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10章

作者:风兮破地

  联盟的护卫舰很快就赶了过来,用旗语和明码电报要求德国战舰离开这片海域。德国驱逐舰没有回应,反而进一步靠近了航线。

  见到这样的情况,护卫舰展开了战斗阵型,再次勒令对方离开。但是护卫舰的吨位要比驱逐舰小,吨位小,搭载的炮管就不够粗,火力就不够猛。真要是打起来,三艘护卫舰大概是打不过德军的两艘驱逐舰的,最多能打个两败俱伤。

  但是指挥护卫舰的海军将领并不认为自己打不赢,就算是打不赢也要打,如果对方不撤走的话。

  “将军,联盟护卫舰再次发出了警告!”

  汉斯*本达没有放下望远镜,他依旧在观察远处的运输船队。军官急了,大声说道:“大人,联盟战舰上的炮口已经指向我们了!”

  “不急。”

  “不莱梅号发现了联盟巡洋舰和驱逐舰正在赶过来的途中!”

  汉斯*本达这才放下了望远镜, 然后下令道:“告诉对方,我方在此进行科学考察。如果联盟认为不妥,那我们离开就是了。”

  “是!”

  汉斯*本达奉命过来打探情况,也有试探联盟海军的意思。现在看来,联盟海军并不比英国红海军差,甚至不比当年的大英皇家海军差。

  世界大战之前的皇家海军举世无敌,却有点像是疯狗,从英国第一海务大臣到舰队的指挥官,个个都在嚷着要全歼德国海军,要给公海舰队来一次“哥本哈根式的打击”。

  所谓“哥本哈根式打击”主要指英国皇家海军于1801年对丹麦—挪威舰队发起的先发制人式打击。而这种引发国际社会对所谓“战争道德”争论的作战方式,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发展和战略布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英皇家海军叫嚣归叫嚣,在未开战之前都只敢在嘴上喊喊。联盟海军却是要沉稳得多,从来没说过什么要消灭德国海军的话,但是在海上碰到之后,表现得要比大英皇家海军更凶猛。

  在刚才那种海上的摩擦中,联盟海军都是先警告,然后开炮警告,要是汉斯*本达还不撤走,联盟的护卫舰大概率就是要来真的了。

  第七百七十四章 协议

  德国海军在总体实力上是要比联盟海军强的,但是联盟的那些护卫舰就是勇的不行,一点都不畏惧汉斯*本达的驱逐舰编队,好像占据上风的不是德国海军,而是联盟海军处于优势。

  汉斯*本达仔细想了想,在印度洋上,德国海军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优势。联盟海军需要分出一部分战舰放在太平洋防备美国海军,德国公海舰队主力也需要留在本土,以应对英法联盟带来的压力。

  联盟向英法联盟转让了坦克和飞机生产技术,还跟英法联盟联合起来研制新式战舰。这使得红海军的实力恢复得很快。

  失去了全球的殖民地之后,工团主义英国的实力被削弱了不少,但是因为没有了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利益需要维护,红海军得以将所有的主力舰都调回本土,这样一来,英国本土红海军的纸面实力追上了德国公海舰队。

  法国红海军在工团主义英国和联盟的帮助下,也在建造新式的战列舰,在船台上的超无畏战列舰不多,新式的驱逐舰倒是有不少,那明显就是冲着德国的潜艇部队去的。

  英国红海军也在大力建造新式驱逐舰,用以应对德国潜艇的威胁。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潜艇部队

  一度将英国逼上了绝境。要不是美国下场帮忙,英国未必能继续坚持下去。

  汉斯*本达带着驱逐舰闯过来,除了进行水文测量之外,就是想试探一下联盟海军的反应。从结果上来看,联盟海军的反应速度很快,要是德国驱逐舰编队是来进行破交的,还没有够着目标就要跟联盟的护卫舰先打上一场。

