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66章

作者:风兮破地

  “禁卫军?”林永昌琢磨了一下,问道:“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里面?”

  附近的敌人是会在【天朝日不落】的系统界面上显示出来的,但是这股敌人的数量太少,才一百多号人,林永昌只是瞟了一眼,就没怎么关注了。这时候仔细去看,果然是禁卫军。这倒是挺有意思的,沙皇的禁卫军跑到伊尔库兹克来干什么?沙皇被咱们堵在里面了?

  罗科索夫斯基摇了摇头,“应该不是,可能是某个皇族,或者是圣彼得堡来的大人物。我想里面的人可能对陛下有用,所以让士兵们放缓了进攻。”

  “哦,这样子啊,那就先不忙着冲进去,把大炮拖过来,再勒令里面的人投降。要是他们不肯投降,就轰他娘的。”

  守卫在市政厅里面的的确是沙俄的禁卫军,那些就家伙有很多是出身于贵族阶层,有那么一点钱,但又没有很多钱。要真的是财大势雄,也不需要在禁卫军里面混了,去当个大臣,或者地方上的总督啥的不香么?

  禁卫军有禁卫军的骄傲,他们绝不愿意向东方的野蛮人投降,除非是被包围了,还被大炮给指着。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留着普鲁士小胡子的禁卫军军官板着脸走了出来,将武器交给了罗科索夫斯基上校,用生硬的语气说道:“我们选择向贵方投降,但是希望能得到应有的待遇。”

  罗科索夫斯基是波兰人,以前在军队里面没少受欺负。上校又怎么样?照样被俄国人瞧不起。禁卫军那是俄军中的天之骄子,平时简直就是眼高于顶,都不带用正眼看他们波兰人的。但是现在,平常骄傲得像是公鸡的禁卫军还不是要投降了?

  “应有的待遇?这个我不能做主,你可以去问问皇帝陛下。要是陛下心情好的话,或许会答应你的要求。”

  “皇帝陛下?”禁卫军军官刚开始还以为指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那绝不可能。某个自称是皇帝的家伙?莫非是波兰人造反了?

  “对了,你们保护的大人物是谁?”

  “.........”

  “我劝你最好还是说明白,不然的话........”

  按照这时候欧洲的规矩,贵族是有特权的。即便是做了俘虏,贵族也能得到优待。普通人就不一定了,有可能会得到比较的待遇,也有可能吃枪子。禁卫军军官沉默了片刻,无奈地说道:“是奥尔加公主。”

  “.........”,这回轮到

  罗科索夫斯基发愣了,本来以为是抓到了某个从圣彼得堡来的大官,谁知道居然是个公主?不是,奥尔加公主跑伊尔库兹克这里来干什么?

  禁卫军军官不说话了,他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即便是交出了武器,但他依旧是骄傲的禁卫军,要比波兰蛮子高贵得多!

  “一个沙俄公主?尼古拉二世的长女?”

  林永昌得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复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兴冲冲地过去看了看,然后就失望了。公主,听起来就应该很漂亮是不是?奥尔加公主的确是很有青春活力,不能说不好看,毕竟皮肤白皙娇嫩,但是跟林永昌想象中的公主还是差了一些。

  四格格关晓彤也不是那种惊艳型的美人,但称得上是很漂亮,而且那双大长腿加了很多分。奥尔加公主只能说漂亮好看,离绝世美人还差了一些。

  林永昌收起失望,问道;“你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长女,奥尔加公主?”

  奥尔加*罗曼诺夫强装镇定地回答道:“是的,我就是奥尔加,你是谁?”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我听他们叫你皇帝陛下,你是中国人的皇帝吗?”

  “不是,中国已经没有皇帝了,以后你们俄国也会没有。”

  “这不可能!沙皇是所有人的小爸爸!”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沙皇才会死全家.......算了,我不跟你说了。罗科索夫斯基!”

  不远处的罗科索夫斯基跑了过来,大声道:“陛下,有何吩咐?”

