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几个月前,意大利南部发生了大地震,数十万人丧生。地震之后,因为饥饿、寒冷和疾病,有更多的人丢掉了性命。因为大地震,本就不富裕的意大利政府越发的雪上加霜,损失超过了10亿美元。
意大利政府对灾民的救助非常少,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灾民在饥寒交迫中纷纷自杀。反倒是教皇拿出了大量的钱财购买粮食赈济百姓,并且提供场合给灾民居住,这为天主教获得了许多声望。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墨西拿大主教被埋在倒塌的宫殿下面整整五天,但是他的运气不错,被人给救了出来,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不像是未来的王师,只是倒了一栋大楼,结果挖了一个多月什么都没挖出来。
这个时代的意大利政府反应迟钝,对赈济灾民并不上心,好歹还是干了些事情的。但意大利政府的能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不得不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法国、希腊和阿根廷等政府捐助了大量的救灾款,美国在大建的同时,国会也通过了给意大利灾民以援助——总价值四十万美元的物资。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中国也对意大利人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了意大利政府五十万马克,并且用驱逐舰和巡洋舰运送了价值上百万马克的粮食、布匹和药物去意大利。
在菲律宾战争期间,有很多欧洲志愿者自带干粮加入到了对美作战之中,其中就有不少意大利人。这些人都是有国际主义情怀的,战争结束后,大部分人都回到了欧洲,也有一些人留在了远东。意大利发生了大地震后,来自欧洲的志愿者乘坐着军舰前往意大利,去拯救饥寒交迫的灾民。
除了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其他国家也都捐献了一些物资。日本人对意大利的地震是感同身受,因为日本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每年都有那么几次地震,不过一般地震强度不大。虽然感同身受,不过日本政府并没有捐献多少东西,只是意思意思一下,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再说,日本还不是地主呢,连英国和美国都没怎么出力气,轮不到东方人来充当救世主。
“意大利在地震中损失惨重,据说伤亡人数超过了五十万。”
“
天主教在救灾方面比意大利政府干的更好.......”
“因为地震的影响,意大利政府中止了造舰计划,有两条船台上的战舰在大火中损毁,剩下的战舰........”
对于意大利的悲惨遭遇,英国和德国,还有美国,都表示了同情,但同情归同情,他们是不会拿出多少真金白银去救灾的。有捐给意大利的钱,拿去多造一条战舰不好吗?
美国的官员明明白白地说了:政府没有保证人民温饱的义务。自由世界有的是自由,那些灾民虽然在挨饿,在受冻,在自杀,但是他们有自由啊。
英国和德国政府对意大利的援助很少,反倒是法国政府伸出了慷慨援助之手。此外,民间的各种团体也给意大利提供了很多帮助。不过,民间团体也并不是光干好事,很多有活力的社会团体也在其中浑水摸鱼。
盗窃、抢劫、贩卖人口,种种罪恶在白天和黑夜中发生,连中国派往意大利的救援队都遭受了劫掠,意大利政府对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没有任何办法,很多有活力团体的背后就有政府高官等着分肥,所谓坐地分赃是也。
将给意大利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事情处理完后,人民政府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一五计划”上面,第一一个五年计划共有将近五百个工程和项目,重点工程有六十多个。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下,“一五计划”进行的很顺利,很多工程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提前完工了。
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一切都发展的很顺利。不是说没有出现问题,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矛盾永远都在不断地产生,但只要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就能推动国家和社会不断地前进。
国内的问题都能在林主席的带领下一一攻克,但是对于国外的问题,那就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了。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乱动.........美国人拿出了新的凯军扩大法案,对标的是英国政府的造舰计划,这不光是让日本人胆战心情,中国也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五年建造二十条战列舰,外加六条战列巡洋舰,差不多一年五条主力舰,这还没算上同时开工的各种轻型战舰和辅助船只。发飙了的美国佬真心可怕。
“美国人是疯了吗?每年建造五条主力舰?”
“他们有这么多船坞?”