  联盟的护卫舰要比驱逐舰小一圈,火力也要差一些,但毕竟是战舰,上面装备的火炮或许打不穿驱逐舰的装甲,用来洗甲板应该是够了。

  汉斯*本达还发现护卫舰上装备了发射深水炸弹的装备,既然有了深水炸弹,那么在看不见的地方,肯定也会有声呐系统了。

  【人革联】不光是钢铁比德国多,连技术也不落后——很多德国人不承认联盟拥有科技优势——难怪联盟的战舰都那么勇。

  受到澳大利亚战争、东南亚战争和印度战事的影响,联盟的发展速度降低了不少,但即便如此,联盟在1926年也生产了7600多万吨钢铁,是德国的两倍多。

  每次想到这个事实,汉斯*本达就感觉心里像是压上了一块巨石。两倍多的钢铁产量,就算这里面有一些水分,那也不是德国所能轻易对付的。更何况,联盟有超过7万万的人口,是德国的十倍以上。

  总参谋部的一些人说什么联盟就是一间摇摇欲坠的破屋子,只要踹上一脚,这间破屋子就会轰然倒塌。但震的是这样吗?

  汉斯*本达觉得联盟国内是有一些问题,但肯定没有那么大。联盟和德国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那个时候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交流,涵盖了军事和经济的各个方面。既然进行深入交流,那么自然也会有政治上的比较。

  直到现在,德国和联盟的关系开始恶化,民间的交流也没有停止。很多德国的专家、学者和商人都去过联盟,有的还去过长安,他们可是亲眼见到了联盟的飞速发展。其中不少人认为联盟的政策和制度颇有可取之处,一些左翼人士将林永昌思想引进到了德国,在德意志帝国内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德国工团主义者发动的起义失败后,林永昌主义者也受到了牵连,很多德国人跑到联盟去了。德国政府趁机塞了一些间谍进去,但那都只是细枝末节。有跑路到联盟和巴黎的,也有留在德国的,这就让联盟更多的情况得以被德国人民了解。

  汉斯*本达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收起,下令让驱逐舰编队返航,然后准备写今天的航海日志。很多时候,记录要尽快的进行,不然的话,会遗忘很多的细节。

  “........联盟海军反应迅速,求战欲望旺盛........当我方战舰进入阿曼湾时,有联盟的飞机出现在西北方向........尚不能判断联盟海军的炮术水平..........”

  汉斯*本达的报告没有引起多少波澜,这时候的德国政府正忙于给马德拉斯共和国输血,免得在印度扶持起来的这个傀儡国完蛋了。

  得到了联盟大力援助的印度人民共和国来势汹汹,置西北方向上的印度自治领和南部的土邦皇室联盟于不顾,直接杀向了马德拉斯共和国,想要消灭这个由德意志控制的傀儡国。

  虽然印度人民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肯定是比不上德国陆军和联盟人民军的,但是印度人民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除了缺少坦克、重炮和飞机之外,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这支庞大的军队如同洪水般汹涌而来,浪潮拍碎了马德拉斯共和国的抵抗,德国不得不紧急派出了志愿军,并给马德拉斯共和国运去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德意志帝国同样不缺少轻武器和弹药,世界大战中德国生产了将近900万支步枪,划拉出上百万条步枪不是什么难事。

  战争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德国人对此很清楚,他们不想将印度变成战争泥潭,因此直接派出了7万大军,准备在马德拉斯共和国军队的协助下,打到加尔各答去,将钱德拉*鲍斯等认抓起来吊死。

  但是,派遣这么多军队去印度打仗,需要保障补给线的畅通。要是没了补给,德意志陆军也同样会失去战斗力。

  从陆地上前往马德拉斯共和国的路线要经过奥斯曼土耳其、伊拉克王国和波斯帝国,陆上补给线处于联盟中亚军区的威胁之下;若是走海路,联盟印度洋舰队随时能截断海上的补给线。

  汉斯*本达带着几艘驱逐舰闯入阿曼湾,除了试探联盟海军的反应之外,最大的作用是想要以此跟联盟进行谈判。印度离联盟近而离德国远,德国希望能和联盟达成协议——双方不进行正面对抗,最多只是以志愿军的形势在印度打仗。

  第七百七十五章 好处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战争刚刚停歇,印度又打了起来,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和美国之间也爆发了战

  争,这个世界上可曾有过真正的和平吗?

