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主席同志,气象部门说三天后才能起飞。”
托洛斯基皱了皱眉头,“就不能想想办法吗?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工作人员连连点头,表示主席同志说的很对。可是,天气该怎么控制?在恶劣天气中强行起飞,有很大的概率会坠机的!
托洛斯基再怎么厉害,也不能呼风唤雨,最终也只能在挪威待着。虽然不得不在留在了挪威,但是托洛斯基并没有趁着这个机会休息,而是抓紧点滴时间继续工作。
去了一趟长安,他购买了不少书籍,一些是人民党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跟联盟的政治和经济有关的。【人革联】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工团也遇到过的,通过对【人革联】应对方案的研究,能给工团提供不少经验和教训。
正当托洛斯基沉浸在工作中的时候,忽地有人求见。
开战之后,工团派兵占领了挪威,切断了挪威对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在挪威这边,有很多工团的同志,有些是英法同盟派过来的,也有些是挪威本地的。
前来求见托洛斯基的是一个挪威人,很早就加入了工团,因此并没有受到阻拦。来人拿出了一份文稿,想要请托洛斯基指正。文章中充满了对托洛斯基的的赞美,托洛斯基看的很高兴,他将文稿铺开在桌面上,俯下身子仔细地观看。
来访的那个挪威人站在托洛斯基的身后,悄悄地打开了袋子,掏出了冰镐,对着托洛斯基的后脑勺就砸了下去。
“砰!”
托洛斯基的后脑勺遭到重击,当即就凹陷了下去,鲜血和脑浆迸射了出来。重击之下,他的额头撞在桌面上,发出轰然声响。
来人一击杀死了托洛斯基,随即推开房门夺路而逃,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到房间中发出的声响,附近的工作人员急忙进去查看。但是一切都迟了,托洛斯基已经躺在了血泊之中。凶手的那一下重击砸瘪了托洛斯基的后脑壳,连抢救的必要都没有了。
托洛斯基是工团的第二号领导,却死在了挪威的机场附近。当地的负责人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安排人四处抓捕凶手。
要是能抓到杀人凶手,那还能算是将功补过。如果抓不到.......想到工团的手段,负责人浑身不禁颤抖起来。
军警四下出动,到处搜捕凶手,却是什么都没找到。那个挪威人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没有任何的消息。心中恐惧的负责人只能硬着头皮等待上级的命令,他给自己准备了手枪和毒药。要是真到了那一步,还是自己解决会更痛快一些。
听闻托洛斯基同志不幸遇害,巴黎方面勃然大怒。塞巴斯蒂安主席派出了调查组前往挪威,在挪威开展了大清洗,抓捕了很多人,处决了很多人,被牵连的人更多。
很快,调查组就得出了结论,托洛斯基同志是死于德国间谍之手。巴黎方面宣布整个工团降旗三天,用以哀悼托洛斯基同志的逝世,并号召英勇而无畏的工团红军战士要坚决地消灭所有法西斯匪徒,为托洛斯基同志报仇。
在欧洲战场上,工团红军再次发动了猛攻,威斯巴登承受了十几万发炮弹的轰炸,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德军在这次战役中使用了“弹性防御”战术,以11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了40多万工团红军,再一次的打出了超高的交换比。
可是,交换比好看也没用,德军再一次的撤退了。当然,德国政府再次宣布他们取得了胜利,在给与了工团红军以重创后,主动撤出了阵地,在战略上有多么高的价值云云。
简单来说,德军总是赢,前进是赢,后退也是赢,简直是赢麻了。
世界上的很多军事专家们对此产生了怀疑,德军是不是真的很厉害?以前的那些战报是不是注水了的?按照德军公布的伤亡数字,德军总阵亡人数还不到一百万,打死打伤的敌人少说也有三百万了,怎么战线反而向德国腹地移动了?
德国佬不会在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中,要开启柏林防御战吧?
