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10章

作者:风兮破地

  人民党这五年来培养了不少的军事和政工干部,想要在政务上有所表现,那需要一步步地熬资历,或者是花上漫长的时间去完成艰巨的任务。陈天华是林主席所看重的人,然后就被扔到陕北的穷乡僻壤承担重任去了。要是在陕北做的好,那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拔。要是做的不好,估计就要去坐冷板凳。

  杨宇霆对去地方上工作没兴趣,因为那样升迁太慢了。他有才华,也有野心,思来想去,想要快速地往上爬,唯有获取军功这一条道路。看看郭鬼子,脾气那么臭,除了会打仗什么都不会,两年前还跟他是一样的级别,现在已经是近卫军的旅长了!要是转入野战军,立马就能以代理的身份指挥一个师的部队!

  痛定思痛后,杨宇霆又想办法加入了【近卫军】。他是念完了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又参加过实战,理论和作战经验都不缺乏,但是想要进入【近卫军】依旧是困难重重。别的不说,光是那三个月的军官培训就让他差点被淘汰了。杨宇霆在日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但是【近卫军】的训练要比日军更为严格,甚至可以说是严酷了。不光是有体能和技战术的残酷训练,还有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也不能落下。那三个月的训练中,杨宇霆每天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多余的。

  但好在他熬下来了,毕业之后被授予了近卫军团长的职务,接着就被调到了越南适应当地的环境。才适应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战斗就爆发了。然后,杨宇霆就带着一个团的战士开始在丛林中穿插前进。正面战场上已经打了起来,集团军的重炮部队用凶猛的火力吸引了法军的注意力,他们则是负责去抄法军的后路。

  在外东北和朝鲜,杨宇霆感受过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在那种恶劣的天气里面,冷风就像是刀子一样,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就是因为战斗环境太过恶劣,才让杨宇霆产生了去从政的念头。本以为外东北那边就是最恶劣的情况了,但是越南的雨季就比外东北的严寒更让他难受。

  这只是他的主观感受,实际上或许未必如此。外东北的寒风已经是前年的事情,雨水泥泞还有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虫子却就在眼前,相比之下,自然是眼前的这些东西更让人难受。

  停下来修整的时候,杨宇霆脱下了鞋子,在地面上的水洼中洗了洗脚上腿上的泥泞。将脚上的黑泥洗掉后,赫然发现脚掌呈现一种惨白的颜色,看上去就像是冷冻过的猪肉,跟外东北那些冻僵尸体的颜色也很像。这是因为皮肤在水中泡得太久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光是杨宇霆一个人这样去,其

  他的战士和指战员也是样。他自己背着步枪,带着120发子弹,此外还背着一个弹药箱,里面用油纸包着两条50发的机枪弹链。艰难的行军让杨宇霆非常的难受,但他只能去抱怨这该死的天气和无处不在的昆虫与毒蛇。其他战士背负的重量比他更多,特别是100mm迫击炮组的战士们,各个都是背着四十多公斤的重量赶路,他自己只是额外带了两条弹链而已。

  雨水变的小了一些,但是天上依旧有乌云翻滚,说不定什么时候雨水又会倾盆而下。杨宇霆只希望不要像昨天那样下大暴雨,【近卫军】能够忍受各种各样的艰苦环境,即便是下大暴雨也能继续行军,可是在大雨之中会迷失方向,他们这个团已经有上百人失去了联系。

  他忧心忡忡地看了看天上翻滚着的乌云,再次痛骂这该死的鬼天气,然后从怀里掏出压缩饼干啃了两口,接着准备喝点水。伸手一摸,却发现水壶上的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水壶里面的寡酒只剩下了那么一点点。

  后勤部门给作战部队配备的寡淡酒水能保存很长的时间,能有效避免战士们因为饮用污水而生病。去年第十师进入越南作战的时候,就发生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乃至于因为疾病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减员超过了战斗中的伤亡。有鉴于此,总参在桂林到前线的道路上建立了好些补给中心,运送了大量的酒水药物和食物过来。

  杨宇霆口中干渴难耐,将水壶中带着一点点酒味的饮水喝掉,犹豫了片刻,就拿着水壶去接从树叶上落下来的水珠。地面上的积水是万万不能喝的。这是在训练中再三强调的事情,【近卫军】都是膀大腰圆的勇士,对疾病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并不是说就不会生病。

  “团长你没水了?喝我的吧。”

  边上有战士将水壶递了过来,杨宇霆咽了咽口水,喉咙里面一片焦灼,“不,你的水先留着,关键时候再喝。”

  第四百一十章 事已至此

  “轰!”“轰!”

