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17章

作者:风兮破地

  但是很快,惨叫声就熄灭了,只剩下火焰在油脂上燃烧。

  从燃烧着的村庄中穿出的正是B集团军的自行反坦克炮,这种车体低矮的武器是用来对付坦克的利器,装备的73倍径57mm口径反坦克炮原型是苏联的ZIS-2,能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90mm垂直装甲,能对德国现有的任何型号的坦克造成致命打击。

  包括德国人尚在研制中的重型坦克,只要被击中,也只有车毁人亡一个下场。联盟的这款73倍径57mm坦克炮性能非常优秀,唯一的缺点是太贵。长长的炮管加工起来要耗费太多的工时,使用寿命又太短,军方是很喜欢这款反坦克炮,但是在总装备部看来,这款反坦克炮的性价比太低了。因此取消了大规模生产的计划,准备在下一代的坦克底盘上使用85mm口径的火炮。

  虽然联盟的反坦克炮性价比很低,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火炮的精度很高,而且穿甲能力非常强劲,很快就击毁了德军7辆“三号坦克”。

  见到前方的坦克接二连三地被打爆,剩下的德国坦克一边朝着村庄的方向开炮,一边慌乱地朝着来时的方向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不时有坦克被击中。只要挨上一发炮弹,三号坦克就会完蛋。

  周围的联合国军战士趁机朝着这支德军倾泻火力,打死打伤了不少的德军步兵。

  德军的又一次进攻被击退了,但是守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匆忙打扫了战场后转移了阵地,刚刚还在大发神威的自行反坦克炮也是一样,离开了这处战场,移动到了远处的树林中。

  半个小时后,一连串的炮弹落在了村庄里面,将本就不剩下什么东西的村子炸了个稀巴烂。世界大战后期,步炮协同做得最好的是法军,不过德国陆军也不差。

  在格尔瓦这里,德军的进攻受挫之后,很快就能呼叫炮兵的火力支援。德军的动作已经算是很快了,但是守军早已经转移到了别处,这顿炮火只是将土地炸得越发酥软。

  自行反坦克炮团的到来非常及时,要不是这些火力强劲,穿甲能力极强的战争机器挡住了德军的坦克,联合国军在格尔瓦的防线已经崩溃了。

  虽然阻击部队最终还是在德军一波接一波的进攻下被击溃了,但是指战员们为友军争取到了歼灭了敌整编第一师和整编第二师的时间。

  自行反坦克炮团在阻击战中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击毁了德军六十多辆坦克,自身也伤亡过半。联盟生产的2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火力和机动性都是第一流的水准,就是防御力不够强,除了正面装甲厚度还算可以外,侧翼和尾部的装甲十分薄弱,在500米内挨上一发37mm炮弹多半是要完蛋。

  损失的自行反坦克炮只有少部分是被德军的坦克击毁,更多的是被德国人的步兵干掉的。敌军的兵力优势太大了,连续不断的进攻之下,阻击的部队很快就会用光携带的弹药。

  没有了弹药之后,部队的战斗力下降的很快。而没有了步兵的掩护,自行反坦克炮会显得很脆弱,这种武器是专门为了对抗敌军的坦克和装甲部队而建造的,除了一挺机枪用于自卫外,没有别的自卫火力。

  格尔瓦前线告急,郭松龄将手中的预备队都给送了过去,但是兵力依旧显得捉襟见肘。好在敌整编第一师和整编第二师终于扛不住了,在六个师的连番进攻下,整编第二十师率先崩溃,敌军的掎角之势就算是被破了。

  战士们将105mm榴弹炮推到了整编第二师曾经坚守的丘陵上,对着剩下的敌人不断地开炮。联盟的105mm榴弹炮是仿制的德国火炮,能够直接将缴获的炮弹拿来使用。

  从友军阵地上射来的炮弹让整编第一师大受震动,持续不断的炮击摧夜袭群:陆九④⑨,三⑥①③五毁了他们的许多技术兵器,并且造成了大量伤亡,但最重要的还是打垮了他们的信心。

  哪怕是有德国军官作为骨架,这支部队也没办法跟真正的德国陆军相提并论。况且他们是真的打不下去了,炮弹都已经轰到指挥部了,哪里还能继续打下去?

