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52章

作者:风兮破地

  此外,联盟中央还出资拍摄了一些严肃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像是汉代的盐铁会议,今文和古文两派经学的斗争等等。

  不过人民群众还是喜欢看卫青霍去病打仗的故事,对于盐铁会议的前因后夜袭群:六⑨④九,三⑥①③⑤果和辩论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联盟有八万万五千万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感兴趣,那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通过那些历史影视,人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已经出现。通过对历史的解析,能看出当时的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要采取那些措施,政策是怎么执行的,产生了哪些后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革联】这么常年累月的下来,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了许多认同国内文化,对西方文明不以为然的人群。等到中华文化圈之外再次燃起战火的时候,联盟内部就对西方文明有了更多的批判。

  再然后,就产生了“教化万方”的思潮。

  既然西方文明是有制度性缺陷的,那么,联盟就应当改变这样的状况,建立起新的秩序来。年长者见识过西方人依靠坚船利炮横行世界的时代,年轻人却只看到了西方世界沉迷于互相杀戮,他们对西方文明没有老一辈的敬畏和恐惧,想法要激进得多。

  第九百一十四章 弱点

  林永昌是不赞成全盘否定西方文明的,诚然,西方文明有其固有缺陷,可是东方文明也同样有缺陷。作为世界第一大国,【人革联】要有文化上的自信,只要有用的都能拿来为我所用,而不必拘泥于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

  【人革联】是个超级大杂烩,以中国为主,日本,南洋等地都能算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印度也能跟中华文化扯上一点关系,俄罗斯、匈牙利等地则是完完全全的属于西方文化。

  放任那些极端思想蔓延的话,对于国家是有害的。有些人,在困难的时候悲观无比,稍微有点起色,便又骄狂起来。偏偏这些人嗓门比较大,喜欢在媒体上兜售他们的观点。

  实际上他们只能代表以小部分人的利益和想法,口号喊得响亮的那些人,实际上不过是些摇鼓唇舌的家伙而已。

  不过话又

  说回来,那些问题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想要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两三代人的时间,让新生代都习惯了,才算是勉强稳定了下来。

  所以,哪怕是有些后遗症,“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也要坚定地实行下去。要相信后人的智慧,但也不能将所有困难的问题都留给后人。

  【人革联】的发展形势很好,也一会存在一些问题,但不管怎么说,【人革联】比起那些深陷战火中的国家,是要好上许多的。

  时间进入到1939年,德军的“速胜论”再一次的破产了。英法红军的战斗力超乎了德军的预估,兵力则是超过了德军总参谋部最坏的预计。

  工团红军在西线的总兵力达到了400万,兵力非常充裕,一个又一个的陆军师被派上战场,跟德军在各处战场上血腥拼杀。很多城市外面都拉上了铁丝网,挖掘了战壕和反坦克壕沟,有些重要的节点修筑了碉堡,部署了高射炮和步兵。

  自从德军在比利时战场上用88高炮打坦克之后,工团红军也学会了这一招。此外,红军还在很多地方埋设了地雷,有对步兵用的,也有用来对付坦克的。

  几个月的时间里面,红军埋设的地雷数量已经达到了300万枚。前线还在鏖战,还没有分出胜负的迹象,英法联军已经在巴黎修筑要塞和火力点,并且部署了雷达,大口径高射炮和战斗机。

  工团的动员能力惊人,法国东部讯速地武装了起来,到处都在挖战壕和防空洞。即便德军突破了英法联军的防线,也要耗费时间和兵力去啃那些坚固的,或者是不坚固的要塞堡垒。

  实际上,德军总参谋部现在要考虑的不是突破敌军防线,进攻巴黎的事情,他们更担心被红军攻破了防线,一路杀到柏林去。

  德国最高统帅部的作战计划中是要动员350万大军,一鼓作气地推平了西边的敌人。打起来之后才发现,战前收集到的情报很有问题,总参谋部没想到英法联军能有这么多部队,也没想到工团生产了这么多的坦克。

  法兰西公社在和平时期生产了超过两千辆重型坦克,还有八千多辆中型坦克,其他的轻型坦克,装甲车和卡车数量都是远超过了德国。

  这就离谱,和平时期造这么多坦克干什么?难道不知道高科技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造了那么多的重型装备,要不了几年就会落后于时代了?

