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20章

作者:风兮破地

  安赫莱斯周围的血腥战斗持续了四天,志愿军和菲律宾人民军夺取了周边的所有战略要地,已经将美国人按在地上锤了,眼见得就能夺取安赫里斯,然后,潘兴带着援军到了。战斗重新变得激烈。

  战争是催生名将的最好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方式。跟其他的很多行业不同,打仗这种事情,行不行拉出来试试就知道了。在激烈残酷的战争中,优秀的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阿瑟*麦克阿瑟是在美国内战中打出威名的,以19岁的年级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上校,然后才能一路高升。潘兴则是在古巴一战成名,“铁锤将军”和“黑桃杰克”威名远扬。

  约翰*约瑟夫*潘兴六年前就在菲律宾服役过,等到菲律宾人民党兴起,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后,美国陆军部把麦克阿瑟和潘兴又重新派了过来。潘兴在今年年初再次来到菲律宾,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用凶猛的攻击去击溃敌人,而是谨慎地采取了守势。在将近半年的时间中,他主要做的事情是对麾下的军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在驻菲美军中,潘兴的部队军容风纪最好,战斗力最强。

  嗯,只是军容风纪好,并不是军纪好,在杀戮土著方面,潘兴的部队也从不手软,反而是因为战斗力强的原因,杀戮菲律宾百姓更有效率。

  潘兴部的到来使得战斗变得越发血腥,从安赫莱斯到佩尼亚兰达的丛林山地中,到处都有枪炮声响起。潘兴以一部分部队增援安赫莱斯,又以另外一部分军队从东面进攻,想要绕到志愿军和菲律宾人民军的后方去。

  侧击和绕后是最常用也最实用的战术,潘兴 是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经历过实战,后来还在西点军校当了几年的教官,算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自然是会打仗的。明面上他是偏师增援安赫莱斯,主力放在东面,但是真正的主力却是从西边发起突袭。

  人民军在越南和法国人打仗的时候,绕了四五百里的路,成功占领了河内,从而奠定了胜利的基石。潘兴研究过人民军过往的战例,决定“声东击西”。他真正的目标不是东面的佩尼亚兰达,而是西边的皮纳图博山。

  黄岩岛上堆满了军火和各种其他物资,是菲律宾人民军最大的补给中心。而皮纳图博山则是在菲律宾的西海岸和安赫莱斯之间,只要在山上架起大炮,就能在短时间内切断菲律宾人民军和志愿军的补给.......的一部分。在这里,想要完全切断对方的补给线需要海陆并用,菲律宾的美国海军打不过日本海军,能切断补给线一段时间就算不错了。

  潘兴也只需要将对方的补给线切断十天半个月,在他想来,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将敌人击溃了。计划是计划,想要取得胜利还是需要士兵们流血牺牲,奋勇作战才行。

  为了激发士气,潘兴许诺,击溃敌人后,允许士兵们自由行动。所谓自由行动,便是干什么都可以的意思。自古以来,屠杀、奸淫、劫掠等手段就是激发士气的好办法,美军连亚特兰大都能烧,在菲律宾自然也不会手软。

  潘兴号称名将,但是能想出来的办法也就是这些。

  第四百五十五章 正式宣战

  海面上,装甲巡洋舰“布鲁克林”号遇到了难题。日本人的驱逐舰发现了“布鲁克林”和美国运输船队,并且已经跟着走了半个小时了。

  “该死的日本人一定把消息传递出去了!”

  约翰舰长越来越急躁,往菲律宾运送补给就是在赌博,有可能安然无恙地到达目的地,也有可能一头撞上日本人的拦截网。大海是如此的广阔,日本人是不可能封锁住所有航道。海军每出动一次都是在烧钱,即便日本海军的海军基地比较近,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把主力舰部署在海上。所以美国人一直都在偷偷地往菲律宾运补给。

  “打旗语,让运输船队加快速度!”

  舰长焦急地喊道:“我们要加快速度,日本人的战列舰随时可能冲出来!”

  “舰长,那是运输船,它们跑不快的。”

  运输船不同于战舰,是要讲经济效率的,设计的时候就要求能装更多的货物,以及更经济的航速,越省钱越好,运载力越强越好,跑得快从来就不在运输船的目的列表中。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列表的话。

  在过去的几个月战舰中,美国海军都是用快艇快进快出的方式往菲律宾运动武器弹药,这次之所以用运输船队,是因为菲律

  宾岛上的战况非常不妙。麦克阿瑟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将本钱全部扔上了赌桌,储备的弹药量很快就消耗了一半,以往那种“蚂蚁搬家”式的运输方式不完全不够用,所以才派出了运输船队,还挂上了英国国旗。可是现在挂英国国旗也不好用了。

  “舰长!日本人发出信号,让我们停船接受检查,我们该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让那些该死的黄皮猴子去死!”

