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沙皇不会那么好心的,要是我们放下了武器,肯定会遭到屠杀!”
“你说的是尼古拉二世,现在的沙皇是奥尔加一世。”
“不管是尼古拉还是奥尔加,都不值得信任!”
伏龙芝表情严肃地说道:“要是列宁同志坚持投降沙皇,请允许我带部队回家乡去打游击。”
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转不过弯来,刚刚还在跟沙皇的狗腿子打生打死,怎么一转眼就要加入对方了?不行,这是绝对不行的!
“同志们,我们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斯大林抬起头来看了列宁一眼,然后用力地抽了一口烟斗,列宁同志说的这些话他很熟悉。他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只能看明白道理,却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虽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辩才无碍,但是想要让同志们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是很困难。刚刚才跟德国人联手,转头又要去给沙皇干活,这样的连续几个大转弯,在布尔什维克的高层和基层都产生了混乱。
列宁知道,留给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的时间不多了,他需要金快递说服其他的同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现在是站在他这边的,这两位同志本来就有很多的投降倾向。现在需要说服的是托洛斯基、伏龙芝和斯大林等同志。
时间已经不多了,他需要加快这个步骤。
天气晴朗了几天,现在又阴沉了下来。点点雪花从空中落下,飘飘荡荡,洒满人间。房间中的辩论声依旧激烈,威廉二世将视线从半空中收回,他的注意力也随之回到让人头痛的现实世界中来。
“.........我军未能歼灭东线俄军主力,鲁登道夫总参谋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军队进入了乌克兰,我军的伤亡很大........”
“应该先解决意大利问题!”
“英法联军才是最大的威胁!”
“或许我们应该接受俄国的停战条款..........”
“这是对德意志的背叛!”
随着美军填补到西线和南线的战场上,德军越发的窘迫,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的矛盾也随之空前激化。德国的资源有限,纵然德军战斗力冠绝当世,也只能在西线,南线和东线这三者中选一个。德军能保证在一个战场上取得胜利,但是另外两个战争就会疲软无力。
这是由同盟国糟糕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鲁登道夫就算是再天才是被,也没办法解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德军还有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但是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协约国一方迅速拉平了在武器装备上的劣势。
随着协约国飞机坦克数量暴增,现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是德军了。
陆军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海军被堵在港口里,同盟国已经到了快要窒息的地步。去年冬天的饥饿和寒冷让德国人刻骨铭心,今年的情况比去年更糟糕。
德国国内百姓平均每天能得到的食物只有战前的三分之一,干体力活的工人可能多一些,老人和孩子都饿得皮包骨头,新生儿的死亡率增加了不少。
虽然无限制潜艇战让英国也陷入到了饥饿之中,虽然英法食物匮乏的情况比同盟国也没好到哪里去,但这并不能改变德国即将窒息的事实。
靠着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敲骨吸髓的搜刮,德国人勉强能在死亡线上挣扎,结果就是罗马尼亚人大量饿死。城镇变得萧条,村庄变得破败。为了征集粮食,德军使用上了机关枪,在杀死了大量罗马尼亚人之余,当地的游击队员数量激增。
那些游击队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造成了德军占领成本的上升。在李大眼率军进入乌克兰之后,罗马尼亚的游击队得到了武器装备,还有少量的粮食,在入冬后变得越发活跃了。
同样的,乌克兰也冒出了很多的游击队,那些饿急眼的人什么都不怕,为了一口吃的是真的敢拼命。
这些都不是问题,食物的匮乏才是真正的大问题。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死了太多人,就算德军守住了乌克兰,明年那里也注定了会减产。
“.......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跟俄国停战,集中兵力打败意大利,最后再........”
“德意志不能接受无条件停战!”
“见鬼!难道还要继续跟俄国打下去?布尔什维克已经完蛋了!我们要出动多少兵力才能击败俄国?别忘了,俄国背后还有一个更强大的中国!难道我们要一直打到长安去吗?”
鲁登道夫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但是兴登堡却是无动于衷,只是冷冷地说道:“事实证明,你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总参谋长!”
第六百四十七章 趁火打劫
鲁登道夫闻言大怒:“若是早听我的,怎
么会落到这么被动的局面?”
“得了吧,中国人早就打定了主意介入俄国事务。就算一开始就采取西守东攻的策略,也不过是让中国人早一年下场,说不定情况会更糟!”
威廉二世听得心烦意乱,他朝宫殿外望去,小雪变成了大雪。北风呼号,那雪下得正紧。
“够了,我不想跟你做此无意义的争吵,一切请陛下圣裁!”
