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39章

作者:风兮破地

  对这些争端组委会无力解决,因为英国和爱尔兰选手之间也在闹着矛盾,尚未完全独立的爱尔兰选手被迫代表英国比赛,他们也闷闷不乐。

  开幕式虽出现了一些纠纷,但某些作法,如代表团着统一服装,在各自的国旗引导下列队入场等,为以后各届奥运会开创了先例。

  伦敦奥运会的主场馆为白城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在10个月之内兴建完成,不花政府一毛钱,主要是来自英法联合举办的博览会经费,伦敦组委会用上述赞助款专门修建了一座大型运动场,位于伦敦西郊并靠近法兰西—不列颠世界博览会。看台可容纳7万余名观众。

  田径场首次采用煤渣跑道,周长536.45米;场内除了田赛的跳部、掷部场地,尚有体操、角力及足球比赛场;另外,还在场地中间修建了一个100米长、15米宽的游泳池和一个跳台;后来又在跑道的外侧,加建了一条周长666米的自行车赛道。白城体育场是一个集合四种功能于一个7万人的综合体育场。

  就这个时代的条件来看,这个体育场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体育建筑了,而且它的修建仅用了10个月,并第一次向观众提供了钢结构的看台,气势颇为恢宏。

  林永昌坐在看台的贵宾席上,观看了乱糟糟的开幕式。在看到芬兰、美国和爱尔兰那些国家的表现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奥运会就是国际社会的缩影,俄国和芬兰的矛盾,英国和美国的矛盾,英国和爱尔兰的矛盾,都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较而言,东亚来的国家就显得非常有纪律。大部分的运动员本来就是军人来着,即便不是军人也接受了几个月的军事化训练,东亚联盟的队伍出场的时候,除了没穿军装外,跟阅兵式上军队的表现差不多。

  林永昌本来对奥运会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在观看了开幕式之后,他就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看一看,因为实在是太可乐了。不过他也不能全部看完,整个赛程长达半年的时间,他没有这么多闲工夫耗在伦敦。

  这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中国队参加了射箭、田径、拳击、自行车、摔跤、拔河和游泳这几个项目,其他的什么体操、跳水和花样滑冰之类的项目就没有参加。

  中国队的选手各个都是气力过人,在赛场上的表现震惊了很多人。像是在拳击和摔跤这两个项目中,三两下就把对手给车翻了。但是中国选手并没有拿到金牌,因为裁判说他们犯规了。在看台上的林永昌很无语,周围的其他人也是。

  不过吹黑哨这种事情一直都有,也不是英国人发明的,那就算了吧。反正林大帅对这个也不是很在乎,不如多跟英国的女孩子们进行身心的双重交流。

  德国的女孩子们很可爱,英国的也是。在跟英国的国王爱德华七世和英国首相会面后,林永昌一边考察英国的工业,主要是造船业,一边跟各种各样的女孩子进行交流。

  《泰晤士报》上这么形容来自东方的林大总统,“简直就是宙斯来到了人间。”

  第五百三十四章 考虑

  林永昌来到英国后,同样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虽然英国和中国在南海和东南亚有冲突,但那都是小事,跟英德之间的矛盾没有可比性。

  英国正处在黄金时代的尾声,国力发展到了最为鼎盛的地步。在这鲜花着锦,鼎上烹油的黄金时代,英国人沐浴在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中,享受着愉悦幸福的生活..........嗯,伦敦东区的贫困无产者肯定不能算进英国人行列的,爱尔兰的那些穷人也不能算是英国人。

  但大英帝国的国力是如此的强盛,日不落帝国的荣光是如此的灿烂,以至于伦敦东区的贫困无产者一想起这个,也会将胸膛挺得高高的。

  博览会的义举和壮观的奥林匹克建筑群的落成,唤起了英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以现代体育发源地主人兼奥运会东道主的身份,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奥林匹克世界。

  虽然英国选手在拳击比赛中被中国运动员打了个半死,差点就凉凉了,但还是靠点数取得了胜利。看台上的英国人不顾阴雨连绵,举着旗帜狂喊乱叫,显得异常兴奋。

  英国民众陷入到狂热的情绪之中,英国的情报部门也没能保持冷静,整天听着中国的那位总统先生跟不同女人缠绵的声音,是个人都冷静不下来。

  大使馆不远处的一栋建筑里面,特工詹姆斯放下了监听设备,抱怨道:“难道我们就不能干点正经事吗?”