  约翰舰长怒气冲冲地说道:“拉响警报,准备作战!要是日本人敢靠上来,就让他们尝尝炮弹的滋味!”

  驱逐舰上,通信兵将美国人的回复说完,北条弥二却并没有生气,反而是笑了起来,“哟西,美国人这次总算是硬气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

  “靠上去,准备作战!”北条弥二收敛了笑容,下令道:“他们要是敢动手,就拿他们去喂鱼!”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当北条弥二所在的驱逐舰靠近到6000米距离上的时候,忍无可忍的“布鲁克林”开了一炮,但是并没有瞄着日本驱逐舰,而是隔着几百米的距离。北条弥二没想到美国人真的敢开炮,他也没有真的蛮干,而是拉开了距离,驱逐舰是很难对付装甲巡洋舰的,海军不是陆军,战舰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战的胜负。驱逐舰在装甲和火力上都处于弱势,也就是跑得快一点,或许能冲到更近的距离上,用鱼雷打败敌人,但是那个概率太小了。

  北条弥二被林主席称赞为“很有精神”,但他也不觉得精神能战胜大炮。他已经将消息发出去了,并且到了回复,主力舰队马上就要来了,何必要跟敌人硬拼?

  半个小时候,“布鲁克林”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日本海军的一条重巡洋舰、两条高速巡洋舰和两条驱逐舰挡在了“布鲁克林”前进的道路上。要是继续往前走,差不多就是将胸膛顶在日本人的炮口上去了。

  护航舰队就只有“布鲁克林”能打一打,其他的炮舰什么的,只能趁乱放放鱼雷,而美国人这时候的鱼雷技术很糟糕。至于运输船,在海军战舰的面前,就跟脱光了衣服的少女一样。

  没人知道约翰海军上校是怎么想的,因为他在之后的交火中被炸死了,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世人所知道的是日奔海军和美国海军在菲律宾东南方向的海面上爆发了战斗,日本海军一条驱逐舰大破,还有一条巡洋舰中破,而美国运输舰队和护航舰队全军覆没。

  日本政府声称是美国人开炮偷袭了日军,造成了日本海军的极大伤亡,日军舰队只是自卫反击。日本人动手很干脆,打死打伤了数百名美国水兵,击沉了两条美国船,俘虏了三条,但是依旧没有对美国宣战。如果日本主动对美国宣战,按照条约,中国可以袖手旁观。但如果是美国先对日本宣战,那么中国就应当加入到日本的防御战争中来。

  “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被击沉的时候,美国的大舰队已经到了夏威夷,正在进行修整。“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沉没,几条运输船被日本人扣押的消息传回北美,美国国内群情激奋,西奥多*罗斯福再也没有听闻南海海战消息后的兴奋。因为他的坚持,导致了数百名美国军人和平民的伤亡,这让他在舆论上非常被动。

  但罗斯福毕竟是罗斯福,他很快就将舆论导向了对他有利的一方。罗斯福站了出来,当着众议员的面,高呼要膺惩日本,要让那些好战的日本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除了从轮椅上站起来,他的表现跟原本时空中的另外一个罗斯福总统几乎没什么区别。

  “副总统先生、议长先生、各位参议员和众议员:

  昨天,1906年10月29日,将成为我国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有预谋的突然袭击。在此之前,美国同日本处于和平状态,并应日本之请同该国政府及天皇谈判,指望维持太平洋区域的和平。

  但是,日本人在太平洋上对我国的船队进行了突然袭击。菲律宾离日本本土离袭击地点的距离说明此次袭击显然是许多天前甚至几星期前所策划的,此事将记录在案。在此期间,日本政府有意用虚伪的声明和表示继续保持和平的愿望欺骗美国。

  日本昨天的突然袭击给美国海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遗憾地告诉你们:许许多多美国人被炸死。昨天的情况已说明了事实的真相。美国人民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这是关系我国存亡安危的问题。

  作为海、陆军总司令,我已指令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防御。

  我们将永远记住对我们这次袭击的性质。

  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去击败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正义在手,有力量夺取彻底的胜利。