  继续坚持也不过是让联合国军消耗更多的弹药而已。整编第一师的师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联盟的大卡车,数十上百辆开车运来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就包括一箱箱的炮弹。

  见到联合国军用这么豪奢的办法进行补给,整编第一师上上下下都非常震惊。别的不说,光是这补给的方式,就足以证明联合国军的强大了。德军现在的补给方式还是用马拉,用手提肩扛的方式。

  比整编第二师多坚持了半天,然后,整编第一师也崩溃了,其师长费多尔*冯*博克少将见到大势已去,他所能控制的部队只剩下指挥部里面的几十号人,于是也不再做无谓的挣扎,选择了投降。

  说是投降,实际上跟战败被俘没什么区别,总不能要求博克少将和参谋军官拿起步枪去冲锋,那起不到什么作用。

  虽然德军的坦克离包围圈就只剩下了不到十里的距离,但是整编第一师实在是扛不住了,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第七百九十八章 哀叹

  “终于拿下了,不容易。”

  郭松龄微微颔首,“孙传芳打的不错。”

  参谋长

  笑道:“岂止是不错?我看打的很好。整编第一师说是一个师,实际上有三万多人,加上整编第二师,这可是一大坨敌人,孙传芳能用六个师的兵力在4天内将敌人歼灭,算是大功一件!”

  郭松龄“嗯”了一声,“赛克特将军还是太托大了,要是换成四五万正牌德军,我们未必能这么快吃下饺子馅,少不得还要多费一番手脚。”

  “他舍不得用德军当诱饵嘛,哈哈,岂不闻: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有人说道:“这是因为赛克特将军手中的本钱太少,要是他手中有二十万德军,必然不会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要是他手中有二十万德军,我们也不会这样打。好了,战役才进行到了一半,还不是庆贺的时候。”

  郭松龄问道:“第一装甲师到哪里了?”

  “已经到了卡咯塔,只要搭建好了浮桥,就能渡过戈埃尔河,抄袭敌军之后。”

  戈埃尔河算是宋河的支流,呈南北走向。联合国军在戈埃尔河东面列阵,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尝试过渡河进攻,都被拍了回去。联盟的飞机性能要比德国飞机好,掌握了制空权,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和印度自治领军没办法在联合国军飞机的监视下集结军队。

  交战双方隔着宋河与戈埃尔河对峙,除了一些小规模交火之外,并没有怎么交战。郭松龄的计划是让第一装甲师率先从戈埃尔河北段渡河,向西进攻,截断敌军退路,同时正面压上,将敌人一举歼灭,这就是人民军所擅长的“镰刀闪击”战术。

  “一定要快!”

  郭松龄说道:“两个整编师覆灭,塞特克将军定然震惊畏惧,现在应该在考虑撤兵的事情。趁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迅速进兵,打垮他们!”

  就像郭松龄所说的那样,听闻两个整编师在4天内就完蛋了,汉斯*冯*赛克特非常震惊。马德拉斯共和国军的整编师是按照的国陆的标准训练的,武器装备跟德军一般无二,还配备了大量的德国军官,按照德国总参谋部的说法,有了德军八成的战斗力。

  而且整编第一整的兵力接近三万人,整编第二师的兵力没有那么多,但也超过了一万三千人,两个整编师加起来四五万大军,就这么被消灭了?

  赛克特最开始并没有想要“中心开花”,也没有想要使用“弹性防御”,之所以前后兵力脱节,存粹是因为补给线太长,印度的交通系统太烂。

  印度人民军虽然遭遇了惨败,损失了二三十万大军,但是在撤退的时候,还是将铁路、公路和桥梁都被破坏了。

  等到前面打了起来,赛克特发现了一举打垮联合国军的机会,这才下令让两个整编师互相靠拢,然后固守待援。这个时候斯里兰卡战役刚刚结束,德国在世界各国面前大失颜面,急需一场辉煌的胜利来重塑德意志帝国的威名。

