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木门关上,将监狱和外界阳光明媚的世界隔绝开来。
联盟对波兰的统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民族主义情绪在这片土地上蔓延了许久,以前这里到处都充满了对沙俄的敌意,现在则是充满了对联盟的敌意。
在将波兰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一扫而空,并且实行了土地改革后,抵抗的情绪才渐渐地消退了下去。
罗科索夫斯基就任波兰总督后,主要干的事情是打击波兰的反抗势力,其他的事情则是由莫斯科直接控制。联盟的首都在长安,但是欧洲部分距离长安太远了,要是事事都要向长安请示,那就难免会有反应迟钝的时候。
因此联盟不得不将莫斯科设立为第二首都,在克里姆林宫保留了全套的的领导班子,用以处理联盟在欧洲的大部分事务。
毕苏斯基在监狱中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报纸,知道了人民军势如破竹地占领波兰全境的过程,知道了德军在边境线上严阵以待,却没有踏入波兰一步的事情。
当人民军在波兰境内狂飙突进的时候,法兰西公社庞大的陆军部队向着德法边境上移动,似乎是有跟联盟夹击德军的意图,但是战争最终还是没有打起来。
在华沙沦陷,波兰全境被人民军占领后,英国和美国也都偃旗息鼓了。罗科索夫斯基没有说谎,毕苏斯基和他的同党已经没有了利用的价值。
第七百一十一章 点名
毕苏斯基在监狱中度过了一个星期,看了很多的过期报纸。直到最后一天到来,他还坚信自己能够再次化险为夷,重振旗鼓。
但是并没有,监狱的守卫将他拉了出来,用绳子捆好,塞上卡车,然后直接就给拉到了刑场。在那里,已经围了一圈荷枪实弹的士兵。没有过多的说辞,在经过简单的验明身份后,毕苏斯基就被两名士兵按在了地上,行刑的士兵用枪管抵住他的后脑勺。
在边上,还有其他四人同样跪着,都用被人用枪顶住了后脑勺。
“预备!”
“哗啦啦!”
枪栓拉动的声响过后,是“开火”的命令。
“砰!”“砰!”“砰!”“砰!”“砰!”
五声枪响听起来只有一枪的声音,被子弹击中的脑袋猛然一震,红的白的都溅射了出来。在枪栓响动,即将开火的钱一秒钟,毕苏斯基还坚信这只是吓唬自己的。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怎么会死在刑场上?
然后,他听到了“开火”的命令,子弹射穿了他的头颅。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他还来不及感觉到疼痛,整个世界就已经陷入到了黑暗之中。
毕苏斯基死了,跟边上的四名死刑犯一样,不会因为他曾经是波兰军团的领袖而有所不同。人被杀就会死,从来都是如此。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对波兰的清理是冷酷而卓有成效的,或许波兰人还不甘心他们的国家再次消失,但是敢于袭击和发动叛乱的人少了很多。
联盟对地方
上的治理有很多经验,比如说保甲制度,比如说连坐法。要是某处地方出现了问题,而又一直查不出来,那就将附近的居民集村并寨,或者干脆全都给流放到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地方去。
长安,太极宫
林永昌正在进行日常的办公,虽然匈牙利的战士尚未停歇,但是有着联盟提供的大量武器和军官团指导,匈牙利人在战场上是占据了伤风的。只要德军不亲自下场,奥地利没可能打败匈牙利。
因为和联盟有协议的缘故,德意志也只能以提供武器装备和军官团的方式帮助奥地利,奥匈帝国的内战还有得打。
“........美国爆发流感,堪萨斯州到处可以见到感染的病人........”