要真是那样,德军世界第一陆军的威名可就真成了一个笑话了。
第九百四十五章 帮助
托洛斯基遇刺身亡在工团引起了巨大的震荡,工团声称是德国政府派出的特工杀害了托洛斯基同志,而德国政府则是针锋相对地宣传是塞巴斯蒂安杀害了自己的战友。这种说法简直就是莫名
其妙,广大工团红军战士绝不会相信德意志帝国的无耻谰言。
在托洛斯基活着的时候,他一直建议与【人革联】联手,先灭掉轴心国再说。那个时候,塞巴斯蒂安主席和一些同志是反对这种意见的,倒不是说他们认为工团红军足以消灭轴心,不需要引入外援,而是不能接受【人革联】成为世界革命的领导者。
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工团一直都都是对【人革联】持批判态度的,想要在短时间内改过来,可不是容易的事夜袭群:六九肆⑨,三陆一③伍情。意识形态是工团最重要的事情,一旦意识形态崩溃了,庞大的工团就将会轰然崩塌。
等到托洛斯基身亡,塞巴斯蒂安立刻改变了以前的态度,向【人革联】抛去了橄榄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工团从上到下地进行了吹风,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要同【人革联】联手的事情。到了现在,再来跟【人革联】携手对地,事情也就不会显得太突兀了。
【人革联】方面讯速递给出了回应,表示德国的落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势,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特别是土地改革。如果德意志帝国能够同意进行社会改造,【人革联】将会出面调停工团和轴心之间的战争。
理所当然地,德意志帝国拒绝了所谓的“调停”。
按照某位德军将领的说法,“那不是调停,而是无条件的投降!”
为了防备【人革联】有可能的进攻,德国常年在东线上部署有大量部队。近年来,东线上的部队数量达到了80万人,不过其中有很多是在从西线撤回来进行修整的。
西线战场的战争太过激烈,伤亡太大,即便是有补充营不断地往前线输送兵员,也经常有部队因为伤亡太大而失去战斗力,只能先撤下来进行修整。
放在东线的部队有很多被打成了空架子,而补充兵又要先紧着西线的作战部队,因此东线修整的军队恢复速度很慢。
随着【人革联】在中东,东欧和巴尔干方向上的扩张,德国政府不得不考虑最坏的情况,但终究还是存了一丝的念想。
上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德意志帝国处于下风的时候,【人革联】给德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威廉三世和他的大臣们认为,这一次【人革联】也是打着同样的主意,想要让工团和轴心流尽鲜血,然后才会下场捡便宜。
然而,他们想错了。时代不一样了,【人类革新联盟】的实力比三十年前强大了十倍不止,林永昌想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或政治上的利益,而是要真的解放全世界。
工团要解放全世界,【人革联】也要解放全世界,或许将来这两大阵营之间会打上一仗,但是在那之前,旧世界首先会被碾碎。
在德意志帝国拒绝了【人类革新联盟】的调停后,【人革联】立刻做出了反应,波兰军区,波罗斯海军区和乌克兰军区等地都提高了战备等级。同时,【人革联】外交部照会奥斯曼土耳其,要求土耳其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交给【人革联】管理。
联盟外交部表示可以将每年收入的六成交给土耳其政府,并且会每年支付给土耳其政府一笔租金,具体数额根据当年的经济发展而定,保证不会让土耳其政府吃亏。
但这是钱的事情么?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共同组成了黑海海峡,在过去是遏制沙俄帝国进出地中海的重要航道,现在是阻挡【人革联】向巴尔干半岛方向扩张的重要节点。
无论如何,土耳其都不会同意将这条黄金水道交给【人革联】或是其他任何国家。黑海海峡事关国家安危,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
即便【人革联】开出十倍的价格,也不可能让土耳其政府同意。要是连命都没有了,还要钱有什么用?
联盟给了土耳其人48个小时的讨论时间,土耳其的外交官当场就说道;“不需要48个小时,我现在就可以给出答复,绝不!我们不会接受任何的讹诈!”
“还是先回去讨论一下吧,这件事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无非就是开战,我们不会惧怕任何的敌人!”
