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臣更是不满三岁便没了父亲,只家母一人含辛茹苦将我养大。”
嬴政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在别人诉说的时候非必要不会打断对方。
“多亏家母慈爱教导,家母虽无甚学识,却乐观坚韧,勤俭自强。”
“正是在家母的言传身教下,臣方知若想逆天改命,唯有苦学。”
“家母从不让我做任何家事,只让我想尽办法能够学到学识。”
“臣乃康叔卫国之人,乡中有一大户人家,自幼时,便自带衣食前往求学。”
“不求衣食酬劳,多受屈辱,才可陪那大族儿郎伴读,其中多番困苦,毕生难忘。”
“好不容易有些学识,靠着与人书写,勉强游历四方。”
“年逾三十,尚未有一丝成就,幸逢太子慧眼,不嫌臣出身卑鄙,相貌丑恶,委臣为公子之师。又极力举荐,如今居大秦高位,皆是太子殿下知遇之恩。”
说到此处,以中苍心性,也忍不住黯然垂泪。
“此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九死难报。”
嬴政起身一拜:“出身卑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老师如今成就也离不开自身之自强不息。”
第41章 商君之法(上)
很快中苍收拾情绪,笑道:“公子每每出惊人之言,真乃天纵奇才。”
嬴政微微一笑:“老师,不知老夫人现居何处?”
“能教导出老师您这样的人,弟子也想亲往拜访,聆听教诲。”
中苍笑道:“前几年已经接到咸阳城了,不敢对公子言说教诲,公子若有闲暇之时,臣必扫榻相迎,与家慈恭候公子驾临。”
“好,见贤人不可轻往,过几日弟子准备妥当再前往叨扰。”
“公子言重了,公子愿驾临臣之寒舍,乃臣之荣幸,蓬荜生辉,不需要准备什么,臣也受不得。”
“弟子与老师自不见外,只是此番乃是去拜访老夫人,不能不慎重以待。”
“老师切莫再劝。”
中苍不再就此事说什么,转而询问嬴政学业:
“公子,臣离开赵国之时留下的典籍不知读了多少?”
“已尽数通读。”
中苍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不知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嬴政笑道:“自然是有的,只是核心道理弟子却也明白,天下事殊途同归,不过一生,一心,二字罢了。”
“先求生,再求心,凡是行事,先考量这两点,便可知成与不成。”
“公子所言甚是,具体细节日后可再加探讨,知其核心便足矣。”
中苍看向嬴政眼神,一声赞叹:“公子修身之为想必如今已经超过臣了。”
“公子神光内敛,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已然返璞归真了吧。”
嬴政摇了摇头:“弟子也不曾与人动过手,不知道自己练的究竟如何?”
“只是弟子越加习练,便越觉得老师传授之功法博大精深,非是仅仅筑基之用,实可受用终身。”
中苍哈哈一笑:“此功法乃是臣四方游历求学之时,遇一高人,见臣求学似渴,机缘巧合之下方才传授。”
“此功法以天地自然之道为师,自然可受用终身。”
“只可惜臣天赋太差,又习武过晚,纵有如此功法,终究难有大的成就。”
“公子天赋举世无双,学习这等功法才是天作之合,未来不可限量。”
嬴政又是一拜:“弟子多谢老师倾囊相授传功之恩。”
中苍回答:“此臣应尽之责,若非尽心尽力,岂能报太子知遇之恩。”
“公子之天赋心性,臣心中自然知晓。”
“如今又加了几位高人共同教导,其余的臣便不献丑了,今后的学业,臣便专心教导公子秦法。”
“秦法乃是大秦立国之本,以公子之前景不可不学,更不可不熟。”
“另外臣也有肺腑之言要说,当今天下百家争鸣,天下显学虽号称非儒即墨,然而大争之世,还是要以法为重,大秦以法家学说为根基,此根基不可轻决。”
“诚以之天下,无万事不移之法;但法制变更,绝不可操之过急。”
“无论儒法,可择其优点而纳,然而却不可全权接纳;纵有不合时宜之法,可慢慢修改,但绝不可贸然大改国策,有害而无益。”“弟子知晓此理,老子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之事,戒急戒躁。”
“公子聪慧,这些道理公子都明白,只希望公子时刻铭记于心。”
“弟子谨遵老师教诲。”
“公子可知为何自商君变法,大秦自弱国一跃可成为天下诸侯最强之国。”
嬴政回道:“商君确立了军功爵制,重赏重罚,恩威并施之下自有勇夫。百姓人人敢战,自然战力强盛。”
“公子所言没错,但是为何其余诸侯国不向大秦学习,一样变法呢?”