  我保证我们将完全确保我们的安全,确保我们永不再受到这种背信弃义行为的危害,我相信这话说出了国会和

  人民的意志。

  大敌当前,我国人民、领土和利益正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我们决不可稍有懈怠。

  我们相信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有无比坚定的决心,因此,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愿上帝保佑我们。

  我要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在1906年10月29日星期日对我国无故进行卑鄙的袭击,美国同日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西奥多*罗斯福演讲完毕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持久的掌声。美国政府在当天对日本宣战,日本在次日向美国宣战。按照《东亚安全体条约》,中国对美国宣战。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和琉球紧随中国之后,向美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空气猛然变得焦灼炽热起来,战争爆发是很多人早有预料,并且期待已久的事情。实际上,战争早就开始了,只是没有正式宣战而已。

  第四百五十六章 得道多助

  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年产钢铁超过两千万吨,令世界霸主大英帝国都非常忌惮。英国的主要国策之一就是将美国排斥在英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不管美国如何向英国示好,英国就是不同意让美国跟着一起玩。美国的体量太大了,澡盆里面容不下这头大象。

  东亚联盟则是以新兴强国中国为主导的联盟体系,中国的人民党自成立以来就在不断地打仗,俨然就是一副战狂的模样。人民军在陆地上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列强的军队,战绩彪炳。东亚联盟中的日本拥有世界排名第五的海军,就比美国海军差了一点。

  这两大势力打了起来,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林永昌深知宣传的重要性,所以人民政府不光是在国内和亚洲宣传美军的残暴,并且在欧洲和美洲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主要是在欧洲宣传,美洲只是顺带的。对于基本灭绝了印第安人这件事,绝大部分美国人都是自豪的。在菲律宾杀戮当地土著,美国国内也是一片叫好声。在欧洲就不一样了,对于跟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国家,欧洲人还是会表现出一些人道主义精神的。

  中国出头组建了志愿军总司令部后,有很多欧洲人自带干粮跑过来加入了志愿军。德国、法国、荷兰、英国,以及挪威和卢森堡等国家的志愿者都有,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法国人,而不是跟中国关系最好的德国人。

  这并不奇怪,大革命就是从巴黎开始的。早在四十多年前,法国就出现了巴黎公社,虽然后来被法国统治阶级和德国干涉军一起血腥镇压了,可是各种先进的思潮还是在法国扩散了。法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思潮不够先进,而是太先进,也太多了,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者将各种思潮统合起来。左派、右派和中间派之间的矛盾太大,这三大派别内部还可以继续细分,内耗拖累了法国前进的脚步,使得法国人的力量没法发挥出来。

  德国人的思想没法国那么先进,容克军官团控制住了整个国家,那些地主军官毫无疑问是反动的,可他们能将德国的绝大部分力量装在同一个框架里面,用共同的神圣价值凝聚了人心,加上德国的陆军传统和更多的人口,使得德国呈现出了对法国的绝对优势。

  法国在国力上被德国碾压,但是法国人的思想上可要比德国人有觉悟多了。从报纸上看到美军在菲律宾犯下的那些罪行后,有很多左派人士义愤填膺,在各种场合谴责美国人的残暴行径。

  有些左派人士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不光是谴责美国人,还谴责他们法国人自己。法国大作家雨果就这么形容过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负责抢劫,一个负责放火”。

  还有一些左派人士只谴责跟法国利益无关的事情。这次被揭露出来的是美国人的残暴行径,左派差不多是统一了口径,在法国社会上掀起了反对美国的风潮,并在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法国的志愿者们自己携带武器,乘船来到了遥远的东方,准备跟残暴的美国佬好好较量一番。这些志愿者里面有一部分是参加过越南战争的,他们被人民军俘虏后,接受了“林永昌主义”的教育.........法国人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但是人民军也没有想要说服他们,只是进行了哲学上的讨论。

  抛开治国理念不提,【林永昌思想】中有很多哲学思辨的地方,甚至远远地超过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很正常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存粹的理论,伟大导师将理论变成了现实,从理论到实践,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主席的思想则是站在导师的肩膀上,高度更上了一层楼,林永昌直接把主席的思想拿过来用,可不就是远远地超过了马克思主义么?

