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也想试试人形少女的铁拳吗? 第107章

作者:神性混合体

  一名技术员说道:“好了,预载完成。”

  “哇!”卡尔兴奋地喊了一声,“模型精度怎么样?是否能达到预期的70%?”

  “很抱歉,精度还是不够理想。”

  一位脑神经生物学专家失望地说:

  “我到现在还是认为,应该先提高局部脑功能区域的精度,然后去验证当前的思路是否可行。”

  “该死,那样不就又回到了我们的传统路线。”

  卡尔·威廉·哈特曼教授心存不甘,可目前摆在眼前的现实就是这样。

  “但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人脑的工作。”

  因为大脑是由多个不同的功能区域组织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层次化、多尺度、高度连通、多中央枢纽的网络拓扑结构决定着与大脑任务相关以及自发的活动。

  如果切分区域进行的话,他们就无法通过挖掘大脑结构连接、功能连接和有效连接的聚合与敛散性来洞察大脑认知机理,进而后续的直觉、顿悟、涌现、创造等高级智能方面的研究探索就很难展开。

第3章 欧洲军事一体化

  “……在柏林的第一天感觉怎么样?”电话那头的声音说。

  拉斐尔侧坐在窗户边,俯视施普雷河沿岸两侧的城市风景。

  这河源出东南部劳西茨山北麓,向北流经宽阔的沼泽各地,形成许多湖泊,在柏林地区汇入哈弗尔河。

  拉斐尔用手撑着脸颊,打消脑子里蹦出来的河流资料,懒散地回答说:

  “很无聊,不论是接风宴,还是稍后的音乐会……不是说音乐会让人失望,而是看到有些东西后情不自禁地生出了令人不适的情绪。”

  “是难民吧。”

  那些人可怜兮兮的。

  虽然大多数人都才20出头,服饰看上去也不差,就是季节不太对,而且好多人没有鞋子,脚冻得红肿、发黑,有的还流着浓水。

  有些人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说,“我病了。”

  显而易见,提前来临的寒冬持续不断地损害着他们的健康。

  这些人身上大多都揣有家人——孩子、妻子、父母——的普通照片。

  让拉斐尔倍感意外的是,交流团里时常嘴上不干净的家伙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开荤色玩笑。

  有些人看着那些照片,摇摇头。

  没办法的,这是世界性的灾难。有人说:“我希望我们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就算给点食物都好。”

  但马上就有人提醒说:“我们不是来做慈善的。”

  “……”

  拉斐尔关闭了情感模块,冷漠又机械地说道:

  “那次以后,欧洲的冬天来得比以往更早、气温也随之降得更低……关于信夫山遗迹大爆炸的调查,至今没有结果,对吗?”

  “没有,那里是生命禁区。”

  哈里将军揉了揉眉心,美军不是没有尝试,他们从仓库里找来几十年前登月计划中的月面测试样车,修复后投入福岛市区。

  遗憾的是,该月面车只坚持了两分钟。无论遥控操作人员怎样尝试,都无法挽回它下线的事实。

  “……哦。”

  进入柏林的第二天,拉斐尔就得出结论,认为从美国来到德国也不过是从一个烂泥塘跳到了另一个而已。

  有些草率,可城市外在的观感相差无几。

  拉斐尔挂断电话,打开电视分心留意起新闻来。

  现在外面飘着鹅毛大雪,不看新闻的话,获取消息的渠道就剩下互联网了。

  老实讲,互联网上的资讯多归多,但那些资讯大多都被好事者、阴谋家炮制过无数次,早就把资讯的原本信息扭曲成了他们所需要的模样。

  社区论坛、社交软件中,活跃用户固然多,可他们的发言大多充斥着极端的个人情绪,那些地方就是垃圾情绪的宣泄地。

  飞鸟能从垃圾堆中扒拉、淘洗出有效可信的即时消息,也真是非常厉害的能力了。

  “……外出许可还是没有发下来吗?”铃音拉着椅子走来坐下。

  “没有。”

  “据说是抗议示威活动更加频繁,影响到城市正常的运转秩序……简单来说,不安全。”

