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亨利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必须要做出对此不屑一顾的态度,“当然!伟大的红海军将会粉碎一切反动派!”
说了一通表决心的话之后,亨利又跟布莱恩交换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外交话语,然后才结束了这一轮的谈判。等回到了大使馆之后,亨利立刻对两名助手说道:“我们需要将新情况立刻发回巴黎!”
两名助手同意这个意见,很快就将德国有可能倒向人革联的消息发了回去。因为事关重大,亨利和助手们都没有取休息,他们就等在通讯室里面,等到从巴黎传回的最新指令。
但是,巴黎那边在收到消息后,并没有很快给出回复。这种情况是经常有的,情报传回去后,需要进行分析,上报后领导们也需要时间进行讨论,然后才会新的指令下来。
第九百三十八掌 正义的背刺
亨利和两名助手等到深更半夜,也没等到巴黎的恢复。他实在是扛不住了,心中想着革命的战士无所畏惧,能应对一切艰难险阻,可身体却是诚实的。
咖啡喝了一杯又一杯,资本主义的咖啡喝起来是苦的,必须要加奶加糖才行。即便如此,困意还是一波又一波的涌了上来。
恍惚间,亨利的脑袋忽地向前点了一下,他很快就从睡梦中清醒过来。这可糟了,亨利心想,自己怎么就这么软弱了呢?
抬头向边上看去,两名助手住在椅子上,脑袋也像是像小鸡啄米一样点来点去。看到这一幕,亨利差虽然很困,但还是想笑,他站起了起来,揉了揉眼睛,走过去拍了拍两名助手的肩膀,说道:“太晚了,先休息吧。塞巴斯蒂安主席说过,只有休息好才能好好地工作!”
两名助手东倒西歪地打着哈欠,“那......哈唉.......那就先休息吧。”
就在工团和轴心暗中接触的时候,印度人民军还在继续南下,马德拉斯共和国的存在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对于德国来说,这不是最糟糕的。
在1940年12月27日,联盟中央发布了一些新的命令,部署在波兰东部的军队进入了波兰西部。数量高达260万的人民军依旧是摆出了防御的姿态,但这是几百万大军,在波兰东部的时候尚且让德意志帝国如同芒刺在背,现在进驻到波兰西部,简直是让德意志帝国几乎无法呼吸了。
德国大使很快就提出了抗议,认为【人革联】的做法损害了联盟和德国之间的传统友谊,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猜测和恐慌,希望【人革联】能放弃这种错误的做法。
要是可以,德国大使还希望能跟【人革联】再次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开战以来,德意志帝国一直担心会遭到背刺,现在,这种可能性增大的十倍。
【人革联】外交部盛赞了德国人民和联盟人民的友谊,拒绝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并对在波兰西部部署重兵集团的做法给出了解释:防止某些敌对势力挑起的暴乱事件。
这倒不是随便找的借口,波兰人之中一直存在着很强烈的反抗情绪。联盟在波兰境内强行推进的汉化教育,使得波兰人的不满变得越发深重。
德意志帝国和工团都在波兰见底了很多秘密组织,其中德国想的是在必要的时候发动起来,对联盟进行破坏,给德军的进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工团的打算则是先消灭德意志帝国,然后向【人革联】发起进攻,造波兰的工团份子就可以发动起来,为红军的的最终胜利出一份力。
波兰曾经是沙俄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跟沙俄帝国一样,被联盟消化掉。历史上波兰数次被瓜分,又数次复国,这个国家在防止被消化方面,做的很不错。
联盟在波兰维持着高压统治,二十多年来也只是让大约三分之二的波兰人接受了自己是【人革联】一员的事实。剩下的三分之一中,有的是亲德国的,有的是亲工团的,还有的是亲美国的。当然,美国现在拉胯了,指望美国人来拯救波兰的人少了许多。
不管他们是亲哪个国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人革联】的势力驱逐出去,让消失的波兰再次出现。
【人革联】外交部拿波兰西部的叛乱说事,不能算是毫无理由,但是德国不能接受这种说辞。所谓的叛乱不过是乡下的波兰人聚集在一起,烧了联盟的五星红旗,再就是冲击了警察局之类的事情。
因为联盟一直在波兰境内部署有军队和武装警察的缘故,想要搞破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几十年来,最大的叛乱事件也只需要出动武装警察就行了。
在德国政府看来,联盟在波兰西部的动作,是再明显不过的战争信号。要是等到联盟做好了准备,必然是要发起进攻的。
德军总参谋部在经过分析后,认为所谓的防御性部署,只不过是假象而已。为了搞清楚联盟军队的动向