林永昌批复了几份文件后,突然看到了这个,立刻就想到了王师的光辉事迹,于是拿起话筒,转了几下拨盘,“接外交部。”
片刻后,电话打通了,林永昌对着话筒说道:“请外交部的同志密切主意美国的流感情况。”
随即他又给卫生部打去了电话,让卫生系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面要再开展一轮卫生教育活动,并且要在全联盟境内掀起“除四害”的运动。
所谓“四害”,既苍蝇、蚊子、老鼠和臭虫。这些生物繁殖的太快,活动范围太广,会传播疾病,要是消灭干净了最好,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除四害”,需要好些部门联手行动,需要下发大量的化学药剂用于杀虫灭鼠,那些化学药剂对人类来说大多是有毒的,有可能被造成人员中毒,不小心和故意的都有可能,这也需要基层的同志们主意。
每次发起全联盟范围内的运动,都是在给基层的同志们增加负担。中央发布命令很容易,层层加码下去,到达村部和街道办一级的时候,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林永昌对公务员/官僚系统的操蛋特性一清二楚,但有的时候该搞运动的还是要搞,美国佬在全世界投放生化武器的“历史”实在是太让人刻骨铭心了。
除了要进行“除四害”和“卫生宣传”,沿海和边境上人口众多的城市,还有广大的乡村都要做大规模传染性疾病蔓延的应对预案。
在另外一个历史上,“西班牙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和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全世界死亡人数至少为2500万(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致死性高出了几十倍。
虽然被称作是“西班牙大流感”,但实际上是从美国流传出来的。这种传染性和致死性都非常强的传染病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到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
这不能不让林永昌产生很强的既视感。在他原来的那个时空,美国佬在全世界投毒那是出了名的,美国政府可以躺平,是因为美利坚合众国有着低人权的优势,联盟可学不来那种做法。
“......必须要认真对待这次流感,全联盟所有的卫生所和医院要做好对患者进行隔离的准备。各地的战备仓库中要储备口罩和........”
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上的同志都对林主席兴师动众的做法感到不解,流感哪年没有?怎么今年就要特殊对待了?
“.....特别是上海和深圳,一定要对高烧咳嗽的病人进行隔离,医护人员要带好口罩,防止感染......”
上海是中国区的重要城市,自从前朝开始,十里洋场的大名就传遍了整个亚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十里洋场进行了改造,解放了数以万计的妓女,严厉打击了当地的黑社会和封建会道门,禁绝了所有的鸦片馆和赌场,整个上海的风气为之一新。后来又对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发展了纺织厂,面粉厂等轻工业,也有造船厂和舰船修理厂等重工业设施。
等到【人革联】成立,上海依旧是直辖市,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这使得上海市政府有着相当高的自主权,当地的干部跟圣彼得堡那边的干不一样,向来都自视甚高。
林永昌担心上海会对中央的命令阳奉阴违,因此在全联盟卫生工作会议上,特意点了上海的名,希望当地的同志能加强重视程度。
第七百一十二章 攻讦
【天朝日不落】系统上对瘟疫和恶性传染病会有提示,每当某个地方出现了大面积——大约是一个县——的感染后,系统上就会出现弹窗提示。有了外挂在手,想必外省不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染了。
联盟的报纸上已经开始介绍美国的流感,并对流感肆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美国大流感”在这个世界应该不能再将黑锅扣在西班牙人的身上。
对大洋彼岸的关注暂且到此为止,联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处理,不能将精力全部放在防范美国大流感上面。中央已经确定了要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在今年下半年要将“二五计划”的准备工作做好。
制定“五年计划”需要计委和很多部门共同努力,需要大量的专家进行科学的论证,林永昌平常要做的事情只是审阅,再就是找人谈话,但就算是这样,也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此之外,今年的工农业生产也需要进行持续关注。还有俄罗斯的铁路系统改造、各地水利系统的修建和维护,干部的培训和选拔等等,虽然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也都需要他投入时间去关注,不能说完全当甩手掌柜。
