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从千禧黎明开始 第111章

作者:林登图

萨拉的表情瞬间变得惊讶而愤怒:"什么?你在开玩笑吗?我们的房子刚刚被洪水摧毁,你现在就来谈这个? "

"我完全理解您的感受,约翰逊女士。但请听我说完。您所在的社区已经被洪水严重破坏,几乎没有完好的房子了。您的家也遭受了重创,但房贷和那片土地的税费仍然需要支付。您还需要考虑接下来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以及重建新家的开支。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

"那又怎样?我们有洪水保险保,保险公司会赔偿的。"

杰克笑出了声,然后摇了摇头:"约翰逊女士,我是专业的。在给您提供这份合同之前,我已经调查过您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恕我直言,您认为保险公司真的会赔付吗?"

"什么意思?"

"我看过你们的保险合同,你们对'洪水'的定义可能和保险公司有很大分歧。你们社区位于低洼地区,水的积累是逐步的,而不是保险合同中严格定义的'异常和快速'的洪水。而且,你还需要证明房子的损坏是由外部洪水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屋顶损坏导致大量水进入房屋,进而导致房子垮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萨拉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手微微颤抖,然后只感到一阵眩晕,险些没有站稳。杰克看着萨拉的反应,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再次晃了晃手中的合同:"我建议您接受这份合同。以房屋原价的20%出手,越早出手越有利。这可能是您现在能得到的最好合同了。"

如此丧心病狂压价的合同足以让每个人暴跳如雷,萨拉爆发了,劈头盖脸的骂道:

"你们这些房产经纪人和卖保险的一样,都是最无耻的吸血鬼!我们刚刚失去了一切,你就迫不及待地想从我们的悲惨遭遇中捞一笔?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攒钱买房,现在你想用白菜价把它买走?滚出去!立刻滚出去!我宁愿流落街头,也不会把房子卖给你这种人。"

萨拉的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周围人的注目,大家议论纷纷到底发生了啥,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神父快步走了过来,看了看萨拉,又看了看陌生的男子。

"怎么了?我听到有人说吸血鬼?"

当神父听完事情的经过后,皱起眉头,看向那个房产经纪人说道:"年轻人,我希望你能明白你的行为有多么令人不齿。耶稣说:'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你们这些人,却在从受苦的人身上榨取最后一滴血。这种行为无论是在神法还是人法中,都是不可容忍的。"

杰克对神父的话只是不屑地撇了撇嘴,轻蔑的回击道:

"哦,得了吧,,神父。你这套'上帝与美德'的说教在教堂里或许管用,但在现实世界中?拜托,醒醒吧!这里是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天堂。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这才是真正的游戏规则。你们可以继续沉浸在你们的道德幻想中,而我呢?我选择在现实中生存和成功。你说我在利用他人的苦难?得了吧,我只是在市场中寻找机会。这叫做商业头脑,明白吗?如果他们不够聪明或者不够强大到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

眼见神父没立刻反驳,杰克的语气变得更加不客气:

"你们这些人总是喜欢谈论道德和良知,但真正面对现实时,又有几个人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我至少诚实,我承认我在追求利益。而你们呢?躲在道德的面具后面,假装自己高尚?我可没有强迫任何人,这是自由市场,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他们觉得我的合同不公平,完全可以拒绝。但是,嘿,也许他们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合同可能是他们能得到的最好选择呢?你说上帝在看着我们?那就让他看吧。我敢打赌,就算是你口中的上帝,也会欣赏我的生存智慧。毕竟,适者生存不正是他创造的规则吗?