奥斯曼土耳其在三十年前的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很英勇,给与了英法舰队和陆军以重创,丘吉尔一力主持的军事行动变成了笑柄。
可是土耳其政府的问题也很严重,内部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如果说【人革联】是一个超巨大的缝合怪,那么土耳其就是一个小号的。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同一宗教内还有不同的派别,世俗化和伊斯兰化的斗争,种种矛盾让这个国家步履维艰。
凯末尔活着的时候,还能凭借着自身的威望和高超的手腕将问题按住,现在他已经去世好些年了,土耳其内部的矛盾又重新冒了出来。
内有世俗化和宗教化的冲突,在土耳其的边疆,被武装起来
叙利亚人不时地向北方发动进攻,誓要夺回被土耳其侵占的土地。
这是一笔烂账,叙利亚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待了四百多年,独立出来后,自然会跟土耳其有很多的土地纠纷。加上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争斗,土耳其光是在处理内部问题上就已经是焦头烂额。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人有崇山峻岭和沙漠作为屏障,挡住了协约国的进攻。但是【人革联】已经控制了埃及,有了后勤基地和出发基地,能够开着坦克一路碾压过去。
如果这时候联盟大军压境,土耳其人未必能像三十年前那样顶得住。
土耳其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强硬地拒绝了【人革联】的无理要求后,就开始了紧急动员,并去电柏林,希望威廉三世能给土耳其提供帮助。
第九百四十六章 浩浩荡荡
土耳其人将希望放在德意志帝国身上,指望德国能够挡住【人革联】日益膨胀的野心。威廉三世连夜召集了大臣们商量。因为是在晚上,所以皇帝陛下和大臣们都是钻进了防空洞里面。
柏林附近部署了好些大型雷达站,还有上千门高射炮和许多的战斗机部队,在白天的时候防空能力很强,在晚上的时候防空能力也很强,但终究是被削弱了许多。
夜间战斗的时候,飞行员肉眼搜索的范围和效率大为降低,搜索敌人必须依靠雷达才行。但是雷达的小型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德国的夜间战斗机数量不多,作战效能也不太好。如果工团的轰炸机群大举出动,还是能将炸弹扔进柏林的。
要是在皇宫里面开会,说不定会有炸弹掉在众人的头上。恰好有炸弹落在皇宫,恰好炸到皇帝和大臣,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并不是不存在。
为了避免这种小概率的事情出现,皇帝陛下和大臣们只能钻进防空洞里面,在十二盏大灯的照耀下开会。
雪亮的灯光中,威廉三世的面色却有些灰暗,他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失眠,为了德国的前途而担忧,也为他自己和霍亨索伦家族的前途而担忧。
“【人革联】果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要对土耳其下手了。”威廉三世的大胡子抖了抖,“我们不能再退了。”
奥斯曼土耳其是轴心国的重要成员,实力比意大利差一点,但是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不少的填线师。如果任由【人革联】控制了土耳其,德国可用的炮灰就会少了很多。
威廉三世和他的大臣们都看清楚了,【人革联】是不会停下来的,即便这次德国仍旧退却,【人革联】也不会感激,只会在吞下土耳其后,用更快的速度去寻找下一块肥肉。
而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是罗马尼亚。
德国不能失去罗马尼亚,也不能失去土耳其。
“为今之计,在用外交解决问题的同时,必须要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
总参谋部的计划永远是充满进攻精神的,除非是到了不得不防守的地步,否则德军永远是要进攻的。
“【人革联】在波兰的统治就像是一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只要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倒塌!”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波兰人的反抗精神一直都是很充足的。历史上波兰多次被瓜分,达成了毫无波兰的成就,却又几次三番地从历史的故纸堆中被翻出来。
“必须在人民军尚未做好战争准备的时候,攻入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重建波兰和立陶宛等国.........”
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一样,向来都有很强的离心力,而且还有德国和工团在暗中资助反抗组织,这些地方一直都很抗拒汉化。
德国总参谋部在波兰和立陶宛等地安插了很多的间谍,在关键时刻启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臣们有着好些不同的意见,但是在攻入波兰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可以请求凯瑟琳公主和亚历山大殿下向林主席分说厉害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凯瑟琳是威廉三世的小女儿,和亚历山大*林*罗曼诺夫*尼古拉斯成婚后,经常跟亚历山大一起在联盟各地旅游,写了不少游记,还配上了照片。
威廉三世听了一会,大臣们的意见逐渐统一起来,“绝不能接受【人革联】的讹诈”。威廉三世倒是觉得“投降输一半”不是不可以,给点赔款,割几块殖民地,也不是不行。
但他并不能完全决定德国的政策,当皇帝的意见和大臣们相左的时候,大臣们会说服皇帝陛下接受正确的意见。
“那就这样吧,”威廉三世只觉得右边的太阳穴在“突突”地跳,因为没休息好的缘故,牙龈发炎导致了半个脑袋都疼了起来,“外交部要和【人革联】进行沟通,但是也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因为日益紧张的局势,
克里姆林宫外表上还很轻松,但是内部已经变得守卫森严。哨岗和守卫的人数翻了一倍,铁丝网和沙袋都给拉了出来,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还能看到坦克和装甲车。
亚历山大很少见到克里姆林宫这么紧张,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俄军在莫斯科城中发动兵变的那一次,才能跟现在的情况相比。
凯瑟琳公主来过克里姆林宫多次,却是第一次见到沙袋上面架着的机枪,她心中有些不安,抓住了亚历山大的手掌,低声问道:“会没事的?是不是?”
