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
派人去给尼古拉斯大公传个话,就说你们已经走投无路了,要是愿意承认战败,将齐齐哈尔,通辽,哈尔滨和其他东北领土交还中国,我们可以不追究你们的入侵行为,也可以不要战争赔款。”
林永昌用俄语写了一封信,找了个被俘的俄军军官去送信。
“日军越过了鸭绿江,俄军已经没有了任何胜利的可能!立刻放下武器投降,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了。十二个小时内要是不投降,我们就会发起总攻!”
绑着绷带,面色苍白的俄军军官一言不发地接过了信件。两年前,俄国人总爱吹嘘说“一个俄军士兵抵得上五个中国士兵”,八国联军覆灭后,俄军调高了对中国军队的评价,但也只是认为中国人跟土耳其差不多,还是要比俄军差一些。
现在俄军以优势兵力发起进攻,反倒被打的灰头土脸,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和武器装备,俄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并不比俄军逊色,如果不是更强的话。康斯坦丁少尉怀着畏惧仇恨的心情,将信件放进怀里,然后给林永昌敬了个军礼。
“给他一匹马,一面白旗,免得他被俄国人给打死了。”
以前看史书的时候,林永昌曾经看到一件很让人无语的事情。某个林将军穿着缴获的日本人的军大衣,骑着东洋马嘚瑟,然后就被晋军的一个小兵给打了黑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元帅就差点这么完蛋,这都叫什么事啊。
叫王潞生的晋军士兵那一枪,可以说在某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要是他没打中,或者是打的再准一点,历史都有可能有一些不同。
林永昌倒不是担心康斯坦丁少尉的性命,而是想要将信送到尼古拉斯上将的手中,好动摇对方抵抗的决心,也为己方军队营造更好的进攻环境。
他根本就没准备给俄军十二个小时,最多六个小时后,人民军就会发起总攻。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但谁说半夜就不能发起进攻的?
不管是两强争霸还是三国志,敌人胆敢来侵犯,就要他们灭亡!
陆陆续续地有生力赶到辽河边上,王虎,李云龙,吴佩孚,曹锟,张作霖,马钰等部先后赶到。人民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万八千余人,但是其中很多部队的建制不完整,大炮和重机枪都落在了后面。即便是拉到了辽河边上的重武器,也没有多少弹药。
前朝的殖民政权为了保护所谓的“龙兴之地”,不许汉人到东北进行屯垦,捕猎和挖人参等活动,专门修建了一千三百公里的“柳条边”。到了王朝末年,禁令有所松动,但是东北这片黑土地上还是狍子比人多。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庚子之变后朝廷为了赔钱给洋人,加大了对百姓的搜刮,逼的很多人“闯关东”,河北,山东等地方的人大量逃亡东北,这才使得东北的人口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
这个世界里面,八国联军全军覆没了,新生的人民政府不用给洋人战争赔款,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到东北讨生活,整个东北的人口数量要比另外一个时空中要少,辽西也是一样。
居民少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修路,辽河到大凌河这块区域的交通设施本来就不好,人民军撤退的时候大肆破坏了一番,俄军好不容易才修复了一部分,等到俄军撤退的时候,又进行了一番破坏。
加上天降小雨,道路泥泞,那些笨重的榴弹炮都陷在了泥水之中,运送弹药和食物的大车也很难运到前线来。赶到辽河边上的几乎都是轻步兵,除了一支步枪和随身携带的六十发子弹外,只有三天的干粮。
但林永昌不打算等了,今天晚上就要发起总攻,将更多的俄军留在辽河的西岸。
到了晚上,俄军阵地和人民军的阵地上都点起了篝火,却只能照亮一小部分的地方,在篝火的范围外,黑暗笼罩了一切。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野狼的叫声,似乎还有咀嚼的声音,听着就让人瘆得慌。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胜
东北大地是如此的辽阔,几十万人在这片土地上根本就不算什么。除了少量的居住地点,野外的大部分地方都还处于蛮荒状态,经常能看到野兽出没。中俄两军在这里厮杀,吓走了很多野兽,血腥味也引来了不少的肉食者和腐食者。
俄国人的后勤补给很紧张,大量的人手要用在运输食物和弹药上,没有能力将死亡的士兵运回去,也没有办法给所有的死者都准备一个棺材,反正不过是些农奴兵而已,何必那么麻烦?直接挖个坑埋了不就是了?