“这会不会是一个幌子?美国人造这么多军舰干什么?”
军委扩大会议上,同志们议论纷纷。参加这次会议的不光是有中国海军的代表和总参谋部及总装备部的人,还有日本、朝鲜、琉球和西伯利亚的海军将领。蒙古海军是有几条小舢板,但绝无可能把船开到真正的大海里面去,但是蒙古国已经派人出席了会议,这是整个东亚联盟的事情,蒙古国不能置身事外。
“咳,”林永昌清了一下嗓子,然后说道:“相关的情况大家都了解了。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的海军扩大法案,在未来的五年内要建造二十艘战列舰。”
“美国国会暂时还没有批准,但是据可靠消息,这个法案最终将会有惊无险地通过。”胡佛先生,还有好几位先生那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为什么美国佬要造这么多军舰?一个是被莱特湾海战的惨败刺激到了,另外一个,则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上了快车道就不想下来。扩充军事力量能给军工企业及相关人员带去大量的利益,吃到嘴里的肉没人愿意吐出来。
另外,这都已经1909年了,美国正处在繁荣期的尾声,即将到达顶点,然后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到衰退期。美国也是有经济学家的,这时候《资本论》还能在美国公开出版。大部分人被眼前的繁荣磨花了眼,可是也有不少人知道“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即将到来。
现在通过海军扩大法案,等到经济危机爆发,正好多开夜袭群:陆九肆⑨,③六①三伍工几条战舰以缓解危局。
第五百四十六章 疼痛
林永昌在给与会众人介绍美国海军的情况,秋山真之的表情很严肃,却只有一半的精神放在会议上。他不是不想集中精神,但是疼痛如同潮水一波一波的涌来,让他始终不能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的正事上。
在莱特湾大海战中,秋山真之乘坐的“朝日号”战列舰吃了十几发炮弹,其中有三发是305mm口径的重炮弹,战斗指挥室被抛货摧毁了一半,他北邮被单片机中,但是脑袋遭受了好几次猛烈的撞击。
从那之后,每到阴雨天,右边脑袋就会疼痛难耐。下颌、牙齿、颧骨,还有眼睛,都被疼痛所浸泡。很多时候,他都以为自己的脑袋肿了,但是并没有,那只是疼痛所带来的的幻觉。
不管是从镜子里面看到的,还是别人看到的,外表上都没有任何的损伤。但是疼痛依旧,每当天气变化时,它就会
从阴暗的角落中跳出来彰显存在。
前天的时候旧病痛就发作了,昨天晚上好不容易才入睡,在睡眠中,秋山真之梦到自己将右边的牙齿拔了下来,就像是掰掉了瓜瓤,拔除了病灶。即便是在梦中秋山真之也有畅快的感觉,但那依旧只是幻象。从梦中醒来之后,他就一直没能再次入睡,就跟以前一样。
为了减轻疼痛的感觉,秋山真之想了很多的办法,喝了不少的汤药,也吃过中国医药公司卖的各种止疼片,有一定的效果,可是效果并不明显。最好的办法还是冷水敷面,能让他的神志从狂乱中挣脱出来,也能让疼痛减轻到勉强可以入睡的地步。
“.........现在请秋山元帅给我们讲讲世界海军局势。”
秋山真之打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面无表情地站起身来,眼角因为疼痛跳动了几下。将桌子上的文件拿起,秋山真之表情严肃地念了起来。
当今世界,大英皇家海军依旧举世无双,天下无敌,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公海舰队,美国海军的战列舰数量和总吨位没法跟英德两国比,可是美国人有钱,有钢铁,有船坞,现在还有了决心,海军力量的增长速度远超德国,与英国并驾齐驱。
与会众人对这些情况都是知道一些的,但直到现在才知道具体的数字。随着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被年初,众人的神情都变得严肃起来,有些人还皱起了眉头。英国和美国呈现出来的是压倒性的力量,连德国都只能搞“存在舰队”,整个东亚加起来的工业实力也比不上德国,是没办法参与到海军军备竞赛中取得。
可是美国现在像是下饺子一样的大建,日本人固然是胆战心惊,其他国家也是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像是朝鲜,就对美国海军市里的增长很敏感。在甲午战争之前,美国海军就曾经炮轰朝鲜炮台,想要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是很可惜,那时候的王师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很渣,美国海军轰击朝鲜炮台,损兵折将之下却没有人任何的收获。
因为打不过朝鲜人,美国佬便跟英国一起支持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这才算是轰开了朝鲜的国门。
此外,琉球和西伯利亚大公国也都对美国海军实力的增长很是担心。西伯利亚也就罢了,海参崴每年要冰封四个月,而且地处东亚大陆上,这就是最好的防御手段。琉球却是孤悬海外,一旦联合舰队被美国海军压制,那么琉球的再次灭亡就在眼前。
在东亚联盟中,唯一不担心美国海军的是蒙古。美国人就算掌握了海军霸权,难道还敢上岸跟人民军打仗不成?
