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从海岛领主开始 第72章

作者:刀如故

  庞大的战列舰,会不会让工人在制造时就发疯?

  这一切都说不好。

  修斯转过头,看向克洛伊。

  “所以,你们知道世界如此危险,依旧选择前行?”

  “是的,所以我们自称逐火之蛾。”

第122章 授权书与期权合同

  耶利米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看着已经高高升起的太阳,只觉得这几天是这辈子过的最舒服的一段时间。

  海盗的生活看起来风光,可海上的风吹雨淋,整日单一的吃食,总是带着霉臭味的淡水,以及不知何时会到来的风暴,都让这群人连睡个好觉都变成奢求。

  而他已经在卡斯特尔住了三天了。

  自从上次把那种硝化甘油的样本送去宝石湾后,整个海盗王庭都轰动了。

  是真的轰动,据说那边拿去试验的那位海盗没有当回事,他自己和一整片礁石都一起飞上了天,炸出一大片马面鱼。

  而那轰鸣声几乎整个宝石湾都听到了。

  当时就有一大批海盗们兴奋地扯起帆围了过来,自从那位海盗王统一风暴洋并建立海盗王庭以来,海盗们就没有多少仗好打了,这群人整日闲得发慌。

  而他们到了这里,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就更兴奋了。

  这种声音响,威力大的东西很符合海盗们的审美,耶利米从来没有这么受欢迎过,瞬间就有一大堆船长上来勾肩搭背,海盗们恨不得让他再生出四个肩膀好搭上去,连他的屁股都被挤不进去的海盗拍了几下。

  这事儿就连几位大海盗都惊动了,据说他们争吵了一阵,最后耶利米被派驻到卡斯特尔岛上,当海盗王庭和领主修斯之间的传声筒。

  这正合他意,现在到处没有仗打,出海劫掠几月都未必碰得到一只肥羊,耶利米的海盗船都快散伙了。

  现在不少海盗都有这种苦恼,自从宝石湾统一这里,整个风暴洋开始交海税后,劫掠就越来越难了。

  大环境不好,海盗们只能打破了头去抢替海盗王庭收税的活儿干。

  这活儿赚不了几个钱,但胜在稳定,旱涝保收,前几年大家都瞧不上这个,现在却变成了香饽饽。

  至于耶利米,现在终于熬出了头,不用再到处小岛跑着收海税,可以长驻卡斯特尔了。

  “船长,昨天有三个人喝多了甜果酒,和人打架,被巡逻队抓走了。”

  旁边一个有些秃顶的男人凑了过来,小声说。

  耶利米瞥了他一眼。

  这是他船上的大副,加隆,一直想成为一名船长。

  可惜靠打拼就能混出头的好日子过去了,宝石湾承平日久,哪那么多空船让他上位?

  “不要起冲突,拿些钱去找治安官问问,看能不能放人。”

  “去了,他们说什么都不放人,我搬出宝石湾的名头都没有用。”

  “哦那算了。”耶利米想也不想的回答。

  海盗们的组织形式相当松散,那些船员并不是耶利米手下的士兵,而更接近于他的合伙人。

  船长带着海盗们劫掠,赚到了钱按比例分给每一个人。

  这个简单的规矩得到了最严格的执行——船上是非常封闭的环境,下面的人想和你爆了就一定能和你爆了,因此除了战斗时,海盗船上的民主程度比贵族老爷们组成的议院都高。

  所以让耶利米去救人?

  那些又不是他的手下,合伙人罢了,何况现在到处都是散伙的海盗团,招人简单的很。

  加隆愣了愣,有些不解。

  所以你只能当个大副,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耶利米心中冷笑一声,底下那些海盗只需要打打杀杀的就够了,想当船长,需要考虑的就多了。

  “我先去庄园里,找领主问问,或许有什么转机。”

  加隆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好,船长,那我先走了。”

  耶利米慢条斯理的穿戴整齐——当然了,火枪和弯刀是不会拿的,让修斯误会就不好了。

  一路来到庄园,在修斯的书房门口,等着进去见面的人排起了队。

  见鬼,怎么当个领主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忙?

  他当船长都没这么累。

  而当耶利米走进书房时,看到修斯桌子上那一堆文件,更是深吸了一口气。

  他还是老老实实当个船长吧,边境伯爵真不是好当的。

  “耶利米,你来的正好,我需要几张授权书,就是你们颁给货船的那个。”

  “那个需要花钱买,而且得让海盗王庭同意才行,你知道的,挂我们旗子的人多了,海盗就没什么能去抢的了。”

  修斯撇了撇嘴:“我总得有人能运东西吧,如果没有授权书——你们真的要去抢运硝化甘油的船吗?”

  运硝化甘油的船?那玩意一桶就能把整条船送上天,耶利米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

  “你要多少张?我去找海盗王庭。”

  “五张,其中两张会挂着卡斯特尔的旗帜,剩下的交由我们信任的商人打理。”

  耶利米有些不太明白,什么叫挂着他们的旗帜?

  卡斯特尔也有自己的旗帜了?

  或许这位领主准备组织自己的商队?这有可能,总不能是组建自己的海军吧。

  

  以帝国的实力都养不出一支像样的海军,卡斯特尔又能拿得出什么呢。

  五张授权书问题不大,海盗王庭一定不会吝啬的,但

  耶利米的眼珠转了转。

  “这不可能,你知道授权书多难搞到吗?最近你花钱都.这是什么?”

