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150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嬴政无奈摇了摇头,坐在塌边,扶着赵姬螓首放在自己腿上,摘去了金银珠翠,掌中运气按向脑袋两侧。

  全天下能奢侈到享受先天真炁按摩放松的,当今天下实在是只有赵姬一人了,尤其是动手的还是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秦王嬴政。

  赵姬可不管这些,她只感觉实在很舒服,温温热热的,只是几个呼吸,些许疲倦已经散的一丝不剩,而且更是感觉轻松至极,不过太舒服了,困劲也上来了。

  这股先天真炁更是带动赵姬体内那点真炁运转起来,游走全身,一时间全身放松舒适至极。

  赵姬都不由得舒服的呻吟出声:“嗯~”,随即赵姬便感觉这声音太怪了,赶紧忍住了。

  不过这一声也确实是太妩媚动人了。

  嬴政问道:“舒服多了吧?”

  “别整日里打牌,多运动一二,整天坐着不动不好。”嬴政下意识不自觉看向某处‘负担太重了。’

  赵姬眯着眼睛享受,懒洋洋反驳道:“胡说,母后哪里整天打牌,也是经常打球的。”

  嬴政呵呵一声:“呵、母后这个经常怕是和寡人理解的不同。”

  “嗯~那是你的问题,反正母后是经常运动的。”

  嬴政无奈摇了摇头,赵姬也没了声音,原来已经舒服到睡着了。

  嬴政轻柔将赵姬放好,为她理了理鬓发,盖好了锦被。

  毕竟从未伺候过人,许是动作大了点,赵姬半睡半醒呢喃了一句:“母后有经常运动的,真的、真的,政儿的话母后都有听得。”

  嬴政不禁一笑,坐在榻边,轻拍玉臂哄她入睡。

  这一世挺好,都挺好。

第270章 燕:寡人报仇,赶早不赶晚

  就在庞煖熟悉军务,准备不久便去游说诸国合纵的同时,燕国也有了动静。

  燕王喜是一个报仇赶早不赶晚的人,让他能忍受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打不过。

  如果有机会,他是绝对愿意搏一搏的,而且坚决要立刻马上报仇。

  对楚魏游说合纵攻秦的说客密使,燕王喜嗤之以鼻,他可是看得明白,秦国即便要吞并天下,也是先灭三晋,对于燕国那是鞭长莫及的。

  但是现在赵国,那可是迫在眉睫的危险,赵国灭燕之心可是世人皆知,而且他还有这个能力。

  说白了,一个是以后的威胁,一个是现在的威胁,这笔账根本就没得算。

  如今秦楚赵都交好,本是对燕国不利,但是三晋联合楚国,他们若是合纵攻秦,必然关系破裂,到那时秦国还是要寻求与燕国交好,有秦国合盟,两国东西照应,方可保燕国无忧。

  现在赵国如此凶狠,他脑子犯了病才会帮助赵国解决赵国眼前的危险,让赵国壮大,并且增大燕国眼前的危险,破坏潜在的盟友关系。

  平日里没什么利益牵扯也罢,诸国伐秦,燕国为了不把仇恨吸引到身上,顺大流敲敲边鼓,卖声不卖力。

  现在赵国欺人太甚,还想拿寡人当枪使,门都没有!

  伐秦有什么好处?城池土地什么也拿不到,拿到也是你们的,寡人图什么?!

  是,秦国是未来的隐患危险,但是你赵国可是眼前明晃晃的危险!

  还想要骗寡人卖力,为你赵国做嫁衣裳,解决你赵国当前的危机,增强你赵国的力量,让你更有力气打燕国是吗?骗小孩呢!

  燕王喜才不管他们合纵之事,恰恰相反,现在还是报仇,赶紧夺回失地最重要!

