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3章

作者:风兮破地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这个世界就是一场不能存档,无法重来的游戏,想到这里,林永昌就觉得种种不便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第八章

  手中有了钱,林永昌就寻思着去买些什么东西。钱要流通起来才是钱,放着不动就只是一个数字罢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来就成了金融资本,万事万物都能打包成资产,能夸张到离开实物空转的地步。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资本主义还是先进的思潮,至少

  要比农奴制度和封建制度优越的多。

  从鸦片馆出来后,林永昌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了一家有报纸的茶楼,花了一个大洋买了几十张过时的各种报纸。他现在穿着达赖喇嘛送的皮袍,脑袋上留着板寸,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喇嘛,就是高了一些,白了一些。

  茶楼不光是喝茶的地方,也卖牛羊肉大米饭等食物。老板让伙计将过去一个月的报纸都给搬了出来,然后问道:“大师要不要吃点什么?”

  “有什么好吃的?”

  老板精神一振,说道:“刚杀的骆驼,要不要来个考驼峰?”

  林永昌本来想吃点草原上的牛羊肉,没想到居然还有骆驼肉,不由得有些好奇,“怎么杀骆驼了?”

  老板随口道:“从归化城回来的路上折了前腿,治不好,商队就把它卖到馆子里来了。”

  “..........”,林永昌摇了摇头,说道:“给我来两斤牛肉,有米饭吗?”

  “今天没蒸米饭,馍馍要不?”

  “来四个。”

  “好勒,您稍等,马上就给您送来。”

  在馆子里面也能闻到一些不太好的气味,但是这里收拾的还算是干净,而且这里的气温很低,没有苍蝇蚊子什么的。很快,切好的酱牛肉就端了上来,配搭上很大的两个馍馍和汤,就是一顿美食。

  林永昌发现他自己的食量也大了不少,要的这些食物本来是打算吃一半,剩下的一半打包带回去的,没想到一下子就给吃完了,好像还能再吃个两斤?

  拍了拍肚子,吃了个七分饱,林永昌沿着泥土道路慢慢地踱步回了喇嘛庙。等到了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满脸疲惫的达赖喇嘛出现在了门口。

  “活佛辛苦了一天,不如先去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如何?”

  达赖喇嘛沉吟片刻,说道:“明天也有事情要做,还是先说了吧。”

  “好吧,您请说。”

  达赖喇嘛本来有很多话想要说,但这时候又觉得那些话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了。他再次沉默了起来,好一会后才问道:“施主认为,什么是佛法?”

  “佛法?”林永昌有些惊讶,但也只是有些而已,不过他对佛法了解的真不多。“不是太了解。”

  大喇嘛侃侃而谈,“我格鲁派创建于明朝初年,在永乐七年修建了本派的第一座寺庙——甘丹寺,从永乐七年到如今,已经五百三十多年。”

  “哦。”

  林永昌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触,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他知道大喇嘛说这些话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要多拉一个人入教。达赖喇嘛辩才无碍,但是林永昌并不想成为藏传佛教的信徒。不是他对佛法和藏传佛教有什么意见,存粹是因为好处太少。藏传佛教现在就在西藏和蒙古这些穷乡僻壤传播,除非他想要当个蒙古大汗,否则的话,信仰藏传佛教的麻烦比好处更多。

  作为一个P社玩家,都是只问好处,不问其他的。逆潮流而动是常有的事情,反复横跳,正义背刺.......只要有好处,只要能扩大地盘,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欧陆风云】是P社的招牌游戏之一,玩【欧陆风云】的时候,玩家们都是没有道德感和下限的。

  藏传佛教能带来的好处太少,所以林永昌不打算信仰这玩意,不过现在刚开局,暂时跟打来喇嘛打好关系还是有必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个【舌辩之士】的任务,需要跟任意一个势力的好感度达到150点才行。

  “活佛若是有什么吩咐,只管只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见他岔开了话题,达赖的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但是随即又打起精神,“我已经派人去了京城,但是朝廷未必会同意派兵去高原抵抗英吉利人。”

  林永昌笑道:“肯定不会同意的,朝廷现在对洋人怕的要死。”

  大喇嘛说道:“所以我想请教施主,这事是否还有缓和的余地?”