秋山真之感觉到太阳穴在一跳一跳的,疼痛从下颌一直延伸到眼眶。如同跗骨之蛆般的痛苦折磨得他日渐消瘦,有时候恨不得对准自己的脑袋来上一枪,但是在公众面前,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与癫狂。
“.........五年后,美国海军将会成为全球第二大海军力量,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如果联盟依旧按照过往的计划建设海军,届时美国海军和联盟海军的力量之比将达到4:1.........”
秋山真之将报告念完,然后坐下。会场上顿时爆发了比之前更响的嘈杂声,琉球海军大臣最为激动,“我们需要更多的战舰!”
琉球虽然土地狭小,人口不多,也拥有一艘驱逐舰和几条鱼雷艇,在莱特湾海战中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的。
“确实如此!”
“但是,跟美国人拼钢铁是没有胜算的!”
“他们的钢铁产量是我们的四倍!”
“中国很快就会有一千万吨钢铁的年产量了!”
“美国人失去了巴拿马运河,我们只需要有美国海军六成的力量就行!”
参加会议的,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都是能说汉语的,交流起来不成问题。林永昌等了几分钟,见到这些人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样子,于是敲了敲桌子,说道:“好了,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一个个地说。”
这有什么好说的呢?事先就已经通过去了,现在开会就是走个六成,事情都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联盟需要更多的战舰,至少需要达到美国海军力量的六成,才能算是有自保之力。最好能有七成,那样更保险。这就需要最少16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以及数倍于此的轻型战舰。
如果只是采取守势,考虑到近海防御中可以使用鱼雷艇和潜艇,战列舰的数量可以再减少两艘,那就是14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而联盟现在只有三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是一艘都没有,前无畏时代的那些战列舰和巡洋舰都只能算进辅助舰船里面。
那就需要再建造11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一共15艘主力舰,总吨位将近四十万。这是日本政府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只能让联盟其他的国家有钱
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了。
伊藤博文早就想这么干,但是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太大,因为这必然会削弱日本在联盟内部的话语权。伊藤博文只能一拖再拖,等到美国的第二次海军扩大法案出来,再也拖不下去了,内阁里面的那些人还是不肯出头,最后还是秋山真之站了出来,反正他不怕背黑锅。
第五百四十七章 调整
因为美国强大的实力,中国内有不少的亲美派,同样的,日本内部也有不少亲美派。东亚和美国之间的工业实力悬殊,等到美国完成了第二次海军扩大法案中的二十条战列舰和六条战列巡洋舰,东亚联合舰队几乎没有任何的胜算。
既然美国是如此的强大,为什么一定要跟美国为敌呢?之前是发生了一些冲突,但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要向前看嘛。这种幼稚的看法刚开始被大多数人所唾弃,但是美国方面了解到之后,如获至宝,立刻授予了驻日大使更大的权利以完成特殊使命。
美国外交人员和日本政府进行了秘密接触,希望双方能达成紧密的关系,以共同应对太平洋上的威胁。言下之意就是美日联盟,将中国给堵在大陆上。若是美日联手,台湾、加里曼丹和巽它列岛都是唾手可得。