白天的时候中国军队和俄军战斗,到了晚上,就有各种野兽在产长周围徘徊,准备将掩埋的死者挖掘出来啃食。今天晚上也是一样,就在一头野狼扒拉着泥土,想要将泥土下面的俄军尸体给刨出来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轰鸣的声响。
十多门大炮一起开火,对着俄军最密集的地方猛烈射
击。炮口的火焰此起彼伏,炮手们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了急速射。炮弹落在渡口附近,炸翻了数十上百人。这点伤亡对俄军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在俄军中造成了慌乱。
连夜跑路的俄军没想到敌人大晚上的也不睡觉,而且不是说最后通牒要等到明天早上吗?怎么这时候就打炮了?中国人太可恶了!一点都不讲武德!
康斯坦丁少尉异常愤怒,他挥舞着拳头,高声喊道:“中国人背信弃义!”
其他的很多军官都跟着大喊大叫,他们都知道康斯坦丁带来的消息,所以非常愤怒,但更多的是用愤怒来掩盖恐慌。尼古拉*尼古拉斯叹了口气,说道:“我猜到了敌人会提前发起进攻,但是猜到了也没用。”
“晚上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有人大叫道:“我们能守住!”
尼古拉斯大公点点头,正待要说些什么,天空中忽然亮起了一个明亮的光球。光线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将很大的一片区域照得亮堂堂的。紧着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以及更多的光球出现,将大地照射得宛如白昼一般。
“这是什么东西?”尼古拉斯大公骇然变色,随即明白过来,然后喃喃自语道:“可怕的中国人!”
在天空中大放光明的是人民军发射的照明弹,原理并不难,加点镁粉就行。再给照明弹加上一个小降落伞,就能让它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当天空中亮起无数的星辰,将大地照明后,人民军发起了总攻击。三万多把刺刀亮起,宛如一片钢铁的丛林。
“进攻!”
“万岁!”
“冲啊!”
“杀!”“杀!”
人民军的进攻如同山崩海啸一般,俄军的抵抗很快就被淹没了。在白天的时候,俄军战斗的十分英勇,现在却失去了战斗的勇气。一方面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很多人变得惊慌失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俄军一直在通过浮桥撤退,留在西岸的兵力变少了。
俄军的防线一触即溃,士兵们抛弃了所有的东西,赤手空拳地,争先恐后地朝着东边狂奔。那些哥萨克骑兵也没有了之前的悍勇,丝毫没有上前死战的意思,直接就溜了。辽河也不算太宽,大不了抱着马脖子游过去就是了。
浮桥旁,几名俄军军官上前来拉住尼古拉斯大公,“将军,快走!伟大的俄国不能再战死一位皇族!”
尼古拉*尼古拉斯这时候也不说什么叫坚持断后的话了,兵败如山倒,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库图佐夫和苏沃洛夫来了,也挽救不了如今的局面。他跟着军官们上了浮桥,仓皇地退往辽河的东岸。
在河流的那边,还有上万俄军,还有四五万大军正在赶来的途中。只要站稳脚跟,局面还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康斯坦丁带回来的信件上说日军跨过了鸭绿江,尼古拉*尼古拉斯上将是不信的,日本人表现的那么彬彬有礼,怎么可能干出偷袭的事情?日本人对俄国那么的尊敬,怎么可能暴起伤人?