  再就是,法兰西人哪里来的这么多汽油和柴油?法兰西公社和工团主义英国的石油炼化能力都很强,只要有持续的石油输入,法兰西人并不缺汽油使用。

  很显然,工团在进行战争准备,所以生产了一大堆的武器装备。至于石油,英国在北海发现了油田,还可以从中美洲、南美洲等地方购买。最主要的,是可以从【人革联】购买石油。

  【人类革新联盟】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也是四界第一大国,除了极少数稀有金属外,什么战略资源都有,巴库,西伯利亚和南洋的原油产量在供应联盟的需要之外,还能大量出口给德国和工团。

  英法同盟大力压缩消费品,民间的汽车保有量很少,大部分石油消耗都在工业和军事上面,有着美洲、北海和【人革联】提供石油,英法同盟并不缺少燃油。

  德国的燃油来源则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德国的煤转油技术,第二个来自于罗马尼亚的油田,第三个则是来自于【人革联】。

  【人革联】在罗马尼亚的油田中占有四成以上的股份,而且还在敖德萨附近部署了大量的轰炸机,其用意不问可知。

  德军情报部门认为,要是【人革联】切断对德国的石油供应,并且利用影响力阻止罗马里亚向德国输送石油的话,德国最多只能支撑一年的时间。没有了石油供应,德国庞大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机械化部队都只能停摆。

  因此德军只能采取“速胜”的战术,如果不能在短时期内打败法兰西红军,德国就将重蹈覆辙。

  前线的军队杀得昏天暗地,后方也不安全了。轴心和工团都派出了飞机轰炸对方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有时候还会轰炸对方的城市,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1939年4月下旬,红色空军的轰炸机群再次光临鲁尔上空,扔下了数十上百吨炸弹,给鲁尔工业区造成了更多破坏。

  因为在鲁尔地区部署了大量重型高射炮和战斗机的缘故,英法空军的投弹很是仓促,使得破坏不是很严重。但是红色空军投下的汽油凝固弹和白磷燃烧弹依旧杀伤了大量的人员,并摧毁了数座重要的工厂。

  五月初,英法同盟派出大机群轰炸德国的坦克工厂,同时派出了一支空军小分队,准备使用新式的炸弹去攻击鲁尔地区的水坝。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业区,开战之前,德国为了给鲁尔工业区提

  供足够的水源和电力,在其附近修筑了三座水坝,这些水坝在当时为鲁尔工业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战争中,这些水坝也成了鲁尔工业区的致命弱点。

  第九百一十五章 头铁

  修建三峡大坝的时候,林永昌力排众议,对大坝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能够抵挡核弹的攻击,而那个时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核弹,所以在要求上面,是要能挡住最少两万吨TNT当量炸弹的爆炸。

  因为要求太高,导致了整个三峡大坝工程耗资巨大,工期漫长。要是要求能降低那么一些,35年和33年大洪水之前,三峡大坝工程早就已经完工了,也就不需要动员那么多人进行抗洪抢险,还差点把武汉给淹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是对质量的要求没有那么高,33年和35年那么大的洪峰,三峡大坝能不能扛得住,也不好说。

  原本也有些人,对于三峡大坝要能抗住轰炸的要求有威胁不以为然,认为不会有人这么丧心病狂地地去炸水坝。汪家三公子,就是汪精卫的第三个儿子,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西方文明是讲究人道主义的,红十字会就是从西方文明中诞生的,绝对不会做出轰炸水利工程这样的事情。政府当局以防范被轰炸为名,提高水坝的造价,窃以为,其中会不会另有蹊跷?会不会有人以此作为敛财之举?”

  “就算没有贪腐行为,耗费这么多人力财力修建水坝,是不是值得?”

  整个三峡工程前后修了十几年,耗费资金几百亿,这么庞大的资金,只要从指缝里面漏一点点出来,就足以让人一辈子都用不完。

  汪三公子不敢将矛头对准林永昌,而是从其他的方面着手,想要搞个大新闻。这件事一度闹的沸沸扬扬,中央专门派了调查组进驻湖北,对三峡工程进行审计,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但都不大,远远算不上是贪污腐化。因为,在平时的时候,中央就顶着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有什么问题平时就处理了。

  至于有没有必要用最高规格修建水坝,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做出了回应。不过在政府部门做出回应之前,就有愤怒的群众组织了游行,有工人和农民冲到了汪三公子的家门口,用烂菜叶和石块将汪家的大门和窗户都给砸了个稀巴烂。

  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每年汛期都是提心吊胆的,要是发了洪水,那可不是淹死几个人,几百个人的事情,搞不好好几个省都会变成泽国,会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而汪三公子竟然问值不值得?