  “这个沙俄的公主就教给你看管了。恩,她就不用捆起来了,给她的待遇可以稍微好一点,那位尼古拉陛下应该愿意拿很多钱来赎人的。”

  说罢,林永昌转身就走了。攻下了伊尔库兹克这次远征就到头了,但是事情还没完。伊尔库兹克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重要节点,攻击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抓奴隶和抢东西,最早的是要拆毁火车站。

  林大帅给铁轨开出了40两白银一根的就价格,或者换成相应的民币也行。光是打仗的话,只要出动军队就好了,补给不够可以从俄国人那里获得,还可以打猎获取食物,没必要带着牧民赶着牛羊过来。

  之所以会带上那么多的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伊尔库兹克这里的铁轨和机器设备都给弄回去。虽然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但那可是40两银子!为了赚钱,大家伙的热情高涨,将铁轨都给拆了下来,其他的铁质部件也都给装上了大车。

  枕木实在是带不走,就堆在一起放火烧了。军队和牧民在伊尔库兹克附近待了十天,将伊尔库兹克及周围都搜刮了一遍,能拆的东西都拆了,带夜袭群:六⑨四玖,叁陆壹三⑤不走的就全部给烧掉了。然后驱赶着抓到的俘虏牲口,带着战利品沿着铁路线往南方走。

  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修到了贝加尔湖的东边,最近的地方离漠北只有十几里的距离,借用这条铁路线,能够省下不少的力气。来的时候没有沿着铁路线过来,回去的时候还可以用上最后一次,然后就将铁轨和火车站里面的东西都打包带走。

  几年前,林大帅就在天津那边拆过一次铁路,这回是驾轻就熟,效率提高了不少。

  但是拆铁轨也是有危险的,俄国佬不是死人,伊尔库兹克出事后,俄国人的反应有点慢,但是这都已经十几天了,就算俄国人腐败丛生,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从东西两边都有俄军杀了过来。

  东边的还好,俄国在远东的军队都堆在海参崴和东北那边,那边的铁路线还没有贯通,想要赶过来需要长的时间。俄军从欧洲调兵过来距离更远,但是因为有铁路可以使用,所以速度反而更快。

  伊尔库兹克遭到了敌人的攻击让沙皇震怒不已,奥尔加公主失踪则是让尼古拉二世暴跳如雷。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暴怒中,一列列火车满载着俄军士兵呼啸而来,誓要将胆大包天的敌人给撕成碎片!

  第二百三十八章 坦诚相见

  在沙皇的催促下,俄军乘坐着火车,昼夜不停地向着伊尔库兹克狂奔。等到俄军赶到伊尔库兹克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座被焚毁废弃的城市。随着铁路延伸过来,这里本来都已经有了好几万人居住,有人乐观地表示,要不了两年,伊尔库兹克的常住人口就会达到十万人。

  但是这一切都在战争中化作了灰烬,昔日的繁华之所变成了断壁残垣,到处都是火焰留下的焦黑颜色。野兽出没于其中,看到有人过来,立刻就被吓走了。有人从废墟中钻了出来,挥舞着双手向俄军大声呼叫。

  俄军派人上前询问,得知冒出来的是这里的居民。他们因为运气好,逃过了被抓走的命运。但也不好说到底是不是幸运,这几个人是没有被抓走,避免了当奴隶的命运,可是伊尔库兹克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食物,侥幸逃过了一劫的居民们差点被饿死。

  “那些可恶的蒙古人拿走了一切!”

  “带不走的东西都被他们烧掉了!”

  “他们还往水库里面扔了死人!”

  侥幸逃生的俄国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控诉着蒙古人的暴行,激动地恳求军队去解救被抓走亲人。俄军不是人民的子弟兵,但好歹也是俄国人,受到过民主主义的洗礼,所以同胞的惨状激起了他们的怒火,现在俄军更加想要将敌人通通杀死了!

  “那些鞑靼人往哪里走了?”

  “沿着铁路往贝加尔湖那边去了!”

  俄国军官留下了一些口粮,然后回去向将领报告情况。接着,这支军队就甩腿向东边追了上去。他们倒是想要继续乘坐火车,可是铁路和火车站都被拆毁了,火车已经没法继续前进。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国人耗费了无数金钱和人力才修建起来的,在高纬度地区的冻土带上修铁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俄国人为了这条大动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现在可好,被鞑靼人给一把火烧了小半!

  追击的俄军怀着满腔怒火,在雪地上艰难地跋涉。他们倒是不用担心追丢了,因为敌人的确是沿着铁路线撤退的。沿途有牛羊马匹留下的粪便,铁轨被拆走了,枕木也都被烧掉了,但是路基还在。顺着路基,就不怕在西伯利亚的旷野中迷路。

  俄国人的怒火持续了一整天,到了半夜的时候,就熄灭的差不多了。坐在火车上跟在冰天雪地中甩腿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俄国的欧洲部分在冬天也很寒冷,但是绝对没有西伯利亚这么寒冷!