  “轰!”

  大地在炮火中颤抖,泥土沸腾,树木倾倒,前线的法军阵地被炸成了一片废墟。法军也不是光挨打不还手,他们使用75mm速射炮发起了反击。“75小姐”作为法国人的杀手锏,在丛林中发挥了非常强劲的作用,安装了液压驻退复进机构后,射速最高能达到每分钟十五发,彻底地压制住了人民军的山野炮。

  法军的炮兵战斗力很强,炮兵军官素质很高,他们都是久经训练,炮弹打的又快又准,封锁住了丛林中的那几条道路。人民政府缴获过几门法制75mm速射炮,林大帅也能买到相应的技术资料,不过人民政府的兵工厂并没有生产这种速射炮。不是因为不好,而是之前中国没有相应的生产技术,即便是有图纸也很难生产出来。

  跟俄军和日军打仗的时候,人民军需要的是能够立刻大量装备的武器,兵工厂的产能主要用来生产步枪、机枪和迫击炮了。管退式火炮很好,但至少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研制成功,想要把产能提上去又要花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行。年产十几门几十门75mm速射炮影响不了战争的走向,几千门迫击炮绝对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落后的国家就要有落后的打法。在步枪规格都没有统一的时候,去追求高大上的武器是不合适的。75mm速射炮是很好,但不适合之前的中国。事实证明,林大帅的选择并没有错,在东北、外东北和朝鲜战场上,配合着人民军机动灵活的战术,迫击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敌人的小据点根本就挡不住82mm迫击炮的轰击。使用“步兵渗透战术”的人民军带着重机枪和迫击炮把俄国人和日本人打得溃不成军。

  就算是到了东南亚的丛林里面,迫击炮依旧非常好用。人民军的山野炮是被法军的速射炮给压制住了,但人民军有更多的迫击炮。不管是82mm迫击炮还是100mm迫击炮,都能够轻易地碾碎法军的重机枪阵地。120mm口径的迫击炮则能对法军的炮兵阵地产生巨大的威胁。

  “轰!”爆炸声中,贝特朗少将抓起电话大声喊道:“我们遭到了猛烈的攻击.......需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大炮.......更多的炮弹!”

  “敌人有多少?到处都是!树林里面都是中国人!”

  贝特朗大喊道:“有什么部队都派上来!什么?正在下雨?看在上帝的份上,敌人可不会因为下雨就停止进攻!要是没有更多的部队和更多的大炮,我就只能下令撤退了!就算是要把我送上军事法庭我也会这么做的!”

  他怒气冲冲地将话筒砸下,骂道:“见鬼!下雨部队过不来?这是我这个月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通讯兵浑身湿漉漉的冲了进来,将最新的电报译文交给了参谋军官。

  参谋只看了一眼就大叫起来,“东湖那边出现了敌人!”

  “什么?中国人都打到东湖了?”贝特朗上前抢过电报,只看了两眼就将电报扔在了地上,然后讯速地在地图上寻找东湖的位置。他俯下身子,在桌面上的地图上看了几秒钟,然后抬起头来问道:“第3步兵团呢?他们怎么把敌人放过来不了?”

  参谋回答道:“电话线路断了,电报机也联系不上........或许是机器出了故障。出现在东湖的应该是敌人的渗透部队,第3步兵团还有一个炮兵连的支援,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打垮了。”

  “派人过去联系第3步兵团,一定要搞清楚东湖那边的具体情况!”

  “是!”参谋军官迟疑了片刻,说道:“雨太大了,很多道路被淹了,即便是派人过去,只怕几天内也没法得到准确的消息。”

  贝特朗少将看着外面的大雨,哀叹道:“这么大的雨,为什么中国人还能发起进攻?”

