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12章

作者:风兮破地

  ,林主席是龙。”

  “啊,真的是像宫崎滔天写的那样吗?”

  大正天皇的热情让秋山真之在刚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但毕竟是在战场上多次出生入死过的将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逐一回答天皇陛下的问题。

  “林主席身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气势,陛下,那是我生平从未见到过的........太原?太原更像是一个大工地,臣过去的时候,到处都在修路修房子.......那边修建了很多四层的楼房给工人住,从外面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

  交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大正天皇让人送上来食物,看样子似乎要想要秉烛夜谈。伊藤博文在边上听了许久,一直都是笑眯眯的默不作声,这时候咳嗽了一声,说道:“陛下,秋山大将刚刚回来,还是让他先休息几天吧,过些日子再召他入宫不迟。”

  大正天皇有些恋恋不舍,但是看了看外面黑下来的天色,只能同意了,不过他突然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伊藤首相,你看我能不能去一趟中国?我想看看中国的变化,光是听你们说,始终觉得不真实。对了,伊藤大人,你也没有见过林主席吧?不如我们一起过去!”

  天皇陛下兴致勃勃地提出了一个建议,伊藤博文却不由得苦恼了起来,“陛下,这只怕不合规矩。”

  大正天皇不以为然地道:“什么规矩?时代变了,大人!”

  “这个.......还是先让外交部跟中国沟通一下吧。”

  “那朕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大正天皇故意将“朕”说的很响亮。

  从皇居出来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伊藤博文摇了摇头,又伸了伸手臂,舒展了一下筋骨,然后对秋山真之说道:“就算法国人会再次派来舰队,也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秋山,你可以回去多休息几天,”

  “是。两天后,下官会去拜访首相大人。”秋山真之顿了顿,说道:“用不了两个月,战争就会结束了。”

  “哦?河内那边不是还在打吗?”

  “法国人在陆地上不是人民军的对手。况且,越南已经有三天没下雨了。”

  伊藤博文沉吟片刻,说道:“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秋山真之没有问,以伊藤公爵的聪明,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那么明白。以伊藤首相的聪明,或许也不需要他提醒。

  嘉仁,也就是大正天皇,在次日去拜见了太上皇明治,向他通报了南海海战大胜的消息。明治很显然早就已经知道了,因此并未显得有多么激动。退位之后,明治的身体健康急速地恶化了,不久前还被检查出患了尿毒症。在这个时代,尿毒症是不治之症,就算是以太上皇之尊,也只能在痛苦中慢慢地死去。

  “胜利了又能如何?”明治不紧不慢地说道:“日本依旧只能匍匐在中国的脚下,任由林永昌驱使。如果东乡平八郎还活着,只会比秋山真之打得更好!”

  “这可未必.......父皇,我不是来跟您争论的。过几天......或者是过几个月,我会去一趟中国,跟林主席会面!”

  明治的脸皮抽了抽,“伊藤博文竟然任由你这样胡来?”

  “父皇,时代变了!以后是人民的时代了!日本想要不被列强瓜分,就必须要走进新时代才行!”

  明治冷笑道:“我看你是被林永昌的那些歪理邪说给迷惑了。德国、俄国、奥匈帝国还有奥斯曼,不都是君主专制?我没看到你说的新时代,只看到了日本没有希望的未来。”

  “.......”,大正天皇欲待反驳,忽然又蹦出了一个好主意,“不如父皇跟我一起去中国吧!你一定也很想知道林主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定也很想知道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次轮到明治沉默了。日本人是极度尊崇强者的,他可以对中国怀有仇恨,但是不能不承认中国已经重新变得强大起来了,在国力上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列强中的一员。虽然日本现在还有海军优势,但这种优势能保持多久?

  明治确实是很想知道林永昌是什么样的人,在被迫退位后,他反复思索了许久,还找来了各种书籍和报纸,想要知道日本到底输在哪里了。苦心经营了几十年,为什么还是败了?难道真的是人民的时代到来了?人民党的制度要更加先进?大山岩和野津道贯他们都是一世人杰,要不是人民党的制度更加优越,陆军怎么会被打的一败涂地?