  “让朝廷派兵是不可能的,但英军之所以能纵横四海,靠的就是甲坚兵利。只要拥有同样厉害的洋枪,也就主意将英国人挡住。活佛想要朝廷出兵,但是朝廷不敢派兵,那么活佛为什么就不能自己训练一只强大的军队出来呢?”

  达赖喇嘛大为意动,“我也可以训练出一只强兵?”

  “当然可以!”林永昌斩钉截铁地道:“多买些洋枪洋炮,再请几个军事教官,日本人.....东洋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没几年,就把朝廷的官兵都打败了!”

  达赖活佛平常不是在西藏讲经,就是在蒙古传教,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接触到了军事问题,但是他没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半路出家自己摸索出来了一些东西,却不成系统,效果并不好。最主要的是装备糟糕,刀剑终究是打不过洋枪洋炮的。

  林永昌继续说道:“让朝廷出兵是不行的,但是可以让朝

  廷拨一些军饷,给一些枪炮。活佛拿了钱和枪炮回去组建军队,再招募一批教官,花上几个月的时间训练军队,也就能拉出去打仗了。即便是比不上英军,凭借着地形坚守应该不成问题。”

  达赖喇嘛现在也不困了,“朝廷的枪炮不好使,不如多要些银子,然后找洋人买枪炮!”

  林永昌抚掌而笑,“这样更好。”

  “但是......朝廷会愿意拨钱吗?”

  “正好有一件事情要向活佛汇报。”

  林永昌于是说了白天遇到李文勇的事情,然后说道:“庆王爷爱财之命天下皆知,但是收钱了也真的办事。只要给他多送一些钱财,朝廷多多少少会拨一些钱出来,说不定还能拉一些军官去西藏。”

  第九章

  达赖喇嘛过来是为了向朝廷要军费的,在没看到拨款之前,反倒要先送出去一大笔银子?可世道就是这样,想要钱,就得先送钱。之前英军犯边的时候,大喇嘛就派人快马加鞭地赶往京城,想要朝廷派出援兵,最好还能多给些银子。

  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援兵,没有军费,朝廷只是说要戒急用忍,不可挑衅友邦。这尼玛英国佬拿着洋枪洋炮杀过来了,还怎么戒急用忍?难道伸出脖子给洋人杀?

  所以达赖喇嘛转头就想要去抱俄国人的大腿。问题是俄国人的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在库伦待了一年,达赖算是看明白了,老毛子的野心和胃口比实力强了好几倍,只想要好处,一点力气都不想出。

  这一次,达赖喇嘛实在是没办法了,才会想到亲自过来求援。他也知道朝廷靠不住,但是除了朝廷,他还能靠谁去呢?林永昌说的很好听,大喇嘛听了颇为意动,但达赖还要等一等,说不定朝廷忽然就回心转意了呢?

  林永昌说愿意跟李文勇一起去京城,向庆王爷陈说厉害,其实就是送钱。达赖喇嘛表示赞同,但让他不要着急,先等使者回来了再说。

  大喇嘛是真的困了,刚才兴奋的时候还能强撑,现在做下了决定,就连着打了几个哈欠,他有心向林永昌传授佛法,但身体却吃不消了,只能先回去休息,有什么话过几天再说。

  等喇嘛走了之后,林永昌查看了一下跟西藏的关系,嚯,涨到+14了。

  【欧陆风云】是战略游戏,只有跟某个国家的关系,并不会显示跟某个人的好感度。但国家也是由人组成的,跟达赖喇嘛聊了这么多,还出了个好主意,关系就蹭蹭蹭地涨了上去。要是仔细推敲,他说的有些话并不是那么的严谨,也并不是那么的正确,但是大喇嘛不知道啊,所以好感度就刷上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林永昌要么在城里面闲逛,要么就是在练习骑术。本来他是想要去买一匹战马的,但是买不起。普通的挽马要15两银子,战马要30两,优良的战马价格更贵。一两银子价值三四百块,普通的马匹那要四五千,战马上万,算起来倒是不贵,但林永昌手里只剩二十几个大洋,能买一匹大牲口,但那样一来就剩不下几个钱了。

  在张北县这边,牛马的价格都很便宜,只有京城那边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但也还是贵。