作为【人革联】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和人民党的主席,可以过得很轻松,林永昌可以每天看看报纸,看看文件,花上三四个小时就处理公务就行。要是想要认真工作,也可以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林永昌偶尔会给自己放个假,大部分时候就是认真工作,要么是在太极宫处理政务,要么是到各处去巡视。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他都能处理的得心应手。
就在他沉迷于工作的时候,来自圣彼得堡的一份报告却让他有点为难了。
报告是军区司令刘呈祥发来的,里面的内容除了介绍芬兰布尔什维克被驱逐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些口供,大体意思上是:芬兰布尔什维克和加入了人民党的布尔什维克有一些关联,偷偷地往圣彼得堡运送武器弹药的事情跟某些原布尔什维克成员有关。
虽然报告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根据口供,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布哈林和列宁等同志都有被牵连,还有就是在巴黎的托洛斯基似乎也与之有关。
这件事不是小事,搞不好是要掀起政治斗争,引发新一波清洗的。在【人革联】的政治版图中,曾经在布尔什维克干果的同志有很多,是人民党内部的一大山头,但是并没有掌握多少兵权。
要是借着芬兰布尔什维克叛乱这件事发动清洗,可以直接将列宁和捷尔任斯基那些人全都干掉。列宁一上来就成了中央委员,捷尔任斯基同志铁面无私,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得罪了不少人。
此外,祖鲁克、斯维尔德洛夫和布哈林等人都是能干实事的,干实事就会得罪人。林永昌在俄罗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强行没收了所有贵族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仇怨。那些人拿林主席没办法,就将仇恨转移到了斯维尔德洛夫等人身上。
看到圣彼得堡传来的报告之后,林永昌已经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事情就像是他所想的那样,很快,来自其他派系的攻讦就堆满了案头。沙皇俄国派系的干部早就看捷尔任斯基那些人不顺眼了,双方曾经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结果沙皇贵族派只剩下了小猫三两只,手下败将布尔什维克反而抖了起来,这谁能忍?
现在找到了机会,当然要对斯维尔德洛夫和捷尔任斯基那些人大加攻讦。公务员体系中的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药重新占据政治生态位,就得把占了位置的那些人给干掉。
不管是出于仇恨,还是出于利益,都得要下死手。
除了沙皇贵族派,其他的派系中也有很多人想要把捷尔任斯基等人拉下马。其中有一些是出于对布尔什维克的担心,根据某些消息,布尔什维克并没有放弃用武力夺取政权的计划。
这是有前例的,临时政府的时代,布尔什维克在议会斗争中失败后,直接就掀了桌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圣彼得堡再来一次?
在长安肯定是不行的。虽然【人革联】宣传民族融合,但是俄罗斯人和汉人的长相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列宁能在圣彼得堡发动武装起义,但是没办法在长安干同样的事情,这里的工人肯定是更相信林主席的,而不是半秃的导师。就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有别的想法,在长安也是无计可施。
攻讦导师和捷尔任斯基等人的越来越多,林永昌暂时留中不发,就是说不予置评。这种态度让有些人心惊胆战,也有些人觉得是明白了林主席的心思,攻击变得更加猛烈。
消息传开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就像是不知道有这回事似的,还是像以前那样忙着工作的事情。费力克斯*捷尔任斯基同志也是一样,对各种攻击无动于衷,依旧忙于工作的事情。
但是布哈林和斯大林等人没有导师和捷尔任斯基同志那样的定力,在听说受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后,不得不前往长安求见林主席。当然,用的理由不是解释他们跟圣彼得堡的事情没关系,而是向林主席回报工作。
林永昌接见了斯大林等同志,给几人吃了定心丸,让众人回去安心工作,“党和国家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真的是这样吗?林永昌自己都不信,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法乎上者得其中,法乎中者得其下”,要是他不将调子起的高一点,下面肯定会烂得不像样子。