  “您知道的,他们是中国人,非常野蛮,不在乎人命。”

  安子山,东湖以东三十里,法军第3外籍步兵团已经战斗了一天一夜。没人知道中国人是什么时候靠近的,大雨掩盖了所有的痕迹,给人民军的调动提供了掩护。第3外籍步兵团并没有因为下雨就放弃了戒备,他们派出了侦察兵在营地外的树林中警戒,但是雨水太大了,直到中国人发起进攻的时候,那些侦察兵才发现了事情不对,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接二连三的炮弹落在了营地中,爆炸的气浪掀翻了马厩和一座瞭望塔,紧接着,重机枪和步枪也加入到了射击的行列。

  第3步兵团是从非洲调过来的,属于法国“外籍军团”,全称是法国外籍军团第3外籍步兵团。这个团的士兵都是志愿从军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在遭受突袭后,他们只混乱了几分钟就自发的进行了的反击。一些法军士兵砸开了营房的窗户,将重机枪架了上去,朝着雨中枪声响起的方向猛烈开火。配属于第3外籍步兵团的炮兵连也迅速地开火,用凶猛的炮火轰击任何可疑的地方。

  法军的反击是如此的猛烈,在射击后的白刃战中丝毫不落下风,以至于指挥作战的蔡锷不得不放缓了进攻的节奏,暂时将部队撤了出来。但是人民军并没有撤走,而是用持续不断地进攻,消耗法军的弹药和士气。

  法军并不敢离开营地,四面八方都有枪炮声响起,在他们看来,处于安子山山腰的这个营地已经被中国人团团包围了。他们想要用团里配置的电台呼叫援兵,但是电台出了故障,想要打电话,电话线也被人民军切断了。其实他们并没有包围,蔡锷手中的部队比第3外籍步兵团的兵力是要多一些,但是没办法把法军完全包围起来,只能封锁几条交通线。

  大雨不光是给法军造成了困难,恶劣的环境给进攻方造成了更多的困难。集团军司令李大眼知道越南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雨,但是没想到今年的雨季来的这么早,这么猛烈。等到他知道的时候,部队已经开始进攻了。既然已经这样,那就只能按照作战计划继续打下去。

  法军还有干燥的营房,能够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而人民军只能待在湿冷的林子里面。蔡锷在云南待过几年,但越南跟云南的天气并不一样,他对此并没有很好的心里准备。依照蔡锷的看法,他们最多还能在丛林里面待一个晚上,要是在明天下午之前还不能歼灭敌人的话,就只能撤走。

  不是害怕法国人的援军,而是因为战士们的身体吃不消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雨一直下

  蔡锷跟曾经割据云南的唐才常一样,都是湖南人。当年唐才常带着自强会的成员在武昌发动起义,失败后是蔡锷背着中弹的唐才常从武昌逃了出来。他们是逃出生天了,自强会的很多成员却在被俘后被张之洞给下令枪毙了。

  唐才常在云南养了一个月的伤,本来已经心灰意冷,准备跟蔡锷一起东渡日本,没想到朝廷突然间就完蛋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双双殒命。他敏锐地意识到了机会到来,果断地在昆明再次发动了起义,这一次起义大获成功,唐才常得以控制云贵等地长达四年之久。蔡锷在起义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唐才常建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就是云南军政府的头号战将。

  等到人民党在北方站住了脚跟,很快就跟昆明这边联系上了,双方展开了很多经济上的合作,包括在云南建立卷烟厂。大名鼎鼎的“熊猫牌”香烟就是昆明卷烟厂生产的。云南军政府跟人民党之间不光是有经济上的交流,还有军事上的合作。蔡锷读完了林永昌所有的著作,早就变成了一个“林永昌主义者”。唐才常因为挨过一枪的缘故,加上跟人民党之间的合作很愉快,他也没有多少坚定的抵抗意志,等到人民军解放了广州,在