听着,我不需要你们的道德认可。如果你们觉得我的方式不对,那就去做点什么改变这个世界吧。但在那之前?别来对我说教。我可没时间听这些无聊的道德课。我还有生意要做,还有钱要赚。再见了,各位圣人。"

杰克自信满满的离开了教堂,他已经把自己的电话留在了那儿,相信过不了多久,萨拉就会拨通自己的电话,商量卖房子的事。当然,如果令人讨厌的“新边疆”教会不来干涉的话就更好了,如果不是教会提供了临时庇护场所和食物,说不定自己早就让萨拉签合同卖房子以获取救命的现金了,那自己肯定还能把价格压得更低些。

而在教堂中,萨拉虽然觉得自己痛骂了吸血鬼很爽,但回过头—想,问题却还是没解决。除了人还安然无恙外,房子现在沦为废墟,靠存款?那是肯定无法重建房子的;政府补助?别痴心妄想了;不白菜价把房子卖给那些唯利是图的吸血鬼,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获得现金重新开始生活?

就在这时,萨拉的手机铃声响起,那是自己丈夫打过来的,一上来第一句就是:“萨拉,千万不要被那帮吸血鬼忽悠去签合同。我刚刚找教友问过了,'新边疆'教会是可以给信徒提供兜底帮助的,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超低利率的借款,并动员教友互帮互助,出人力、出法律服务,这又可以省很多钱。”

“但教会总不能是做慈善吧?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才能得到这种福利?”

“当然,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萨拉,但这种代价对我们来说并非不可接受,它只是需要我们缴纳“十一捐”,萨拉,向教会交“十一捐”可比给操蛋的联邦政府交税有用多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是救援队是宣传队(二)

在面对自然灾害和随之而来的"灾难资本主义"时,原子化的个人往往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地,很难抵御地产公司等资本力量的收购压力。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原子化个人最大的劣势之一。在灾后混乱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往往无法准确评估自己财产的实际价值,而地产公司等资本方则拥有专业的评估团队和丰富的市场信息,可以精准把握时机,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收购房产。许多灾民在信息匮乏和急需现金的双重压力下,很容易被低价诱惑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其次,原子化的个人在面对强大的资本力量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谈判筹码和议价能力。地产公司等机构不仅资金雄厚,还拥有专业的谈判团队和法律顾问,可以轻松压制普通个人。很多灾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灾后的恐慌、焦虑和无助感交织在心头,使其更容易接受不利的条件。

相比之下,“新边疆”教会这种组织化的群体,它能让团结于自己麾下的原子化的人拧成一股绳,教会可以组织法律、房地产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信徒提供咨询,帮助他们准确评估财产价值,了解相关政策和市场行情,教会还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信徒抵制不合理的收购要求,针对受灾的信徒缺少住所、食物、现金的这种情况,教会可以为有需要的信徒提供临时住所、紧急援助和低息贷款。

对于那种整个社区的房子都被洪水损毁的,“新边疆”教会则会积极的做整个社区的人的工作,劝说他们加入教会获得低息贷款以保住房产,首先,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被教会救出来的,教会的人来做工作天然的就比地产公司拿出的“敲诈合同”更让人亲近,其次,教会还向他们许诺了美好的未来:成为教会的信徒,交纳十一捐,他们就可以保住过去的社区,过去的生活,而不是接受地产公司的敲诈后流落到其他地方生活。

“新边疆”教会在这个过程中会收获大量的信徒,当一个社区的信徒数量足够多,又能堂而皇之的在这里开设教堂,成为整个社区的核心,持续影响数量众多的社区民众,也就间接控制了这里民众的选票,有了足够多的选票,“新边疆”教会就能扶着自己人成为议员、进入议会。靠着宗教影响政治、政治帮助宗教的路子,“新边疆”教会在德州的根基越发牢固,而这一模式也因为“新边疆”教会的远征队大举进入路易斯安那州,迟早会在这里铺开。

最先感受到不对劲的是那些原本趁机捞一笔的地产公司和史密斯专员们,他们首先是没料到边界封锁千疮百孔,那些国民警卫队、警察、消防部门的“新边疆”信徒们给教会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顺利涌入受灾的地方开展救灾;接下来没意料到的是“新边疆”教会居然横插一脚,打着各种各样正确的口号“蛊惑”灾民抱团,让自己的捞钱行动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场舆论上的交锋已经开展了,他们安排商界领袖和经济学家在新闻节目中发表观点;购买整版广告来宣传商业救援的成功案例;向州政府、市政府施压,要求限制非营利组织在救灾中的角色,不利于“新边疆”教会的言论铺天盖地,例如:

"新边疆'教会真的是在无私地帮助灾民吗?还是在借机扩大影响力,招募新信徒?"