  打垮四十多万印度人民军,算是一场大胜,可是称不上辉煌。印度军队也能算是军队吗?只有击败同为列强的人民军,那才能称得上是辉煌的胜利。

  因此赛克特上将才会将所有的筹码都给压了上去。但是,德意志陆军在联合国军的顽强阻击面前伤亡惨重,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坦克,这是在有一半的坦克在路上趴窝,只剩下一半坦克赶到前线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在两天的时间里面,德军前线的坦克战损超过了65%。根据前线军官的描述,联合国军出动了一种自行反坦克炮,移动迅速,火力异常凶猛,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都超过了德军装备的任何一款反坦克炮。

  在博帕尔之战中,德军就发现了己方的“三号坦克”性能和火力都比不上联盟的“24式坦克”,现在又被联盟的自行反坦克炮打的灰头土脸。

  赛克特的心中不禁生出哀叹:德意志帝国在军备上已经全面落后了,军事科技水平和产能都被联盟甩开了一大截。

  不仅仅是陆军的装甲力量落后于联盟,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性能上都跟联盟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海军,德国的战舰设计一如既往的没有新意,新式的超无畏战列舰就是将原有的型号放大,航空母舰的图纸更是改来改去好几年都没改好。

  汉斯*冯*赛克特上将在心中哀叹了一番,脸上的表情依旧冷峻。现在局势对德军和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很不利,两个整编师全军覆没,皇室土邦联盟的军队因为斯里兰卡丢失,现在不得不将大量军队派往孟加拉湾西海湾,至于印度自治领的军队也停滞不前了,因为阿富汗人从高地上冲了下来。

  对于赛克特上来说,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打败敌人,而是要想办法将几十万大军撤回中央邦。联合国军在歼灭了两个整编师后,肯定不会看着德军和马德拉斯共和国军撤走,必然会发起反攻。

  必须安排好撤退的次序,用采取交替掩

  护,逐步后撤的方式,才有可能减少伤亡。

  敌前撤退从来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组织撤退要比组织进攻更加的困难。留在最后面的部队肯定会遭受猛烈的进攻,搞不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

  或者,先跟联合国军打一仗,然后再撤退?

  有参谋军官提出了这个想法,但是很快就被其他人否决了。情报显示联合国军作战序列中的第一装甲师在三天前离开了兰契,现在去向不明,但是很显然,那支联盟的王牌部队不是游山玩水去了。说不定,联盟第一装甲师已经通过昼伏夜行的方式赶到了格尔瓦——就像是德军装甲师那样——随时有可能冲出来发起进攻。

  联盟的一个装甲师有将近330辆坦克,德军前线的坦克则只剩下了四十多辆坦克能用,继续打下去,只怕会造成大溃败。

  赛克特上将和参谋军官们很快就达成了“必须撤退”的共识,并且连夜制定了撤退的计划。德军的参谋们已经做好了在撤退过程中再损失五万部队的准备,但是,第一装甲师的动作比他们预料的更快。

  第七百九十九章 灰猎犬

  第一装甲师的工兵营在B集团军派出的工兵部队的帮助下,一个晚上就搭建起了浮桥。因为使用了预制件,并且经过多次演练的缘故,工兵营的效率非常高,次日上午又搭建好了另外一道浮桥。

  戈埃尔河并不是很宽,北段最窄处只有一百多米,浮桥搭建好后,第一装甲师的坦克便不断地向对岸驶去。为了防止发生事故,浮桥上前后两辆坦克之间保持着至少三十米的距离。

  第二道浮桥建好后,过河的速度加快了一倍。在渡河的时候,坦克和装在有各种设备的车辆时非常脆弱的,要是这时候敌人对着临时桥梁这边来几次炮火齐射,必然会造成第一装甲师的大量伤亡。

  不过并没有出现那样的事情,在前一天的晚上,步兵就乘坐者橡皮艇去到了戈埃尔河的对岸。第一装甲师的全称是“近卫军第一装甲师”,即便是没有坦克,近卫军的步兵也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步兵在河流对面建立起了防御阵地,放置了路标和指示物,引导坦克和车辆在过河后迅速进入指定位置。等到有少量坦克出现在戈埃尔河的西岸后,浮桥就算是安全了。

  实际上,在渡河的过程中也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德军主力被牵制在了格尔瓦附近,部署在宋河与戈埃尔河交汇处的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刚开始没有发现第一装甲师的强渡。等到近卫军第一装甲师的所有坦克都到了戈埃尔河的西边,马德拉斯共和国军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发起了进攻。