中苍接着问:“商君之法乃是堂皇之道,并非阴谋之道,一切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既然商君之法可以令国为之强盛,为何没有人去学呢?”
嬴政笑道:“因为学不了。”
“其余诸侯国,乃贵族治国,其关系盘根错杂,新政损害贵族利益,必然难以推行。”
“大秦之前国力疲弱,向东,被关东诸国屡屡打压;向西,又有西戎为患;大秦王室贵族都在一起,诸多贵族并未分散下去,相对来说大秦的贵族势力并不强盛,朝堂可以强制的把政令推行下去,这才是根本。”
中苍称赞道:“小公子这是说到根儿上了,再好的制度实施不下去,也是毫无意义。”
“每次变法,必然要损害极多已经拥有利益的人,想要让他们把这些利益吐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牵扯极广,要死很多人,一个不小心甚至引起国之内乱,法没变成就已经先亡了国。”
“变法是为了强国,不是为了亡国,纵然看着国家逐步虚弱,被逐步蚕食,也徒之奈何。”
嬴政调侃笑道:“正是如此,人不能为了治病把自己杀了。”
中苍哈哈一笑:“确实如此,公子可知商君变法的要点在何处?”
嬴政毫不犹豫,坚定概括道:“废分封,设郡县,废井田,改阡陌。”
中苍点头认可,一脸赞叹:“是极,公子真天才也!每每都能抓住问题核心。”
又接着说道:“世人将商君变法,简单概括为军功爵制,实在是太小瞧商君了。”
中苍深叹一口气:“商君真乃天纵奇才,古今罕见!”
“立法岂是简单之事?需要立足实际,整套律法更要环环相扣,并且是可良性发展的,否则只会害人害己,误国误民。”
“不然即便可以强行推法,只要不是可持续性发展下去的,便一定不能成功,一整套体质必须可以健康循环自己,如此方成。”
“公子刚才已经说过了,变法的前提便是可以把政令推行下去。”
“而这需要一套完善的官员体系,才能健康运转。”
“因为大秦当初的诸多贵族势力并不强盛,也没有太多的分封,所以大秦才有足够的土地用作基础。”
“商君做的第一步就是先统一度量衡,只有先统一了度量衡,然后才能土地改制,废井田,开阡陌。”
“为何先统一大秦所有的度量衡?原先不只是天下各国度量衡不同,便是分封的贵族,所使用的度量衡也不相同。”
“大家都知道度量衡统一才是最方便的,但是为什么贵族都是用不同的量具?就是为了更好的盘剥百姓。”
第42章 商君之法(下)
“商君先是统一度量衡。”
“也只有统一了度量衡,无论是土地阡陌分割,粮物税收以及军饷发放军功赏赐,军用器械的制造,才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土地改制后,如此方能设郡县,在这个基础上,吸收天下士子,设立官员体制,百姓不再由贵族直接管理,不再对贵族负责。”
“大秦的贵族无论受封食邑多少户,百姓也不再是他们的私产,而是由朝堂统一分配。”
“将大秦所有百姓的税收都收到中央朝堂,而中间不再经贵族过一遍手。”
“这些土地收上来的所有税收,都由官员负责,统一集中到中央朝堂,朝廷有了钱,才能支撑起整套官员体系,不再依靠贵族。”
“而所有官员也只需要对大王负责,加上商君设立的极其严密,细致,严格的秦法,这套秦法也只有与官员体制才能相互成就,分封贵族管理肯定是不成的。”
“大秦的管理制度,最上面的自然是大王的中央朝廷;再往下是郡,郡下面是县,县下面设乡,乡下面设亭,最下面设里。”
“如此从上到下,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也只有如此严密细致的体制,加上律法严格的惩罚保障吏治清明,才能将整个大秦所有的力量攥在一起。”
“而这一切背后的工作,才是整个军功爵制可以真正发挥力量的根本性原因。”
“军功爵制的实际是耕战一体,耕战一体的前提是土地,是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效严谨的管理体系。”
嬴政点头道:“弟子明白,有了里子才能有面子,表面看起来是军功爵制,实际上是土地制,官员制,只有这两项切实的落实了,才有军功爵制发威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简单的军功爵制,其余诸侯国却无法学习,其余诸侯国军士上阵杀敌,自然也有赏惩法律。”