  英法同盟的志愿军和联盟的飞机坦克大炮涌进中美洲,帮助【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对抗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各个国家,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国家都爆发了反对美国霸权的武装斗争。

  美国人曾发表过“门罗主义宣言”,声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但实际上美国政府想说的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现在好了,美洲人起来反对美国佬了。

  为了援助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英法同盟算是下了血本。最开始英法联盟只是派去了4万军队,接着变成了6万人,10万人,到了1927年3月,英法同盟派出的志愿军数量已经达到了35万人,而且还在不停地往中美洲派兵。

  美国政府对此非常头痛,他们打仗是为了赚钱啊,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但是英法同盟在干什么?这是要卖血援助中美洲?派出了这么多志愿军对英法同盟有何好处?

  因为英法同盟的不断加注,【人革联】也只能开动军工厂,不停地生产飞机坦克大炮。现在联盟运往中美洲的坦克已经没有“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那样的过时装备了,清一色的都是“24型坦克”及其变形车。

  英法同盟在中美洲的志愿军达到了35万人,拉丁美洲派出的志愿军加上联盟自带干粮过去打仗的志愿者,也有将近10万人,再加上【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爆出来的140万大军,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这一边的军队数量接近200万。

  为了维持这么多军队的消耗,英法同盟运去了大量的弹药和食物等物资,联盟也是咬牙跟上。因为跟美国之间有协议在,联盟的武器装备和粮食补给都是交给了英法同盟,由英法同盟统一进行分配。

  世界大战的交战各方签订合约的时候,曾有人说那不是战争的结束,只是二十年的停战。现在看来,说是“二十年的停战”都是往好处了的想,还没到二十年呢,世界各地就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

  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的军队跟美军在墨西哥打得非常激烈,几百万军队堆积在东线和西线两处战场,中间只有高夜袭群:六玖肆⑨,叁陆壹三五山隔开,兵力密度堪比世界大战,惨烈程度也跟世界大战不相上下。

  双方使用了包括飞机、坦克、大炮、毒气弹和喷火器等各种武器,用尽了一切方法去进行厮杀。在1927年的3月末,美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成功打穿了敌军的两道防线,再次兵临墨西哥城下,准备复制当年攻下墨西哥的成功。

  但是这一次,美军一脚踢在了铁板上。40万美军在300辆坦克和4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跟55万中美洲联邦军打了20多天,谁都没能奈何谁。

  美国政府为前线的惨烈伤亡头痛不已,死人也就罢了,关键是军费蹭蹭蹭地往上涨。死人了要发抚恤,招募新的军队要花钱,训练军队要花钱,武器装备损耗了需要重新购买也要花钱.........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发射出去的每一发重型炮弹都是几十上百美元,两炮下去就是一两小汽车报销了。美国政府本来就是债台高筑,为了打仗又发行了一波债券,美国的负债水平再创新高,将联盟给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稳居负债第一的位置。

  虽然是拿到了世界第一,但想必华府的政治家和国会的议员们都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欢呼的。

  为了解决中美洲的问题,美军决定利用己方的海军优势,制定了在马可里亚进行两栖登陆的作战计划,准备在登陆后切断敌军的补给,彻底打垮中美洲联邦军。

  计划非常的完美,执行起来就变成了一场灾难。美军的登陆行动一开始就不顺利,由于没能夺取制空权,美军舰队刚靠岸就被敌方的空军发现了,也有说是密码泄漏导致了计划被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获知,不管是什么原因,登陆中的美军遭到了大口径火炮的轰击,还有飞机的不断扫射。

  美军战舰靠近海边,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摧毁了很多敌军的炮兵阵地,但是登陆部队因为受到攻击而处于混乱状态,大量的重型装备掉进了海水里面,很多部队上岸后除了步枪什么都没有。

  有一些部队在打光了子弹后,没地方进行补给,只能蹲在匆忙挖出来的战壕里面单方面挨打。绝大部分部队失去了建制,大部分士兵不知道他们的长官在哪里。同样的,指挥官也找不到他要指挥的部队在什么地方。登陆场上乱糟糟的一片,不时有炮弹落下,还有飞机来回扫射,一整天过去了,混乱的情况没有得到遏制。

  到了晚上,美军战舰只能撤离海边,前往海洋深处,以躲避有可能的袭击。

  这使得上岸的陆军部队失去了火力支援,当天晚上到第二天黎明,登

  陆场方向一直有枪炮声在轰鸣。美国海军差不多能跟德国海军并列世界第一,火力空前强大,15英寸的大炮齐射时,天地为之震动。

  但是美军战舰在夜晚中不敢射击,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楚,炮弹要是落到自己人头上——这是很有可能的——那对士气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