不是尼古拉斯大公愚蠢,而是日本人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表现得太像是文明人了。
仓皇逃到了东岸后,有军官下令放火将浮桥给点燃了。熊熊大火燃烧起来,火焰跳动中,周围众人的脸色被照得明暗不定。浮桥上挤满了逃命的俄军士兵,冲到了岸边的几十人身上沾上了油脂,变成了移动的火炬。他们狂舞着手臂到处乱撞,发出了人类所能达到极限的惨叫。
浮桥很快就被烧断,桥上挤着的俄军士兵们高声咒骂放火的军官,在“咯吱咯吱”的声响中坠入河流。水性好又能保持清醒的人还能游到岸上,但更多的人则是陷入到了惊慌失措中,他们会在水中用尽全力扑腾,会在河流中转圈圈,会在筋疲力尽后被河流冲走。
辽河是直接连通着渤海的,要是运气够好,说不定可以顺着海洋飘到旅顺去,直接游回海参崴也说不定。世界这么大,无奇不有,说不定就有运气那么好的人呢。
俄军的士气已经见底,在发现主帅和将领军官们都跑路了,而且浮桥也被烧掉后,他们连逃亡的力气都失去了。在漫山遍野“缴枪不杀”的口号中,俄军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连一部分哥萨克骑兵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虽然他们很野蛮,但毕竟还是人类。
是人类就会懂得趋利避害,就会有害怕的情绪,就会陷入到从众心理之中。其他人都投了,也就跟着投了呗。大晚上的,除了真的铁头娃,正常人大概是不会想要抱着马脖子游到对岸去的,听起来就不靠谱啊!
等到天色放亮,辽河西岸的战斗大体上已经结束,俄军成建制的抵抗基本上不复存在。有一百多名俄军骑兵冲出了包围圈,向着上游的方向逃走了,但是问题不大,俄军已经是惊弓之鸟,不可能再杀个回马枪了。
再说,就那么百来号骑兵,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昨天晚上战斗的时候,骑兵表现的不是很好,作战效率很是低下,不管是俄军的骑兵还是人民军的骑兵都是一样。就算是【蒙古铁骑】,在黑暗中也不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来。
照明弹的效果很好,但是并不能一直保持战场上的明亮。打起来之后,战场上是明亮和黑暗交替出现的。参与进攻的骑兵在陷入黑暗之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办法指挥了。
人民军的《骑兵操典》里面指出,骑兵的口令指挥范围过小,因此推荐使用旗帜指挥,在黑暗中,是很难做到用旗帜指挥的。人民军的骑兵在失去了组织后,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俄军骑兵则是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他们发起过反击,但是很快就被击溃了。人民军的骑兵在夜晚中没办法指挥,俄军也是一样。
夜战最大的作用是削弱敌军的士气,让敌人不能好好休息,很少有一次压上几万人发起进攻的。人民军在进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在俄军的表现更糟糕,这才取得了酣畅淋漓的大胜。不然的话,大规模的夜战说不定会变成一场灾难。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兵
尼古拉*尼古拉斯认为日本人不可能对沙俄帝国发起攻击,日本那么点钢铁产量,那么矮小的个头,怎么敢对堂堂的“欧洲压路机”发起攻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切都是中国人的阴谋。
但是等到太阳出来后,就有消息从后方传来,日本人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旅顺,一路进攻辽阳,辽东危急!
“可恶!”尼古拉斯的手掌都抖了起来,怒吼道:“可恶的日本人!”
惊魂未定的俄军将领和军官们纷纷跟着破口大骂起来,被中国人击败也就算了,好歹是刀对刀,枪对枪地血战了一番。日本人之前极力鼓动俄军发起进攻,转过头来就不宣而战,这种恶劣的行径简直是闻所未闻!
在欧洲,打仗之前可都是要先宣战的,不宣而战那是最卑劣的做法,之一!