鲁登道夫这一年来打的很不错,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弄到了两百万吨粮食和一百万吨石油,极大地缓解了德国粮食资源匮乏的情况。
但是鲁登道夫的战略也失败了,随着美国和中国加入到战争中来,同盟国几乎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可能。不能胜利不代表失败,而且只是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鲁登道夫想要放手做最后一搏。
这一次或许能行?失望得太多,威廉二世对此几乎不抱期望了。
德皇看了看鲁登道夫,这是他的总参谋长;再看了看兴登堡,这是另外一个想要当总参谋长的人。兴登堡带兵打仗的能力不错,出身高贵,在容克中很有名望。可是鲁登道夫至少能提出一个看上去可行的计划,兴登堡的计划是什么?东线防守,在西线发起一次规模空前的进攻?
这不又回到了小毛奇和法尔肯海因的老路上来?
就是因为“施里芬计划”破产了,鲁登道夫才有机会上台的。现在又要去实行已经被证明不可能完成的计划?
威廉二世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他朝宫门外望去,那雪正下得紧。争吵又持续了一会,跟上次一样,没能吵出什么结果来。威廉二世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从他几次更换总参谋长就能看出来。
他已经有再次易帅的想法,可是兴登堡却拿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其实兴登堡是有想法的,只是没有说出来。
争吵的将军们离开了,威廉二世终于清净了下来。他独自留在宽阔的宫殿里面,看着欧洲的地图默然不语。不管是在东线还是西线,同盟国的版图都是变大了许多。
即便是在南线,德奥联军也已经收复了失地,并且攻入了意大利境内。不管怎么看,同盟国都像是占据着上风。
为什么赢着赢着,德国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威廉二世对此有他自己的看法,但不管他怎么看的,对如今的局势都没有任何的的帮助。
鲁登道夫从皇宫中出来,乘坐汽车回到自家府邸。尚未进门就听到了妻子的笑声,他倒是没有担心什么奇怪的里番剧情。鲁登道夫已经五十多岁,他的妻子也是差不多的年纪,早就不用担心隔壁老王。
推开门,在门口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换上鞋子,夜袭群:陆⑨肆⑨,③⑥一三伍鲁登道夫刚往里面走了几步,妻子就赢了上来,脸上满是笑容,“亲爱的,徐又来了呢。”
徐无忌是中国驻德国军事观察团的团长,经常送些巧克力之类的甜点过来。等到德国陷入到普遍的饥荒后,又多了熏肉、罐头和香肠等肉食。
在开战之初,中国就用轮船运了大量的食物给中国大使馆。现在大使馆地下的仓库里面还堆放着很多的罐头和耐储存的食品。
后来英国皇家海军封锁了大西洋,货轮没办法开到德国的港口了,人民政府就改用空运。每个星期都有运输机从哈密的机场飞到伊斯坦布尔,然后再飞到布达佩斯,转乘火车到柏林。
即便人民军进入了俄国,这条空中交通线也没断过。有的时候运输机会带来大量的食物,有的时候飞机上装的是各种各样的图纸,或是情报等其他东西。
英国的无线电破译技术很厉害,加上将德国渗透的像是筛子一样,有些信息太过重要,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传递最可靠。而且电报没办法将图纸上的信息传递出去。
飞机在返回的时候,也会带走一些东西,情报、重要的人,等等。
鲁登道夫走到客厅,见到了正在饮茶的徐无忌。茶叶也是从中国运过来的,据说是出产自武夷山,鲁登道夫觉得很好,但是好在哪里他就不知道了。
见到鲁登道夫进来,徐无忌站了起来,笑着道:“老师看起来不太高兴,可是因为在东线停战的事情上没有达成一致?”
鲁登道夫“嗯”了一声,然后板着脸说道:“德国不能接受无条件的停战!”
妻子拉了拉他的衣袖,笑呵呵地说道:“徐带了香肠过来,正好家里面还有几个洋葱,我去给你们做洋葱炒肉。”
洋葱是她自己在家里阳台上种的,收获不多,一直留着最后几个舍不得吃。
等到女人去了厨房,徐无忌笑着道:“校长决定退一步,将波兰当做缓冲区,这样就不算是无条件停战了。”
鲁登道夫皱了皱眉头,“你们在圣彼得堡吃了败仗?”
“没有。布尔什维克弹指可灭,已经翻不起浪来了。”
“那为什么你们会做出让步?”
“啊,这是为了体现诚意。”
徐无忌说道:“德军退回波兰,俄军同步解散动员,将军队复员,这样德国就不用担心东线的问题了。”
“俄国解散动员,那中国呢?也会将军队复员吗?”
“当然,中国也会逐步解散动员。”
鲁登道夫思索起来,条件不能说好,跟最高统帅部的期望相比,还差得远。但是这能够改善德国的战略态势,鲁登道夫是倾向于接受的。
徐无忌又说道:“因为协约国的封锁,同盟国手中握有大量的贵金属,却没办法从世界范围内购买货物。要是能在东线实现停战,同盟国可以用贵金属向中国购买粮食及其他物资。”
“这是趁火打劫。”
“不,老师,这是人道主义援助。德国正处在饥饿之中,政府却让大量的黄金白银在仓库里面发霉,难道您认为这是正确的?”