,总参谋部不得不使出了撒手锏。
很多潜伏在波兰、白俄罗斯和联盟其他地区的间谍网罗被启用。花费大量金钱,安插了十几年的情报人员,应当用在最关键的时刻,而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了。
【人革联】的肃反委员会和国安局等情报部门很快就注意到了事情的变化,在很多地方,忽然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电台信号;一些很少出现的信号也变得活跃起来,发送了很多加密的信息。
其中有些信号所在的位置是能观察到军事运输路线的,还有的出现在了一些保密单位的附近。
发现有这么多的可疑信号出现,联盟立刻加大了反间谍的行动。因为无线电侦查技术的发展,也因为联盟在户籍制度上持之以恒的建设,反间谍的行动有不少的收获,抓到了好些在联盟境内潜伏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鼹鼠”。
要不是情况危急,那些鼹鼠可能会一直潜伏下去,说不定直到逝世都不会被发现。
通过派出大量的人手,还有先进技术的应用,联盟抓到了不少的间谍,顺藤摸瓜又牵扯出了不少。但是,没被抓到的也很多。无线电趁着技术在十几年前就出来了,各国的情报部门都对它进行过研究,知道该怎么用,也知道该怎么防备。
简单来说,只要不在同一地方多次出现,每次开机的时间不要太长,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被追踪到信号来源。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的信号必定是重点怀疑的对象,很快就会有警察到附近区域进行排查。
除非是一辈子不再使用,否则的话,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
尽管联盟加大了反间谍的力度,但还是有不少的消息被传递了出去。轴心方面确认了【人革联】正在向边境线上运输更多的军队和技术装备,工团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但是塞巴斯蒂安和托洛斯基不能确定【人革联】到底是想要给德意志帝国来个“正义的背刺”,还是想要对工团动手。
第九百三十九章 工团
巴黎的工团高层们现在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要搞清楚【人革联】的意图,然后才能继续进攻。如果可以,跟【人革联】平分德国也不是不行;
另一派则认为【人革联】已经腐化堕落了,不可能是英勇无畏的工团红军的对手。不管【人革联】有什么阴谋诡计,先推平了德国,再把【人革联】也给推了。好不容易才打出了现在的优势局面,要是停止进攻,只是给了德军喘息的机会,以后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这一派的人大声疾呼,声称谁敢这时候停战,就是浪费了工团红军战士们的牺牲,是对革命事业的犯罪!
但是,【人革联】这颗砝码的分量太重了,重到托洛斯基这样整天鼓吹“不断革命”的人,也不能无视【人革联】的存在。
现在的局势跟上一次世界大战很像,两强相争,决定胜负的是没有下场的那个阵营。
不少人对【人革联】坐山观虎斗,然后趁火打劫的做法非常气愤。果然,异端就是比异教更可恶!
托洛斯基认为不必担心这么多,【人革联】的首要打击目标肯定是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轴心阵营。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德国都是夹在巴黎和莫斯科之间,中国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远交近攻,那些修正主义份子不可能放着嘴边的肥肉不吃,反而越过轴心的地盘来和工团交战。没有这样的道理嘛!”
这个时空中的托洛斯基并不是红军之父,但是在工团阵营依旧有强大的号召力。是工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列出了很多的证据,表明不用担心【人革联】和德意志帝国联手。
“我会亲自前往长安,跟林永昌谈一谈........”
“等一下,”塞巴斯蒂安打断了托洛斯基的话,“你要跟他谈什么?”
“当然是东西对进,夹击德国的事情。”
“谈可以谈,但是消灭轴心国后,【人革联】的军队必须退出德国!其他的地方,需要中央派人去谈!”
“.........”,托洛斯基皱起眉头,“林主席不会同意这样的条件。”
塞巴斯蒂安似乎是有些轻蔑地说道:“那就不跟他们谈。我们打死打伤了几百万法西斯匪帮,不需要【人革联】的帮助也能消灭轴心国。如果他们想要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贡献一部分力量,这很好。如果他们不愿意动手,我们自己也能消灭轴心国!”