"教会提供的低息贷款看似慷慨,但这是不是一种长期控制灾民的手段?"

"为什么教会现在突然有这么多资金可以用于救灾?是不是平时收取的十一税太多了?"

"只有盈利模式才能确保长期、过头教会的慈善模式终将耗尽资源。"

"教会有处理如此大规模灾难的经验吗?他们可能会造成更多混乱。"

"教会的志愿者们虽然热心,但缺乏专业训练。这可能会给灾区带来额外负担。"

"为什么教会不把资金交给专业的救援组织来管理?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只有自由市场才能最有效的分配资源,让价格机制来决定救援物资的分配。"

"我们应该发放救灾券,让灾民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这比教会的包办式救助更有效。"

"教会正在利用这次灾难来推动他们的政治议程。这是在操纵民意!"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人购买灾害保险,而不是依赖不可靠的慈善救助。"

"免费的东西往往不被珍惜。收费的服务才能确保资源被合理利用。"

"教会的参与可能会扭曲当地的经济结构,阻碍真正的市场化重建。"

"商业救援可以提供清晰的KPl,教会如何衡量他们工作的有效性?"

然而,当这些负面言论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许多灾民已经从教会那里获得了实际帮助,当他当们听到这些批评声音,看到一个正在帮助他们的组织受到攻击时,不由的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保护欲,是的,不是被教会保护,而是保护教会的保护欲。例如那些质疑"新边疆"教会的资金来源,暗示教会操作民意的媒体记者,他们可能还在某个房间里舒舒服服的瞎编新闻时,忽然房间的玻璃窗就被愤怒的信徒砸碎了,一群人堵在房子门口要记者滚出来道歉。

看着屋外愤怒的人群,在房间里敲键盘的记者只觉得这是一帮被洗脑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狂热宗教信徒,“简直不可理喻!我这是在行使第四权,是在为他们发声!”但记者终究不敢来到窗口与外面那些愤怒的人对骂,万一把外面的人惹恼了怎么办?谁知道他们下一步是扔石头砸窗户还是做别的?

回到电脑前,记者一怒之下,拿出了自己原本准备弃之不用的素材,开始为自己几个月前骂过的巨神公司说好话了,他在笔记本电脑上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直击新奥尔良救灾一线:私企效率远超宗教组织》

在卡特琳娜飓风肆虐新奥尔良后,这座历史名城的重建工作仍在艰难进行。然而,在一片混乱中,一个意外的英雄正在崛起――巨神公司。与备受争议的新边疆教会形成鲜明对比,以军事效率著称的巨神公司在救灾行动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效率和专业素养。该公司迅速部署了数百名训练有素的人员,为灾民提供食物、水和医疗援助,同时还协助维持秩序。

‘巨神的人来了后,情况立刻好转,他们不问我信什么,就给了我们急需的帮助。’当地居民说道。

相比之下,新边疆教会的救援似乎更多地集中在传教上。多位灾民报告说,他们必须先参加祷告会才能获得援助。教会发言人对此予以否认,但拒绝进一步置评。随着救灾和重建工作持续,私营部门的作用日益凸显。专家指出,这可能预示着未来灾难应对模式的转变。”

就在这个记者敲完最后一段话的时候,他的社交媒体弹出提示,提示他关注的人物更新了新动态。

加州州长安德伍德官方账号∶

"加州人民,我们与路易斯安那州同胞同在!在联邦政府的协调下,我刚刚与路易斯安那州长通话,我们已达成紧急管理援助协议。3000名勇敢的加州国民警卫队员正在登机,准备空运至受灾地区。路易斯安那,坚持住!我们来了!