  而且这里要比欧洲部分荒凉的多,除了被损坏的铁路能证明人类的存在外,放眼望去,看不到一点文明的迹象。俄军有换上冬装,可是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冷了,晚上也没地方好好地休息。除了将领和高级军官们能住在帐篷里面,其他的士兵和低级军官都只能硬抗呼啸的寒风。

  好在这里的森林有很多,木头是不缺的。用油脂点燃篝火后,勉强能让人暖和一些。木头有的是,可是不容易点燃,。而且俄军白天的时候在拼命赶路,等到天黑之后才停下脚步准备宿营,留给他们砍柴的时间很少。

  篝火烧起来后,还要先供应给将军和高级军官,士兵们就只能挤在一起取暖了。

  从火车上下来后的第一天,俄军怀着满腔怒火追了四十多里的路程。等到他们在寒风中苦熬了一个晚上,到了第二天,精力和热情就大不如前了。虽然他们是俄罗斯人,已经习惯了冰天雪地的苦寒和残酷的压迫,但没人会喜欢这些东西。

  不然的话,俄国佬也不会拼命的想要夺取温暖的海港了。俄国人是不可能交出旅顺港的,除非是山穷水尽,弹尽粮绝了。

  士兵们的热情在严寒中熄灭了,即便将军们用各种办法给他们打气,俄军还是显得死气沉沉。没有人想要说话,绝大部分人都沉默了下去。他们默默地行军,队伍中听不到多少人说话的声音,只有靴子踩在雪地上的声响和牲口的嘶鸣。

  他们一连在大雪中追了好些天,一直追到了贝加尔湖的最南端,然后就发现敌人没有继续向东,而是转道朝着南边去了,俄军将领没有犹豫,立刻就下令继续追了下去。他们接到的是最严厉的命令,就算是冲到鞑靼人的地盘上,也要将奥尔加公主给救回来!

  林永昌已经带着部队在营地中修整了一个星期,因为在前往伊尔库兹克的时候就做了准备,所以部队在吉金斯基区恢复的很不错。士兵们住在木屋里面,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食物,睡了几个好觉,身体的疲累消除了不少,士气也恢复了许多。

  不光是士兵们住进了房子里面,战马也住了进来。对于骑兵来说,战马就是第二条生命,住在一起是常有的事情。从伊尔库兹克撤回来的路上,不少人晚上就是抱着坐骑在帐篷里面睡觉的。

  战马养了一个星期,掉下去的膘又长了出来。蒙古马是能够耐苦寒,但它们毕竟还是血肉之躯,跟人类一样,也是需要修整的。俘虏和战利品已经朝着库伦城转移了,他们这些人留在这里,是为了收拾追上来的俄军。

  伊尔库斯克被劫掠,被焚毁,吃了这么大的亏,俄国人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以毛熊的性格,必然是要来找回场子的。而且还有一个沙俄公主被抓了,俄国人必然是要杀过来的。冰天雪地的苦寒时节不是打仗的好时候,但对手是俄国人的话,那就不是问题。灰色牲口一向是很耐操的。

  不过俄军追上来的速度比林永昌预料的慢,看来俄国老毛子也不是不畏惧严寒。西伯利亚冻土带上的气温已经到了零下二三十度,用滴水成冰来形容还不为过。【蒙古铁骑】和【近卫军】有系统提供的加成,能在一定程度上不畏寒暑,野外行军的时候也觉得苦不堪言

  。

  白天的时候稍微好一些,晚上那真是能把人冻死。一些牛羊就在晚上被冻成了冰雕,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士兵们用斧头把冰雕给砸碎了,将牛羊的血肉分着吃掉。因为太冷,还有寒风的缘故,生火的效率很低,大家急着赶路,干脆就选择了生吃。

  罗科索夫斯基的步兵团没有【天朝日不落】系统提供的加成,好些人被冻掉了耳朵和手指脚趾。他没有办法给奥尔加公主提供哪怕好一点的食物和住宿条件,只能将公主送到了林皇帝的身边,好歹皇帝陛下那边的条件会好一些。

  但是林永昌向来是提倡“官兵一体”的,他住的帐篷里面也是冷的出奇,能有什么好办法呢?只能跟公主殿下坦诚相见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是蹭蹭

  奥尔加*罗曼诺夫公主是不愿意跟一个陌生人坦诚相对的,就算林永昌长得很好看,就算林永昌身上的肌肉很有型,那也不能才认识几天就光着身子抱在一起啊!但是天气实在是太冷了,特别是在突降暴雪之后,上百头羊都给活活冻死了。