  一部分法国人——虽然人数不多,但确确实实是有——在战俘营待了一段时间后,成了林永昌主义的信徒,他们认为法国就需要林主席这样的人

  ,认为“红色拿破仑”的思想对法国的现状也有指导作用。资本主义的弊端很多人都能看到,想要解决其中问题的人又很多,马克思先生是其中之一,不过看起来还是【林永昌主义】更好。

  看看中国人的成就吧,虽然现在的中国还比不上法国,可是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就超过了法国。

  能够自带干粮跑到万里之外的菲律宾,来帮助本地人对抗美国侵略者的,都是既有知识,又有行动力,而且还有信仰的高素质人才。林永昌不舍得让他们上前线打仗,想要让他们帮着中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过效果不是太好,大部分的志愿者还是想要战斗在第一线,还有从澳洲来的医生,坚持要在野战医院中工作,“能多抢救一个战士的生命也是好的。”

  这些人里面,说不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比如说美国或是英国派来的间谍,但肯定不多。林永昌很希望这些人能参与到建设中来,中国的摊子铺得太大,需要非常多的工程师和其他高素质人才,但既然志愿者们想要在菲律宾工作,那也只能顺从他们的意思。不过林永昌还是做出了指示,尽量安排那些人在后方从事生产工作。

  几年前,英国人在南非跟布尔人打仗的时候,欧洲的各个国家有志愿者前往非洲帮助布尔人打仗。现在的情况仿佛是布尔战争的重现,欧洲又团结了起来,一起对抗来自北美的邪恶侵略者。英国政府甚至还向志愿军总司令部捐赠了一批物资,包括一千只步枪和几百吨大米。

  东西不多,跟中国援助菲律宾人民党的两万条步枪、几百门迫击炮和大量的其他物资比起来不值得一提,但好歹是一片心意,《人民日报》上专门留了个头版报道这件事。英国也趁机在欧洲和中国及日本做了一波宣传,不为了别的,就是想要从中国手里多拿些订单。中国跟美国闹掰了,那些整体工厂的订单不要全部给德国了嘛,大英帝国的好东西多的是,只要多给点钱,什么东西都可以卖,包括无畏舰。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道寡助

  菲律宾人那边乌泱泱的凑齐了十几个国家的志愿者,美国这边的声势就要差得多了,美国政府也弄了一些志愿者出来,但是后来却被人披露出来,那些所谓的志愿者,是美国政府花钱雇佣来的,这件事在欧洲成了笑柄,。

  美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钢铁年产量超过了两千万吨,但很多国家对美国的态度是根本不在乎。就算美国再强,只要不能将他的力量投射到欧洲来,那跟不存在有什么不同?而且美军是出了名的不能打,战斗力在列强中是垫底的存在。

  老虎、狮子等猛兽体型巨大令人害怕,但若是猪啊羊啊,长得肥大了就未必是好事。现在的美国是如此富庶,但是军队的战斗力是如此的糟糕,简直就是小儿持金于闹市。只是大西洋阻挡了列强将军队部署到北美去。距离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样的。大西洋阻挡了美国将力量投射到欧洲,反过来也阻挡了欧洲列强的力量辐射到北美。

  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对美国宣战以后,美国政府也毫不客气地把东亚国家一起宣了。“昭昭天命”、“山巅之国”可是很骄傲的,罗斯福也不是怂货,该宣就宣。他在私底下对友人说“这未必不是好事”,“至少那些孤立主义分子无话可说了!”

  对东亚各国宣战后,美国立刻实行了准备已久的计划,将在美国的大部分华人、日本人和其他亚洲人都给关进了集中营,顺道把财产给全部没收了。中国和日本在开战前五个月就开始撤侨,到这时候还没走的,大部分都倒了血霉。只有极少数所谓的“高级华人”“高级日本人”之类的才能继续在美国混下去,但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崩了,“3K”党在美国可是很有市场的。

  美国没收了东亚侨民的财产,扣下了中国政府购买的整体工厂和银行里的存款,不过胡佛和摩根这些跟中国做生意的并没有怎么受到冲击。他们提早就跟中国做了切割,至少表面上做了切割,很多生意还是在继续做,大不了先运往澳大利亚或者是新西兰,转一道手的事情。不过还是受到了影响的,像那些整体工厂之类的,就没办法卖给中国了,即便是转手也不行。

  东亚这边对美国也毫不手软,宣布不再偿还美国的债务,不管是美国政府给的信用贷款,还是欠的摩根等财团的贷款,一律停止偿还本金和利息。虽然没有没收美国人在中国的财产,也没有把美国人弄到集中营里面去,但是仔细一算,好像还赚了不少?