[附图:加州国民警卫队员登机照片]“为我们的英雄欢呼!”

“等等,我们自己的野火季还没结束呢。想想上次的山火,万一又起火了,我们真的有多余的人手吗?”

“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又一次证明加州是美国最棒的州!其他州都应该学习我们!”

“感谢加州的帮助,我们"新边疆"教会也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救援。信仰的力量不可小觑!”

“救灾是政府的责任,不该靠宗教组织。”

“伙计,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政府、教会、民间组织,只要能帮上忙的都该上!”

“作为房产经纪,我得说教会提供的低息贷款扭曲了当地正常变动的房价市场。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接受教会的低息贷款前要仔细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不要因此陷入新的困境。”

“(oO)加州的朋友,现在我不会嘲笑你们是被宠坏了,我们现在的政府就跟蒸发了似的,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这实在太操蛋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加州模式还是“新边疆”模式

烈日当空,一顶巨大的白色帐篷矗立在泥泞的空地上,周围零星散布着几辆军用卡车和急救车。帐篷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几名身着迷彩服的加州国民警卫队员站在队伍两侧,指挥着人群有序前进。帐篷内,一排长桌上堆满了各种物资:瓶装水、罐头食品、毛毯、急救包。戴着"新边疆教会"标识帽子的志愿者们忙碌地分发着这些物资。

帐篷一角,几张折叠椅构成了一个小小的休息区,一名警卫队员走过来,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仰头痛饮,也就在这时,教会的志愿者也来到休息区,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警卫队员注意到志愿者磨破的手掌,而志愿者则看到了警卫队员被晒得通红的脖子。

路易斯安那州本就只有一万多名国民警卫队员,此时还有人在休假、有人在后勤部门,有人被部署在阿富汗,能够第一时间投入救灾的人还真没比加州派过来的国民警卫队人数多多少。巨神公司呢,拢共也就只有几百人被部署出去,所以整个路易斯安那州的救灾行动中,加州的国民警卫队和“新边疆”教会的人就是干活儿最多的几类人,前者专业设备多,军队组织力强,后勤有保障,后者人多。

来自加州的国民警卫队员先打招呼道:

“嘿,伙计,我得说,不觉得路易斯安那州这边的糟糕透了吗?州政府、市政府、联邦政府的人,好像都在做梦一样。我们在加州就不会这样,所有人都知道谁该负责什么,也没有人可以推卸责任,因为州长会亲自来到一线。上次我们遇到那场大野火,你应该看看我们的反应有多快。州长一声令下,整个系统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运转起来。消防员、警察、医疗队,甚至是志愿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齿轮都完美啮合,在危机管理这方面,我们绝对是一流的。”

“噢,我在网上见过,我知道。那你知道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又是什么样子吗?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样,当灾难来袭时,我们基本上就是在自生自灭。上帝保佑,如果我们能得到政府半分你们说的那种效率,那就可以过感恩节了。但现实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自己摸索。教会、邻里之间的互助,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救命稻草。”

“我知道不是每个州都像加州那样有钱,有足够高效的系统,但其他地方,至少应该有个基本的应急系统吧?就像避难所之类的?“

“哦,理论上我们是有的。但实际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官方的避难所不够,物资短缺,而且信息混乱到你根本不知道该相信谁。比如这里的‘超级穹顶’体育馆,电力被切断、自来水被切断,作为避难所它储存了1.5万人3天食用的食物,但实际上在第一天就涌来了3万人。食物很快就吃完了,汗味、粪味和尿味的空气几乎让人窒息,然后噩梦就开始了,有人因体力不支而倒下,有人自杀,有人偷袭国民警卫队抢武器,人们对于发生在眼前的强奸、抢劫变得熟视无睹。”

加州的国民警卫队员愣住了,但教会的志愿者仍有“离谱”的素材可以源源不断的说:

“噢,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即便洪水退了,人们的灾难也没有结束,实际上,人为的“灾难”已经开始了。当受灾的人还在努力把水从家里舀出去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从这场灾难中牟利了。我说的是那些大投资者和房地产公司。他们就像秃鹫—样盘旋在灾区上空,等着以低价收购那些被迫出售的房产。然后呢?等一切恢复正常,他们就高价倒卖,赚个盆满钵满。

说到这,国民警卫队员忽然接话道:“在加州,这种行为绝对会被严惩的,我们有严格的法律来防止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价格欺诈,这在紧急状态下绝对是重罪。如果有人敢这么干,等待他们的就是罚款罚到破产,以及去监狱的单程票。”

“哈,加州听起来真像是某种乌托邦。但问题是,你所描述的加州情况是个例外,而不是普遍现象。有时候我也想知道,如果我们有一个像你们那样高效的政府会怎样。但现实是,在美国的大部分地方,政府并不会为小人物着想的。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其他力量,我们靠信仰团结,我们相信上帝给了我们力量去帮助他人。我们的大主教塔卡沙说,‘新边疆’教会倘若要在人间建立地上天国,某种乌托邦,就必须回到最初的起点,就是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捍卫穷人的利益,这才是耶稣最初的教导。“

当他们在线下唠叨的时候,网络上也有了新的舆论激辩,加州山火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飓风、洪涝,高效负责的大政府主导救灾与“新边疆”教会的民间互助救灾,这一前一后,人们不自觉的将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然后在线上激烈的交流:

"看看路易斯安那的惨状,再看看我们加州的系统,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加州模式才是全美国应该学习的榜样。路易斯安那那帮政客应该来加州学学怎么当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华盛顿的官僚也应该来学学!建立一个高效负责的中央政府。"

“得了吧,别再吹嘘你们的'加州模式'了,我们不需要一个巨大的政府来照顾我们的一切。你们似乎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宪法。联邦政府到底有多大权力介入救灾?这是州权还权是联邦权?加州模式如果在全国推广,就是在践踏宪法,我们不能为了效率就牺牲了我们的宪政原则。"

“别拿你那套过时的狗屁宪法来吓唬人了!那是两百多年前的文件,早就不适应现代社会了。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应对各种危机,你的'州权'理论就是在拖美国的后腿。”

“醒醒吧,蠢货们!政府越大,问题就越多。看看FEMA那群饭桶的表现就知道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少的政府干预,更多的个人责任。想要真正的安全?买把枪,储备食物和水,学习生存技能。这才是真正的美国人该做的!"

“你的观点简直愚蠢至极!没有政府,你以为你那点可怜的枪和罐头食品能对抗飓风或洪水吗?美国已经落后了,就是因为像你这样的短视白痴在阻碍进步。我们需要更强力的政府部门,更多的政府项目,才能真正保护每一个公民!"

"在我看来,加州模式和'新边疆'教会模式都是垃圾!一个是社会主义噩梦,一个是宗教狂热。我们需要的是完全市场化的救灾系统。让私营公司来运营救援服务,竞争会让它们比那些懒惰的政府官僚高效一百倍! "

网上的争论几乎都是集中在“是不是应该在全国推广加州模式”,“新边疆'教会与加州模式孰优孰劣,两者能不能结合?”“现在的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是混蛋!联邦政府是傻叉!”

对美国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而言,无论是加州模式还是'新边疆'教会,都不是他们喜欢的模式,前者几乎是在加州建立了一个左翼的威权政府,再进一步的话,就快变成资本主义的大敌――社会主义了;但好在他们的模式没有在加州之外复制。

而后者也让人胆战心惊,这个不经意间迅速崛起的教会似乎在走“托古改制”的路子,高举着重拾耶稣时代的初衷的旗号迅速渗透基层,但好在它现在还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口号,许多政客、富豪和智库的知识分子相信,“新边疆”教会的路子,与其说是什么“摆脱世俗诱惑重拾初衷”,不如说是它为了在宗教氛围浓厚的美国扩大基本盘求发展而选择的权宜之计,“新边疆”教会不会一上来就心甘情愿当资本手里的牌,它只是希望自己能作为与资本家平起平坐的牌桌上的牌手。