  汪三公子被扔了烂菜叶也不气馁,继续发文章,声称“绝不会有轰炸云云”。

  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其他人还真不好反驳。然后,工团的空军就给大家表演了什么叫做西方的人道主义。

  一位科学家最先意识到鲁尔水库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于是给军队写信,表示可以通过炸毁大坝对德国的重要工业区进行轰炸,从而对德国造成打击,这一想法受到了当时军队的赞赏,于是邀请这位科学家到军队和有关人员一起进行研究。

  这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首先,水库的面积非常大,炸毁水库需要大量的炸药,而当时的飞机无法满足这一条件;

  其次,德国也意识到了水坝的重要性,对这些水坝进行了非常严密的布置,还派了重兵把守,布置了防鱼雷网。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工团最终决定研制一种“弹跳炸弹”,以打水漂的方式让其在水面弹跳,然后沉入水底,对大坝进行摧毁。经过不断地试验,炸弹被成功研制出来了。

  随后英国空军决定发起行动,炸毁德国最重要的大坝,对他们的工业区进行打击,这次行动也被称为“惩戒行动”。在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之后,英法空军挑选出来的几十名飞行员正式开始行动。这次行动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从未有过的,所以成功与否也是个未知数。

  经过三次的轰炸之后,大坝依旧是毫无动静。就在行动将要失败的时候,一次完美的攻击将大坝炸开了一条口子,随后轰炸机一鼓作气投下了炸弹,水坝被成功炸开。但是喷涌而出的洪水也让这些轰炸机来不及反应就被卷入水中,最终,法兰西公社空军派出的19架轰炸机和52名飞行员全部丧生。

  这次行动给德国工业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击,鲁尔工业区200多家军工厂被洪水吞没,附近的多个村镇被淹,很多人在睡梦中失去了生命。由于大坝还有发电的作用,所以德国的电力供应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英法同盟这次的行动无疑给德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也打击了工团的国际声望。

  在联盟内部,有不少人对工团的行为进行了边界,但是有更多的人不能接受,认为工团对鲁尔水坝的轰炸突破了人类的底线。

  其实吧,是联盟

  的大部分人太善良了,战争早就已经进入到了总体战的时代。只要战争开始,就要竭尽全力地消灭敌国的一切,工厂、铁路、工业、农业,以及人口。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战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杀人,杀前线作战的事情,也杀在后方进行生产的平民。在总体战时代的战争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鲁尔水坝被炸毁后,很多人想起了汪三公子的神论,不少报纸上对汪三公子进行隔空喊话,希望三公子能出来进行回复。

  头铁的汪三公子还真的回应了,不过不是正面回应的,而是说的稍微婉转了一点,不像是几年前那样怼天怼地。汪老三说他的本职工作是桥梁设计,对专业技能之外的事情,可能会理解的不是那么深刻,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是有可能的云云。

  汪三公子的回应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嘲笑,连带着汪家的几个年轻人的仕途都收到了影响。汪精卫很早就投奔人民党了,并且一度受到了很多中央干部的赏识,认为他是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政坛新星甚至没能在中央部委任职,更不用说进入【人革联】的决策圈。而当时被汪精卫瞧不上的陈天华,现在却成了【人革联】的国家主席。

  或许,汪三公子喜欢胡言乱语,跟他老子的机遇是有一定关系的吧。

  第九百一十六章 养老

  汪兆铭如今是重庆市的市长,位高权重,绝对算的上是大人物。重庆市跟上海、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城市一样,都是中央的直辖市。在56岁的年纪能当上重庆市的市长,汪兆铭的能力是有的,很有可能在结束任期后被调回中央负责某个部门。

  当然,也有可能会进入大学教书,或者担任学校的行政工作,党务工作等。

  按理说,汪兆铭现在的成就已经不低了,党内九成九的同志都比不上他。但是,汪兆铭是在世纪之初就加入了人民党的,那个时候人民党还只解放了中国北方。

  跟他资历相同的人里面,有当上了国家主席的,有做了中央实权大佬的,有主政一方的省长,有军区司令,跟那些人相比,“仅仅”只是重庆市市长的汪兆铭就显得泯然众人了。

  虽然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可是汪兆铭依旧经常为自己怀才不遇的命运不忿。年轻的时候,他可是被众人看好的青年才俊,结果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他已经被昔日的同僚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自己怎么就会落到如此境地了?