  “监听就是正经事。”

  “可是我们除了听到滚床单的声音外,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听到。”

  “干我们这行不就是这样?慢慢熬吧,或许在什么时候就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又或者,一直没有。

  ”

  詹姆斯将监听设备放在耳边,“见鬼,这都一个小时了,居然还在搞!可怜的伊丽莎白夫人都已经开始求饶了........不行了,你帮我看一会,我去胜利街那边消消火!”

  英国情报部门从中国购买了很多的电子设备,用来监听效果很好,伊丽莎白夫人婉转娇啼的声音就像是在耳边回响一般。每天听着不同女人的叫床声,特工们备受煎熬,时不时的就要去隔壁烟花巷里面放松放松。只有进入了贤者状态,才能对那如泣如诉的叫床声产生免疫力。

  半个小时后,詹姆斯神清气爽地回来了,还带来了四杯咖啡,“喏,你们自己分吧。伊丽莎白夫人那边结束了吗?”

  同事们各自取了一杯咖啡在手,“都一个多小时了,能不结束吗?再搞下去,只怕是要出人命了。”

  “终于能安心..........”

  “安静!”组长忽然大声叫了一句,“目标正在给大使馆里面打电话。把录音设备打开!”

  “是!”

  房间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在响个不停。詹姆斯皱着眉头听了好一会,等到目标那边的电话结束,他的眉头也没舒展开。

  “我们需要一个汉语专家!”

  詹姆斯在录音结束后这样说,“他们在说什么我们听不懂!”

  “会有的,局长已经向部里写申请了。”

  组长紧绷的身体松懈了下来,端起咖啡抿了一小口,“现在嘛,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我们的对华专家都在中国,剑桥大学里面也不教汉语,所以.........”

  他放下咖啡,摊了摊手,做无奈状。

  詹姆斯喝完咖啡,换下一位同事进行监听,过了一会,忽然说道:“目标要去白城体育场了!”

  “让D组的人跟上!”

  “那现在没我们什么事了?”

  “没事了,都休息去吧,留个人值班,晚上还要熬夜!”组长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吃晚饭的时候记得叫我!”

  英国现在正面临着德国的挑战,对美洲和亚洲的事情有心无力,但是英国人依旧非常的傲慢。林永昌带来的商务团并没有谈成多少有用的事情。英国政府坚决不同意降低关税税率,哪怕中国愿意开放更多的市场也不行。

  中国的汽车是很好,但英国也不是造不出来,就算英国产的汽车难看了一点,功能差了一点,成本高了一点,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对中国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自然就将之挡在了英国的国门之外。以英国如此广阔的殖民地和如此多的人口,还怕汽车造出来了卖不出去吗?

  同样,对于其他中国产品,英国政府是同样的态度,宁愿用价高质次的货物,也要将工作机会留在国内。

  在谈判中,英国否决了中国方面提出的绝大部分提议,并反过来要求中国必须约束日本在南海的行动,以及保证不再向东南亚走私货物。

  英国政府希望殖民地都只用来自伦敦的工业品,但是殖民地政府跟唐宁街可不是一条心,到殖民地去的官员都是为了发财才跑那么远的。在走私赚钱和向国王效忠之间,官员们很明智地选择了前者。他们很爱国,但是........赚钱更重要!

  因为英国将力量收回了欧洲得以?,东南亚和南海那边走私猖獗。当地的官员和商人是赚的盆满钵满了,可是英国政府的收入却变少了。在这个海军军备竞赛的节骨眼上,大英帝国需要更多更多的金钱。

  中国的谈判代表自然是不承认有什么走私活动,面对着英国人的施压,中国代表侃侃而谈,声称中国商人进行的都是合法的商业活动。

  奥运会一天天的进行,中英双方的谈判一拖再拖,谈了许久都没谈出什么有用的结果来。英国人提起了以前的话题,表示愿意帮中国建造战舰,也愿意卖更多的机器设备给中国。英国佬的诚意实在是不够,他们说是什么都愿意卖,但最核心的技术却是紧紧地捂在手心里,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些过时的玩意,而且价格还死贵。

  对于中国最新的电子产品,像是收音机、电冰箱和空调之类的,英国人只愿意少量购买,大概是准备进行破解了自己造。英国方面给的借口是中国和英国用的电压不同,中方代表表示愿意为英国生产特供产品,英国人却是顾左右而言他,说是要考虑。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要考虑的意思就是拒绝。