斯大林是实干家,布哈林是理论家,都是难得的人才。林永昌对他们很重视,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另外一个历史中偌大的名声,而是因为他们确实是有才干。
第七百一十三章 海军军备竞赛
德国的战略环境依旧糟糕,法兰西公社虽然没有和【人革联】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法兰西公社的领导阶层,像是塞巴斯蒂安和托洛斯基等人对林永昌有不少的批评,但是这两个政权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存在着某种默契。
当联盟的军队在波兰狂飙突进的时候,法兰西公社陈兵德法边境,与之相互呼应,让德意志帝国有芒刺在背之感。
之前【人革联】也曾为了法兰西公社而进行局部动员,迫使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公社达成了近乎于“白和”的停战条款,很多人都相信,法兰西公社和【人革联】之间有着某种秘密军事合作条约。
在陆地上,德国依旧面临着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在海军方面,德国公海舰队的作战效率已经超过了大英皇家海军。英国海军要兼顾庞大的殖民地,因此必须牺牲“装甲”而加强“速度”。德国战舰则不一样,只需要专注于作战就行了。这是公海舰队作战效率更强的原因。
但是,作战效率高并不代表公海舰队就能打赢大英皇家海军,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数量上的劣势,公海舰队在日夜袭群:六玖四玖,叁⑥一三伍德兰大海战之后就一直被封锁在港口里面。
过往的战例表明,公海舰队必须拥有更多的主力舰才能打赢英国海军,以及很有可能再次跟英国联手的美国海军。或者砍掉庞大的水面舰队,全力发展潜艇。“无限制潜艇战”曾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让英伦三岛都陷入了饥饿之中。
但是提尔皮兹并不甘心放弃庞大的水面舰队,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声呐和深水炸弹出现后,潜艇的生存能力变得很低,好些潜艇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大西洋的深处。
经过争论和运作之后,提尔皮兹再次获得了他想要的东西,德意志帝国准备继续建造主力舰。德国海军实力的增强导致了英国不得不跟上,美国、意大利和其他列强也是咬紧了牙关继续跟。
按理说,美国的实力远超意大利之流,而且还能从联盟那边得到每年两亿美元的货物,是不会因为建造几条主力舰而感觉吃紧的,但是,美国在加入战争后生产了太多的军事物资,发行了太多的债券,使得美国国内债务一路上涨,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美国的外债是还清了,但是内部的债务却从十几亿美元一路狂飙至167亿美元,这可真是太夸张了。洛克菲勒、摩根和杜邦等财团都在战争中发了大财,代价就是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要是能打赢世界大战,并且获得更大的市场,那些债务只能算是小问题。然而,世界大战只能算是不胜不负,美国政府的打算全盘落空了。
在背负着如此巨大债务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超发货币来减轻负担,这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美国海军部门还要继续建造更多的主力舰,以应对国际上持续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使得美国国内的矛盾越发激烈。
要不是能从墨西哥和南美吸血,美国内部说不定也要爆发各种武装起义了。
世界各大列强都在勒紧了裤腰带建造战舰,【人革联】当然也不例外。海岸线的增长意味着联盟需要更多的战舰,不管是波罗的海、黑海、南海还是太平洋,联盟都需要强大的舰队去保卫联盟的利益。
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将注意力转向了全世界,澳洲的铁矿成了英国和联盟之间矛盾之一,此外还有南洋、东南亚、阿富汗、青藏和中亚,在这些地方,联盟和英国都有很深的矛盾。
联盟在陆地上不会畏惧任何国家,但是在南洋和澳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步步紧逼,【人革联】竟然没有什么好办法。
澳洲的铁矿是联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沿海建立的钢铁厂使用澳洲铁矿进行冶炼,能大幅度减少钢铁生产的成本。那些钢铁厂只能使用澳洲的铁矿,要是换成其他地方的铁矿石,必须要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改造才行。
然而联合舰队的实力比不上大英皇家海军,该怎么保证联盟在海外的利益呢?