  “怎么不安全?”拉斐尔疑惑道。

  外面飘着那么大的雪,还能整游行啊?这是德国首都柏林,又不是隔壁有着“革命老区”的法兰西。

  真要说的话,法国人才是真的,稍有不顺心就上街游行。

  德国这种浑身上下散发古板守旧气息的国家,在这种大雪天搞示威游行,实在是难以想象。

  “这些人的诉求看起来还是挺正常的,”飞鸟歪了歪脑袋,“反对低条件移民,反对接收难民,还有拆卸欧盟。”

  拆卸欧盟的本质是恢复货币,恢复原本的货币以后就可以进行贬值操作。

  只有这样,这些欧盟国家才能恢复竞争力,然后就有了产业振兴的希望。

  德国通过欧盟将自身过剩的工业产能输出到所有盟国,乃至全世界。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么选择希特勒成为法西斯,要么就成为东西德进行分裂,而聪明的德国人选择了拉拢法国建立欧盟,从而推进欧洲一起体化。

  现在因为极端天气的影响,生产效率下滑导致工业出货量减少,却仍然占有了欧盟内部近半的市场,另外多余的部分则销往海外。

  通过欧洲其他国家这种联合来拉低自己的货币,然后通过向其他欧洲盟国输出欧元来提高其他国家的商品购买力。

  这就是过去几十年里,德国选中的生存策略。

  现在外头不断出现的要求拆分欧盟的游行团体,其本质上就是在刨除德国的现代根基。

  其次是反移民的情绪高涨。

  柏林到处都是杨树林移民教徒,在城市中干着最底层的工作。

  这些就业,还有他们的产出对于德国来说几乎没有意义。

  他们聚集在大城市,压低当地的劳动力成本,等同于降低了当地人的收入水平,间接导致本地人的生活水平。

  接着又因为欧盟的政策使得它的货币特别坚挺,出口没有竞争力,因此所有的产业都在向外迁移。

  问题是2030东瀛信夫山爆炸事件,使得这种全球化没有办法再进行下去。

  无论是谁在台上主导政策,都无法抵挡全球化衰退的趋势。

  然而,无论普通人怎么反对,诸如此类的低端人口移民绝不会终止。

  因为他们实际上需要这些人去从事本地人不愿意去但又必须有人去做的低端劳动产业。

  本地人不愿意做,是因为他们还能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高社会福利,还享有足够偏袒的劳动保护使得他们能游刃有余的工作。

  本该一体的世俗社会因为这样的划分,逐渐形成了上下分裂的形势,顺理成章地拉低了本地人的生活水平。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们的社会成员规模已经足够庞大到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分工合作的体系了,所以是一个坚实的利益共同体。

  而同时对他们来说,外国异族人,与他们少有共同利益,少有进行分工合作协同的需要,反而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利益冲突占了主流。

  “这些游行不过是幌子,”拉斐尔找到了想要的新闻,她翻转iPad,将标题展示给了飞鸟和铃音,“德法代表联合倡议施行《欧盟军事一体化法案》,今天10月17日……”

第4章 和解的征兆

  按照《一体化法案》,德法首先进行,从根子上打散原有编制,组建德法军事联盟,实现德法军事一体化。

  等到这一步初见成效后,进而推行欧盟军事一体化。

  过去德法积极推动欧盟自己的联军体系,实际上是在华约解体、东方军事压力减轻到近乎于没有的背景下,想要把美国踢开、在北约之外另起炉灶,更深远一点的想法就是让欧盟成为美国之外的另一极。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那是普帝上台之后,俄国迅速重整军力,并通过格鲁吉亚战争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硬明确的态度:

  莫斯科有实力也有意愿重建沙皇势力范围。

  那么请问德法有实力有意愿去帮助东欧抵挡俄国吗?