  第五百三十五章 继承人

  自从跟美国交恶之后,中国的大部分留学生转移到了欧洲继续求学,主要是去了德国和英国,其次是法国和俄国。在英国的留学生多半是学海军和造船的,其次是学法律和金融的。在英国期间,林永昌抽出时间来跟留学生代表见了面,一起吃了顿午餐,还拍了合照。

  这次英国之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最重

  要的互相降低关税,将中国列入最惠国的条件并没有谈妥。现在的英国需要外部支援,但依旧心高气傲,林永昌也就不强求了。等到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人的态度会改变的。

  根据驻德武官的消息,德国已经全面接受了【步兵渗透攻击】战术,加上中国给奶了几口,德国陆军即便不能全境法国,肯定也会比另外一个时空中表现得更好。要是这个时空中的德军能打出敦刻尔克那样的大胜仗,看英国还能不能摆出冷艳高傲的模样。

  不过这个可能不是太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军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军,他们的战斗意志很强,即便被绕后了,多半也就是伤亡更多一些。西线的兵力密度太大了,炮火太凶猛了,【步兵渗透攻击】也不好使德国人搞出【风暴突击队】之后,跟英法联军的交换比也不过是1:1.2,占到了一些便宜,本质上还是互相消耗。

  真正适合【步兵渗透攻击】战术的是东线,东线有广阔的纵深,才适合拉扯和战术的发挥。

  在英国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林永昌受够了伦敦的阴雨天和PM2.5超标的空气,转道去了法国。巴黎的鸢尾花比英伦的玫瑰更加的热情,可以解锁更多的姿势和更多的场合。法国人不是傲慢自大的英国佬,跟他们谈生意要轻松不少。

  这帮子高利贷商人什么都卖,只要给够了钱就行。虽然东盟跟法国之前打过一仗,不过关系并没有恶化。但是法国人的好东西真的不多,法国人有的中国差不多都有。不过法国的工业实力还是有的,除了造船能力比中国强一些外,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中国也用的上。中国现在每个月能生产50多万吨钢铁,但是依旧不够用。那么多的矿山和工厂,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法国造的火车头也能用,反正现在铁路上跑得的是蒸汽机,大体上都是一样的。

  林永昌在巴黎待了大半个月,随行的商务部和外交部人员跟法国人谈成了好几笔生意。中国政府定制了好些个整体工厂,用于制糖和纺织等行业,还买了二十台火车头及两百节车厢。为了促成这些生意,以及让法国政府同意中国的收音机和电冰箱等产品能在法国消瘦,中国方面低价转让了一些技术给法国,包括电渣重熔和身管自紧等,还卖了几份战列舰和轻型战舰的图纸。此外,包括装甲钢在内的各种军用产品也有的卖,只要法国人给钱。

  虽然法国是英国的盟友,但是英国政府对法国依旧很防备,他们愿意加强法国的陆军,却不愿意跟法国共享造舰技术。英国人不肯给,中国就没这个顾虑了。反正法国的海军一直都不强,经济状况也不够好,就是给他们一些高科技,法国也翻不起浪来。

  发展海军不光是需要技术,更重要是需要有钱,海军是非常烧钱的兵种,没钱就玩不起。法国算是有钱,但是跟英国和德国比起来还差了一截,更不用说跟美国比。

  法国政府的战略规划是对的,他们必须跟英国绑在一起,不然的话,根本没办法跟德国对抗。

  在巴黎待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林永昌尝遍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和女孩子,有时候,两者可以混合在一起吃。但林永昌终究还是将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就算巴黎的女孩子和贵妇人们再怎么多情,也不可能让他留下来。

  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遍云彩。

  离开巴黎后,林永昌乘坐火车访问了欧洲的各个国家,然后乘车进入了俄国境内。俄国用的铁轨是1675mm轨距,比德国和法国的1435mm宽了一些,运载能力也更强,缺点是在出入过近的时候需要更换火车。好处也是有的,更宽的规矩能带来更强的运载能力。此外,因为轨距的不同,外地入侵的时候,不同的轨距对防守方和弱势方能带来些许战略上的优势。

  中国使用的也是1435mm铁轨,使用窄铁轨会便宜一些,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惯性。前朝使用的就是1435mm铁轨,人民政府接手后也就跟着使用这种规格了。宽轨距或许比窄规矩更好,但是已经这样了,那也就只能继续下去了。随着中国的铁路里数越来越长,想要更改的阻力也就越来越大,以后大概是改不过来了的。

