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蝉知夏
洛子君微笑道:“白玉宁,那现在,先生就先借用一下你的名字。我叫洛子君,你叫白玉宁。”
“借用名字?”
此话一出,其他小贵人们,都满脸疑惑,被勾起了兴趣。
后排的那些年轻男女,窗外的丫鬟仆人们,也都心头好奇。
洛子君直接讲起了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嫉恶如仇长得很漂亮的女县官,她的名字叫作白玉宁……”
“噗……”
白玉宁突然就笑了起来,连忙掩着小嘴,红着小脸嘀咕道:“女孩子怎么能做县官?”
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觉得很好玩。
洛子君接着讲:“有一天,她抓到了一个偷取仓库铜钱的人,那人是仓库管理员,长得又高又大又英俊,他叫洛子君……”
“噗——”
“哈哈哈哈……”
“先生脸皮好厚啊!哈哈哈哈……”
下面的小贵人们,顿时都忍不住哄笑起来。
窗外的丫鬟仆人们,也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就连角落里站着的董文培,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这时,在另一个窗口处,一名穿着粉裙,手里拿着一束鲜花的娇俏少女,也睁着大眼睛,偷偷看向学堂里面,同时,竖起了两只小耳朵。
洛子君继续道:“白玉宁小县官非常生气,让人把他抓到公堂审讯。洛子君却不以为意,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值得您动怒吗?】,玉宁大人非常生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那洛子君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又英俊,但其实没读过书,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玉宁小大人便亲自解释。”
“你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若天天用绳子锯木头,即便绳子软,木头硬,只要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滴的时间久了,石头也会被滴穿。”
说到此,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其实这里有三个成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可以算作一个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也可以算作一个成语。它们的意思大抵相同,但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前面的成语,来时刻告诫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
此话一出,后排那几名年轻男女,目光皆是一亮。
那名紫裙少女眸中光彩熠熠,低声喃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站在角落里的董文培,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洛子君又道:“后面两个成语,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成功。比如,白玉宁同学,她长得这么漂亮,又这么聪明,如果她每天都好好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那么她长大以后,她就是一个又漂亮又聪明的女孩,人人羡慕。但如果她不坚持读书,每天只知道玩,那么长大后,她就变成了一个又漂亮又笨的女孩了,大家都嫌弃。你们在座的都是一样,只有坚持不懈读书,以后才能做个有用的被人羡慕的人。”
“大家可以跟我说说,谁以后长大了,想要变成一个笨笨的被人嫌弃的大孩子?”
台下的小贵人们都笑了起来。
白玉宁脸蛋儿红红,笑的也很开心。
洛子君又问道:“那么现在,大家告诉我,你们刚刚记住了几个成语?”
白玉宁立刻站起来,第一个回答道:“三个,第一个是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第二个,是绳锯木断,第三个,水滴石穿。”
洛子君鼓掌道:“看看,我就说白玉宁又漂亮又聪明吧。”
此话一出,白玉宁旁边的一名小女孩,也连忙站起来道:“先生,我也记住了,是三个成语!”
其他人也见此,也都纷纷站起来,争相回答,生怕先生说自己不够聪明。
“先生!我也记住了!”
“先生!这太简单了,我也记住了!”
看到这一幕,后排那几名年轻男女,皆相视一眼,面带微笑。
角落里的董文培,也含笑点头。
洛子君面带微笑,鼓掌道:“好,看来大家都很聪明啊,先生十二岁才能记住,原来先生在你们前面,是个大笨蛋。”
此话一出,小贵人们都笑了起来。
课堂上的气氛,愈加活跃起来。
洛子君拿起第二本书,看向了上面的诗词。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一首诗。这首诗……叫作《童趣》。”
他拿着书,走下讲台,把书本放在了一名胖胖的看起来有些自卑的小男孩面前,问道:“这首诗,你会读吗?”
小男孩仔细看了一遍,连忙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洛子君温声问道。
小男孩低着头,怯怯地道:“张启升。”
洛子君道:“好,张启升,你来把这篇诗读出来,让大家都能听见。”
小男孩有些紧张,支支吾吾。
洛子君鼓励道:“没事,大声读出来,待会儿先生给你讲个故事,关于你和先生的故事。”
张启升顿时抬起头,看着他。
洛子君鼓掌道:“大家一起给张启升鼓掌。”
白玉宁立刻第一个鼓掌。
其他人见此,也都立刻跟着鼓掌。
后排的年轻男女,也都满脸含笑鼓掌。
窗外,一群仆人中间,一名中年仆人,见此一幕,也连忙激动地鼓起了掌。
张启升顿时鼓起勇气,拿起了书本,有些紧张地大声读了起来。
“山间捉萤火,
草地逐蝴蝶。
笑语随风远,
童心不染邪。”
虽然其中断断续续,但总算读了出来。
“读的很好,大家都鼓掌!谁鼓掌鼓的最响亮,谁就是最聪明最厉害的人,那些鼓掌鼓的小声的,肯定是没力气的笨蛋。”
洛子君说完,第一个鼓掌。
学堂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大家都很用力地鼓掌。
张启升涨红了脸,低着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洛子君接过书,重新朗声念了一遍。
然后开始讲解这首小诗的意思,意思很简单,他先是随意解释了一遍,然后说起了故事。
“一天晚上,月亮很圆,星星很多,张启升和许多小朋友,在山间的草地上玩耍,这时,一只长得又高又大又英俊的……萤火虫从草丛里飞了出来,大家猜猜,这只长得又高又大又英俊的萤火虫,叫什么名字?”