伊藤博文对美国人抛出来的橄榄枝嗤之以鼻,跟美国联手是能轻易地席卷南洋,连台湾也能再次收入囊中,但是这样做就会跟中国结下化不开的死仇。伊藤博文是不在乎左右横跳,但是他才不会傻到去相信美国佬的甜言蜜语。“诸事皆可废,唯联中不可废”,只有抱紧了中国的大腿,才能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人想要空手套白狼........好吧,也不算是空手,美国政府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将西太平洋都划给了日本,还会给日本一笔数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所要求的的“仅仅”是夏威夷和关岛。
面对这么优厚的条件,说实话,伊藤博文都有些心动。如果美国人真的能信守承诺,日本可算是真正的步入列强行列了。
但是伊藤博文知道,条约就是用来打破的。别看美国人现在显得非常热忱,只要日本跟中国翻脸,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欧美列强向来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林主席曾经说过,“帝国主义者向来是不讲道理的,如果他们讲了一点道理,那一定是被逼无奈”,伊藤博文深以为然,
伊藤首相对美国人的小把戏看的清清楚楚,不会上当,但是日本国内还有很多的反对派势力。大正维新的时候杀了一些人,之后就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杀戮,只是将反对派转入了预备役,或是流放到北海道和库页岛。这种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日本的局势在很短时间内就稳定了下来,后遗症就是反对派一直存在,而且实力还不小。
如果只是在日本国内,那些反对派是翻不起浪来的,现在跟美国扯上了关系,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伊藤博文本来还想继续往后拖一拖,现实的情况逼得他不得不提早做出了决断。
军事扩大会议开了一整天,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东亚联盟达成了共识。为了应对太平洋对面美国越来越强的威胁,联盟将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所谓的积极措施就是先进行外交谈判,要是美国政府依旧不愿意停止继续扩充海军,那么联盟唯有加入到海军军备竞赛中来。
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外交谈判?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先礼后兵嘛。眼看得欧洲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大家坐下来等着开席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加入到海军军备竞赛中去呢?
太平洋是如此的广阔,就算美国取得了海军优势又能怎么样?还能派出上百万大军登陆不成?嗯,以美国的实力,要是砸锅卖铁说不定真的能做到,可是那又何必呢?只不过是吃了一场败仗而已,不需要这么拼命。
在【欧陆风云】里面,外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军事。美国海军要建造这么多主力舰,最应该担心的不是东亚联盟,而是英国。大西洋没有太平洋那么大,另外,美国需要巴拿马运河,美国海军的目标未必是万里之外的联盟,说不定就是英国。
美国海军传统不高,战列舰的质量比英国差一点,但是差距不大,要是跟德国海军联起手来,说不定真的能把大英皇家海军给车翻了。
现在世界上的局势扑朔迷离,林永昌失去了先知先觉的优势,也看不清局势究竟会怎么发展了。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双方离得太近,一个是海军第一强国,另外一个是陆军第一强国,必然是要打起来的。
但是,美国会怎么选择?是像另外一个历史中那样,等到欧洲打的精疲力竭了,再下场去捡便宜,还是趁着欧洲大战的时候,向远东发起正义的复仇?亦或是直接跟德国联手,将英国从世界霸主的宝座上给掀下来?