  见到明治沉默了,大正天皇心中有数,“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中国!”

  第四百一十九章 今日

  东南亚战场上的局势没有出现反复,就像是很多人所预料的那样,法国人从一个失败走向了另外一个失败。法军对河内的反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包围圈正在一步步的缩紧,被包围起

  来的法军缺少食物和弹药,抵抗力量越来越弱。

  《费加罗报》上用生动的文笔描述了法军士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抵抗,并指出了正是因为现任内阁的错误决策,才导致了十万法国青年深陷绝境,危在旦夕。一些报纸上高呼应当立刻向远东派出更多的军队,好将“法兰西的小伙子们”给解救出来。

  “都是胡扯!”

  约瑟夫*霞飞随手将报纸给扔了出去,他往嘴里灌了一口酒,然后吻上女孩子的嘴唇,将酒水喂到她的口里。就在霞飞捻着一颗粉红色葡萄的时候,大门被猛地撞开。“啊!”女孩子尖叫起来,拉过衣服挡住了春光。

  “干什么?干什么?这么没礼貌!”

  霞飞赤条条地跳起来,冲着出现在门口的两名军人喊道:“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快活了?”

  “约瑟夫*霞飞少将?”

  “是我!”

  “请跟我们走一趟!”

  “哦,什么原因?我好像没有违反军纪吧?”

  “陆军部长召见你,请尽快穿上衣服。”五十多岁男人的裸体并不是很美感,霞飞一直有锻炼身体,但是年纪毕竟大了,体力还可以,身材却已经走样。女人或许对这具身体还有些兴趣,男人,正常的男人都不会喜欢的。

  “这样啊,好吧,亲爱的,看来我们之间的快乐时光只能往后推一推了。”

  一个半小时后,约瑟夫*霞飞站在陆军部长和内阁高官们的面前,详细地诉说了他对人民军的认知,并在最后提出了建议,“别想着进攻河内了,立刻议和,这才是唯一的出路!不然的话,我们就需要考虑守卫西贡了。”

  此言一出,立刻爆发了一阵骚动。陆军部长说道:“唯一的出路?约瑟夫少将,你知道议和意味着什么吗?”

  约瑟夫*霞飞冷静地说道:“无非就是割地赔款,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印度支那一直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除非彻底击败中国人,不然的话,他们迟早是要重新回来的。”

  有人拍着桌子吼道:“法兰西绝不会接受割地赔款的条件!”去年跟中国人打了一仗,法国就没有割地赔款,虽然河内以东几百里的土地都贵了中国人,但是在表面上,法国是没有割地的。

  约瑟夫*霞飞摘下帽子,说道:“阿尔萨斯和洛林还在德国人的手里。先生们,如果让我选一个,我宁愿为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去跟德国人打仗,而不是去印度支那跟中国人拼命!”

  法国民间积累了太多对德国的仇恨,下层军官和士兵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约瑟夫*霞飞很清楚这一点,他也同样渴望着向德国宣战。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亦或是理性客观的中间派,在向德国人复仇这一点上,不会有任何的分歧。

  但是很可惜,法国政府的高层们是不敢向独自向德国宣战的。法国放弃了发展大海军,将海上战斗的事情交给了英国。法国海军本就比不上德国海军,在远东舰队战败后,法国海军已经没办法对德国舰队造成威胁了。在海上打不过德国,在陆地上,法军也不会比德国陆军更强。为了对付世界第一陆军,法国拉拢俄国,结成了法俄同盟。

  高层们下了一盘大棋,在海洋和陆地上都找到了帮手,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绝对的海上霸主大英帝国,以及“欧洲压路机”俄国。按理说,有了这两大强国作为盟友,法国应该稳稳地压制住宿敌德国了,但高层依旧不敢下定决心开战。英国不会为了法国的利益主动下场,英法现在走的很近,但是毕竟没有缔结军事盟约。如果只有法国和俄国,未必能打赢德国。

  要知道,奥匈帝国是绝对会站在德国一边的。往前四十年,奥地利才是德意志的领导者,普鲁士那个时候只是小兄弟。现在普鲁士变身成德意志第二帝国了,奥地利则是德意志帝国最忠实的盟友。