第四百一十三章不同的美国人有不同的“共同语言”

在路易斯安那,在新奥尔良,“新边疆”教会的人与加州国民警卫队进行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当双方为同一件事――践行自己的使命,拯救生命于危难中时,就很自然的在两个不同的组织之间开始“求同存异”。

双方都聊到了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无论是加州的左倾政策还是“新边疆”教义的核心思想,都强调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在话语中自然而然的会就美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达成最基础的共识――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像华尔街和华盛顿的一些人说的那样,现在一切都好,偶尔出现的问题也很快会被美国优秀的体系纠正这类的话。

只不过,在具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双方还是有一些分歧。

加州国民警卫队员的想法,是更倾向于通过现有体制内的渐进改革来解决问题,因为加州就是用这种手段稳步渐进改革的没看到的是玩家在背后施展的阴谋诡计以及与既得利益团体博弈中的血雨腥风),警卫队员还是觉得由政府主导解决方案更为稳妥,政策更具可行性,只要安德伍德州长成为美国总统,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谈到那些政策,国民警卫队员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带着炫耀的口气侃侃而谈道:

“我们年复一年地在提高最低工资,考虑到联邦政府为我们制造的通货膨胀,人们需要更多的钱来维持生计,那当然要提高最低工资来保障那些收入最微薄的人的收入。

再说说税收,我知道,我知道,没人喜欢谈论税收,事实上,加州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重税之州,实际上,我们的州长一直在谈减税,实施新的累进税制,但那些企业家却对减税叫苦连跌,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普通人没有避税手段,减税是实实在在惠及我们普通人,但那些有钱人呢?他们之前有大把的避税手段,但现在他们没有人不乖乖缴纳州—级的税了。

医疗也是个悬在我们头上的大问题,我看新闻中提到的,加州正在制定州级的全民医保计划。安德伍德州长宣称他会像当年制服安然这个混蛋企业在加州牟利一样,为加州谈出一个最惠及民众的全民医保计划。

我们还有全美国最大规模的普惠教育,那些从加州毕业的年轻人挤破了脑袋想要为加州服务,因为政府财政会介入补贴他们的学贷利息。我们还有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和住房合作社,谈到房子,好吧,谁不希望在大城市有大房子或者宽敞的公寓,住房价格又一直在涨,看起来买一套房子肯定不是错误的选

择,但如果你不对买房有执念,那么即便是洛杉矶和旧金山,也能通过申请单身公寓或者更大一点的家庭

公寓来留在大城市。“

这些加州的国民警卫队员还会聊到自己的待遇,还是通过州财政的补贴,他们的待遇几乎与驻外的美军部队一个档次,也不需要为一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买单。说到最后,他们每个人都在谈小布什总统干完最后一届后,安德伍德州长会不会有机会冲刺2008年的总统竞选,仿佛安德伍德带着这套政策包在整个美国实施,整个国家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另一边,"新边疆"教会成员则非常疑惑这位安德伍德州长到底能不能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成为美国总统,因为塔卡沙大主教曾引用一位名人说过的话评价过共和党和民主党,说“共和党与民主党的不同,区别在于其中一个是从上而下的剥树皮,另一个是从下而上的剥树皮”,在民主党这样的大染缸中,被你们夸的那么厉害的安德伍德先生是如何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

如果安德伍德真能保持初心,那么就一定不会被其他州的民主党高层接受,他们会害怕安德伍德成为美国总统,假如他们无法用正当手段阻止的话,就一定会用阴谋加害安德伍德,就像2000年前的无耻之徒加害了耶稣。

因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安德伍德这样的“好人”只能困于加州一地,那么真正的变革就必须从更广泛的底层开始,借助教会的力量,使四分五裂的美国不同族裔、不同地域的人在信仰的加持下团结起来,使得路易斯安那州的、德克萨斯州的、密西西比州的、讲不同语言有着不同地方习俗的人团结起来,这样“跨州连郡”的团结汇聚的力量将深刻影响和改变未来的美国,如同基督教永久的影响了罗马帝国和之后的欧洲基督教国家那样。