  欧洲是世界的中心,不过那说的是西欧,主要是指德国、法国和英国,离开西欧后,铁路两旁的情况飞快地起了变化。俄罗斯的情况比德国和法国那边差了很多,在德国和法国,即便是在农村,也能看到很多两层或是三层的楼房,而俄罗斯农村里的房子大多低矮狭小。俄罗斯的城市也远不如德国和法国繁华,人民脸上的气色也差了许多。

  火车在俄国的铁路上一路向东,温暖渐渐消退,寒冷扑面而来。望着车窗外的荒野,林永昌知道,凛冬将至。

  几年前,尼古拉二世曾经邀请林大总统去圣彼得堡访问,当时

  他是拒绝了的。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林大帅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俄罗斯的冬天比西欧洲来的更早,林永昌先跟奥尔加大公汇合,然后一起前往圣彼得堡,当他们下车的时候,空气中已经满是肃杀的味道。

  奥尔加在生了亚历山大之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小女儿也已经两岁了,被奥尔加带在了身边,亚历山大也是一样。

  亚历山大今年五岁,正是男孩子最活泼好动的时候,在火车上也不安静,经常跑来跑去。到了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同样是喜欢到处乱跑,当天下午就爬到了钟楼上面,让跟着照看他的人非常头痛。

  奥尔加将亚历山大从楼上抓了下来,好生地训斥了一顿。亚历山大顽皮的紧,尼古拉二世却是很喜欢,他的儿子阿列克谢因为遗传了“血友病”的原因,身体非常虚弱,平常也不敢到处乱跑,要是磕了碰了弄出伤口流血,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因为中俄战争的缘故,俄国人对林永昌是怀有恨意的,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应该将亚历山大立为王储。尼古拉斯大公本来是更好的人选,可尼古拉斯是尼古拉二世的叔叔,按照道理来说,肯定是尼古拉二世活的更长,所以尼古拉斯大公拒绝了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这样一来,最好的继承人人选就只有亚历山大了。

  五百三十六章 不同意

  林永昌对尼古拉二世表现得很尊敬,中国人是有尊老爱幼传统的。况且,奥尔加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尼古拉二世表情复杂地看着对方,心中想到了很多事情。若不是眼前的这个男人,俄国也不会发生那么多的动荡;若不是林永昌,他也不会被国家杜马的那些人给逼得差点下不来台。

  尼古拉二世想了很多,但最终他还是在脸上露出了笑容,“你........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虽然在报纸上见过林永昌的照片,但是在尼古拉二世的心中,林永昌应该是非常威严的样子,应该是腓特烈或拿破仑那样骄横才对。但是林永昌看起来非常的和善,只是看他一眼,就产生了想要亲近的感觉。

  “陛下倒是跟我想象中的没什么区别。”

  中俄两国领导人亲切地交谈,边上亚历珊德拉则是拉着奥尔加的手掌在说话。更远一些的地方,亚历山大瞪大了眼睛,对阿列克谢说道:“你是我的叔叔?可是.........”

  罗曼诺夫家族的成员大多都在这处草坪上,他们抱着审视的心态而来,现在却是用炽热的眼神盯着面带笑容的林大总统。尼古拉二世很注重仪表,衣服和胡子总是打理得整整齐齐,显得很有魅力。但只要边上站着林主席,人们的目光就会自然而然的聚焦在林永昌的身上。

  气氛刚开始还有些生疏,很快就活络起来。他们是亲戚,血缘关系在这个时代,在任何时代都是天然的纽带,是无法斩断的。特别是在如今的罗曼诺夫家族,阿列克谢身患血友病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尼古拉二世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侧头望向精力弥漫到处跑来跑去的亚历山大*林*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心中竟然生出一个念头来:或许,让亚历山大当继承人也不错.......

  但是,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掐灭了。

  尼古拉二世对林永昌道:“愿意跟我去花园里面走走吗?”

  “当然。”

  两人并排走入了沙皇的御花园,侍卫远远地跟在后面,时节已是深秋,圣彼得堡的气候已经有些凉意,尼古拉二世觉得身上有些冷。他在心中盘算了好一会,开口问道:“中国能加入协约国吗?”

  林永昌挑了挑眉,“有什么好处?”