  赵军为了粮食不当人,现在民怨沸腾,赵国打下了城池也不稳定,正是夺回来的好机会,真等个两年,赵国消化了城池,再想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在整个燕国拼尽全力寻找名将高才足足数月以后,还真给他找到了。

  剧辛。

  天下代有英主出,只可惜世事变幻,终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跃强赵,纵横捭阖,扩土开疆,称雄于天下,只可惜分不清家里事,沙丘之变一世英名沦为笑谈。

  燕昭王,昭德有劳曰昭,容仪恭美听昭,圣闻周达曰昭。

  燕昭王少年继位,继位时外有强敌,内有病患,当时燕国刚受大乱,衰败至极,几有灭国之危,初一继位便礼贤下士,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以民为本,恪守仁义礼智。

  其胸襟气度更是天下罕见,曾言:天下之士,皆吾之士也。

  碣石馆,黄金台,皆是昭王为贤士所建造,本人屈身礼士,用人不疑。

  天下贤才莫不争先奔赴,其世间顶尖英杰莫不为其臣子。郭隗、邹衍、乐毅、秦开、苏代、屈庸、剧辛,苏秦亦是效忠一时。

  燕昭王在位三十二年,其改革内政,梳理军备,严厉法制,整顿吏治,与民同甘共苦,奋发图强,北逐蛮夷开疆千里,强燕破齐,称雄天下。

  只可惜,一切都随着燕昭王逝去化为乌有,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国运也是如此。

  自从燕昭王一手把摇摇欲坠的燕国带上鼎盛之后,就一直开始落落落。

  其子燕惠王上位,以上贤才就一个也不见了,由此可见,这一个惠字,好听不好说啊,到底是宽仁慈爱,还是软弱无能,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现在到了燕王喜这一代,邹衍都绝望了。

  剧辛少年时侍奉赵武灵王,与庞煖交好,沙丘之乱对赵国心灰意冷,闻听燕昭王求贤若渴,遂奔燕而去,深受昭王看重,一时间,剧辛和郭隗、乐毅、邹衍等齐名。

  在燕国,剧辛助燕昭王实行变法图强,使燕国国力大增,与邹衍游走各国,合纵攻齐,无论才德,皆当世大贤。

  燕王喜听闻赵国又让李牧去北疆喝风饮沙,立刻便是喜上眉头,但是武襄君乐乘也不是易与之辈啊,结果没多久就得到消息,赵国竟然是让一个快要入土的老头子做大将,燕王喜大喜。

  但是多疑的燕王喜立刻警惕,赵王不像什么蠢货,让这么一个老古董做大将,会不会真的才能出众?

  同样,赵国的操作也给燕王喜提了个醒,赵国用老臣,寡人燕国自然也可以啊!

  再加上燕王喜实在找不到可靠的大将领军,只好把目光看向曾经的老臣,一番探查,好!还真有。

  鼎鼎有名的高人现在还在燕国的,还有剧辛,虽然也是年岁大了,但是起码比庞煖年轻几岁,而且剧辛的名头可比庞煖大多了,过往军政也证明了其能力,用剧辛为将肯定比庞煖强,优势在我!

  燕王喜为了表示对剧辛的看重,令燕丹亲自去请。

  燕丹精神一振,真不容易啊,自己这个吉祥物,从不曾沾有权力政事,现在竟然有机会邀请贤才,太不容易了。

  回国的燕丹,这段时间可谓是郁闷至极,今年是一点好消息都没有,被驱逐回国,颜面大损,自己的国还接连被攻,损失惨重,再想想强大的秦国,以及卧榻猛虎赵国,而国内还是这番模样,这种种内忧外患,远忧近虑,岂能不忧心忡忡。

  诸国合纵伐秦,燕丹是支持的,对于秦国的威胁他可以看得到,而且他心中也有着怨恨。

  但是当他代入父王的位置想了想后,伐秦可以,但是燕国不能参与,不仅是不能参与,最好趁着诸国伐秦的时候偷袭赵国,夺回失地,另外也要给秦国偷偷传递消息,让诸国打的头破血流,燕国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结果他的建议又被燕王喜骂的狗血淋头。

