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知闲闲
必然是莲生大师护着佛女、明智光秀等人安全归来。
至于其他抹黑、无中生有的小故事、小作文,直接省略就行。
如意看了眼的时间,临近6点,外面天色依旧昏黑一片,先来到大殿诵了半小时的经书。
等到外面天色渐渐泛白,如意放下经书,起身来到厨房,开始准备丰盛早餐。
必须多准备一点,不然莲生大师会吃不饱的。
上一次他、明智光秀、莲生大师三个人准备了5个人的分量,可还是没有让莲生大师吃饱。
几次相处下来,他得出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莲生大师一个人相当于5个人的食量。
如果出去外面与妖魔鬼怪动了手,出了力气,那莲生大师一个人的食量可以抵得上8个人。
当如意在厨房忙碌完后,已经是早上8点多,大殿外面适时响起武田三郎的大嗓门。
第331章 明光佛女
佛女也来吃斋饭了?
刚刚从远处山头升起的太阳,洒落金色光芒透过白云,点缀在厨房外面的餐桌上面。
如意、武田三郎、明智光秀正襟危坐,可还是忍不住看向正在用筷子夹起素菜的青行灯。
以往,佛女曾多次来到微莲古寺居住,可除了吃些零食尝尝鲜之外,从来没有吃斋饭的习惯,更别说与他们同坐一桌。
可这一次,从富士山归来后,佛女性情气质大变,连斋饭也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还对掺杂香菇、笋干的素包子给出好评。
“安心吃饭。”
还没有回去的伊织吹雪,轻轻敲了敲桌面,让明智光秀等人回神,自己则是坐在青行灯身边,时而教导她该如何正确使用筷子,时而与她闲聊几句。
至于平宫千夜……吃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食不言,寝不语,古人的话,往往凝聚着生活里面的智慧。
所以吃饭的时候,就要专心于吃饭,分开心思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才是对食物最大不尊重。
而且佛门里面处处都是修行,食不语,也是一种持戒修行。
微莲古寺在吃饭这方面的规矩,比那些大寺庙已经简便许多。
换做以前,过堂吃饭前需要打板三次,叫做三通。
第一通,是通知僧人准备吃饭;
第二通,众僧穿袍搭衣,来到斋堂;
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
平宫千夜倒不是认为这些规矩是陋习,微莲古寺没有这样做,纯粹是因为微莲古寺的僧人很少,不需要这么讲究。
“斋饭原来是这样的味道。”
青行灯品尝着来到微莲古寺里面的第一顿斋饭,眼眸微微发亮。
不知不觉间,她成为在场这些人里面,除了平宫千夜之外吃得最多的人。
而且,她还没有完全吃饱。
“这里的斋饭很不错吧?如意师父,可是大厨师呢!”伊织吹雪面带微笑说道。
青行灯缓缓放下手里的筷子,将自己的碗筷摆整齐,微微点头,认可了伊织吹雪的说法。
她毕竟是第一次吃斋饭,分不清好吃还是难吃。
但从那位莲生大师的吃相来看,这里的斋饭烹饪水平应该很不错。
“我带你在寺里逛几圈吧。”
“好。”
青行灯没有拒绝伊织吹雪的邀请,尽管在她的记忆中曾经来过这里,可是依旧有些模糊了。
只有真真切切体会一番,那些记忆才能真正属于她。
青行灯离开后,明智光秀等人就凑到平宫千夜跟前。
“莲生大师,佛女的情况明显不对啊!”
“简直跟之前的性子判若两人。”
“这一位佛女总有点高不可攀的感觉,还是以前那一位佛女比较好相处。”
明智光秀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他算是几个人与青行灯接触最多的。
之前那位佛女,看起来脾气很大很暴躁,可很好相处,也没有什么架子,甚至有些单纯蠢萌。
可这一位佛女,一言一行,仿若雪山上的冰莲,与原先那位佛女,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强烈对比。
“如意,以后素包子里面如果能加点粉丝跟木耳碎末进去的话,口感会更加丰富。”
平宫千夜的话,让如意怔了一下,他下意识点头道:“我下一次试试。”
这时,平宫千夜才正色看向明智光秀等人,“人与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新的变化早晚会出现。”
明智光秀思索一阵子,欣喜道:“这意思是说,以前的那位佛女还有可能归来?”
“我有这么说过吗?”
平宫千夜缓缓起身,吃完斋饭,他也该到大殿念念佛经了。
不多时,青行灯也来了,伊织吹雪没有跟着,只有她独自来到大殿。
她很自然捻香点燃,双手合于胸前,拜佛礼佛。
她的举止很优雅,不急不缓,好似她的内心一般,心如止水,澄净如故。
“我于光明灯而生,应该以光明为号,光明佛女,这样的称谓会不会太俗气了呢?”
礼佛完毕,青行灯很自然将香插在佛前香炉里面。
“或许你可以稍微改变一下顺序,以明光为号。”
“明光佛女,听起来确实比光明佛女来得雅致一点。”
青行灯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这个新称谓,“借莲生大师一言,以后我便是佛门的明光佛女了。”
“你真决意割舍过往,入我佛门?”