  需要的机器设备从德国、英国和法国去买就是了,又不是只有美国一家有货。很多设备连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都能生产,没有了美国,世界上多的是卖家。就是中国的举动让帝国主义大家庭有点担心,要是哪天中国人也来了一个不认账

  怎么办?所以好些国家表示欢迎中国用黄金购买设备,但是不同意给中国发放贷款。

  【外交声誉 -1】

  跟那些犹犹豫豫的小国不同,英国、德国和法国都很愿意给中国发放贷款,德国就不说了,那是中国现在最大的赞略合作伙伴,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对象,中德日还有秘密的军事合作。英国愿意给中国发放贷款,因为他们不担心中国还不上钱。大英帝国是最先调整对华政策的,在带英大力支持的袁世凯政府被地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之后,唐宁街就改变了以往的做法,真正的将中国当做列强来看待,甚至默认了东亚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就像是承认美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一样。

  英国在欧洲玩了几百年的合纵连横,外交手段在全世界是独一档的,就跟它们的海夜袭群:⑥九四九,叁⑥壹③伍军舰队一样,比其他国家高了一个档位。唐宁街的绅士们并不追求吞并整个欧洲,而是努力地维持欧洲的实力均衡,现在他们也想要让太平洋两岸维持实力均衡。法国+俄国VS德国+奥匈,中国+日本VS美国,全世界都处于相互对峙,相互提防的状态,英国人就能从中上下其手,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

  法国政府愿意给中国提供贷款,除了因为法兰西是高利贷帝国,有放贷的传统外,还因为中国对法兰西帝国释放了善意,在第二次越南战争后并没有将事情做绝,给法国留下了西贡和半个越南,以及最重要的,法兰西抱上了英国人的大腿——有英国皇家海军在,不怕中国人不还钱。

  在战场之外,列强们用一个个筹码做着交易,试图从战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经济活动的延续。但是对于身处战场上的人来说,战争就是战争,战争就是一切。

  潘兴的攻击凶猛而凌厉,这位美军的名将制定了不算是太复杂的作战计划,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军队投入了战场。在小规模战斗中,菲律宾人民军表现的很英勇,经常能击退或是打败美军。但是随着交战人数的增多,菲律宾人民军的表现就差了很多,各支部队之间的配合很成问题。明明菲律宾人的兵力更多,却往往会被美军在局部战场上以多打少。

  从志愿军改名为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部向菲律宾人民军指出过这个问题,还给菲律宾人提供了十几部电台,并且帮助他们培训了操作人员,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菲律宾人民军的作战指挥依旧处于一种很落后的状态。中国人民军以前也有这个问题,是在东北跟俄军打了三年,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这才慢慢地将问题解决了。菲律宾人民军才成立半年的时间,没有经过整风,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总结,即便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很难去改正过来。

  在安赫莱斯,得到支援后的美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美军用炮火猛烈轰击了菲律宾人的防线,接着以伪军打头阵,在反复争夺后,美军投入了真正的主力,击溃了当面的菲律宾军队,将菲律宾人民军从周围的丛林中赶了出去。

  第四百五十八章 凶猛

  天空中飘着雨丝,给炎热的吕宋岛带来的些许凉意,但是地面上的战斗却是变得越发炽热。菲律宾人民军和美军围绕着安赫莱斯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菲律宾人一度在炮兵的支援下杀进了镇子里面,但是美国人的援军却在那个时候赶到了。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菲律宾人终究抵抗不住美军凶猛的火力,扔下了三百多具尸体,狼狈地撤了出去。

  在那一战中,美国人抓到了一百多战俘,当场就给枪毙,或者是用刺刀捅死了。菲律宾人和美军都已经杀红了眼,很少收留对方的俘虏。

  击退了菲律宾人民军对安赫莱斯的进攻,美军士气大振,约翰*约瑟夫*潘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什么时候菲律宾人也能跟美军进行正面战斗了?菲律宾人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战斗意志和技战术水平也跟六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菲律宾人民军现在所欠缺的只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大约是游击战打多了,当伤亡变大的时候,菲律宾人往往会表现得不是那么坚决。但是经验这种东西,多打几仗就有了。

  美军刚开始跟西班牙人打仗的时候,同样缺少经验,在前期吃了不少亏,几个步兵团的伤亡甚至达到了惊人的40%。打了一段时间后,那些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飞快地变得成熟,然后就能打得很顺手了。