  等到了次日天快亮的时候,在距离海岸线将近20公里的地方传来轰然巨响。猛烈的爆炸声中,橘黄色的火团冲天而起,紧随碎片如同雨滴般落在周围战舰上。

  一艘轻巡被鱼雷撕成了碎片,还有一艘战列舰中了一发鱼雷,船体前方破开了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大口子,船体向着右边倾斜。舰长紧急下令向船舱中注水,这才避免了战列舰侧翻进海底。

  两栖登陆作战宣告失败,正面战场上又未能打开局面,消息传回国内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战引动。美国政府不得不向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提出议和。在经过谈判后,美国吐出了上次战争中吞下的墨西哥领土,但是并没有付出战争赔款。

  美军并不是在战场上被打败了,即便是损失了一条轻巡,还有一艘超无畏战列舰中破,但是美军依旧占据着优势,之所以选择停战,是因为继续打下去没有好处,并不是怕了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

  第七百七十六章 指导

  美国总统声称是为了避免更多的美国青年无谓地死在战场上,所以才跟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签订了停战条约,并不是因为怕了对方。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相信,反正美国总统是信了。

  英法同盟的那些家伙是属疯狗的,不远万里跑到中美洲来跟美国人拼命,打得美军苦不堪言。这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出动大军帮助另外一个国家的事情,上一次发生还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曾几何时,法军为了美国的独立,在北美大陆上跟英军杀得昏天暗地。当初打生打死的英军和法军现在变成了英国红军和法国红军,一起站到了美军的对面。美国政府认为英法联军受到了蛊惑和洗脑,不然没法解释英法联军的战斗热情。

  还有【人革联】,虽然没有出头,但是给与了英法同盟和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以大量的援助物资,使得战争几乎看不到尽头。

  美军在攻下一些阵地后,缴获的各种罐头上面都有中文标签,要不就写着“madeinchina”,这让美国政府非常愤怒,并对【人革联】提出了抗议。

  【人类革新联盟】外交部声称所有的一切都是商业活动,“要是美国政府愿意出钱购买物资,联盟也可以卖给美国”。

  这就是在扯淡了,为了支援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的正义事业,联盟是勒紧了裤腰带在给那边输血。战争每持续一天,联盟就要额外支出上百万人民币,这些钱差不多能买两千多辆什么最低配置的宝马牌汽车。

  联盟对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的支持力度比不上英法同盟,但是从出力大小来说,联盟并不比英法同盟少。

  好不容易美洲的战争停止了,联盟的特别支出一下子就砍了一半,但是印度和沙特阿拉伯那边的战斗又变的激烈起来,联盟只能继续往两处战场将投入大笔的资金。

  第二次五年计划结束后,联盟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之后的几年都在忙着还债,期间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打了两仗,然后又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援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联盟的发展,降低了联盟人民的生活水平。去年物价上涨了4%,今年的第一个季度,物价又上涨了2.7%。

  物价上涨了这么多,但是工资水平的涨幅很小,实际上就相当于收入变少了。国内的不满之声四起,即便联盟政府控制的媒体怎么宣传,也改变不了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事实。

  【人革联】成了世界的一极,享受了因此带来的好处,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现在看来,这个代价似乎有点太大了。

  林永昌受够了无休止的对外援助,“解放全人类”当然是好的,但是也要量力而行。为了支援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联盟运去了价值十几亿人民币的武器装备,包括最新式的坦克和大量飞机,之后还要给中美洲那边运去弹药和食物等物资,这个稍微便宜一点,因为还有英法同盟帮着分担。

  但是,这也给【人革联】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党内的不少同志因为中美洲工团主义联盟的建立而欢欣鼓舞,认为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这话倒是不错,美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不光是人力的损失,也有其他方面。美国被打断了上升势头,而且美国还失去了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只要美国不能控制巴拿马运河,美国海军就被分割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处海域,带给联盟的压力就会降低很多。

  可是,因为援助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的事情,

  美国政府渐渐地向德国靠拢了。美国曾经流行过光荣孤立,很多到美国的外来移民是受不了欧洲没完没了的战争才跑路到北美的,所以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很严重。

  现在战火已经燃烧到了美国的家门口了,美国人还能继续光荣孤立吗?大约是不可能的了吧。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这么凶猛,美国政府不在边境摆上几十万军队,难道不怕被中美洲联邦军一波打过来?