  他还没有说完,修斯就塞了一张薄薄的纸条在他的手里。

  耶利米低头看去,纸条上花花绿绿的,有着非常繁复的印花,上面写着不少字。

  至于写的什么.抱歉,耶利米不识字,他只认识海盗文。

  “期权合约。”

  合约耶利米知道,但.

  “期,期权?”

  “对,就如字面意思,它赋予你在某个日期前以固定价格购买物品的权利,你可以在到期前行权。”

  “???”

  “简单点说,你拿着这个可以在月底购买五手.五份的硝化甘油。”

  这是修斯最近搞出来的东西,工厂的产能有限,生产什么现在是由他来说了算,但如果仅凭主观判断很容易忽略市场需求。

  因此他便制定了期权合同制度,考虑到卡斯特尔目前的状态,这种合同暂时还不允许买卖,仅仅只是个雏形。

  硝化甘油这个词耶利米听明白了,这玩意现在就是海盗间的硬通货,几乎没有它解决不了的问题。

  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用硝化甘油消灭问题。

  “这是我赠与你的,代表着唔,卡斯特尔与宝石湾的友谊。”

  卡斯特尔和宝石湾有什么友谊?

  耶利米听了简直想笑,但他还是把这张新奇的期权合同收到了口袋中:“宝石湾与卡斯特尔的友谊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修斯笑着摆了摆手,耶利米便喜滋滋的退了下去。

  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下一个要进来的人。

  阿列克谢。

第123章 产能过剩?是时候倾销了

  高大健壮的北境人和他手中小巧的文件袋有些不搭,阿列克谢面无表情的盯着耶利米看了几秒,最终还是冲他点了点头。

  耶利米咧嘴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出去,正想说些什么,就看到阿列克谢顺手关上了房门。

  这家伙.

  耶利米还想说些什么,但却被身后排队的文书们挤了出来。

  “该死,他就不嫌累么,我看海盗王庭的那些大海盗们也没这么多人要见吧。”

  “阿列克谢。”修斯看了眼关上的房门,才开口说道:“诺拉的事情,调查的怎样了?”

  诺拉离开时说一周左右便能带人回来,现在已经超过一周许久了。

  再加上克洛伊的提醒,修斯猜测她或许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需要帮助。

  对于诺拉,修斯还是觉得能帮就应该尽量帮一下的。

  一是她在修斯向她求助时伸出了援手——凡事论迹不论心,她不管出于什么缘由,确实是帮助到了修斯。

  二就是她打算带来的那批难民们了。

  诺拉刚准备动身时,岛上不过刚刚建立了橄榄油和肥皂工厂,人手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岛民们改个行,摇身一变成为工人就可以了。

  可现在,硝化甘油的产线和钢铁厂开始建立,人手立马开始捉襟见肘了。

  哪怕修斯用上了蒸汽机,人口问题也变得有些迫在眉睫。

  目前碧翠丝带来的那批熟练工人能够顶上,勉强维持运行,将来他不管想开任何工厂都会面临招不到人的窘境。

  不是开出的工钱不够,是岛上一共就这点人口。

  修斯去找海盗要授权书,一方面是打算卖出商品,另一方面就准备进口粮食了。

  目前大批人手都被生产粮食占住了,岛上的食品价格也是一路上涨。

  进口粮食虽然会让基本盘受制于人,但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

  他对此已经有了些代替思路,前段时间妮妮的法术研究有了进展,他已经委托艾什去尝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粮食不会是多大的问题。

  可人口不够却是非常大的麻烦。

  “领主大人,诺拉的事情我已经通过皇室的渠道去问了,当初就是皇室举荐她过来的,他们一定有得知消息的途径。”

  修斯点了点头,他找阿列克谢就是为了这个。

  静默圣堂是在皇室的推波助澜下才能来到此处的,那遇到麻烦问他们一定是最简单的。

  而皇室对此一定会很积极,他们在不遗余力的去对抗烛光会。修斯和碧翠丝曾聊到过这些,据说现在莱茵那边矛盾更加突出了。

  或许用不了多久,那位女皇陛下就会为帝国换个国教。

  修斯看了眼阿列克谢,两人都看出了彼此的想法。

  “那些难民们对我们很重要,有什么其他办法去接触一下么?”

  难民们大多是青壮年,老人一般熬不过漫长的逃难路程,哪怕有静默圣堂的庇护也是一样。

  这批人对领地有多重要,阿列克谢自然知道,因此他有些为难的拧起了眉。

  “这方面我并没有靠谱的路子,您知道的,我虽然是北境人,但却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后来一直在莱茵,北境这边没有什么人脉。”

  修斯点了点头,他本也没抱太多指望,只是这就有些麻烦了。

  “您或许可以联系一下公爵大人?”

  公爵自然是指科恩公爵,这具躯壳的生父,但修斯自家人知自家事,科恩公爵的名头在北境并不好使。

  北境是传统派贵族的地盘,科恩公爵虽然也是老派贵族,却和皇室走的更近——修斯都成了边境伯爵了,理论上是女皇的家臣。

  因此科恩公爵的影响力很难扩散到北境。

  “算了,这件事先这样吧,我会想想别的路子的。”

  修斯有点头疼,揉了揉额角。

  他打开笔记本,看了眼备忘,又抬头问向阿列克谢。

  “现在几个工厂都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