  不参与合纵尚且情有可原,但是若胆敢背刺赵国,诸国联军灭不了秦,难道还灭不了燕国吗?一番话吓得燕丹冷汗淋漓,确实想的简单了。

  不过偷偷传递消息给秦国,燕王喜倒是早就这么做了。

第271章 剧辛出山

  呵!反正谁也证明不了是寡人透露的消息。

  涉及诸国之事,还想保密,谁信了那才是失了智。

  但是嬴政现在就在故作不知,哪怕不知多少他国重臣都传来了密信,嬴政就是当做不知道。

  不过诸多军备却是在加紧准备,密卫也撒出去了无数。

  后发先至,就等着呢。

  燕丹自然是知道剧辛的,剧辛的名气在如今确实是比庞煖大太多了,其自效忠于燕昭王开始,也曾效忠其子燕惠王,直至燕武成王,因其强调谨慎慎战,主张法治治国,不被燕武成王所喜,遂退出朝堂至今。

  但是剧辛虽然退出朝堂多年,毕竟曾受昭王信重,于燕国掌握大权,深耕二十多年,哪怕沉寂二十多年,但是其名声在燕国也是响当当的,在远离朝堂这么多年他也没闲着,埋头著书,作《剧子》一书,在这天下,剧辛也是一等贤士。

  此番是请剧辛入朝为将,燕王喜咬牙特意备了重礼,乃是‘赤日无瑕狮’千里马一匹,‘赤云甲’一幅。

  令燕丹亲自上门去请,燕丹上门拜访的时候,更是极为恭谨,入城便下了车驾,步行至府邸门前恭候求见。

  剧辛感动至极,备受冷落二十余年,如今燕王重礼相请,太子谦恭亲至,在看到燕丹屈身静候姿态的那一刻,剧辛恍惚间几乎看到了当年第一次见昭王的情景。

  毫无推辞之言,略作准备便随燕丹去了蓟都。

  蓟都,那是他理想开始的地方。

  至今他也记得,昭王当年在蓟都建造宫台,摆放千金,凡遇贤士,必躬身请其上座,以弟子礼请教强国安民之策。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天下之恩,除父母之恩情,再无更胜知遇之恩。

  匹夫虽老,仍有报国之心!

  君以国士待之,我必以国士报之。

  剧辛又一次到了蓟都,燕王喜亲自出殿降阶相迎,执晚辈礼请剧辛入殿,端坐自己身右,燕丹亦要在其下首。

  剧辛虽年已七十有余,须发皆白,却是面容威严,精神焕发,体格康健,修为也是不俗。

  其虽非鬼谷门人,但是于纵横一道亦是天下一等,苏秦、苏代都曾是其好友。

  燕王喜满面笑意:“剧卿,今大燕有倒悬倾覆之危,远有强秦之险,近有蛮赵之危,尤其是赵国,近年赵国咄咄逼人,屡次侵燕,大燕礼仪之邦,不敌赵国强蛮,寡人日夜忧思,思来想去,唯有剧卿出山方能一解大燕之危,救百姓于水火。”

  “寡人亦知剧卿早已不想过问世事,然而实在是大燕迫在眉睫,情不得已,寡人派小儿去请剧卿,还请剧卿勿怪寡人叨扰。”

  燕王喜说着便要起身行礼,剧辛急忙起身拜下:“大王言重,臣一直以来受大燕恩待,得享数十年富贵安宁,得先王知遇之恩,历代主公厚待,如今有机会报效大燕,臣万幸至极,自是当仁不让。”

  燕王喜满脸喜意,请剧辛坐下:“剧卿忠义寡人自然知晓,既如此,寡人便直言不讳了。”

  “剧卿想必也知晓,近年来赵国联合秦国,屡次侵犯大燕,大燕更是损失颇重,不知剧卿如何看待?”