随着工团红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塞巴斯蒂安主席身上的气势也随之水涨船高,越来越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了。以前的时候,他还需要跟其他人进行讨论,现在工团几乎成了塞巴斯蒂安主席的一言堂。
如果不是还有托洛斯基在,塞巴斯蒂安就是至高无上的领袖。但是因为被托洛斯基分去了权柄,塞巴斯蒂安
还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塞巴斯蒂安的政治理念跟托洛斯基很接近,这几十年来,他跟托洛斯基的合作亲密无间,清洗掉了大量混迹于革命队伍中的反革命份子,纯洁了党的队伍,这才有了工团现在蒸蒸日上的气象。
如今在工团内部,已经没有能够挑战塞巴斯蒂安和托洛斯基的人。而这两个人都是性情坚毅的人,按照惯例,按照过去的经验,接下来,该是在这人之间分出个胜负了。
塞巴斯蒂安相信托洛斯基对【人革联】的判断,只要托洛斯基在长安和林永昌谈好条件,联盟就会宣布加入战争,工团红军在正面战场上受到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这是对工团,对世界革命都有很大好处的事情。
【人革联】倾向于跟工团联手早有迹象,美利坚公社最危险的时候,是【人革联】出手挽救了北美的局面。即便【人革联】不跟工团缔结军事盟约,先攻击的也一定是轴心国。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往世界地图上看一眼就能明白,可是工团内部却没有几个人能看出来。党内其他的同志都很不错,但是在见识上面,没有几个比得上托洛斯基同志。
但是,塞巴斯蒂安不能让托洛斯基独得这样大功劳,托洛斯基的势力已经太大了,要是再加上一份泼天之功,接下来工团到底应该听谁的?
塞巴斯蒂安取下了烟斗,“托洛斯基同志,我同意和林永昌进行直接的沟通,也认为只有托洛斯基同志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谈判的条件必须要交给中央进行审核,要最高革命委员会表决同意后,才能跟那些修正主义分子签订条约。”
在场的众人中,有些同意塞巴斯蒂安主席的意见;也有些表达了疑虑和顾忌,“如果和【人革联】签订了军事盟约,那消灭了轴心国之后该怎么办?有盟约的存在,我们不好对修正主义分子动手。”
塞巴斯蒂安瞥了一眼说话的那位同志,是从车间厂提拔上来的,以前负责工人运动,向来以诚实正直而著称。原来是他,塞巴斯蒂安心道:难怪会说出这么幼稚的话来!
条约是用来约束双方的,只要有一方不想遵守,不管是什么样的条约都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托洛斯基说道:“解放群世界的事情要一步步地来,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消灭法西斯匪帮。”
德意志帝国曾经对法西斯进行打压,因为那些家伙太不懂规矩了。但是很快,德国法西斯党调整了策略,不再想要挑战容克军官团对德国的统治,也不再发动群众冲击容克地主和大资本家,而是跟容克在一定程度上合流,形成了容克军官占据上院,法西斯党占据下院的格局,共同统治德意志帝国。
为了让容克军官团接纳,法西斯党导演了一些工团主义份子和林永昌主义者打砸抢的事件。这些只能算是小事情,政党斗争里面经常出现。但是,随后法西斯党对犹太人进行了迫害,这就让工团对法西斯有了更多的仇恨,因为工团的领导阶层中有很多的犹太人。
法西斯一贯是反工团的,不好说是因为反犹才反工团,还是因为反对工团而掀起了反犹太人的浪潮。总之,在德国的很多犹太人都遭到了迫害,这让英法同盟对轴心的态度越发的恶劣了起来。
第九百四十章 本
被封锁之后,德国缺少燃料,于是修建了许多公共的浴室,一次能给很多人进行清洗。在犹太人隔离区,类似的公共浴室修了很多。
托洛斯基听说这些事情后,对德国佬的仇恨更多了几分。我了尽快消灭法西斯,需要人民党的力量。他对塞巴斯蒂安主席承诺,每天晚上都会将谈判的进度向巴黎进行汇报,绝不会自作主张。
即便是自作主张也没用,要是他在长安跟【人革联】谈好了,转头巴黎不承认怎么办?
怀着解决德国佬和世界革命阶段性胜利的心思,托洛斯基乘坐运输机前往摩洛哥,然后飞往阿拉伯半岛,再换乘联盟的“空中堡垒”,直抵兰州,接下来就能乘坐火车到达长安了。
轴心有轴心的考量,工团有工团的想法,【人革联】也有自己的战略计划,并不会因为托洛斯基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十年前,托洛斯基没能改变【人革联】在印度的战略布局,难道这一次会有所不同?
林永昌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见托洛斯基,而是让对方先休息休息,有什么事情先跟外交部交涉。要是有什么想看的,想了解的,只要不涉及到保密问题,都可以让他参观。
时间过得飞快,林永昌在这个世界已经待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按照【人革联】的规章制度,他也快到了退休的年纪。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当年的许多认识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托洛斯基也已经垂垂老矣,但是这位世界革命者依旧有着万丈豪情,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解放全世界的
伟业。
杨度陪着托洛斯基在长安到处看了看,顺便打听工团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托洛斯基认为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很快就将工团的谈判条件给交代了。
“这恐怕不行。”杨度听了工团开出的价码之后连连摇头,“林主席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中央的同志们不会有任何人同意。”
“以柏林为界限,如何?”