  大局已经的情况下,云南军政府并没有做多少抵抗。唐才常去太原当水利部部长了,蔡锷则是继续留在军中带兵打仗。

  蔡锷今年才二十二岁,身上有着年轻人的一切特质。他对人民军取得的成绩很是佩服,但是并不认为自己比北方的那些名将差了。他曾经仔细地研究过人民军的各种战例,觉得我上我也行。很多觉得“我上我也行”的人只是嘴硬,或者是迷之自信,嘴上说的很厉害,真上的话就拉胯了。但是蔡锷不同,他是真的行。

  他一直控制着战斗的节奏,将法军第3外籍步兵团给按着打。当发现敌人的抵抗意志很坚决的时候,蔡锷并没有强攻,而是先将部队撤了出来,然后用不间断的攻击消耗法军的弹药和士气。他安排好了一切,让部队轮流上前进攻,就这么打了一天一夜后,人民军因为在潮湿的环境而有些疲惫,法军则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战斗持续一天一夜了,第3外籍步兵团的所有人都没怎么休息。时不时的就有炮弹落在营地里面,中国人动不动就发动一波攻势,已经拔掉了外面所有的据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起总攻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睡得着。

  肉体上的疲惫是一方面,精神上的煎熬则是另外一方面。电话线被切断,电报机出了故障,跟外界的联系已经完全断绝,派出去跟军部联系的人消失在了雨林中,再也没有回来过。安子山营地中的法国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被抛弃了,即便没有被抛弃,估计等他们全军覆没了,军部那边也不会知道。

  蔡锷觉察到了敌军士气的低落,也发现了敌军营地中的火力不再像是昨天那样猛烈。他继续观察了十多分钟,然后果断地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把所有炮弹都打出去!”

  “所有能够战斗的人员都上刺刀!”

  “进攻!”

  人民军的攻击先是渐渐地停歇了下来,在半个小时后又突然变得凶猛。隐藏在树林中和岩石后面的迫击炮向着法军营地发起了猛烈的轰击,数十上百发炮弹将法国人炸得人仰马翻。爆炸声尚未消散,嘹亮的冲锋号就已经响了起来。

  “滴滴答滴滴!”

  “杀啊!”

  战士们从三个方向冲了上去,正处于混乱中的法军直接就被打蒙了。也有一些法军军官组织了反冲锋,带着士兵展开了白刃战,但是在人民军一波又一波的冲锋面前,法军的抵抗很快就被淹没了。

  “旅长,敌人已经投降了!”

  蔡锷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雨水,说道:“立刻打扫战场,把破损的房屋和阵地修补好。还要派出侦察兵,要是敌人的援军打过来了,我们可不能被打个措手不及!”

  “是!”

  打了胜仗后,士气高昂了许多,蔡锷的威望了上涨了不少。军队就是这样,一切靠实力说话,能打赢就是硬道理。打赢了己方伤亡不大,还能缴获很多物资,那就更受战士们的爱戴。法国人的后勤补给一向不错,第3外籍步兵团的营地里面除了武器弹药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食物,面包、培根、奶酪、葡萄酒,以及咸牛肉和罐头。

  政委安排战士们修补房屋和机枪阵地,还让人架起了大锅,将肉肠咸牛肉等东西煮了几大锅,配上面包和奶酪,让所有人都美美地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食物驱走了身上的寒冷,火堆烤干了身上的衣服。除了侦察兵,其他人轮流将身上烤干,免得因为寒冷而生病。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发烧了。还有一些人被蚊虫叮咬了,身上又红又肿,在雨水中浸泡过后有溃烂的迹象。虽然有风油精和清凉油这样的药物,但是雨水会冲散药物,在丛林中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

  “可惜没有生姜,不然的话能熬点姜汤。”

  政委很是可惜地道:“法国人怎么就不准备一些生姜呢?”