  法国的高层们明白,他们必须继续忍耐,必须要等到英国下定决心跟德国开战之后,法国才有机会打败宿敌。高层在下大棋,但是民众却不会理会那么多。不管是哪个派系上台,只要继续对德国忍让,就会遭受民众的嘲讽和讥笑。不止一届内阁被形容为“内残外忍”,对国内的人民残暴,对德国忍耐,左派,右派,中间派,只要没有对德国宣战,就会遭到奚落和讽刺。

  约瑟夫*霞飞说他宁愿为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而战,这让房间中的众人陷入到了难堪之中。沉寂了一会后,霞飞扫视左右,“如果诸位大人没有别的问题,”他将帽子放在胸口,“那我请求离开。毕竟,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子正在等着我。”

  巴黎距离东南亚太远了,距离的暴虐使得法国甚至无法将它的一半的力量用在东南亚的战场上。东南亚不是北非,跟法国本土之间隔着半个地球的距离。虽然有了电报,巴黎也没办法对印度支那进行直接统治。当前线战况

  急转直下的时候,法军没办法及时得到增援和补充。英国政府对法国的态度和俄国完全不同,开放了苏伊士运河供法国使用,但即便是这样,轮船从马赛的港口到西贡也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在法国人的援军到来之前,人民军已经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对包围圈中的法军发起了总攻。包围圈中的法军进行过几次突围,也有一些法国军队逃了出去,但是能逃出去的人很少,突围的绝大部分人不是被打死,就是成了俘虏。

  等到人民军发起总攻击的时候,包围圈中的法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人民军所到之处,法国人没有反抗,而是举起了双手,露出了黝黑的腋窝。

  第四百二十章 考虑

  西贡城以东四十里,法军正在修建防线。包围网中的兄弟部队已经完蛋了,法军从河内前线撤了回来,或者说溃退了回来。法国人现在想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河内已经丢了,要是西贡再丢掉,法军在东南亚就没有了立足的地方。为了保住在印度支那的第二大城市,法国人使出了最后的力气。

  “快点挖!”

  军官们挥舞着皮鞭,大声地让手下的黑人和越南人加快进度。但是突然之间,“砰!”

  如同滴水般清脆的枪声响起,惊动了树林中的鸟儿,颜色各异的鸟震动翅膀,飞上半空。随着枪声响起,一名法国军官浑身一震,脑壳被掀飞了半个,立刻就死了。周围的法军士兵大叫起来,“中国人打过来了!”

  士兵们扔下了铁锹,也不去拿武器,立刻撒丫子就跑了。刚才还在咋呼的军官们也是一样,他们没有任何抵抗,扔下了挖到一半的堑壕,朝着西贡的方向狂奔。法国人到殖民地来是为了发财的,要是打打当地的土著,大家还会很乐意,跟中国人拼命就不必了。

  十几分钟后,几名头上插着树枝树叶的【近卫军】战士小心翼翼地摸到了这处堑壕边上,在检查了一番后,确认法国人真的逃跑了。庞兴挠了挠头,很是不解地道:“他们才死了一个人,怎么就逃了?”

  杨宇霆从口袋里摸出香烟,想要抽上一根,但是烟盒里面已经被打湿,只能将“熊猫牌”香烟又放了回去。他悻悻地说道:“一帮土鸡瓦狗,臭鱼烂虾,也就是这样了。你没听说过那句话吗?看到敌人才逃跑的,就算是最勇敢的人。”

  庞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没听说过。逃跑的人怎么能算得上是最勇敢?团长你是不是说错了?”

  “我.........”,杨宇霆又摸了摸口袋里里的香烟,不想解释,他挥了挥手,说道:“你管我有没有说错?同志们,咱们继续前进!”