  出于恐惧,美国再也不能保持“事不关己”的心态,不得不在全世界寻找盟友。逃亡到加拿大的英国,退守非洲的国民法国,还有欧洲大陆上的德国和意大利,这些都是美国极力拉拢的对象。

  如果德国和美国结成了军事同盟,他们的海军力量加在一起,足以对英法同盟和【人革联】的海军造成严重的威胁。

  全球局势变得有些像是世界大战之前,两大阵营逐渐成型,一边是美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另一边是英法同盟+【人革联】,虽然两大阵营还没有正式成型,但是很多人已经在担心下一次世界大战的事情。

  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主要参战国主要是欧洲列强,是英法俄VS德奥土,战争主要也是在欧洲打的。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要是再来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就不仅仅只局限在的欧洲了,战火将会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还有非洲同时燃烧,哦,还有可能加上澳洲。大概除了南极和北极之外,什么地方都会打起来。

  不过局势暂时还没有恶化到要用一场世界大战来解决所有问题的地步,从英德矛盾爆发,到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形成,再到世界大战爆发,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

  现在只是有再次形成两大阵营的迹象,就算真的会打起来,也应该还有二三十年的和平时期.........吧?

  【人类革新联盟】没有同意德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印度问题”的条款,也不是直接拒绝,而是采取了拖延战术。联盟给印度人民党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但是并不赞同钱德拉*鲍斯和其他印度同志的“速胜论”。

  联盟中央认为印度同志应当先解决内部问题,要先完成“土地改革”,稳定了内部的局势之后,才能去解放印度的其他地方,可是钱德拉*鲍斯和印度同志们等不及了,他们受到了世界工团主义浪潮的鼓舞,向马德拉斯共和国发起了进攻。

  按照一些印度同志的说法,他们准备先解放印度,然后再进行“土地改革”。

  既然印度同志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联盟中央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经过这件事后,林永昌考虑是不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国际,用以指导其他国家的人民党开战工作。

  在经过仔细考虑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主意。要是想指导其他国家的人民党开展工作,不如干脆将其变成【人革联】的加盟共和国好了。

  第七百七十七章 吊唁

  联盟没有对钱德拉*鲍斯和印度人民党指手画脚,但是并不意味着联盟中央会对印度的战事不闻不问。在钱德拉*鲍斯指挥数十万大军西进的时候,联盟的东南亚军区已经进行了动员,所有的指战员都取消了休假,部队分发了弹药,随时都能进入印度以应对突发的状况。

  如果印度的同志们能击败敌人,那是最好;要是印度人民军被德军和马德拉斯共和国军队打败了,联盟就要派出军队帮印度人民党稳定局势。

  哪怕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也不能让印度落到德国的手里。

  联盟的陆军做好了出动的准备,海军也是一样。海军部从南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中抽调了大量舰船,临时配属给了印度洋舰队。山本英辅海军中将带着印度洋舰队的主力进入了孟加拉湾,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德国不想和联盟爆发正面冲突,【人革联】也不愿意现在跟德意志帝国就打起来,但还是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才有可能避免战争真的发生。

  另外,空军部调派了大量的战斗机、战术轰炸机和海军轰炸机到马斯科特的军事基地。要是战争爆发了,空军将会配合海军用水雷将红海和亚丁湾给封锁住,确保德国的公海舰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杀到印度洋来。

  印度的战事有可能引发德国及其盟友和【人革联】之间的大战,在这种时候,林永昌本来是应该坐镇长安或者莫斯科的,但是他现在必须抽出时间前往东京,因为大正天皇去世了。

  大正天皇是林永昌主义的坚定支持者,这似乎有些奇怪,但是仔细想想,也是能说得通的,因为他是日本人嘛。大正天皇嘉仁的身体向来不好,每到天气变化的时候就容易生病,在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就患病去世,实在称不上是长寿。

  伊藤博文活了八十多岁,伍廷芳也活了八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