  蔡锷正在考虑该怎么部署防御,闻言愣了愣,然后不禁笑了起来,“赵政委可以给敌人写封信,让他们多准备点,下次我们打过去后就能煮姜汤喝了。”

  赵政委砸吧了两下嘴巴,遗憾地道:“这恐怕不行。旅长,俘虏要尽快往后面送,留在这里不方便。”更主要的是不安全。

  人民军是有钢铁般的纪律的,不许虐待俘虏,不可能把战俘都给突突了,那么多战俘放在营地里面就是个隐患。蔡锷想了想,说道:“先让他们干活,把营地修补好,过两天再把他们押送到后方去。”

  赵政委看了看又逐渐变大的雨水,说道:“这样也好。这么大的雨,敌人应该是没那么快反应过来。以前真的是没见过这样下雨的,都下了一个星期了,还在下!”

  “一个星期算什么?我听说这边经常连续下一整个月!”

  第四百一十二章 这很正常

  要是比温度低,越南这里肯定是比不过外东北的冬天。海参崴每年

  有三四个月的冰封期,连海面都给冻得硬邦邦的。但越南这里的冷是深入骨髓的,雨水落到脑袋和眉毛上,顺着脸颊流到脖子上,然后钻进衣服里,将整个身体都变得湿漉漉的,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

  昆虫、蚊子、毒蛇,还有很多说不上名字,不知道该怎么分类的小东西在头发里面,在下面的毛发里面,在身体的任何一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

  杨宇霆已经不再抱怨了,他的记忆已经被雨水填满。白天的时候大雨,战士们排成两列纵队在泥泞中跋涉,不时有人摔倒在泥水中。他主动多背了一个迫击炮的底板,让摔伤了的战士能轻松一点。四十多公斤的负重压得他直不起腰,三十里路走下来,杨宇霆只觉得双脚发软,放下负重后,双腿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还是想抱怨,只是没有力气了。

  白天的行军让他觉得生不如死,晚上休息的时候则是让他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每次醒来的时候身上都会有好些昆虫和小动物,有一次醒过来之后,才一动弹,就有条花花绿绿的蛇从脖子边上蹦了出去。肩膀上先是被磨破了皮,流血后又开始溃烂,手臂和腿上满是蚊虫叮咬留下的痕迹。

  在外东北打仗的时候,杨宇霆认为那就是世界上最艰苦的事情,“战斗在地狱的深处”。可是现在,他开始想念外东北和朝鲜的冰天雪地了。至少,在那么冷的天气里面,是不会有蚊子这种可恶的东西的。他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后世有科学家专门培养了在冬天也能存活的蚊子。

  行军,行军,在雨天的树林中穿梭,在满是泥浆的小路上跋涉,杨宇霆的思想渐渐地麻木了。或许之前的那些记忆都是幻想出来的,或许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在雨水中受苦受难,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不下雨的地方?怎么可能有不下雨的时候?

  他麻木地带着部队前进,在休息的时候查看用油纸包起来的地图,睡了一个仿佛自己已经死亡的觉后,再重复让人崩溃的行军。

  人生是一直如此痛苦,还是只有我才会这样觉得?

  其他的战士们明显要比他乐观许多,虽然也都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虽然每天也都是在泥泞和雨水中跋涉三十几里,战士们却不像他这样,还有精力说些笑话,其中不少是带着颜色的。这让杨宇霆产生了怀疑,自己真的适合从军吗?要不还是回太原去吧?当个小职员也要比在这里进行永无止境的苦难行军快活的多!

  走进又一片树林的时候,杨宇霆突然想道:其他人一样也觉得很痛苦,所以他们才会说那些带着颜色的笑话!

  想明白这一点后,杨宇霆心中好受了许多,压在胸口中的阴霾去了大半。他看了看周围的战士们,再回首眺望太原的方向,边上忽然有人低声惊呼,“雨停了!”

  杨宇霆抬头望天,天上的乌云退散,露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阳光从云中落下,照亮了这片潮湿的丛林,周围的一切在这刹那间就变得鲜活起来。他向前跨出几步,看到了坐落在山水之间的城市。杨宇霆举起右拳,示意战士们停止前进。

  “团长,那是.........”

  杨宇霆抿着嘴点了点头,“那就是河内!我们终于到了!”

  从山西(越南山西省)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突袭河内这个法军的后勤补给中心。只要拿下了河内,前线的十万法军就将不战自溃。

  “真的到了?”

  “真的!”

  “让战士们休息半个小时!”

  “派人通知后面的兄弟部队!”