“但是他们真正实施起来,就变了模样。”
“一是没有这么多的土地可以赏赐,二是贪腐横行,贵族专治,法律成了摆设,惩倒是容易,但是赏却无以可赏。”
“有罚无赏,底层百姓难有晋身之机,自然无人愿意卖命,战场上打不过,就会丢失城池土地,百姓逃亡就一无所有,想要生存,就只能依附其他贵族,贵族势力变得更强,也就更难变法。”
“如此便成了恶性循环,不打破这个循环是不可能转换为良性的,但是想要打破又谈何容易?一个不小心就是内乱,外人还没打进来,自己人就先已经完蛋了,若如此还不如不变,变法是为了变得强盛,可不是为了自取灭亡。”
嬴政一声讥笑:“只能是拖得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了。”
中苍点点头赞可:“正是如此,也正是天下其余诸侯国底层百姓,贫寒之士,毫无晋升之机,故而天下英才多奔秦国而来。”
“而秦国也向来善待其余诸侯国士子,毕竟在大秦,只要真的有才学,敢拼杀,是真的可以光宗耀祖,荣华富贵;有识之士皆可看出,日后若真有一统天下之国,必是秦国!”
“只要大秦继位之君延续商君国策,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一统天下只是早晚之事。”
“士人只要入了大秦朝堂,越是具体了解商君之法,便越是可以肯定。”
嬴政点了点头:“我大秦世代贤君,一统天下,终必成也。”
中苍拱手一拜:“臣坚信如此。”
接着说道:“只是自商君变法以来,至今已经百余年,世事变幻,有些法条已经不再适用,数代先君虽然也已经认识到这件事情,也对许多法条进行了修缮,但是秦法的根本构成基础还是不可能更换的。”
“这也导致如今,有些极大不良之事已经展露苗头。”
“公子可知为何秦人闻战则喜,人人争爵?”嬴政沉吟一下,缓缓道:“一自然是为了立功获赏,二自然是秦法严苛,常有连做之事,而爵位可以免罪。”
中苍重重点了点头:
“正是。秦法严苛是有原因的,无论是官员还是贵族都是人,也都会腐败。”
“为了秦法可以真正落实,严格实施,只能以重法威慑,为了中间不产生问题,避免众人相互勾结,亦或隐瞒不报,所有处罚更是多采取连坐制度。”
“此政策有利有弊,终究还是利大于弊;利处是效果斐然,秦法可严格施行,弊处自然是难免有遭冤之人。”
“纵然自己不犯错,也指不定哪一天,亲朋好友甚至邻居就犯了过错,被连带着就犯了罪。”
“而大秦的爵位,在商君有意设计下,极为珍贵,用处多多。”
“在大秦,什么都不如爵位,大秦的爵位,每升一级,既有土地奴隶众多赏赐,也可流转,转为官员,自然也可抵罪。”
“故而所有秦人求爵若渴。”
“正是如此,商君在制定秦法的时候,对于爵位的获得,也是严格,主要还是为了军事胜利。”
“固然好好耕地,劳作有功;抓捕窃贼有功;见义勇为有功;献策于朝堂有功;捐献于朝堂有功,许多方法都可以获得爵位,但却是极难,并且也是升爵有限。”
“主要获取爵位的方法,还是军功斩获。”
“有了战功就有了爵位,有了爵位就有了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大秦的锐士,闻战则喜,悍不畏死。”
“大秦的军士是天下最强,有我无敌。”
“也正如天下事,有阴必有阳,也是因为大秦的爵位如此珍贵,导致有许多恶性事件屡发不穷。”
“争功之事,屡有产生,为了军功,甚至杀害同僚。”
“而战场之上,更是杀伐过盛,仅武安君一人领兵,便杀伐过百万。”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些本末倒置了。”
“军功得爵是为了让大秦更强,更强的目的是战胜敌人,获取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力。”
“人才是根本,有人去劳作才能产生收益。”
上一篇:闭嘴勇者,我才不要向你赎罪!
下一篇:从青楼开始的高武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