“黄金和白银不会发霉。”
鲁登道夫反驳了一句,但是连他自己都觉得非常无力。“如果要实现停战,同盟国是不是要撤出乌克兰?”
“这个是当然。除了波兰作为缓冲区之外,其他地方的国境线应当恢复到1911年开战之前。嗯,德军可以继续留在波兰,但是军队数量不能超过二十个师,这点需要我方派出人员进行监督。”
“德国也要派出人员监督俄军的裁员!”
第六百四十八章 想想
鲁登道夫和徐无忌谈了一会,随即便重新出门,他要立刻将新中国的新条件告知皇帝陛下。未免夜长梦多,今天晚上就要去。
“徐,你跟我一起去!”
徐无忌推辞了,“我只是个传话的,真正的谈判还是要由外交人员进行。”
鲁登道夫点点头,不再劝了。
黑夜中,柏林城陷入了沉寂。一者是因为资源匮乏,二来是为了避免被协约国的飞机轰炸,主要是前一个原因。德国现在不光是在挨饿,连取暖的木柴和煤炭也缺。
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干这些事情。
德皇威廉二世都已经准备睡了,听说鲁登道夫去而复还,不得不重新穿上衣服,准备在大厅里面接见他的总参谋长,侍卫重新点燃了炭火和木柴,让暖意充满这个半封闭的空间。
其他人会挨饿受冻,但是皇帝陛下肯定不会。
在等鲁登道夫过来的短暂时间中,威廉二世在想对方为什么会这时候过来。大概又是为了白天的那些事情吧。火堆中“噼里啪啦”的作响,大雪落在屋顶,落在庭院中,发出“簌簌”的声音。
不用去看,就知道那雪下得正紧。
鲁登道夫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穿过冰与雪的世界,来到皇帝的面前。“陛下,林给出了新的停战条件。”
威廉二世惊讶地问道:“难道中国人同意割地赔款了?”
“不,林的意思是将波兰设为缓冲区,其他地方恢复1911年开战之前的国境线。”
威廉二世不需要去看地图,就知道真要按照这个条件,德军将会吐出大量的土地,包括乌克兰这个粮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罗马尼亚不在停战条件之列。”
威廉二世稍微有些心动了,他知道同盟国缺粮食,但是对战争更重要的是石油。有了罗马尼亚的石油,加上从中国购买的粮食,战争还能继续下去。
他迟疑了片刻,很快就说道:“既然中国人退后了一步,那就能让他们多退几步!元帅,德意志不允许无条件的撤退!”
鲁登道夫劝说威廉二世,“陛下,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要是等到林收复圣彼得堡,解决了布尔什维克的问题,就会将军队都调往东线战场。中国人在开春前就能完成这样的调动,到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求着中国人停战了!”
德国陆军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千万人的规模,不是说有这么多军队都在前线打仗,相当一部人是在后方做辅助工作,包括运输物资和镇压地方等等。德国的人力早就已经使用到了极限,新补充的兵员除了养好了伤的士兵外,征募来的后备兵员有很多是不合格的。
早知道会打到这么惨烈的地步,还不如听鲁登道夫的,早点进行总动员一波梭哈呢。事已至此,再抱怨也没用了,鲁登道夫只想早点把东线的事情解决。
“陛下,或许您不知道,或许您知道了,国内有一些人打算向协约国求和。”
美军的数量增长得太快,超过了英法联军——现在还要包括意大利人——在战场上损失的速度。加上威力无穷的100亿美元贷款,协约国的飞机坦克数量暴增,呈现了压倒性的优势。
容克军官团在无休止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不光是经济上损失了太多,还有大量的优秀容克军官死在了战场上。这导致了军队中充满了从平民中提拔的军
官。
再继续打下去,容克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损失倒是会变得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不少人想着和敌人进行和谈。因为德军占领着协约国大量的土地,因此德国的要求是在西线和英法达成不割地不赔款的停战,嗯,就跟东线俄国的要求一样。
“什么?有这种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威廉二世震惊地问道:“没人跟我说过这个!”
“因为停战的代价是让陛下您退位。”
“..........”,威廉二世越发的震惊,然后暴怒道:“这是可耻的背叛!是谁,是谁参与了这些事情?朕要把他们一个个地吊死!”
“抱歉,陛下您不能那么做。否则,军队就要造反了!”
“.........”
威廉二世拿怀疑的目光去看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容克们真的打算让自己退位吗?会不会是鲁登道夫胡诌的?
鲁登道夫何等聪明,怎么会看不出皇帝陛下的怀疑?但是他对眼前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按捺住心中的焦躁,将眼前的情况跟威廉二世一一分说。
“难道就不能再多要一些东西吗?比如说几十亿卢布的赔款?”
威廉二世还不死心,德国在东线投入了太多的资源,不得到足够的收益,国内的资本家和容克军官们都会不满意。
鲁登道夫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来,指着外面的大雪,说道:“陛下,您知道这座城市里面每天都会有人冻死吗?”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