亚历山大反手握住了妻子的小手,转头望去,见到了熟悉的蓝色星眸中满是忧虑。“凯瑟琳........”,他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只是化作一声长叹。
凯瑟琳是德国公主,不希望德国和【人革联】之间发生战争。但事,联盟上上下下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国家从几年前就在调整产业结构,将经济转向战时体制,到了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种浩浩荡荡的大势,不是他所能阻挡的。就算是现在的国家主席林永昌也没办法跟这股潮流相对抗,嗯,或许他可以,但是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林永昌让人安排了盛大的晚会,用以招待各国大使和武官,并邀请了一些重要人士过来。很久以前,他就不怎么出席这样的活动了,但是外交部的陈部长和莫洛托夫先生都说这样的酒会是有必要的,有必要通过一些非正式场合,将联盟的意图传递出去。
林永昌觉得莫洛托夫等同志或许只是单纯的喜欢酒会,不过他没有证据,而且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在乎。喜欢办酒会那就办吧,现在的联盟跟三四十年前的联盟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联盟提倡“艰苦朴素”,现在联盟的主流媒体上偶尔还能看到这个词, 可是出现的次数是越来越少,几乎绝迹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已经在社会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为了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联盟中央的口风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第九百四十七章 世界是你们的
亚历山大和林永昌长得很像,差不多的高度,差不多的容貌,年纪看起来都差不多。亚历山大看起来年纪还要大一些,两人站在一起,亚历山大像是兄长来着。
但是,在林永昌的面前,亚历山大感觉压力像是山一样大。凯瑟琳也是一样,她是德国的公主,见过很多大人物,可是没有能跟林永昌相提并论的。
林永昌在酒会上转了一圈,跟众人简短地打了招呼,又跟亚历山大和凯瑟琳说了几句话,然后对亚历山大说道:“一刻钟之后我就要离开这里,你有什么话要说的话,可得抓紧了。”
亚历山大看了看身边的凯瑟琳,朝妻子点了点头,然后跟林永昌去了隔壁的会议室里面。凯瑟琳想要进去,可是她不能那么做。不是因为门口有卫兵,而是她不应该那么做。
强忍着心中的焦虑,凯瑟琳端起酒杯,不时地偷眼打量房间那边。像她这样做的人有很多,倒也不会显得特别突兀。
房间中,亚历山大坐直了身体,双手放在腿上,用沉稳的语气将威廉三世想要说的话转述了一遍。说完之后,他依旧正襟危坐。
“威廉三世........”,林永昌摇了摇头,对亚历山大说道:“让他放心,不管怎么样,联盟这边有他和霍亨索伦家族的位置。至于其他的事情,就按照公事来处理吧。”
亚历山大说道:“我早就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只是凯瑟琳..........”
“一个人的成就,当然是要靠自我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林永昌笑着说道:“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我们终究是要给你们的。嗯,战争结束之前,不要再去德国了,有什么话就发电报,打电话,或者是写信,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再回去了。”
亚历山大点点头,“我知道。”
“好了,去吧,凯瑟琳在外面等得心都焦了。”
说罢,林永昌笑了几声,站起身来,打开房门,带着卫兵从侧门离开。凯瑟琳看着亚历山大从房门中走出来,忍不住地上前,低声问道:“怎么样了?”
亚历山大摇了摇头,拍了拍妻子的手掌,说道:“回去再说。”
有人说过,外交就是军事。这话不假,能拉拢更多的盟友,将自己人变得多多的,将敌人变得少少的,这就是统一战线的道理。
可是,现在世界上的格局已经不是外交所能改变的。【人革联】在很早以前就制定好了战略,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执行。无论威廉三世和德意志政府使出什么样的手段,也不能改变【人革联】的战略计划。
于是,对德意志帝国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面临两面夹击,两线
开战是德国永远绕不开的困境。
【人类革新联盟】向土耳其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政府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侠交由【人革联】管理。48个小时后,土耳其政府并未对【人革联】的通牒做出回应,【人革联】于是宣布和土耳其进入了战争状态。
土耳其随后向【人革联】宣战,奥斯曼土耳其是轴心国的成员,土耳其和联盟之间的战争很快就变成了【人革联】和轴心国之间的全面战争。短短两天时间中,十几个国家互相宣战,战火遍及了欧亚非美四大洲,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大战。
【人革联】和德国虽然互相宣战了,但是并没有在边境上爆发战争,联盟甚至没有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只是切断了给德国的石油供给,也中断了给德国的各种矿石和粮食供应。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