  剧辛沉吟一二,缓缓开口道:“若为长远计,必要内修德政,外整军备,整顿吏治,唯才是举。”剧辛也知道说这个没什么用,起码现在没什么用,还是聊点实在的。

  “但是要面对如今困局,必先遏赵,赵近些年战乱不休,也早已是元气大伤,百姓困苦。原本有秦国为其大敌,其难以全力侵燕,但是近些年与秦国交好,秦国全部精力用于攻打魏国。”

  “魏赵本就深仇,相互攻伐,正是有了秦赵交好,赵国再无后患,这才是大燕屡次落于下风的根本原因。”

  “若要遏赵,必先毁秦赵友好,秦赵决裂,则赵国一瞬间又将面临秦魏燕夹击之势,大燕自然无忧。”

  燕王喜连连点头:“剧卿所言甚是,寡人最近得到了消息,因秦得河东之地,声势愈壮,魏赵楚欲合纵伐秦,如此一来,秦赵,秦楚之友好合盟必然破裂。”

  剧辛惊喜问道:“果有此事,真大喜事耶,如此大燕自可坐山观虎斗,静待事变。”

  燕王喜点了点头:“寡人想就此事做些谋划,夺回赵国侵占之地。”

  剧辛眉头微蹙,沉吟道:“大王,此事何必心急,待诸国与秦争斗之事结束,再攻赵取地岂不是更好。”

  燕王喜摇了摇头:“剧卿有所不知,赵国大灾,粮食短缺,自赵军攻燕,屡屡行暴虐不可言之事,寡人怎忍百姓子民受此敌军蹂躏,于水火之中煎熬,日日朝不保夕。”

  “况且现在民心尚在大燕,而伐秦一事还不知何时,若加拖延,事后怕是不再好夺回。”

  剧辛回道:“大王所言甚是,然而赵国如今毕竟还未与秦国决裂,并且其大胜不久,兵锋正盛,更是斩获颇丰,军备粮草充足,此时开战绝非最佳时机。”

  “不若还是再等等,观望与秦交战结果再伺机而动。”

  燕王喜皱眉:“寡人不敢等啊,诸国伐秦,主力必然是三晋与楚,若失败了还好,但是即便是败,合诸国之力,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不过是白忙活一场,但是秦国至少数年内也是难以东进,没有秦国牵制,赵国逐步蚕食大燕,这该如何是好?”

  “可若是胜了,斩获颇丰,赵国得了大河上下丰腴肥沃之地,无论多少,只会更加壮大,秦国更是难以牵制,那时候大燕岂不是更加胜算渺茫?”

  话已至此,剧辛只得缓缓沉声道:“那不知大王有何意?”

  “魏楚皆邀请寡人一同合纵攻秦,寡人暂时拒绝了,寡人欲以此为筹码,先行攻赵,夺回城池,然后谈和,以助诸国攻秦为条件,借魏楚之势,换取赵国妥协。”

  “如此一来,即便赵国于秦国所获颇丰,但是其必也有所损失,接下来消化新地,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终是需要时间,而秦国缓过劲来,赵国也无暇他顾。”

  “若是联军无甚收获,那时候的赵国更是无能为力,只能接受。”

  “而且趁此机会,也可以将赵国分给秦国齐国的城池也都一起夺回来,秦国一则鞭长莫及,二则被伐无心他顾。”

  “无论如何,秦赵皆损,而我大燕夺回城池,自可安心治理内外事宜,稳步壮大。”

  燕丹一旁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万万想不到自己眼中一向只会搞一些权力斗争的父王,竟然还有这等韬略。

第272章 赵国,寡人来报仇啦

  只可惜,燕王喜并不知道,制定政策不难,看穿大势也不难,难的是真正推行下去,真正实操起来,能否按照自己所想的完成。

  天下事知易行难,向来如此。

  于人于国,皆是如此。

  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能力不足,弄巧成拙只会是必然。

  以燕国的体制,最高的命令到了下面总会变得截然不同。

  治国最难的就是政令的传达,到了真正最下面,十分还有七分相似,已然是了不得的吏治了,绝对称得上吏治清明了。

  至于燕国嘛,呵呵。

  以燕国的体制和官吏素质,总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至于如今燕军的战力,呵呵,数次大战已经证明了,不能说不堪一击吧,只能说是一击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