大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的东倒西歪。
“叫先生!”
“叫洛子君!哈哈哈哈……”
“先生脸皮好厚啊,哈哈哈哈……”
后排那些年轻男女,也都忍不住笑的掩住嘴巴。
洛子君继续讲着:“对,它叫洛子君,这时,又有一只又漂亮又聪明的小蝴蝶,从草丛里飞了出来,你们猜,它叫什么名字?”
白玉宁顿时红了小脸,吃吃地笑着,满脸羞涩地小声道:“白玉宁……”
其他人也都哈哈笑着猜测:“白玉宁。”
不过有几名小姑娘,顿时有些不满意,撅起了小嘴。
洛子君道:“它的确叫白玉宁,不过在它身后,还跟着更多又漂亮,又聪明的小蝴蝶,它们叫白荣荣,蓝芊,杨丹欣……这时,又有很多又高又大又英俊的萤火虫飞了出来,他们叫白松,王一平,张传……”
他一边看着桌上的名单,一边念着。
“它们热热闹闹,一起在草地上飞来飞去,张启升和小朋友很开心地追逐着它们,欢乐的笑声,在星空下飘扬……”
“这是他们的童年乐趣,也是他们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先生这里也有两首小诗要送给大家。”
“柳下听蛙鼓,溪边弄小舟。纸鸢乘远梦,天际一同游。”
“山高路远行,步稳梦自成。风雨难阻志,初心向光明。”
“先生希望你们长大后,依旧能保持童心,天真无邪,互助互爱,快快乐乐,不被人间尘埃所污染。一步一个脚印,奔向自己的梦想,即便风大雨大,也难阻你们带着翅膀的志向。”
说完,课堂里安静了数息。
接着,后排那名紫裙少女,率先鼓掌。
然后,掌声如雷。
窗内窗外,皆是响亮的鼓掌声。
待掌声歇,洛子君拿起笔,又在黑板上写下了最后一个考题的答案。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104章 白府白蛇再现,注定今世姻缘?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董文培喃喃地念着看着黑板上的劝学诗,不禁眼中光芒一亮,满脸激动。
“好!好一个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他不禁击掌赞叹,又惊又喜。
随即连忙一改之前态度,对着眼前少年拱手行礼。
“仅凭这首《劝学》,公子之名,当悬于我安国府学堂之堂匾之上,供众学子景仰矣!”
“豆蔻。”
那坐在后排,穿着一袭淡紫衣裙的少女,突然对着窗外喊了一声。
一名丫鬟模样的少女,连忙从后门进来。
那紫裙少女道:“记住这首诗,去找师傅来,立刻装裱好,悬于学堂之外,大门之上。让我安国府所有学子,每日进门,便能看到。”
“是,小姐。”
名叫豆蔻的丫头,立刻答应一声,恭敬退去。
那名紫裙少女这才站起,对着讲台上的清秀少年低头施礼,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道:“洛公子之才,果然名不虚传。那日在书院听到你们西湖书院的老师说起,小女子还有些不信,今日一见,才知所言非虚。洛公子若能来我安国府学堂教学,我等感激不尽。”
原来此女名叫白青桐,是安国府三夫人的千金。
她从小便聪颖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于诗词更为擅长,素有才名,而且还是贾府海棠诗社的成员。
那日书院交流,她也受邀前往,听说了“洛子君”这个名字。
毕竟当时西湖书院老师说的那首“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以及那篇《爱莲说》,让她印象极为深刻。
刚刚这少年在门口自我介绍时,她立刻就想起来了。
不过实在没有想到,这等才子,会突然来到他们安国府的学堂,应聘教书先生。
董文培连忙介绍:“子君,这位是三小姐。”
洛子君连忙拱手施礼。
白青桐微笑道:“洛公子不用客气,若公子若愿意留在我安国府教学,有何需要,尽管对小女子说便是。”
随即又道:“对了,洛公子现在住在哪里?若是公子方便的话,可以就近住在府中,平时来上课也方便一些。府中丫鬟仆人,应有尽有,公子尽管使唤。”
洛子君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在下现在与姐姐姐夫一起,住在肃国府。不过,若能住在贵府,自然最好。”
他本来还在为练武和药浴的事情发愁,没想到一下子就解决了。
上一篇:是,日本首相
下一篇:提瓦特之开局盗宝团,打劫申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