  俄国人做事向来是简单粗暴的,但是尼古拉二世应该不会有着将中国拉进协约国的想法,多半还是英国人在进行试探。只要有足够的好处,加入协约国也没什么不好。从土地、人口和资源来看,协约国是占据优势的。就算二德子能打败法国,复制拿破仑的成功,依旧会被封锁在大陆上。

  在知道英国处于不败之地的情况下,加入协约国也不是不可以。德国陆军再强,也不可能跨越半个世界去进攻中国。只要英国给出足够的好处,什么都可以谈。

  但是并没有,英国人只是许诺会给好处,却要在中国加入协约国之后再兑现。这就很没有诚意了,英国人向来都是喜欢反悔的,就林永昌知道的,英国佬就连着坑了印度人两次,还在缅甸把校长坑了一次又一次。跟英国人打交道,非得多留几个心眼才行。

  现在英国人自己不出面,通过沙皇尼古拉二世传话,多半是已经打定了食言而肥的主意。林永昌对英国人画出来的大饼不感兴趣,在尼古拉二世说完后,立刻说道;“要是英国、俄国和法国愿意给中国最惠国待遇,我们可以加入协约!”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英国人甚至不给法国最惠国待遇,怎么可能开放市场给中国?即便是暂时的都不行。英国自家知道自家事,英伦三岛的工业实力已经沦落到了世界第三,虽然依旧保持了在造船业的绝对优势,但是其他方面都已经不太行了。要是开放市场,英国的殖民地很快就会被其他国家的工业品填满,英国的工业实力将会进一步的萎缩。

  无论如何,英国都不可能开放市场给其他国家,法国不行,俄国不行,中国也同样不行。

  尼古拉二世对此心知肚明,他摇了摇头,说道:“英国政府不会同意的。”

  林永昌笑了笑,“英国政府不会同意,那么俄国呢?”

  “嗯?”尼古拉二世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林永昌笑道:“要是俄国愿意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人民政府愿意跟俄国签订一份共同防御协定。”他停下了脚步,等到因为惊讶而落后几步的尼古拉二世,“就像是中国跟日本签订的条约一样。”

  “共同防御协定?”

  林永昌解释道:“如果俄国主动向其他国家宣战,中国可以不参与战争。但如果有其他国家向俄国宣战,中国将会与俄国并肩作战。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中国主动向.........”

  听完林永昌的解释后,尼古拉二世明显意动了。人民军的战斗力他很清楚,而且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现在已经有四万万七千万人口了,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足以动员出上千万军队。如果中俄结盟,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他注视着林永昌,这个让人一见面就心生尊敬和好感的人,心中想道:我们毕竟是亲戚,是有血缘联系的。

  但是........喜悦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尼古拉二世就重新冷静下来。俄国的工业力量不强,民生经济在列强中是垫底的存在。以前是这样,在中国加入到列强大家庭后依旧是这样。开放市场给中国对俄国来说没有太大的损失,可是英国和法国不会同意的,英法在俄国有特殊利益。

  一边是中国,另一边是英国和法国,尼古拉二世不需要召开国家杜马会议,就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哪怕林永昌是自己的外孙——亚历山大——的父亲,尼古拉二世也只能站在英法这一边。

  “抱歉,我不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尼古拉二世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这让林永昌在心中大摇其头。沙皇必须是强硬的,甚至必须是残暴的才行,不如此不足以驾驭沙俄这个庞大的国度,尼古拉二世显然不具备强夜袭群:陆九肆九,叁陆一三五硬和残暴的特质,也不像威廉二世那样狡猾。

  这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却不是一个好沙皇。

  第五百三十七章 窥镜自视

  尼古拉二世为林永昌和奥尔加一行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沙俄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罗曼诺夫家族倒是挺有钱的,维持沙皇一家的奢靡生活绰绰有余。

  筵席上不但有各种俄国传统食物,还有不少的中国菜。沙皇家里有好几个中国大厨,想要吃什么菜系都有。除了烤乳猪、糖醋排骨和狮子头之外,林永昌还看到了红烧熊掌,这年头中国的黑熊和老虎还不是保护动物,但他还没吃过那些东西。在国内的时候,需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国外也一样要保持,不过现在是吃沙皇的,那就可以放开吃了。

  说是红烧熊掌,实际上是煨烂了的,尝起来软软糯糯的,味道挺好,但实际上也不会特别好,只能说是一般好。大约是因为这道菜不常有,物以稀为贵,所以才会被传成名菜。就林永昌的个人感觉而言,也就是那样,跟红烧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