸芒

  二就是统一思想,思想不统一,各人打着各人的小心思,这事是很难干成的。

  看着李建勋在台上细微形象的讲述其中的关键点,工业部来的工程师虽然对此已经有了了解,但是还是有很多新收获。

  他们暗暗惊奇,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个什么人?他的极限在哪里?

  这学识和研发能力也太强了,二十来岁就完全超越了他们。

  工业部的工程师是服了,可是下面这些各厂的工程师可没有。

  他们刚来的时候一个个还牛气哄哄的,幸亏有部行政管理科的王科长坐镇,不然他们还真会闹出幺蛾子。

  这次会议一开,李建勋把其中各个关键点一摆,这些人傻眼了。

  他们是傲,但不是傻、不是蠢。

  通过李建勋的描述,他们意识到。

  这次真的是一场巨大的工程,是能够改变国家工业现状的巨大工程。

  “李科长,请恕我冒昧的问一句,这是你自己设计的吗?”

  北海机械厂总工程师王恒坚一脸的不可思议,他想弄清这是谁设计的。

  “王总工,这是我设计的。”

  “天呐,天纵之才,这份计划表和设计图从我的角度来说,非常完美,一些方法和理念甚至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

  北海机械厂是四九城排名前三的军工厂,其地位远超红星轧钢厂。

  厂子都这么牛逼了,厂里的首席总工程师当然更牛逼。

  王恒坚,三级工程师,国家工程师奖获得者。

  曾在北苏学习十一年,国家解放后第一时间就回国为国效力。

  现在是华清大学荣誉校长,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其在机械工程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比正部级差多少。

  强如王恒坚都承认李建勋厉害了,下面这些差他甚远的工程师也就不再端着个脸了。

  “这个设计方案,每一处都经得起推敲,完全按照其流程打造,绝对可行。”

  “是啊,这个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一旦建成,我国的钢铁产量将持续的翻倍。”

  “如果大规模推开,真的不敢想象其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工业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呀。”

  在座的各位各夸各的,毫不掩饰自己的震惊。

  等所有人稍微安静了以后,李建勋才开口。

  “感谢各位前辈的支持和称赞,这次咱们携手完成这件事情是我的荣幸。”

  “这项技术已经在国家层面得到批准,里面还有大领导的批复,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来完成这件事。”

  “还有,按照部里的意思,由我来做总工,王恒坚总工做副总工,希望各位前辈能够理解。”

  “哗~~”

  全场瞬间掀起一片惊讶的浪潮。

  他们没听错吧,竟然有大领导的批复和署名。

  “李科长,有事您尽管吩咐就行,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发展,谁要是不听,我王恒坚第一个饶不了他。”

  王恒坚率先站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领头的都听从安排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他们,也不应该说什么。

  “是啊,李科长,我听你的,你尽管吩咐就行。”

  “我既然来了,就得干一番成绩再走,有事您说话。”

  这个时刻,这些人发扬了老一辈人强烈又澎湃的民族使命感。

  李建勋也不管这些人是脸上配合还是心上配合,反正不能让这些人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谁坏了他的事,他就针对谁。

第104章 众人惊讶,李建勋一战成名

  下面,李建勋根据个人的学识优势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每个工程师搭配两到四个技术员,组队完成一项工作,这样就能极大的减轻他的压力。

  本身做这项工作就比较复杂,他不可能事事都操心的。

  要是事事都操心,那不累死了。

  李建勋和王恒坚只负责整体运行方向和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困难点,这样多少能空出一点时间。

  空出来的时间他还要打造450连轧机呢,和炼钢炉配套使用的。

  而且,晚上他还得抽时间往李怀德找好的库房里,供应生肉和粮食呢。

  原本李建勋想做一个全尺寸的炼钢炉,考虑到地址、时间、成本等等方面,他还是先做了一个小型的炼钢炉。

  小型炼钢炉成功了,全尺寸的也不会有问题。

  这下,红星轧钢厂更加热闹了。

  里面有十几位工程师和四十多名技术员热火朝天的搞新型炼钢炉,外面有四九城卫戍司令部调来的驻军保护。

  据说,这次卫戍司令部的驻军被调过来,还是大领导亲自拍板的。

  这个项目关系重大,可不能再受到敌袭了。

  杨厂长、李怀德几人也没闲着,他们现在把工作的重心都转移了,一心投入到选拔人才进实验基地和建设实验基地上。

  这几个人轮番的盯着,生怕慢了一步拖了李建勋的后腿。

  现在轧钢厂没有退路,只能跟着李建勋埋头往前冲。

  “唉李主任,我这有件小事麻烦你。”

  “这不家里外甥还没个工作呢,我听说你们搞的实验基地里要人而且工资待遇都挺好……”

  “什么?只要有研发能力的工程师和技术扎实的技术员?你看你给通融通融。”

  “不能通融?里面少说得有上百个岗位吧,凭咱们这关系我买一个还不成吗?”