联盟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一边拿东南亚和印度吓唬英国,一边继续建造更多的“超无畏战列舰”。既然英国
人有毁约的意思,那么联盟只好增强自身的海军实力了。
世界大战结束了,联盟各地的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在日本,战争结束对日本的冲击最强,大量的工人失业,正好多开工几条战舰,能有效地减少社会上的失业率。联盟没有灵活就业这种说法,也没有负增长之类的词语,失业率的增长是明明白白的。
全世界主要的列强都在爆战舰,参与其中的所有国家都因此感觉到了痛苦。本来经济就不好,还要花费巨资建造战列舰,这压力就更大了。
即便是联盟,也因此而感受到了压力。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将实施的时候,中央为了筹措资金想尽了办法。可是现在必须要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海军建设中去,这必然会导致“二五计划”的实施。
林永昌通知了计委,在编制新的“五年计划”时,必须要将对海军的投入考虑进去。英国和联盟正在就澳洲铁矿的事情进行谈判,大概率是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但有很大的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继续开采。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被勒索这种事情,只有开始了,就别妄想着会停下来。澳大利亚政府对澳洲铁矿的出口征收了高额关税,铁矿石的价格因此而上涨了三成。
按照外交部提交的报告,这只是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及其背后英国人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在未来的几年还会继续提高铁矿石的价格,直到联盟无法负担为止。
联盟海军部的同志们已经在呼吁暂时停止“二五计划”,他们认为现在应当全力发展海军,用以保卫联盟的澳洲生命线。
嗯,这么呼吁的大多是日本籍贯的同志,几年以前,他们就在为澳洲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再就是海军部的同志,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认为,联盟是世界第二强国,就应当有世界第二的海军。
还好,他们没有说联盟是是世界第一,什么都要当老大。
第七百一十四章 比例
联盟其实并不缺少铁矿,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都有着丰富的铁矿储量,但是像澳洲那样高品质而有储量巨大的地方,却是很少很少。
大英帝国得知澳洲铁矿的品质和储量后,只想着从这里捞到更多的好处,并没有跟联盟开战的意图。诚然,大英皇家海军能打败联合舰队,但是东南亚和印度可都在旧大陆。
要是把联盟逼急了,直接对东南亚和印度动手,英国该拿什么去抵挡?
联盟在两个星期内动员了120万大军,然后在23天内碾碎了波兰,这样彪悍的战绩不光是让德国心生畏惧,也让大英帝国胆战心惊。
唐宁街并不想跟联盟开战,至少不能单独和联盟作战,只是想要捞取更多的好处。好处是捞到了,但是联盟却受到了刺激,以每年两条超无畏,一条战巡的速度扩充海军。
跟欧洲的海军军备竞赛比起来,每年三条主力舰算不上什么,但是英国还需要在欧洲压制德国海军,同时需要对美国海军保持戒备,不可能将所有的主力舰都调到东南亚。
而且联盟的实力雄厚,每年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3200万吨,就比美国差了那么一点。因为战争结束的关系,美国的钢铁年产量从4200万吨回落到了3500万吨。
对联盟来说,每年建造三条主力舰并不能算是太大的负担。正相反,通过扩充海军,有效地减少了失业率。
而英国就不一样了,英国的财政不是濒临崩溃,而是已经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进行海军军备竞赛,就让英国的工党非常不满。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日益增长的军费让英国的社会矛盾激增,或许,只要一个火星就能引爆它。
以往英国百试百灵的“大陆平衡政策”失去了作用,大英帝国在旧大陆上找不到一个可靠的盟友。法兰西公社和【人革联】没可能跟英国结成军事同盟,德国同样不会,除非英国做出巨大的让步。
英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它已经不再是世界霸主了,德国、美国和【人革联】都已经失去了对大英帝国的敬畏,英国的实力还是很强,但是没可能在陆地上击败以上任何一个强权。
为了应对如今的战略困局,英国的外交官们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收效都不大。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大炮够不到的地方,别人就很有可能不跟你讲道理。
所以,联盟愿意用谈判的方式和英国解决问题就显得难能可贵。唐宁街对于联盟施放出的善意做出了回应,主动压制了澳大利亚政府,没有给联盟在澳洲西部的采矿场找麻烦。当然,该收的钱还是要收的,这个是原则。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