“渡妖成佛,对于每一位僧人来说,都将是一份大功德,是值得豪夸的成就,莲生大师对此似乎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佛法普度众生,凡有情众生皆可入佛门,对于僧人而言,自然乐见其成。”
“莲生大师昔日以光明灯重塑我身,并将我长供于佛前,难道就没有渡我入佛的心思吗?”
“有。”
“那为何事到如今,莲生大师反而犹豫起来了?”
青行灯眸光明亮干净,直直盯着平宫千夜的双眼,想要聆听他的答案。
“并非犹豫,只是对你目前的状态存疑而已。”
“哦,我有什么不一样地方吗?”
“躯体的完整,并不能代表精神上的完整。”
青行灯面露微笑道:“莲生大师,大可进入我的精神世界,看我是否存在精神分裂,如何?”
平宫千夜没有说话,就算他能够进入青行灯的精神世界,也无法检测出青行灯是否存在精神分裂,不然他早就可以去当精神科医生了。
“生命新的开始,并不一定要完全继承过去。”
青行灯笑呵呵开口:“我现在很肯定的是,我与佛有缘,与莲花有缘,与莲生大师,同样有缘。”
从青行灯言辞里面,平宫千夜挑不出什么毛病,可他依旧对以往的青行灯人格消失一事存疑。
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消失,正如有些物质看似消失无踪,也只是换一种形式存在。
“莲生大师若是有空,能否跟我讲讲佛法?”
“佛法精深奥妙,你对哪方面有兴趣?”
“能给我讲讲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吗?”
“地藏菩萨的大愿,世人学不来。”
“我只是听听。”
对于青行灯这样的请求,平宫千夜自然会满足。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大愿总结起来就是这两句话,按理来说,青行灯应该是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才对。
平宫千夜看了眼青行灯,发现她只是单纯想要让自己讲一遍而已。
第332章 谈佛论法
天上大日晃晃,明耀光芒驱散昨夜残留的稀薄雾气,洒落大殿,染过大门,映衬出盘坐在佛前的两道身影。
“为什么佛菩萨总想着渡化世人?”
盘坐蒲团上的青行灯,望着对面,与自己同样坐姿的平宫千夜,发出自己的不解疑问。
“渡化众生是诸佛的大愿。”
平宫千夜语气平静,缓缓开口:“佛祖释迦牟尼曾言: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那为何神道教的神灵们,从来就不会想着要渡化世人?是因为佛比神灵崇高吗?”
“这世上有人想要做好事,有人只想安稳的过日子,不想多生事端,我们可以称赞那些做好事的人,而不能去责备那些只想安稳生活的人。”
平宫千夜并没有借机贬低神道教的神灵,没有那个必要,佛法与佛菩萨也不是依靠贬低其他存在才能彰显出自己的伟大。
佛就在那里,法就在那里,世人都可以看见。
“或许众生并不需要佛法来渡化呢?”青行灯思索一会儿,又抛出新的问题。
平宫千夜依旧耐心回答:“这是佛菩萨给予世人多一种选择,哪怕只有一人能够因此而脱离苦海,那么就是一种大善。”
“人世苦海,不见彼岸,佛法是一座能够连接两地的桥梁,让一切迷惘众生能够得窥彼岸光明。”
“若佛法不存,世人将永远无法看见苦海之外,还有另外一番天地。”
说到这里,平宫千夜正色道:“不是佛菩萨需要普渡众生,而是众生需要佛菩萨传下佛法拯救。”
“以救世主的姿态吗?”
“不,是引领者,是传法者,是同行者。”
“那佛法可曾真正度人抵达彼岸吗?”
“你所理解的彼岸,又是如何?”
平宫千夜反过来询问青行灯,他知道青行灯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她想亵渎佛菩萨与佛法,她只是对这一切存疑。
而质疑,并不是一件坏事。
“一个脱离所有苦难,永恒光明的地方,一种超脱生死的境界,万事万物的最终归宿。”
青行灯列举出许多她关于彼岸的认知,这也是世人们对于彼岸这个词语的大致理解。
十分高大上。
对此,平宫千夜只是微笑道:“确实有你说的这部分含义,但并不是全部。”
“还请莲生大师说法。”
“佛教确实认为此岸是生老病死的现实世界,而彼岸是超越生死轮回的地方,但这些说法过于宏大且难以证真。”
平宫千夜轻缓开口:“彼岸还象征着一种精神的解脱和内心的清净,这才是普通人应该关注与追寻的境界。”
所谓的超脱生死轮回,永恒光明的境界,太过于虚幻,只能远远观之,却没有真正能够通行的正确道路。
相比之下,追求精神解脱与内心清净,才是普通人能够一步步达到的境界,是真实可行,也是真正的修行。
如果一位佛门修行者认为,自己之所以修佛,就是为了到达超脱生死轮回的彼岸,那么他的佛,一定修得很糟糕。
“莲生大师,你有望抵达人世彼岸吗?”
“难。”
“难,并不代表着没有希望,所以莲生大师也是希冀着真有彼岸存在?”
上一篇:我,就是齐木楠雄的灾难
下一篇:斗罗:毒液武魂,开局附体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