  从东欧的选择就能看出来——哪怕巴黎和柏林都说有,东欧也没有人相信——相比之下,还是华盛顿的航母舰队大粗腿看起来更硬。

  于是,当时的“欧盟军事一体化”的尴尬之处就在于此:欧盟其他国家——特别是国防压力比较大的那一批——的防务需求和德法的防务需求,其重合程度,还没有北约的重合程度高。

  既然北约更受欢迎,那德法另起炉灶的计划自然只能胎死腹中了。

  另外,北约的存在意味着不只是欧洲军事力量的联合,还代表北美力量可以作为依靠,甚至美国在其中起到领导作用。

  对于冷战乃至至今一段时间的欧洲来说,自然没有必要再进行欧洲的军事整合。

  而军事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政治一体化尚且没进行到足够程度时,同样不会有实质性进展。

  具体来说,军事一体化不只是把各国军队合并在一块,起名叫欧洲联军就完事儿的。

  员额怎么分配、军费怎么分派、指挥权和指挥链的确立、军事战略如何确定等,这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这还只是单纯“军事”上要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

  比如真打起来了,怎么让东欧国家信任其他国家统帅的指挥?毕竟不是自己的崽,消耗起来完全不用担心。

  又比如德法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安全诉求怎么协调?

  问题核心就在这里,政治无法完成一体化,军事一体化就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现在时局情况比之过去,就有所不同了。

  虽然欧洲各地都还有美军驻扎,但他们的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本土和东欧。

  灾难初期,美国人的境遇其实还不错,只是太平洋沿岸地区遭到污染。

  偏西部到中央内陆地区本不会受太大影响,只要严格谨慎处理好随着洋流冲上岸的坍塌液储存晶格就没事了。

  问题偏偏发生在坍塌液存储晶格的处理工厂身上,这些处理商违规操作直接导致数起剧烈爆炸,让犹他州直接成为无人区,还波及了周边的数个州。

  美国人的灾难就是欧洲人的机会,事实的确如此。

  乌克兰战争危机,东欧五国战争危机,俄布第二次崛起,来自西亚和北非难民的冲击以及恐怖主义的挑衅,让欧盟的软弱无力和内部不和进一步凸显。

  英国离开欧盟,意大利宪法公投失败等等,都让德法重新品尝到了冷战的阴影。

  就在拉斐尔坐在酒店提供的暖室里吸收交流访问所需要的储备知识的时候,北欧诸多国家接受新苏联邀请,进行巴伦支海防空识别区谈判。

  援引RT俄罗斯的报道,会议进展相当顺利。

  美方为了回应这次事件,就跟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大西洋舰队抽调了一支航母打击群开赴北大西洋进行军事演习。

  许多无良媒体张口闭口渲染说要开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拉斐尔听得想要拧掉这些傻逼专家的脑袋。

  真要开战,谁会大刺刺的开着海事识别信号,还对外公布演习海域的GPS坐标地址。

  可能唯恐天下不乱才是这些新闻人的核心学问吧,她想。

  跨年后的第一个好消息居然来自新苏联,这也是蛮讽刺的——西伯利亚生命线工程竣工,远东地区的陆路运输恢复。

  不仅如此,铁路沿线受到坍塌辐射影响的工业区也因为通用工业机器人的全面铺开而活了过来。

  4月初,挪威宣布将通过芬兰进口“ALR-51”系列通用工业机器人以满足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

  这则消息马上被解释挪威与新苏联关系解冻的一次尝试。

  事实上这也没错,谁让新苏联的兵势太重,就算丢掉了乌克兰也成功分裂了东部地区,还让原本的西部地区陷入了永无止境的混乱。

  这就好比坦克炮指到脑门上了,问你要活着当狗还是死了当人。

  显然,挪威干脆利落地怂了。

  早几年,虚弱的俄国都能揍得东欧五国联军找不着北,还能把趁机北上偷袭的乌军打得屁滚尿流。

  如今从战火中爬出来的新苏联,已经学会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也懂得发挥他们原本应有的优势。

  这就非常恐怖了。

  德法推行军事一体化也不是没有借口的,如今北约指挥系统乱七八糟,还有美国人从中作梗,新苏联真要一路平推下来,这玩意儿能撑多久都是个问题。

  就在德法进行密集军事交流,为组建联军做准备的同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