  “买都不行?老李,我可是出八百块买一个岗位,而且对你还有另外的酬谢。”

  这种往里塞人的事不仅李怀德这边遇到了,就是其他几人天天都能遇到。

  他们不敢打马虎,这件事牵扯的太大。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体系出现问题。

  更何况,在李建勋眼皮子底下工作,你没能力能行?

  这要让李建勋知道自己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往里塞人,自己还能有好果子吃?

  一连十几天的时间,李建勋和其他工程师、技术员在厂里奋寝忘食,势必要把新型炼钢炉打造出来。

  当然,打造出来还不算完,这仅是第一步。

  后面还有数百次的反复实验和指标测试,完成所有的测试并且指标达成后,才能试运行。

  试运行无误后才能大规模推开,研发新技术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李科长,钢液里化学成分和温度存在角度的不均匀怎么办?”

  “转炉喷射枪下,看看有没有没能旋转的死角,把死角进行封闭就行了。”

  “李科长,气体消耗和你计划书的上数据有轻微出入,这个不要紧………”

  “不行,必须严格控制在我提供的数据以内,你看看你气体流量和压力阀数值匹配好了吗?多调试几次。”

  下面不断有工程师和技术员过来询问,李建勋都不需要实地去看,直接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起初还有两个外厂工程师不信服,以为李建勋纯粹在装逼。

  结果当他们按照李建勋的方法去调整后,竟然直接成功。

  “天呐,简直神了。”

  “这就是机械工业的魅力吗?”

  一次是这样,十次还是这样。

  这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这是实力!

  空闲之余,王恒坚一些还在探索中没得到答案的问题,都开始问李建勋了。

  李建勋当然也是知无不言,王恒坚问的这些问题在后世都被攻克了,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难度。

  其他工程师看到王恒坚这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都向李建勋请教问题,更是对李建勋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对全体工程师来说,他们从未见过李建勋这种经验如此“丰富”的人,也从未经历过这种所谓的“研发”。

  这些工程师以往搞研发都是,遇到问题开会研究攻克,然后再继续研发。

  又遇到问题了,又开会研究攻克。

  有时候,一个难点要一个月才能解决。

  解决完了以后,还得看后面改动的操作和前面这个解决方案能不能匹配起来。

  李建勋这倒好。

  这哪里是“研发”呀?

  给他们的感觉就好像是照着流程“复刻”一样。

  没有困难,没有阻力,更没有挑战。

  不要他们有脑子,只需要他们动手。

  就好像机器人一样,顺着李建勋的思路往前走就对了。

  还有李建勋这个人,何等的自信和意气风发。

  这项技术现在可还处在研发阶段呢,但是对李建勋来说,就好像已经打造了成百上千次一样娴熟。

  就像是一套试题,考生已经做过上百次一般。

  没有困难和阻力,再加上李建勋的自信和丰富的经验,给了所有人巨大的信心。

  仅仅十来天的时间,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转炉就正式研发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试运行阶段。

  杨厂长迅速调来一批废铁和生铁,立马投入实验。

  十几分钟后,第一锅钢水就炼好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迫切的等待数据。

  一会,数据公布出来了。

  “天呐,竟然能这么快?十一分钟就炼好一锅,同体积这速度比以前要快了三到四倍呀。”

  “而且钢水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甚至数据明显优于计划表里的数据,这完全都能出口了呀。”

  “真是难以想象,咱们竟然真的做出来了,以后外国在钢铁制造上再也不能卡咱们脖子了。”

  “新型炼钢法成本低建设快消耗少,非常容易大规模推广开,我已经看到咱们国内工业建设开始飞跃了。”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真舒坦,虽然过程也是真累,但是能完成这般成就,值了。”

  所有人兴奋的大声嚷嚷,互相拥抱在一起,都不在乎自己形象了。

  杨厂长这些轧钢厂的领导在一旁看的同样激动不已,李建勋这接二连三带来的惊喜让他们属实有点接不住啊。

第105章 向李建勋同志学习

  工业部过来镇场子的行政管理科王科长听到欢呼声,好像意识到什么。

  他急急忙忙跑过来,问道:

  “王老,李建勋同志,是成功了吗?是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