  对法国人来说,噩耗是一个接一个。河内丢了,远东舰队完蛋了,前线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现在中国人已经打到了西贡城外。城中一日三惊,当地的达官贵人和富豪纷纷出逃。有本事的就坐英国船跑路,本事小一点的就带着细软去了缅甸等地方。法国陆军部发现约瑟夫*霞飞那个乌鸦嘴的语言正在变成现实,他们即将要失去西贡了。

  在旅馆里面跟老板娘,也就是之前那个女孩子的母亲“啪啪啪”的时候,房门又被踹开,霞飞再次被拉到了陆军部长和内阁高官们的面前,被吓得秒射了的霞飞少将郁闷地道:“议和,不然还能怎么办?或者派遣三十万陆军去印度支那。但是我要提醒诸位大人,两年前中国政府还只有半个中国的时候,就有了一百万军队和至少三百万预备役。三十万陆军大概只能守住印度支那.........的一半,也许守不住。”

  阿多福*梅西米皱着眉头道:“中国人去年就裁撤了他们庞大的陆军,他们没有那么多军队了。”

  约瑟夫*霞飞对阿多福*梅西米先生是非常尊敬的,正是因为梅西米的赏识,霞飞才得以在军中快速升迁,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就成为了少将。要不是因为他之前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说不定现在都能当上中将了。法国陆军中一大票活在过去的老头子,霞飞也不年轻了,对现代战争不是很熟悉,但是比起那些老头子来,已经算的上是年轻有为,见识不凡。

  “梅西米先生,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他们也不缺少武器。即便是将军队裁撤了,用上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重新武装起来。如果一个月不够,那就两个月。先生们,印度支那在地球的另一边,离法国很远,却就在中国的边上。”

  法国是高度发达的金融帝国主义,所以他们的人口一直不多,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二。人口少,能够动员的兵力就少,这也是法国不敢主动向德国宣战的原因之一。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人口数量太少的危害,之前和现在的内阁都想过办法让人民多生孩子,不能说没用,但是跟东边的德国比起来,法国的生育率一直不够看。

  德国的人口数量

  碾压法国,但是跟中国比起来,又不算是什么了。德国有将近六千万人口,法国只有四千万,而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德国和法国的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俄罗斯只有一万万四千万人口,就被称作是“欧洲压路机”,而中国的人口是俄国的两倍多。为什么英国人不愿意跟中国在陆地上打仗?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那么凶残。

  一想到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阿多福*梅西米就觉得很头痛。他其实也不赞同在印度支那跟中国打仗,连英国人都怂了,法国为什么要那么刚呢?但他不是陆军部长,只能提出建议,没办法拍板。而且民间的怨气需要有一个发泄口,要是违背了人民的呼声,内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台了。

  战争冒险失败了,这届内阁的倒台已经成了定局。这对阿多福*梅西米来说是个好消息,等现在的陆军部长下台了,他就能成为新的陆军部长。但是,远东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议和吧,就像是去年一样。”约瑟夫*霞飞再次给出了建议。

  “如果,我是说,如果让你去指挥印度支那的部队,你会怎么做?”

  “挖掘战壕,修建工事,用防御工事抵消中国人的数量优势。但是,这必须要掌握制海权才行。”约瑟夫*霞飞说道:“就算英国人愿意帮我们运输军队和物资,我还是不认为在远东跟中国开战是个好主意。”

  “可以了,谢谢您对国家的贡献,请您回去等通知吧。”

  约瑟夫*霞飞拿起帽子,“先生们,在离开前我想再说一句,中国人打败了四十万俄军,他们不是非洲的土著,而是列强的一员。”

  “我们会考虑的,约瑟夫少将。”

  第四百二十一章 辞职

  “英国政府希望能够调停我们跟法国人之间的战争!”

  外相小村寿太郎兴冲冲地向伊藤博文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首相大人,法国人打不下去了,我们赢了!”

  赢是早就赢了。法国人丢掉了十万精锐跟河内这个经济政治中心,法国远东舰队近乎于全军覆没,除非英国人下场,不然法国的反抗就只是垂死挣扎而已。但只要法国人一天不投降,日本多要多支出一天的军费,所谓的“调停”,也就只是比投降好听一点。

  现在,是他们外交人员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哦,英国政府希望能调停?”

  “是的,首相大人!”

  伊藤博文笑道:“既然这样,那就把我们的要求发给太原吧。”

  “哈依!”