  汪兆铭有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他自己的原因他,问题定然是出在别人的身上!汪先生认为,党内有一些人,见不得他这么优秀的人,无时不刻地要给他使绊子。此外,汪兆铭认为他自己不能当上国家主席的最大原因在叔父汪海身上。

  汪海在人民党跟八国联军血战的时候逃离北方,回了老家,被党内很多老同志认为是不可靠之人。后来好不容易当上了京兆尹,汪海又有贪污受贿的嫌疑,在整风运动中被双规了一段时间。虽然被放了出来没有定罪,也没有开除党籍,却是被调去了地志办,直到退休都没有再被起用。

  【人革联】是有政治审查的,直系和三代以内旁系亲属犯了事,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进步和前途。汪海有过跑路的前科,有贪污受贿的嫌疑,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汪海是真有干过那些事情,只是交代问题很干脆,中央便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让汪海去清闲部门待着。

  汪兆铭思来想去,认为是叔父汪海的原因,使得他自己只能止步于直辖市市长的位置,而没办法更进一步。

  明明已经站在了权力中心,只要一伸手就能将权柄握在手中,却偏偏失之交臂。汪兆铭就很不甘心,他比陈天华、杨宇霆,郭松龄那些人差在哪里了?徐树铮那样的小人都能当上澳洲王,他汪兆铭凭什么不可以?

  但是这些话他没办法啊说出来,不能说,也不敢说。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干部,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认真去查,总是能找到一大堆问题的。所以他只能在私下和朋友相处的时候,才敢发一发牢骚。

  可是现在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他的儿子,汪兆铭可是忍不了了。 但是汪三公子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白纸黑字的印在了报纸上的,不止一期,还有影像资料,汪三公子上过很多节目,发表了很多的奇葩的言论,除了对三峡工程大放厥词之外,汪三公子还说过“耕地红线没有必要”,“能力之外为零”,“涨价去库存”,“暑假打工挣了30万”之类的。

  汪兆铭是重庆市市长,最多只能让重庆本地的媒体闭嘴,没办法给所有的报纸和电视台都给塞上口球。他让媒体闭嘴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反击,一时之间,重庆市市长用行政干涉舆论监督的行为的事情广为人知,联

  盟各地都有讨论这种做法是否合情合理合法的。

  从中央干部下方到地方上当直辖市市长,汪兆铭认为他自己是受到了排挤,心中很是委屈。地方上的干部们同样觉得委屈,他们认为中央空降干部过来,挡了本地干部晋升的道路。

  而且吧,很多人认为,汪兆铭只是自我感觉良好,他所谓的工作能力强也就是能看看表格和文件,真要处理那些具体而复杂的事情,汪先生就显得毫无章法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汪兆铭,就等他犯错,好将其拉下马。越往上,位置就越少,重庆市市长这个位置,汪兆铭觉得太低了,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英法空军轰炸鲁尔水坝,导致了【人革联】境内的一些政治斗争,这并不奇怪。按照混沌学的原理,万事万物间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汪兆铭在报纸上看到过相关的介绍,只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案例中的角色。

  因为汪三公子一贯以来的离谱言论,早就有很多党内的同志对其不满,只是看在汪兆铭的份上,没有人去管汪老三。这导致了汪三公子在离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有一天撞到了铁板上。

  在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联盟有关部门对汪三公子进行了调查。不查还好,一查就查出了问题来了。汪三公子发表离谱言论也就罢了,收其他国家外交部的钱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还有更严重的事情。

  汪三公子被请去喝茶,交代了不少事情。工作人员顺藤摸瓜,牵扯到了汪兆铭的身上。因为事态严重,情况一级一级的上报,相关情况的报告送到了肃反委员会主席王虎和国家主席陈天华的桌子上。

  汪兆铭是入党三十多年的元勋,几十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还和那么多中央干部有交情,掌握了不少的国家机密,想要让他配合调查,需要有中央政治局的批准。