宣战?日本人表示我们打仗从来不需要这玩意。打起来了不就知道了?宣战嘛,可以开战之后再宣战,也可以打完了都不宣战。日军是接受了中国政府的邀请,进入辽东帮忙维持秩序的!(其实并没有)
在东京的御前会议上,伊藤博文并不赞同这个时候再次进入中国,他在明治天皇和一众元老面前慷慨陈词,认为现在日本的问题不在外而在内,需要让“明治维新”继续深化下去。伊藤博文主张中最主要的几点都是从人民党那边学来的,像是“均田免税”,“精兵简政”等政策,中国人能用,日本人也能用嘛。
日本人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缺陷,但不可否认,他们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善于学习就是其中之一。甲午年的时候,日本还在追着前朝的官兵锤,在海上和陆地上都把中国人打得溃不成军,怎么换了个大光头上来,中国人就变得如狼似虎,连八国联军都给车翻了?
林永昌将不少日军战俘给收编了,通过船越文夫等人跟日本做生意,收集到了不少的情报。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的思潮也就随之流入了日本。军方嘴硬说日军没有吃败仗,说第五师团没有被全歼,都是谣言,是非国民杜撰出来的,但是广岛那么多军人家庭收到的阵亡通知书不是假的。
还有那么多的士兵和军官没死,消息怎么可能真的完全压下去?
许多日本学者和知识分子都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对中国这两年的变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还真的研究出了不好的东西。日本人并不笨,人民政府实行的那些政策有什么好处,有什优点,很快就都被分析得明明白白。
虽然会跟事实有一些出入,但大致上还是分析出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就有人说了,我们日本人也可以这么干啊!伊藤博文自己就组织了一批人专门研究中国的政策,得到了一些很有用的结论。等到人民军在辽西击败俄军后,中国政府的政策就显得更好了。
但是伊藤博文的提议被否决了,开什么玩笑?“均田免税?”“扶助工农?”
这是在动摇大日本帝国的国本!皇室,华族,军阀,财阀,哪个不是趴在农民和工人的身上吸血?要是学中国人那样干,哪里还能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大家拼死拼活的这么多年,难道就是当人民公仆的?
有人在御前会议上当场指责伊藤博文是要“动摇国体”,“冒犯天皇”,逼得伊藤博文只能当众认错,然后将话题转移到了战争之上。这时候的日本还没有吃过日俄战争的苦头,还以为打仗都是甲午战争那种好事,自然是没人反对出兵了。
之前是被列强被吓到了,现在有了英美等列强支持,又发现俄军是如此的软弱,日军出兵的热情就更加的高涨。伊藤博文有心反对,但是他才被批了一顿,说不上话,只能选择闭
口不语,然后日本人就越过了鸭绿江,准备先将辽东吃下去再说,后面的事情可以慢慢地谈。
对中央人民共和政府来说,与其让辽东落到日本人手里,还不如就先放在俄国人手里好了。而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他们必须保持在东亚的海上优势。旅顺港在中国人手里和在俄国人手里,威胁程度完全不同。
北洋舰队已经覆灭了,新生的人民政府暂时没有发展海军的意向,那么俄国人的舰队就成了日本海军的主要敌人。夺取旅顺港是日本海军的首要目的,日本陆军更想夺取沈阳和辽阳,一些陆军将领表示海军想要旅顺,就让他们自己去拿好了。陆军的胃口很大,要是战况顺利,就准备把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方也都给拿下。
这时候的日军还没有狂妄到后世那种四面开战的地步,他们做好了夺取辽东乃至于整个东北的决定,也做好了列强一旦干涉,他们就找中国人再勒索一笔“赎辽费”的准备。反正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吃亏!