  于是他就准备去买一头骡子.........骡子也贵,那么毛驴呢?毛驴倒是便宜,可是他太重了,毛驴根本就带不动。小孩是开不动大车的,毛驴也驮不起他林永昌。

  所以,到了最后,他只能找达赖喇嘛的随从借了一匹马来练手。达赖对他的态度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他还买了酱牛肉和酒回来请客,随从们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因为环境,宗教,传统等因素,蒙古人和西藏人酗酒是由来已久的。几个随从喝得醉醺醺的,坐在廊檐下看林永昌小心翼翼地骑在马背上,于是露出了快活的笑声。他们知道林永昌不是一般人,但是从未见过骑术这么差的。要真是有这么差,也不会自找没趣非要当众出丑啊。

  林永昌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呢。不管什么时候,跑得快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两条腿终究是跑不过四条腿的,以前他可以开车,这年头中国的汽车比大熊猫还罕见,那就只能练骑术了。不需要成为能在马上砍人的猛将兄,他暂时的目标是能骑着马进行机动,或者是进行战略转进。

  骑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那些蒙古人是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林永昌可不是。小心翼翼地骑在马背上,让身体熟悉这种感觉,并开动大脑,总结骑马的经验。骑术当然也有科学的训练方法,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短训练时间。

  【天朝日不落】系统里面有很多技能和知识,【骑术】也是有的,但是问题总是会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穷!所有的技能都是要点数,林永昌现在什么点数都没有,看着那些技能,也只能咽了咽口水,继续小心翼翼地骑

  马之旅。

  扈从们将酒水喝了个精光,酱牛肉也吃的干干净净,然后各自找地方睡觉去了。等到了下午的时候,扈从们打着哈欠从床上爬起来之后,就看到林永昌依旧是小心翼翼地骑在马背上。有些人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只睡了一小会,但是看看天上的太阳,就知道并不是那么回事。

  难道这个细皮嫩肉的家伙骑了一整天?

  或许吧,但就算是骑了一整天也不算什么。扈从们的骑术都很好,不管是蒙古人还是西藏人,在马背上一两天不下地都是常有的事情。最厉害的那几个人,可以连续三天三夜不下地,吃喝拉撒都在马背上解决。

  扈从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继续嘲笑林永昌的骑术。林永昌也不以为意,继续小心翼翼地欺诈马背上,生怕自己摔了下去。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他的两条大腿内侧都摩得通红,火辣辣地痛。

  这天晚上达赖喇嘛没有过来,第二天也是。等到了第三天,林永昌已经能坐在马背上,让马儿慢走了,代价就是大腿内侧被磨破了皮,流了不少的血。这三天来,他每天都要骑马十个小时,摔了好几次,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第三天晚上的时候,达赖喇嘛又过来找林永昌讨论天下大势了。

  这几天林永昌也不是光练习夜袭群:⑥九四⑨,叁⑥壹③五骑术了,他还买了些纸和墨水,又找人要了十几根鹅毛,写了一些东西,内容主要是介绍了英国的兴起和这几百年来纵横四海的过程,以及英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大英帝国强不强?当然很强!头号霸主,世界第一列强,真正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这样说吧,只要英国佬愿意,他们可以打趴任何一个国家。但是英国人的对手不止一个国家,而是除了英联邦之外的所有国家。盎格鲁撒克逊人可以揍趴任何一家列强,代价就是要丢掉世界霸主的宝座,这种事情是绝对没人干的。

  现在的世界局势就好比是战国初期,没有任何一家有统一天下的实力,甚至连统一天下这个思想都还没有产生。

  第十章

  达赖喇嘛将林永昌的手稿拿了起来阅读,字写得很工整,但是看得出来字写的并不好,横竖撇捺之间的痕迹太过刻意。没办法,林永昌以前没练过毛笔字,用鹅毛笔写字也不是很顺手。繁体字以前没怎么写过,还是这几天读了报纸,照猫画虎写出来的,没有错别字就已经是他很用功,很小心的结果。

  相比于不值一提的字迹,手稿上的内容却是非常的精彩。不是说文章写的很华丽,很有文采,林永昌写的时候,尽量显得平铺直叙,他是要写给大部分人看的,是进行科普,不是要做锦绣文章。

  咦,这么一想,自己岂不是要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也就是公知了?