  阿依努公国,也就是北海道,是很多人拿来攻击伊藤博文的借口。这一次日本海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是时候把北海道拿回来了。其他的东西,像是在东南亚的特殊利益,战争赔款之类的,该要的日本也不会客气。

  等小村寿太郎离开后,伊藤博文思索片刻,然后让秘书通知各位元老和内阁大臣过来开会,准备共同商量一下,日本接下来的重心该放在什么地方。中国可以先埋头发展经济,但是日本不行。日本没有战略纵深,要是海军不够强大,直接就要完蛋了。而且现在正是海军更新换代的时候,要是不跟上“无畏舰”的浪潮,以后想要再追上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通知刚刚发出去,秘书就进来通报,“秋山大将请求与大人会面。”

  秋山真之的确是说过两天后会来拜访的事情,但是居然真的只等了两天就过来了?“请大将过来。”

  伊藤博文走到办公室门口,表示对秋山真之的尊重。“秋山君,怎么不在家多休息几天?”

  秋山真之朝伊藤首相鞠躬,接着从怀里掏出信封,“这是在下的辞职信,请首相大人过目。”

  伊藤博文下意识地伸手,但是随即就停了下来,他愕然地道:“你要辞职?为什么?”他对海军一直都不是很放心,虽然进行过了一轮清洗,但是萨摩藩的势力太强大了,海军打赢了南海海战后声望太高了,隐约能与内阁分庭抗礼。不管秋山真之对伊藤博文多么的恭敬,海军势力太强这个事实都是存在的。

  秋山真之双手拿着辞职信,说道:“战争结束了,我也该回家了。”

  以退为进?还是想要逼宫?伊藤博文瞬间就想到了好几种可能,他的眉头皱了起来,不悦地道:“秋山君,要是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说出来,无需如此。”

  “首相大人,我已经做完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剩下的时间里面,我想在寺庙里面打坐诵经,为兄长的亡魂祈福。”秋山真之的态度很诚恳,“还请伊藤首相能够允许。”

  想要出家当和尚?

  伊藤博文看着秋山真之,感觉这个问题很棘手。率领中日舰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后,秋山真之成了家喻户晓的“战争英雄”,日本政府也有意将其塑造成“军神”。长州藩把持的陆军损兵折将,丢

  尽了日本的脸面,大正政府需要海军这面旗帜。

  随着海军和秋山真之本人威望的急速提升,伊藤博文对此充满了警惕,但他绝不能让日本的“战争英雄”回家去当和尚。要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国民会怎么看待政府?中国和其他国家又会怎么看待日本政府?

  “秋山君,此事绝对不行!”

  伊藤博文之前想着要怎么削弱秋山真之和海军的影响力,现在则是要想办法让秋山真之打消出家的念头。他提高了音量,说道:“国家需要你!”

  秋山真之的威望太高了,需要防备,更需要拉拢。伊藤博文将秋山真之视作是得力的棋子,还需要这位海军上将去控制海军,怎么能让他出家当和尚?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我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不,还没有!我们需要真正的战列舰,超无畏战列舰!”

  伊藤博文在片刻间就找到了一个好理由,“这关乎到日本,乃至于整个亚洲的生死存亡!”不,并不是这样,就算日本完蛋了,还有中国在,“你的任务才刚刚开始,还没到结束的时候!”

  秋山真之沉默了许久,将辞职信收了回去,“我知道了。”

  伊藤博文知道他不需要担心海军的事情了,至少在三五年内都不用担心。五年以后呢?那就要轮到下一代的人去操心了。中国已经颁布了退休制度,中央大员在六十五岁以后也要鞠躬下台.......中国不像日本这么喜欢鞠躬,但六十五岁这个槛是被敲定了,要是按照中国的做法,伊藤博文没几年也要下台了。他自己觉得还可以多干几年,不过继承者的事情也该要考虑了。

  谁能成为下一任首相?元老们不用考虑。大正维新就是要打破藩阀政治,元老们不会再出任首相,也不会再有新人加入元老的行列。那么,是幸德秋水,还是秋山真之?或者高桥是清?

  伊藤博文想了很多,直到秘书进来提醒道:“诸位大人已经到了。”

  “哦。请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