  陈天华没什么可说的,他向来是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只要是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陈天华同志都是毫不留情的。王虎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他抓过很多比汪兆铭等级更高的人,

  在跟林永昌通过气之后,汪先生就被控制起来了。然后嘛,就查出了跟法兰西公社大使私下会面等情况,并一路牵扯到了几年前的莫斯科爆炸案。

  此外,贪污,利益输送,封建迷信等一个不落,还牵扯到了人命官司。于是,汪兆铭就先是身体不适离开了工作岗位,接着又变成了被告席上的犯罪嫌疑人,再然后就到秦城养老去了。

  第九百一十七章 计划

  汪兆铭被拿下之后,南洋的陈家,张家都受到了影响。他的妻子出自于南洋的豪强家族,借助汪兆铭的权势,在南洋参与了航运,石油开采和冶炼等生意,这些年来积累了海量的财富。

  如今汪兆铭倒了,那些人少不得要吐出来一些钱财,牵连进去的人还会被纪检部门和肃反委员会请去喝茶。有些人老老实实地将知道的东西吐露了出来,有些人收拾细软跑了。

  联盟如此广大,人口流动如此频繁,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年头没有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各地的档案也没有联网,在有心人的帮助下,躲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些人交代了部分事实,然后选择了自杀。

  不是抑郁症跳楼,也不是身后挨了八枪的那种自杀,而是写好遗书,交代好后事,家人在门口等着,自己在屋子里面或是用刀子,或是用手枪自杀。

  也有用猎枪自杀的,将枪托抵在地上,枪口伸进嘴巴里面,“砰”的一声,脑袋都被炸没了。不过选择这种死法的毕竟是少数,用刀子的也很少,只有日本人才喜欢切腹,大部分人自杀选择的武器都是手枪,对准太阳穴或是塞进口里来上一枪,死得一点痛苦都没有。

  联盟中央拍摄了太多先秦两汉时期的电影和电视剧,以至于国内很多地方流行起了“将相不辱”、“血亲复仇”等思想。这是不好的,法律工作者对此很不喜欢,但是文化部门依旧我行我素,并不怎么鸟法律系的那些人。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没错,但是搞法律的那些人可并不是都变成统治阶级了。联盟隔三差五地搞整风运动,警察系统和法院向来是整风的重点对象。

  林永昌已经不怎么关注政府部门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了,那是陈天华同志索要考虑的事情。林永昌现在将更多的经理放在军事和科研上面,比如说导弹,又比如说核弹。

  1939年6月,弗朗哥的长枪党被红色军队彻底击溃,丢掉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所有城市,不得不狼狈地撤退到了南边的非洲大陆上。在摩洛哥,弗朗哥勉强站住了阵脚,但是已经没有力量反攻了。

  西班牙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只是次要战场,不能决定工团和轴心之间战争的胜负。

  林永昌对相关信息看了几眼,然后就没怎么关注了,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

  6月27日,林永昌和军委,总参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有陈天华同志,以及一些政府部门的核心领导,乘坐着列车秘密地前往西域的某处小镇。到达了地方后,众人又换乘卡车前往试验场地。

  在罗布泊,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联盟的第一颗原子弹被小心翼翼地安装在102米高的铁塔上,铁塔下面,按照远近距离修筑了许多的工事和建筑,还放置了很多的坦克、装甲车,卡车等,那是为了验证原子弹的威力而布置的。

  【人革联】很早就已经在进行“祝融计划”。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各项科研计划的进度,因此联盟在前年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计算,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提炼出了大量的浓缩铀,足够组装出三颗原子弹之后,这才准备进行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整个“祝融计划”花费了40多亿人民币,其中有一半是花在了提存浓缩铀上面。为了将铀235的同位素分离出来,需要生产几千台特殊的离心机,不是说把洗衣机的功率做大就能拿来用的。

  花费了这么钱,就为了制造一颗炸弹,军委和政府部门知道此事的高层,都对此有些怀疑。陈天华当上国家主席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祝融计划”一无所知。

  除了祝融计划,联盟还有很多代号为“9xxx”的秘密计划,每年都要支出大笔的款项。在进行审计的时候,那些计划都是不被允许进行询问的,但是每年那么多钱投下去,总的要知道是干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