杨度依旧摇头,“我会将这些条件上报给林主席,但是,请恕我直言,巴黎的胃口未免太大了,已经超出了你们的实力。”
托洛斯基对此并不认同,他挺起了胸膛,“事实证明,工团主义才是最正确的道路,才是人类的未来。从欧洲到美洲,到处都有工团的同志。如果联盟也能同样走上正确的道路,只要半年的时间就能消灭轴心国,解放全世界.......”
看到托洛斯基滔滔不绝的演讲起来,杨度不禁轻笑。有理想当然很好,但是吧,理想不能是假大空的表达,而是要落到实处。工团说要解放全世界,【人革联】也说要解放全世界,但是【人革联】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
工团认为【人革联】是修正主义,【人革联】则是认为工团走上了帝国主义的老路。杨度是【人革联】的笔杆子之一,写了很多对工团进行分析的文章,对托洛斯基和塞巴斯蒂安等人的做法并不怎么认同。
就像是林主席说的那样,工团的同志们做事太粗暴了,杀人太多了。很多老革命者都被打成了反革命,很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元帅和将领都被清洗掉了。
这不能不让杨度和很多人想到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开国后的大清洗,并将塞巴斯蒂安和托洛斯基跟朱元璋等封建时代的皇帝联系起来。
“好了,托洛斯基先生,这些话您可以留着回到巴黎了再讲。我们还是说一些更实际的问题吧,或者我们可以再看看长安的盛景。长安的运动场......”
杨度不耐烦听托洛斯基滔滔不绝的演讲,托洛斯基也对长安的繁华不感兴趣。长安越是繁华,托洛斯基对【人革联】的意见就越大。如果他是人夜袭群:六⑨四九,③六壹三五革联的主席,世界革命的局势肯定不是现在的这个模样。
他在心底佩服林永昌在事业上的成功,却又瞧不上林永昌的许多做派。
托洛斯基看着街道上往来络绎不绝的车流,心中一阵烦躁,打断了杨度的话,说道:“没有什么好看的,我要立刻见到林主席。”
杨度点头,“好,我会上报林主席的。”
“什么时候能安排我跟林主席见面?”
“林主席的工作日期都已经排满了,想要抽出时间来不是容易的事情。”
见到托洛斯基面色不善,杨度笑着道:“但是每个星期天都会有半天的休息时间,今天是星期四,托洛斯基先生多等几天就是了。”
长安不是巴黎,托洛斯基有力无处使,想要在巴黎时一样发怒,但是没人在乎,他也就只好按住了心中的烦躁,等着被安排去和林永昌见面。
当天晚上,托洛斯基回到法兰西在长安的大使馆。今天什么进展都没有,可是按照规定还是要发电报和巴黎联系。托洛斯基不去管这些,让其他人去拟定电文,他只管签字就是了。
正待回到房间中去看会书,忽地有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来报告,“爱因斯坦先生和本*古里安求见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托洛斯基是知道的。本*古里安则是加入了锡安工人党,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领袖,托洛斯基也有所耳闻。
听说这两个人求见,托洛斯基不禁沉吟起来,好一会后才说:“请他们两位进来。”
说罢,他走到二楼过道的玻璃窗户边上,朝大使馆外名望去,见到了停在大使馆门口的红旗轿车,以及在大使馆周围的人群。
他明白,大使馆边上肯定有很多眼线,爱因斯坦和本*古里安来法兰西大使馆必定是被人看到了,说不定现在消息已经被上报到联盟的情报主管那边去了。
托洛斯基又打量了一下大使馆内部的情况,在天花板,墙角等地方多看了几眼,心中怀疑大使馆里面是不是有联盟情报人员的监听器。
虽然工团对【人革联】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但是不可否认,【人革联】这些年来在科学理论和实际应用和是哪个有很多的突破,在电子器材等方面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第九百四十一章 锡安运动
爱因斯坦有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身上穿的衣服也很随意,看上去就有种科学家的气质。本*古里安则是打扮得非常得体,表情也很严肃,跟爱因斯坦几乎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除了他们都是犹太人。
“托洛斯基主席!”
“爱因斯坦先生。
”
“古里安先生。”
三人在会议室里面落座,先寒暄了几句,说了些久仰久仰,失敬失敬之类的话,然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托洛斯基先生,您对重建以色列国有什么看法?”
果然来了!托洛斯基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后,就猜到了一些,“联盟同意以色列复国了?”
“还没有,但是我相信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德意志帝国给犹太人修建了公共浴室,中东的穆斯林对犹太人也并不友好,本*古里安只能将复国的希望放在【人革联】身上,但是他和锡安组织并不会孤注一掷,而是尽量分散投资,一边在联盟内尽量博取同情,一边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大腿。
他们曾经指望过美国,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没有理会联盟三番五次的招揽,执意跑去了北美。等到美国裂开了,有钱的那些犹太人都跑了个精光,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又辗转来到了联盟。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