当然,加州国民警卫队员也会说"新边疆"教会的想法未免天方夜谭,安德伍德州长好歹是改变了加州,改变了这个全美国经济最好的州,"新边疆"教会如今看起来信徒挺多,在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都有广泛分布,有“跨州连郡”之势,但到底没有主导任何一个州的政策、政治、经济。

只是,他们没有太多心情和"新边疆"教会的人继续辩驳下去,因为对方提了扎心的问题:“如果民主党高层真是这样看待安德伍德的,那么安德伍德不仅是'往前进一步'危险重重,可能‘原地不动’都已经被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了,如果大家都看好的安德伍德要完蛋,谁来解决美国的问题?”搁在过去,这些基层士兵军官压根不会想这些问题,但随着诸如“美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各式各样的“学习小组”日复一日的启发下,他们已经有了这了种政治上的思考了。

双方的辩驳就这样沉寂下来,直到太阳落下山,其中一方才向另一方伸出手:“虽然道路不—样,但我觉得,我们方向应该是一样的,总之,祝你们成功!”

“也祝你们成功,或者,祝我们在未来都成功!”

此时此刻,美国国会大厦里气氛热烈。议院会议厅内座无虚席,435名议员全部到场。主席台上,议长手持木槌,身着深蓝色西装,目光扫视全场,一项新的法案即将通过,噢,今天的事儿那当然与路易斯安那州的灾难毫无关系,那里死了多少人丝毫不影响华盛顿的政客们。

当援助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法案提出表决时,电子计票板开始闪烁。绿色的"赞成"票数迅速攀升,很快达到了100%。全票通过的结果在大屏幕上清晰显示。

顷刻间,整个会议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民主党席位上,议员们身着各式西装和裙装,起立鼓掌。共和党—侧,同样是一片站立的人群,掌声不绝于

耳。在这片欢呼声中,两党的大佬缓步走向会议厅中央,在众目睽睽之下相遇,脸上都挂着微笑,各自伸

出一只手握在一起,另一只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好—幅团结友好的画面。周围的议员们看到这一幕,掌声更加热烈。整个会议厅沉浸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氛围中,仿佛所有的党派之争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第四百一十四章新年新战争——黎巴嫩战争

在黎巴嫩与以色列的边境的一处“高危地区”,在此地巡逻的以色列国防军(IDF)并没有按照手册上的要求,在在这种“高危地区”安排步兵徒步巡逻伴随车辆前进,提高戒备,而是所有人缩在装甲车中懒得出来,期盼着尽快巡逻完然后赶紧回去。IDF士兵的操作不出意外的话就出意外了,路旁的IED炸响,瞬间掀翻了巡逻的装甲车,同时,道路两侧的反坦克导弹也在猛击这些装甲车,一伙武装分子冲上来,打死了其中一部分IDF士兵,又绑架了其中几名。

黎巴嫩的总理则在愤怒的质问真主党的人,质问他们为什么要挑衅以色列,这极有可能把战火带到黎巴嫩来,但真主党却回答说他们保证局势会在一到两天内恢复平静,真主党会用这些IDF俘虏从以色列人手上交换俘虏,以色列不敢做出激烈反应!

这样的袭击并非以色列闻所未闻的情况,在过去数年的边境冲突中,发生过多起这样的袭击、绑架士兵的情况,以色列人清楚这帮真主党的风格,真主党也在历年的交手中摸清楚了他们的对手,并对自己的军事准备有充足的自信,他们相信,以色列如果不想得到一个更糟糕的结果,他们就会像以前那样,乖乖交换人质。

然而,这一次,情况有了些许不同,真主党和IDF的许多人都没料到,这种在过去数年中发生过多次的事儿,居然会突然升级烈度。这看似古怪,但并非毫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