日军越过鸭绿江后,只遇到了少许抵抗,他们沿着六年前的行军路线,很轻易地就占领了丹东,庄河,宽甸,岫岩等地,朝鲜驻屯军主力径直杀到了辽阳城下。在这里,日军才遇到了真正像样的抵抗。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日军中队立功心切,没有等后面的部队跟上,端着步枪就发起了冲锋。他们高呼着“天闹黑卡板载”的口号,兴奋地闯进了辽阳城,然后就落到了俄国人的埋伏圈里面。
俄军在辽西跟中国人打了一年多,经常被人民军打埋伏,吃亏吃的多了,俄国人也学会了一点。几挺重机枪对着城门内的那片地方狂射一通,密集的火网将日军打到了三十多人,剩下的日军大骇之下只能趴在地上进行反击。
重机枪的威力惊人,即便是躲在房里里面,或者是墙壁后面,也会被子弹射杀。
俄国人打光了一条弹链,也不去更换,直接发起了白刃冲锋。趴在地上的日军士兵在军曹和曹长们的指挥下,纷纷爬起来战斗。白刃战进行了不到十分钟就分出了胜负,日军被击溃,冲进城内的一个中队变成了一个小队,仓皇地逃了回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 缓一缓
日军既然没能在第一时间拿下辽阳,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变得漫长了起来。这几年来,军事科技在迅速发展,美国人在换装新的武器,日本人也是一样,他们拿到了数量庞大的战争赔款之后,就开始了换装的计划。
但是日本的家底太薄,军队的数量太多,换装的速度很是缓慢,直到第五师团几乎全军覆没之后,日军才加快了换装的速度。他们更换了新式步枪,因为庚子年在华北吃过大亏的缘故,还在军队中增加了重机枪的数量,以及给士兵们配备了一些手榴弹。
知识界关注中国人实行的各种政策,军方则是更为关注中国军队的装备情况。德国军队就装备了许多重机枪,连“老师”都这样干,日本人自然也就跟上了。之前军方的大佬和将领们都是反对装备重机枪这种武器的,主要是太浪费子弹了。
德国军方的那些容克贵族们也很反对装备重机枪,还是德皇威廉二世自掏腰包才装备了许多重机枪。德军将领反对的理由跟日本人一样,重机枪打的那不是子弹,那就是在喷吐金钱啊!其他的英国,法国等国家也都不是太喜欢重机枪这种武器,列强即便是在华北吃了大亏,对重机枪也不是太重视。
除了太贵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重机枪”真的是很重,很难跟上步兵前进的速度。在全世界都流行“进攻”战术的时候,重机枪不受重视也是应有之意。武器装备不光是武器装备,也不止是战术选择的问题,还涉及到许多的利益关系。日本有军阀,德国也一样有。容克贵族阶层牢牢地把握着军权,绝不给圈外人染指的机会。
日本军方以前觉得多招募几个士兵就好了,要什么重机枪啊,日本的农村里面到处都是穷的要死的青壮年,一张几分钱的邮票就能征召一个步兵。一个要是不够,那就来十个!
之所以会出现“重机枪无用论”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穷。皇族,贵族,财阀,军阀分走了太多的利润,用在更新机器和军事装备上的钱可不就少了么?这也跟日本人的传统有一些关系,他们就是喜欢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显得扣扣搜搜。
但是第五师团的覆灭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过于剧烈,即便是再顽固的家伙也不得不承认,重机枪是真的很好用的,手榴弹也是很好使的。军部的那些人不承认北中国政府实行的那些政策是好的,但是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是高层都看到了的,那就只能找出些其他的理由来了。
列装了重机枪和手榴弹之后,日军的火力是提升了,但是机动性却下降了一大截。很多将领对这些外门邪道还是
不以为然,认为精神比武器更重要。甲午战争的时候,日军就是用落后的武器车翻了淮军和北洋军,去年的战争也是拿着落后武器的中国人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八国联军。
重机枪可以有,但不能依赖。至于第五师团那档子事,也很好解释,山口素臣腐化堕落了,背离了武士道的精神!