  马德拉斯共和国军使用的都是德式装备,他们手中的反坦克枪和PAK37战防炮打“24式坦克”各种不穿,在野外交战的时候,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很快就被打崩了。

  第一装甲师师长朱玉阶没有去理会被击溃的印度人,带着部队向西攻占了伍尔迪哈,接着又冲向讷格尔温达里,那里是敌人的后勤补给中心。只要占领了讷格尔温达里,前线的十万德军和三十万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将会不战自溃。

  从发现第一装甲师强度了戈埃尔河开始,汉斯*冯*赛克特上将就知道大事不妙,他立刻下令在渡河地点附近的部队对敌军发起进攻,但是用步兵师——还是未经过整编的印度步兵师——对装甲师发起进攻,兵力还不占优势,则胜负不问可知。

  果然,匆忙赶往渡口的马德拉斯共和国军不到半天就崩溃了,连牵制的作用都没有起到。第一装甲师击溃了来犯之敌后,将马德拉斯共和国军留给了后续渡河的步兵师,紧接着向着讷格尔温达里狂飙突进,让赛克特上将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参谋长本来还想着且战且退,发现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后,原先的作战计划全部作废,赛克特立刻下令让德军向着后方转进,。

  为了能将主力部队从包围圈中带回去,汉斯*冯*赛克特上将不得不留下几只精锐部队断后,其中包括好几支德军的功勋部队。

  “灰猎犬”步兵连就是被选中断后的部队之一,这支部队在博帕尔攻城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军部的多次嘉奖,连长威廉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还有多名士兵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

  一级铁十字勋章还算是比较高的荣誉,二级铁十字勋章就没什么用处了。世界大战的时候,有超过500万人获得过二级铁十字勋章,简直就是烂大街了。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泛滥了价值必然会下降。二级铁十字勋章听起来很好,却没什么卵用,退役后只能放在家里吃灰,在缺钱的时候拿出去换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要让我们留下来断后?”

  弗里德汉姆对上面的命令非常不满,“我们团损失了一半人,按理应该撤下去修整了!

  听说敌人的装甲师.......”

  威廉汉姆铁青着脸喝道:“住口!弗雷德汉姆,你是要动摇军心吗?”

  “得了吧,威廉,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了!”

  在第一装甲师如同镰刀般发动闪击的时候,郭松龄指挥部队在正面发起了进攻,并出动飞机投下了很多的传单,点明了德军被包围的事实。

  传单上用德语、英语和一些印度语写着各种各样的宣传话语,有效地打击了德军和马德拉斯共和国军的士气。

  “闭嘴,弗雷德!”

  威廉汉姆的面色阴沉得像是要滴下水来,“赶紧把战壕挖好!人民军不是印度土著!”

  大个子马克将重机枪架在射击阵位上,摆弄了几下,转过头来问道:“我们有炮兵支援吗?”

  威廉汉姆摇了摇头,“没有。”

  “反坦克炮呢?这总该有吧?联盟可是有很多坦克的。”

  德军步兵连总人数将近两百人,有轻型迫击炮和轻机枪,用来对抗装甲部队的只有3支反坦克枪,但是反坦克枪的效果很差,在对抗联盟自行反坦克炮的过程中就各种不穿。坦克的装甲要比自行反坦克炮厚得多,反坦克枪基本上可以说是没用。

  “团部送来了两门PAK37反坦克炮,还有一个基数的炮弹。”

  PAK反坦克炮在500米的距离上打不穿联盟“24式坦克”的前装甲,很多时候连侧面装甲也打不穿。“灰猎犬”连队没跟对此事不是不知道,但有总比没有好。

  500距离上打不穿联盟坦克,那就放近到400米,300米,总比让步兵拿着集束手榴弹去拼命强。

  马克不满地说道:“炮弹这么少?”