  这边林永昌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脸上露出微笑。那边达赖喇嘛就着亮堂堂的烛光,表情越来越严肃。林永昌写的这些东西是准备投给报社,用以抬高自身名望的,也是为了用来跟达赖喇嘛打好关系的,所以着重介绍了英国人的扩张经历和能够投放的军事力量,指出英军现在深陷布尔战争之中,但只要布尔战争结束,肯定会再次进攻西藏。

  从收集到的报纸上,林永昌已经确定了第二次布尔战争已经爆发,虽然英国人天真地认为南非布尔人的反抗只是藓疥之疾,很容易就能将反抗镇压下去,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只是布尔人和英国人打仗,英军确实是很容易就能取胜,可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英国和布尔这两个国家。

  英国是世界头号霸主,看上去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但其他列强并没有被英国人打趴下,也没有想要永远屈居在英国人的阴影下面,都在想着怎么把英国从霸主的宝座上给拉下来呢。其他列强,法国,俄国,美国,德国,奥斯曼等列强谁没有跟英国人打过仗?谁跟英国没有争端?

  欧洲的局势很紧张,巴尔干那边的冲突几乎每年都有,大家都是对英国人一肚子的意见。现在布尔人站出来跟英军打仗,列强们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力武装布尔人,就想着让英国佬多流血。特别是德国人,不光是提供了大批的枪炮,还派出了许多军事教官,帮助布尔人抵抗邪恶的英国佬。

  英国人的报纸上对再次爆发的布尔战争轻描淡写,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是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报纸上却是在大声呼吁向德兰士瓦,也就是向布尔人提供援助。英国人是世界霸主没错,所以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厌恶。

  西方世界在1899年发起了同情和声援布尔共和国的运动。荷兰和比利时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

  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虽然西方世界并不会亲自下场和英国打仗,真打起来,任何一个列强都不是英国佬的对手,但是给布尔人提供枪炮和资金的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布尔战争不是简单的南非小国和世界霸主之间的战争,而是英国人在对抗布尔人和布尔人背后的列强。列强和英国以布尔为战场进行角力,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变得漫长和血腥,在布尔人的血流干之前,战争都不会结束。

  或者流干英国人的血?那是不可能的。英国的皇冠是靠着印度得来的,印度的人力几乎无穷无尽,在最后一个印度人死掉之前,英国人不会投降认输。

  “写的真好。”达赖喇嘛看的很快,他将厚厚的一沓手稿放下,再次说道:“写的真好。”

  写的是很好,但是达赖喇嘛心中还是有些怀疑,事情真的会像手稿上写的那样发展吗?大喇嘛并不能确定。作为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达赖见过很多人,胡吹大气的也见过不少。林永昌这个人看上去很有本事,但成色到底如何,还是要等一等,看一看。

  如果英吉利人真的在布尔陷入到长期战争中去,那么西藏就有了几年发展准备的时间。如果英吉利人很快就击败了布尔人,英军就会再次对西藏发起进攻。

  大喇嘛沉思片刻,问道:“英吉利人真的有背信弃义,杀害使者的事情?”

  “很多。不光是英国人,其他列强也都干过。”

  林永昌提醒道:“将来跟英国人打仗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的鬼话,特别是在两军相持的时候。”

  另外一个时空里面,英国人就是假装要跟藏军谈判,将人从山上骗下来后,用马克沁机枪和大炮发起突然袭击,才消灭了藏军的精锐部队,打通了前往拉萨的道路。

  “施主天纵之才,屈居在这里实在是太屈才了。”

  看完手稿后,达赖喇嘛对林永昌的评价再次调高了一些,言语中变得更加客气。哪怕将来证明这人对布尔战争的预测出错了,能将列强间的关系分析的如此透彻的,他还从来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林永昌才不会跟大喇嘛客气,“还真有需要,能不能把您的扈从借两个给我?要骑术好的那种。”

  达赖听说了林永昌这几天练习骑马的事情,虽然不明白这样的大才为什么要练骑术,但是并不会减轻林永昌在他心中的地位。两个扈从而已,算不上什么。多的是人愿意给达赖活佛当扈从,要是有足够的钱财,达赖喇嘛能轻松地拉出几千人。

  “你去挑两个就是了,还有别的事情吗?”