  既然冷得这么厉害,那......也就不得不跟异国的皇帝抱在一起睡觉了。【蒙古铁骑】和【近卫军】得到了强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不畏寒暑。林永昌则是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即便是在凛冽的寒风中,也能光着膀子用冰雪搓澡。

  晚上两人挤在一条睡袋里面的时候,奥尔加公主并没有脱光衣服,还是穿了内衣的。可是在那种环境下,穿跟没穿又有什么区别呢?两人的身体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严丝合缝,奥尔加公主是一点都不能冷了,相反,她的皮肤都变的滚烫起来。

  林永昌不是圣人,也不是修仙的道士,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就起了反应。“我只是蹭蹭,不会进去的。”林永昌这样说,然后就蹭啊蹭的,结果水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滑了进去。

  “骗......骗人!”奥尔加公主的眼角泛起泪花,“你说过不会进去的!”

  “这不能怪我,是你弄出了太多水!”

  “..........”

  疼痛很快就被欢愉取代,在寒冷的夜晚,两人进行了负距离的交流。在她体内喷射出来后,两人依旧保持着紧密结合的姿态。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睡袋里面有了好大的一块板结。

  或许是俄罗斯人的体质比较强悍,奥尔加公主食髓知味,在经过了短时间的不适后,很快就迷恋上了这种负距离交流的活动。每天晚上都要索取好几次,然后才会在林永昌的怀里沉沉睡去。等到了吉金斯基,将要分开的时候,奥尔加公主还有些恋恋不舍。

  罗科索夫斯基等人知道皇帝陛下跟沙俄公主滚床单的事情,毕竟奥尔加公主呻吟的声音太大了,很多人都听到了。但是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胜利者享用战利品是几百万年来的规则,特别是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

  跟女人睡觉根本就不叫事,那些沙俄殖民者在向远东扩张的过程中,还有过吃人的记录,不止一次。而且欧洲人不是很在乎贞洁这种事情,男人可以找情人,女人也一样能找情人,很多事情都是公开的。

  有时候女人的情人太多了,男人之间还要互相决斗。著名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就是因为争风吃醋,死在了决斗中的。罗科索夫斯基在皇帝陛下面前盛赞奥尔加公主的美貌,说公主就是公主,才十四岁就已经如此的美艳动人。

  “什么?她才十四岁?”

  林永昌是真的吃惊了,那么饱满的浑圆白腻,才十四岁?斯拉夫女人成熟的这么快吗?但是很快,他就释然了,“十四岁就十四岁吧,罗科索夫斯基,你知不知道萝莉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萝莉?”罗科索夫斯基不明白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洛丽塔》这本书还没有出现呢。

  “就是年纪还小的女孩子,我跟你说啊,萝莉有三好,清音柔体易推倒。”

  “........”,罗科索夫斯基当时张着嘴愣了好一会,他觉得皇帝陛下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像他这样的人不能理解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在吉金斯基修整了一个星期后,追击的俄军才出现在了林永昌的“视野”中。在【天朝日不落】的系统界面上,俄军的数量有将近两万人,只有六门小口径的野战炮,士气只剩下了5.22,而修整了一段时间后的人民军士气恢复到了11.78,【蒙古铁骑】和【近卫军】的士气还要在基础士气上再加10%,士气超过了12.

  虽然俄军的数量更多,但是如此巨大的士气差距,就算是正面摆开来硬碰硬地作战,人民军也能轻易地取胜。不过林永昌从来就不喜欢跟敌人硬碰硬地打仗,总是要用各种手段削弱敌人,分割敌人,等到我方的兵力和火力占据优势后才会发起进攻。就算是要以弱敌强,也要在局部

  战场上聚集起更多的兵力和火力。要是不能在兵力或是火力上占据优势,也必须要在战斗力上占据优势,如果一样都达不到,那还是不要进攻了,想办法让敌人进攻吧。

  俄军已经被严寒和饥饿削弱了许多,林永昌依旧不会跟敌人刀对刀枪对枪地硬拼。面对远道而来的疲惫敌人,当然是要设下埋伏,掐头去尾地给他们来上一家伙。

  很快,俄军后队就进入了山谷,布置在雪山顶上的侦察兵晃动旗帜,将消息传递给埋伏在森林边缘的己方部队。敌人已经落进了陷阱,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林永昌咬了一下牛肉干,轻描淡写地道:“开始!”