  威廉汉姆的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副团长说,在面对敌人坦克的时候,一门反坦克炮只能发射五发炮弹就会被摧毁,因此不需要准备太多的炮弹。”

  马克瞪大了眼睛,然后悻悻地骂了几句。威廉汉姆板起面孔,“辱骂上级是违反军法的!马克,我不想看到你被送去惩戒营!”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内部阶级分明,上级对下级有着绝对的权力。像马克这样咒骂团部军官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副团长是个小心眼,马克就得被发配去惩戒营,干最辛苦最危险的活。

  第八百章 示警

  威廉汉姆虽然一直阴沉着脸,看上去像是个完美的德意志军人模板,但是他跟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是一路人。从内心深处来说,他是厌恶战争的,但是身为一个德国人,他没办法躲过兵役。征兵处的人来到家中,宣称威廉汉姆一家必须要为国家出力,然后他就和弟弟弗里德汉姆先后漂洋过海地来到了印度,在异国他乡为皇帝陛下效忠。

  虽然威廉汉姆不喜欢战争,但是他的指挥水平很高,“灰猎犬”步兵连在他的带领下屡立战功。

  “将那两门PAK37反坦克炮部署到树林里面。”

  威廉汉姆在仔细地观察过周围的环境后,对连队中的重火力重新进行了分配。PAK37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太弱,在攻打博帕尔的时候,就经常出现炮弹被联盟坦克弹飞的情况,以至于德军士兵给这款反坦克炮起了个“敲门砖”的外号。

  PAK37反坦克炮威力不足,反坦克枪就更不用指望了,威廉汉姆只能将仅有的一些反坦克武器部署到边上的树林里面。要是真的有坦克冲到了跟前,这两门反坦克炮可以从侧面进行攻击。

  反坦克武器被放在了树林里面,主阵地则是建在离道路一百多米的高地上,这里是附近几里内最高的地方,也是最适合防守的地方,南边是重装备难以通行的树林,北面是河流,道路就在河流的边上。

  “灰猎犬”步兵连防守河流南边的道路,在河流的北边,同样有一个步兵连防守。威廉汉姆能用望远镜看到河流对面的友军部队,但是没办法跟对面进行即时通话。

  用旗语可以和对面进行交流,但那太麻烦了,而且只能在非战斗状态下使用。打起来之后,没人愿意傻乎乎地去挥舞旗帜传递信息。

  再说,和对面有什么好交流的呢?期望对面派援兵过来吗?或者是派兵去支援对面?

  “灰猎犬”连队满员时有201人,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伤亡了不少,又补充进来许多的新兵,然后继续打仗,继续伤亡,继续补充,如此往复循环,直到连队在格尔瓦防线上撞的头破血流。

  这一次,营部再也没有给“灰猎犬”连队补充新兵了。到了威廉汉姆他们被留下来断后的时候,整个连队只有115人,食物、弹药和药品都不充足。

  上面将两门反坦克炮加强给了“灰猎犬”步兵连,这让威廉汉姆心中稍安,好歹是有一些反坦克火力了。但是随即,他的心中又生出更多的惶恐,为什么上面要将反坦

  克炮加强给他们这个步兵连?难道会有联合国军的坦克部队从这边经过么?

  威廉汉姆看了看自己的弟弟——弗里德汉姆,再看了看周围的士兵,心中越发的沉重。

  上面隐瞒了很多事情,但是威廉汉姆有办法弄到一些消息。他的触觉非常敏锐,能从模棱两可的命令和流言中分析出目前的情况很不好。

  据说前面的部队全部完蛋了,己方的主力部队正在撤退,他们这些人是被赛克特将军当成了弃子。

  不,赛克特将军怎么会知道他们这样的小人物?恐怕连“灰猎犬”连队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威廉汉姆知道连队正处于危险之中,其他人也知道,不需要多说什么,士兵们就非常卖力地继续修工事。先是挖出散兵坑,然后横向挖掘,将散兵坑连起来,就成了一段战壕。

  挖好了战壕只是开始,接来来还要挖机枪阵地和迫击炮的发射阵地。今天能将机枪阵地都给弄好,明天早上还要挖掘防炮洞和交通壕之类的。

  “灰猎犬”连队挖了半天的坑,到了晚上的时候都累坏了,胡乱地吃了晚饭后,威廉汉姆安排了守夜的人,其他人则是裹着毯子在战壕中沉沉睡去。

  印度南部的气非常温暖,冬天都很少下雪,但是北方依旧会受到冷空气流的影响,晚上的气温会降到很低。士兵们为了暖和一些挤在了一起,像是瑟瑟发抖的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