  “另外,我想在这边做一些生意,有时候可能还要麻烦一二。”

  达赖喇嘛有些好奇,“哦,你打算做什么什么生意?贩卖马匹吗?我可以找人给你说一下,不过每年最多也就能卖个几百匹。”

  草原上别的不多,就是牛羊马匹管够。从张北贩马去河北山西那边,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不过所有能赚大钱的生意都是被人占了的,不管是贩卖马匹牛羊,还是开鸦片馆,亦或是开赌场,妓院,背后都是要有人才行,贸然插手进去,官府可就要找上门来了。

  林永昌本来是想要做别的生意,不过能贩卖马匹那也是好的。就算只有一百匹马,一年也能赚上千两银子。不多,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也不少了。现在正是事业起步的时候,能多赚一点都是好的。

  第十一章

  本来林永昌是准备去京城发展的,人多的地方才好发挥他巧舌如簧的本事,但是现在有任务要做,所以就在张北县这边多待几天。多做些准备也好,磨刀不误砍柴功嘛。他现在主要是在张北这边练习骑术,更重要的事情则是写文章,还有做生意。

  练习骑术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在关键时刻,骑术好不好说不定就会成为生与死的问题。写文章是为了帮助国人开阔视野,以及给他自己刷声望。做生意呢,当然就是为了赚钱。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难道是为了公益?只有马总统那种人,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商业就是最大的公益”这种鬼话。

  因为达赖喇嘛搭桥牵线的缘故,林永昌就暂时放弃了之前的打算,转而准备贩卖牛羊马匹的生意。河北山东那边对马匹的需求很大,京城对牛羊肉的需求更大,正常情况下,从张北县将牛羊赶过去能赚到好几倍的利润。

  不过这钱也并不是那么好赚的,首先是得经过长途跋涉好几百里地,这一路上赶过去,说不定就会出现什么状况。牲畜生病,掉膘,或者是遇到官府强盗什么的,搞不好就要赔个底朝天。就算是将牲口带到了京城,也还需要找到买家。新手被杀生是常有的事情,那边的行会,帮会对挤进来做生意的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有可能就会出黑手

  。

  比如说,联合当地的商户一起压价。牲口每天都要吃很多,到了京城,牛羊马匹的价格翻了几倍,饲料价格也是打着跟斗往上涨。要是大批的牲口砸在手里几个月,老本都要折进去。

  又或者是收买些青皮,混混,打手等,干些投毒,盗窃之类的事情。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林永昌一个能打十个,现在也对那些本地的混混也没什么办法。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所以说,商人这个行业也不好做啊。

  但林永昌还是兴致勃勃地去跟牧民们商谈买牲口的事情去了。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可能会遇上很多麻烦。但只要去做,就有机会将麻烦一个个地解决掉。如果不去做,那麻烦和问题就永远都在那里。

  就像是语文课本上说的那样,“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之,则易者亦难矣。”

  他练习了几天骑术,现在已经能坐在马背上,让马匹慢走。于是带了两个扈从,就是达赖喇嘛送给他的那两个,在城外到处溜达,看到有大批牲口的,就上前去跟人家砍价。不过这边有许多牲口的大多是蒙古人,很多蒙古人会说几句汉语,却并不是很精通。林永昌会说汉语,英语,听得懂一些日语,以前根本就没接触过蒙古语,也就是这几天学了两句。不过他还是比划着跟牧民们进行交流。

  交流的方式是先送上一壶浊酒,再拿出几块酱牛肉,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哪怕是双方都不是很精通对方的语言也没关系,酒肉就是最好的语言。手势,语气,眼神,这些都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流的,不一定非要完全听明白。

  林永昌每次拿出酒壶后,牧民们都是用飞快的速度喝到肚子里面。就林永昌碰到的情况来看,这帮子蒙古人就没有一个不酗酒的。恩,更准确地说,是他碰到的蒙古男人都是酒鬼,女人们则是一个个长得五大三粗,干着各种重活。

  曾经的蒙古高原是个武德充沛的地方,铁木真*孛儿只斤崛起之后,蒙古人先灭西夏,再破花拉子模和中亚各国,然后灭掉了金国,南宋,蒙古铁骑纵横万里,威名赫赫。但是自从明朝之后,蒙古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就算是在明末,蒙古人也只是打酱油的角色,并不是战场上的主力。不管是后金兵还是明军,亦或是农民起义军,都能吊打所谓的蒙古铁骑。

  几十年前,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被英法联军打的满地找牙,他自己也被捻军的骡子骑兵干掉了。蒙古人的武力,已经差不多是彻底完蛋了。之所以会这样,不光是酗酒的问题,还有宗教和政治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