林永昌不知道。历史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向着未知的方向狂奔,即便是穿越者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但不管怎样,加强自身的实力总是没错的。
在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中国向日本、朝鲜和西伯利亚大公国转让了更多的先进技术,以增强联盟的实力。大部分的技术都是免费转让,即便是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
中国跟日本达成了新的共识,日本停止建造无畏舰,海军的大部分资源投入到超无畏舰的建设中。15英寸主炮技术尚未攻克,那就先用13.5英寸大炮。中国、朝鲜、琉球和西伯利亚负责建造相应的轻型战舰。战列舰是海战的主角,但若是没有轻型战舰的保护,面对雷击舰队会非常危险。
另外,如果跟美国的外交谈判失败,中国将会同时开建两艘一型超无畏战列舰,也即是使用13.5英寸大炮的超无畏舰。在15英寸主炮的技术被攻克后,中国将会开工两艘二型超无畏战列舰,日本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联盟会有11艘战列舰,考虑到联盟在海军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差不多能满足防守的需求。
这是明面上的计划,中日海军还有秘密协定,既共同研究和建造更大更先进的潜艇。新型潜艇必须要有更大的航程,最主要的是必须能满足发射“威力巨大之九三式酸素鱼雷”的需要。
林永昌本来是打算先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使中国的工业实力达到世界第二的地步,然后再发展军事力量。但是形势发展的太快,原有的计划也只能随着局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第五百四十八章 手握大棒
这个时代的主流观念是“只有战列舰才能对抗战列舰”,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战列舰皮糙肉厚,火力强劲,是海战中的核心。一场海战的胜负,往往决定于战列舰编队对轰的结果。
但是,这句话也不是完全对。火枪打垮了骑士阶层,大炮轰碎了城堡,军事技术向前发展,总会有新的武器来终结旧时代的武力中坚。
战列舰很强大,但林永昌知道,威风凛凛的战列舰终将让位于航母和舰载机。早在六年前,莱特兄弟就发明了飞机,并且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之后各国都对飞机进行了研究,中国也研制了技术含量很低的双翼机,使用汽油发动机机作为动力,木头和蒙布的机身,螺旋桨,不封闭的驾驶舱,但这种飞机用来进行侦查还行,想要摧毁战列舰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林永昌现在拿出了F8F熊猫舰载机的图纸,也没办法造出来。现阶段,能对付战列舰的除了大口径火炮外,就只有装药量更多的鱼雷。但是鱼雷的射程较短,雷击舰队想要冲到地方战列舰跟前施放鱼雷,要冒着极大的危险。相比于巡洋舰和驱逐舰,潜艇是更好的鱼雷发射平台。
当然,不是现在的那些一两百吨的潜艇。为了能发射“威力巨大之九三式酸素鱼雷”(正式名称叫做长矛鱼雷),潜艇的吨位必须扩大到700吨以上,最好能超过一千吨。如果要使潜艇具有远洋作战和布雷的能力,吨位还要继续扩大。
相比于战列舰,林永昌真正中意的是“飞快潜”,不是说超无畏战列舰不好,而是太贵,飞机、快艇和潜艇要便宜的多。建造一艘超无畏舰的资源足以建二三十条潜艇,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几十条潜艇能发挥很强的作用。
但是建造超无畏舰也是有必要的,战列舰是这个时代最复杂的工业结晶,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有了足够多的战列舰,才能让其他国家打消某些蠢蠢欲动的心思。而且,即便是到了飞机和航母的时代,战列舰也是很有用处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飞机出动,在风急浪高和阴云密布的天气,或者是在光线昏暗的夜晚,舰载机不方便出动的时候,战列舰更多更强的一方就能占据优势。
因此,虽然林永昌知道“巨舰大炮”终将被“飞机航母”所取代,但是依旧同意了建造几条超无畏舰。没必要像英德美那样建造几十条战列舰,但也不能没有。
日本海军对于“飞快潜”并不是很感冒,过往的经验证明了战列舰才是海战的核心,飞机现在还只是小玩具,潜艇用来进行侦查有点用处,快艇在海战中可谓是九死一生,随便挨上一炮就完蛋。很多时候,不需要直接命中,光是爆炸掀起的浪花就能把快艇掀翻。