朝鲜驻屯军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再次杀进辽东的。他们将大炮和重机枪等装备留在了后方,依靠步兵和骑兵迅速推进,一举杀到了辽阳城下。探后,他们就踢到了铁板。
俄军的主力被尼古拉*尼古拉斯大公带去打中国人了,尼古拉斯大公吃了败仗后危在旦夕,留守的军队又分出了一半去解救大公,但是城中还留下了上万军队,以及很多的大炮。
日军对辽阳的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又发起了几次进攻,但是因为没有重武器支援,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日军将领也没有办法,只能等落夜袭群:六九四九,③⑥壹三五在后面的大炮上来再说。手榴弹在战斗中很好用,但终究没办法跟榴弹炮比。
对辽阳的攻击不顺利,对旅顺的进攻也不成功。陆军对旅顺不感兴趣,认为那是海军的事情,只派了一个联队去配合海军行动。也不能不说陆军在敷衍,按照甲午战争时候的经验,攻下旅顺一个联队就绰绰有余了。
但是驻守旅顺的俄军跟李鸿章的淮军不是一回事,陆军联队和海军水兵对旅顺的攻击一开始就遭到了猛烈的反击。俄军士兵驻守在山上,用重机枪将日军一片片地打翻在地,还将水雷改装后沿着山坡滚了下去,炸得日本人亡魂大冒,苦不堪言。
陆地上的进攻没能达成突破,日本人的海军也不敢贸然闯进旅顺港去接收港口和里面的设备。只要在山上架起几门重炮,就会对港口中的战舰造成极大的威胁。战舰因为俯仰角的关系,拿山顶上的敌人是没什么办法的,还是只能依靠步兵去解决问题。
问题是,步兵没能解决........
可恶的陆军马鹿!海军将领们在背后痛骂,一致认为是陆军不想让他们海军抢了风头,所以打仗的时候出工不出力,在旅顺周围拖拖拉拉。
不过日本人是很头铁的,一次打不下来,那就再来一次!兵力不够就派更多的军队,火力不足就拉更多的重武器过来。陆军都打到辽阳城下了,马上就要占领那里,海军不能落后啊!
朝鲜驻屯军对在辽阳城下的失败轻描淡写,只是吹嘘他们占领了辽东大片的领土,以至于大本营和海军都以为陆军进展顺利,很快就要席卷整个东北了。恩,这很日本人。
日军在辽阳和旅顺接连碰壁的时候,人民军刚刚结束了在辽河西岸的战斗。林大帅看到了日军在辽东攻城拔寨,也看到了俄军在辽阳的坚守。要是俄军被击溃,那他不介意带兵杀过辽河,将俄国人一勺子给烩了。
以前是在跟俄国人打仗,以后换成日本人也无所谓。但既然俄国人还有战斗力,那就还是见好就收吧。俄军损失很大,人民军的损失也不小,武器装备和弹药消耗的也很多。去年的时候华北打成了尸山血海,今年在辽东又是一场大战,两次大胜固然是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但是也消耗了人民政府许多的元气。
继续打下去不是不行,咬咬牙再打个一年半载也没问题,但是看看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上的情况,西北方向上有英国和俄国虎视眈眈,那边还有回民不太安分。北边蒙古人在闹独立,南边的国民政府和军政府都在急速地扩充武力,没一个能让人省心的地方。
继续打下去真的好吗?能缓一缓还是先缓一缓吧。
于是林大帅又放了一个俄国军官回去,表示在短时间内不会渡过辽河发起进攻,并且愿意将一些俄军的重伤员交还给尼古拉斯上将。
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运气
“可恶的中国人,又想欺骗我们!”
“我们不会上当的!”
“让士兵们做好战斗的准备!”
林永昌释放了善意,但俄国人并不是狒狒。就算俄国人真的是白皮狒狒,在被骗了一次后也会长点记性的。十几个小时前中国人才施展了一次诡计,现在又想再来一次,真是太可恶了。
尼古拉*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制止了军官们无意义的谩骂,说道:“先生们,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我们是腹背受敌,除了相信中国人,我们还能做什么?要是日本人和中国人一起压上来........”
他做了一个双掌合拢的姿势,“那我们除了投降之外,没有任何的办法。”
有人高声叫道:“我们可以撤回符拉迪沃斯托克!”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