  “准备战斗!”

  经过十七天的艰苦行军后,【近卫军】绕过了法军的防线,运动到了河内的北面,随后对河内发起了突击,意图将十万法军给一口吃掉。

  河内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军事中心,这里有河流可以直通大海,水运非常方便,法国人在这里堆积了大量的弹药和食物,还有布匹药物等其他物资。因为前线告急,法国人把大部分军队都派到前线去了,但是留在河内的兵力也不少。除了由本地的越南人组成的六千多部队外,还有两个法国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炮兵团配置的一水75mm速射炮。无论是从兵力上说,还是从火力上说,在河内的法军都要胜过远道而来的【近卫军】。

  但是战斗的过程却是一边倒,遭到突然进攻后,那些越南人组成的部队很快就溃散了。许多越南军官和士兵带着枪械没怎么抵抗,中国人太凶悍了,完全不是对手,还是跑路吧。再说,就算帮法国人打赢了,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法军倒是表现出了列强的底蕴,他们朝着城外猛烈地开炮。虽然不知道炮弹打到了什么地方,能听个响也是好的。俄国人不是说了嘛,大炮能壮胆!听着己方的大炮轰鸣,士兵们就会得到一些虚幻的安慰。

  虚假的安慰很快就被

  打破,【近卫军】携带着重机枪和迫击炮一路横冲直撞,碰到法军的火力点就是一梭子,或者是用炮弹洗地。【近卫军】的那些猛将兄是把重机枪当做是轻机枪来使用,这个时候还没有成熟的轻机枪概念,马克沁重机枪就是【近卫军】最好的伴随火力之一,仅次于82mm迫击炮。等到迫击炮炮弹落到了法军炮兵阵地上之后,法军炮兵很快就举起了双手。法国人倒是想要打白旗的,但是中国人来的太快,他们没有准备好。

  失去了炮兵的支援,法军步兵团随即也投降了。遭遇到突袭后,法军从上到下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认为情况跟去年一样,前线的部队已经完蛋。河内去年就被中国人占领过,现在再被占领,本地居民甚至还有余暇观看【近卫军】入城。

  人民军是有钢铁般纪律的,去年占领河内后将仓库搬了个精光,还把很多法国人的机械和财产给搬走了,但是对普通百姓算的上是秋毫无犯。这次中国人再次打了过来,大部分人就不再跑路了。一些富商也留了下来,中国军队很凶狠,但是买东西都是给钱的,虽然那些钱是从法国的仓库里面搬出来的,那也是钱。能赚钱就行,管他那么多呢。

  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属国,被法国佬抢走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上代人还没死完,很多人都还记得之前的事情。法国佬厉害的时候能把越南给抢走,现在中国老大哥重新支棱起来了,再把越南抢回去,这很正常。

  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战

  世界仿佛在晃动,秋山真之有些疑惑,他望着屋外的大雪,停下了脚步。边上有严厉的声音响起,“你在干什么?为什么在玄关拖拖拉拉的?”

  秋山真之下意识地说道:“木屐带断了,正在修。”

  秋山好古的怒吼再次响起,“那就光着脚出来!”

  “是!”秋山真之站直了身子,看着兄长熟悉的面孔,泪水却忍不住地从眼角流了出来。秋山好古似乎很是不满,皱着眉头道:“又怎么了?”

  秋山真之哽咽着喊了出来,“哥哥........”

  兄长严厉的面孔渐渐变得和蔼起来,“真之,你长大了。”秋山好古伸手去拍秋山真之的肩膀,然而触碰到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感觉。眼前的身影渐渐淡去,秋山真之从梦中醒来,听到水浪“哗哗”的声响,他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起身,戴上军帽,走到了甲板上面。天地还笼罩在黑暗中,只有夜空中的繁星在闪烁。

  甲板上值班的水兵立正敬礼,“中将大人!”

  秋山真之问道:“现在什么时间了?”

  “凌晨四点三十七分!”

  “通知各舰指挥官过来开会!”

  庞大的战列舰编队即将抵达预定的海域,即将开始《七段式作战》的第一阶段。也即是计划中的“战列舰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