还是战列舰好,威武又霸气,看着就能让人有充满力量的感觉。秋山真之被日本人视为“军神”,但是他也不能脱离历史的局限,不能看到潜艇的真正作用。
又或者,他就是因为看到了潜艇在切断航路上的巨大作用,这才不愿意大力发展水下舰队。毕竟,日本是一个岛国,要
是大家都有很多潜艇,日本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不光是秋山真之,其他的日本海军将领都不喜欢潜艇,这东西对日本这样的岛国威胁太大了。
日本人不喜欢潜艇和飞机,林永昌也不为己甚,中国独自研究就好了。要是美国政府愿意就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对比进行谈判,那就少量建造几艘潜艇,暂时不用建造战列舰。要是美国政府拒绝谈判,或者不愿意维持太平洋上的海军实力均衡,那就少量建造几艘超无畏战列舰,大量地建造潜艇。
世界的局势像是脱缰的野马,又像是脱轨的火车,向着未知的方向狂奔。美国和东盟也即将加入海军军备竞赛,这种情况让唐宁街的绅士们非常头痛。为了压制德国,大英帝国已经用上了全部的力气,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去理会美洲和亚洲的事情了。
可是英国又不能真的完全不管。英国政府对美国的第二次海军扩大法案做出了激烈的反应,英国驻美大使连续几次约见美国外交部长,还跟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威逼利诱美国不得继续扩充海军力量。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当过菲律宾总督,他的运气很好,在菲律宾的起义者重新活跃之前就被调回了国内。之后他当了陆军部长,是一个扩张主义者,是“鹰派”和军火商们共同推举出来的头面人物。
在1908年的大选中,塔夫脱击败了代理总统,正式入主白宫。塔夫脱鼓励美国银行家和企业家到国外去投资。政府为在国外修建铁路和创办事业的企业家们提供贷款。这些政策为美国的商品出口开辟了市场。
这就是国务卿菲兰德提出的“金元外交”,但金元并不是万能的,这已经被几年前的战争所证明。所以塔夫脱上台后,一方面使用“金元外交”的手段,恢复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发展军事力量,支持海军提出了第二次海军扩大法案。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政治立场跟罗斯福不完全一样,虽然两人都是扩张主义者,但罗斯福是要打击垄断的,而塔夫脱担任总统后,采取了对垄断企业大开方便之门的“自由放任”政策。今年年初通过了《佩恩-奥尔德里奇法案》,规定了美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关税率。
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即将到来,很多人都知道,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也知道。虽然社会上海充斥着纸醉金迷的味道,但是美国政府已经在为经济危机做准备。
面对英国政府的威逼利诱,塔夫脱总统采取了虚与委蛇的策略,他对英国大使说可以考虑削减造舰数量,但这只是说说而已,美国建造了更多的船坞,好些是四万吨以上级别的。手握大棒,和气说话,这是美国的传统。在和气说话之前,手中必须要握着大棒才行。
第五百四十九章 建议
英国政府一边向美国施压,一边同中国进行了交涉,希望中国不要单方面改变南洋和东南洋的局面。之前日本在加里曼丹搞事,英国调来了两条无畏舰和两条老式战列舰,黑龙会因此收敛了许多,没有继续攻打荷兰人治下的城镇。
但是如果东亚的海军力量加快增长速度,日本人肯定又会蠢蠢欲动了,难道还要派遣更多的主力舰到远东来吗?要真是那样,就会削弱大英皇家海军在欧洲的力量。
中国外交部长陆征祥刚刚去职,由唐绍仪接任了外交部长的职务。唐绍仪差点被卷入“装甲钢泄密案件”中,在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后,证明了他与美国情报机构并没有联系,这反倒成了他进步的重要因素。
唐绍仪是在美国留过学的,向来对英国没什么好感。
“朱尔典先生,事情不是由我们挑起来的。如果美国愿意削减主力舰的吨位,那么中国可以放弃建造战列舰的计划。”
唐绍仪是老派人物,注重仪表和接人待物,即便心中厌恶,表面上依旧是儒雅随和。不像是从军队中转过来的干部,动不动就拍桌子,即便是在跟英国人交涉的时候,也是如此。唐绍仪一直觉得,外交就要温文尔雅,要从容不迫,吹胡子瞪眼睛不是外交。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