  下面的军官和士兵只看到打了一场大胜仗,消灭了将近一千敌人,潘兴却从中看到了危机。在古巴和西班牙作战,距离美国很近,却离西班牙很远,美军能更快地得到补给,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据优势,碾碎西班牙人的抵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菲律宾不是古巴,这里离中国和日本更近,离美国的距离比古巴到西班牙的距离更远

  。自从日本海军在菲律宾周围游弋后,驻菲律宾美军的补给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充足。现在美军还能占据优势,但若是继续这样打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弹药就要见底。麦克阿瑟总督把所有的军队拍了出来,马尼拉几乎成了不设防的状态。即便是这样,美军也不过勉强打败了菲律宾人而已。

  东亚联军,或者说“联合国军”的真正主力还没有出动。潘兴认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要比菲律宾人更难对付。现在打来打去都是在跟菲律宾人作战,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什么地方?

  他们是不是隐藏在丛林深处的某个地方,正准备对美军发起致命的攻击?

  潘兴不知道敌人的精锐主力在哪里,他决心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来打。东西两路的部队已经出发了,现在想要收兵也已经来不及。战争就是一场赌博,筹码都已经压上,是生是死就看上帝是否眷顾。麦克阿瑟总督和潘兴都没有了退路,要么取得酣畅淋漓的大胜,成为交口称赞的战争英雄,要是不能取得大胜,那就只能回去准备防守马尼拉。

  为了给东西两路兵马创造更有利的局面,在安赫莱斯这里也必须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样才能让敌人顾此失彼。在将安赫莱斯北面丛林中的菲律宾人赶走后,潘兴下令美军继续进攻。

  “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轰!”“轰!”

  无名高地上,联合国军的炮兵正在朝着下方猛烈开火。现在高地上除了4门105榴弹炮外,还有2门88mm步兵炮和8门82mm迫击炮。一团团的火焰在丛林中爆炸开来,阻挡住了美国人进攻的脚步。打死打伤了不少美国人。但是守卫在高地下面的一个菲律宾步兵团被打散了,美国人正在丛林中整理队伍,随时可能重新发起进攻。

  这处高地的位置太重要了,架设在山上的榴弹炮能够用火力覆盖整个安赫莱斯。美国人之前在这里放了一个营的步兵,被联合国军占领后,就变成了炮兵阵地,在十多天的战斗里面,部署在这里的火炮已经朝安赫莱斯及其周围发射了上千发炮弹。只要这里还没有失守,美军就不能以安赫莱斯为前进基地继续向北进攻。

  激战了一个多小时后,美军暂时被击退了。炮兵连长张志超拿起放在边上的衣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拿起水壶狂灌了一气,正准备带人去山下打水,突然听到边上有人大叫道:“美国鬼子又上来了!”

  张志超连忙放下水壶,光着膀子朝前跑了几步,伸头朝下面的丛林里面望去,果然,美军已经整理好了队伍,开始了新一次的进攻。美军的大炮发出了怒吼,将尚未从混乱中恢复过来的菲律宾人炸得溃不成军。重机枪也随即开始射击,“哒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在好些地方响起。

  在炮兵和机枪的支援下,美军端着步枪发起了冲锋。密密麻麻的人群从树林中涌了出来,远远滴望去,就像是一群群的蚂蚁。

  “美国佬这是发疯了吗?”

  张志超很是吃惊,他是在外东北跟日本人打过仗的老兵,因为炮术超群,所以在战后被推荐进入了炮兵学院,毕业后被任命为炮兵连长,乘船来了菲律宾。在外东北的冰天雪地中,日军根本就不在乎伤亡,表现的比美军疯狂多了。美国人的冲锋虽然凶猛,跟日军相比还差了一点。

  但是之前美国人一直都是让伪军打头阵的,现在却是直接就上了,而且在第一波进攻失败后,几乎没有停顿就再次发起了进攻。

  这很不合理,一点都不像美国人!

  丛林中的美军不知道有多少,张志超估摸着美国人在上次的进攻中差不多死了两百多人,现在发起进攻的人数不下两千,菲律宾人大概是挡不住了。所以.......就需要用更猛烈的炮击把美国人打回去!

  正在休息的炮兵同志们从地上跳了起来,他们扔下了擦汗的毛巾和衣衫,将一枚枚炮弹塞进了炮膛里面。

  “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