  炮兵部队首先开火。因为是在蒙古和俄国的边境上打仗,人民军的炮兵力量也不强,只装备了小口径的野战炮和迫击炮,但是数量要比俄军多得多,而且是早有准备。急速射将炮弹打出去后,俄军的先头部队和尾巴就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爆炸的气浪震碎了山林中的积雪,大块的冰雪从上谷上方滑下。见到发生了雪崩,山谷中的俄军肝胆欲裂,不少人大叫着朝出口奔去,也有人想要撤走。不管他们怎么选择,都已经来不及了。

  积雪轰然落下,将山谷淹没在了冰雪之中。还处在河谷中的俄军几乎全军覆没,在雪崩中,几千人只有不到一百人活了下来,剩下的人都被埋在了河谷里面。

  炮兵不光是轰击了俄军的后队,也轰击了俄军的先头部队。重机枪和步枪也加入到了射击的行列,士兵们从冰雪的战壕中探出头来,朝着俄军猛烈地射击。林永昌是准备打完了这一仗就撤回去的,因此完全不需要节约弹药。带来的子弹炮弹都打光了就是,回去的时候还能省下不少力气。

  俄军已经在冰天雪地中跋涉了大半个月,士气不振,遭到突然打击后,士气几乎是在一瞬间就清空了。大部分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抵抗,而是立刻向着四周逃亡。后路被断绝了,前面有敌人阻击,那就朝东西两边跑路。

  第二百四十章 造谣

  “顶住!都给我顶住!”

  “上啊!”

  “你们这些懦夫!”

  “不许后退!谁敢后退我就枪毙谁!”

  “啪!”“啪!”

  一名俄军军官开枪打死了几个逃兵,但是依旧不能挡住溃散的人群。兵败如山倒,就算是拿破仑来了........额,考虑到拿皇真的搞出过激励士兵,反败为胜的事情,不能说拿破仑来了也不行,只能说就算是拿破仑来了,也有很大的可能不行。

  拿破仑打仗当然很厉害,可是最后也得饮恨滑铁卢。

  俄军在吃了好些败仗,前前后后损失了十几万人后,陆军传统涨得飞起。军方的老爷们就算是再顽固,看到死了那么多人也是会有一些触动的。俄军中一直有要改革的呼声,但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实力太强大,改革的呼声一直有,但也一直等于没有。

  即便是在华北损失了一万四千多人,也没能触动俄军的神经。直到尼古拉*尼古拉斯大公在辽西大败而归,阵亡和被俘超过了十万人,俄军才开始考虑对军队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的成果还没见到,俄军又被打了埋伏。

  林永昌总是不讲武德,喜欢设陷阱打闷棍,因为效果实在是太好了。进入埋伏圈后,被打懵了的俄军急急似丧家之犬,茫茫如漏网之鱼,就没能组织起来什么像样的反击。在刚接战的时候,俄军的士气就清零了。

  接下来的就不是战斗,而是抓俘虏的时间。

  一些俄军骑兵逃进了森林里面,人民军也拿他们没办法。这里的林海雪原给人民军的埋伏提供了方便,也给逃窜的俄军提供了方面。冰天雪地的深林里面,想要追上逃窜中的敌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们想跑就让他们跑吧,在雪地上,骑兵的冲击力被大幅度削弱了,而且还失去了士气和组织度,没有个两三天的时间,那些骑兵没办法重新集结起来恢复战斗力。

  骑兵跑路了,但是剩下的步兵和炮兵都跑不了。在冰天雪地中跋涉了二十多天,每天晚上都要冻死一批人,俄军没溃散就算是他们能吃苦耐劳,灰色牲口之说名不虚传。但是他们的体力和精神也差不多到底了。

  零下二三十度啊,滴水成冰啊!这么冷的天气里面推着炮车在冻土带上跋涉,这是人能干的活?半路上,俄军还碰上了一次突降暴雪,就是林永昌跟奥尔加公主合体的那个晚上,俄军一次冻死了三百多人。

  俄国人也是人,灰色牲口不是真的牲口。就算真的是牲口,在雪地中跋涉了上千里地,也得要完蛋。俄军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走出了山谷的军队里面,大部分人都逃了,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四五千人选择了投降。

  投降的未必能得到善待,但是逃走的那些人一定会很悲惨。现在已经是大冬天,西伯利

  亚的冬天不要太冷。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是没办法生存的。没有了补给,就算手中有枪也不一定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