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萨镇冰软磨硬泡,甚至还立下了军令状,表示要是出了问题,他老萨就拿枪打爆他自己的脑袋,林大帅还是不同意。最后没办法了,萨镇冰只能说出了心里话,陆军兄弟车翻了八国联军,打败了俄国人,给党和人民涨脸了,可是海军干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一直在打酱油!海军也是需要刷存在感的!也就在对俄战争的后半段,海军出去打劫了一下俄国人的商船,但很难说干的那些事情对战争的走向有什么影响。
“海军是进攻的兵种!”
萨镇冰在林总统的面前慷慨陈词,
“即便是只有两条战舰能用,也决不能躲在港口里面什么都不做!请大总统给海军一个机会!”
除了萨镇冰,还有翻译了《原富》、《法意》、《天演论》的严复,以及一些海军中的大佬,一起跑到了沈阳向林总统请战。这些人以前都是在北洋舰队干过的,心中对怀着对日本海军的刻骨仇恨,心心念念的就是将要联合舰队给全部击沉。
在发现陆军兄弟囤积在鸭绿江边上,有杀进朝鲜的意图后,他们就想出了制造战争借口的计划。林大帅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借口,先在鸭绿江边上进行军事演习,然后就说有士兵走失了,要进入朝鲜搜查,这么好的借口,难道不比海军的计划更好?
但是这么多人一起来请战,林永昌也需要考虑海军的意见。士气可鼓不可泄,这句话可以用在陆军身上,也可以用在海军身上。萨镇冰在海军装备部工作很努力,严复在青岛一边教书,一边翻译各种外国的著作,也算是人民党的高层,不能打击这些同志们的积极性。
“那就去干吧!但是不许再说什么自杀殉国的话!党和国家培养你们不容易,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死掉?建造一条战列舰只要两年的时间,培养一个合格的海军军官要十年。战船打没了我们还可以再造,人死了可不能复生。”
林永昌最终还是同意了海军的冒险计划,结果比想象中的还好。日本人被激怒后,直接杀进了渤海湾,炮击了大沽口,又去进攻了旅顺。也不能说是日本人鲁莽,实际上日本人也想要开战。
只不过日本人的计划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他们原本是想要夺取了海参崴,双城子等地,再从俄国佬的手里敲到一大笔钱之后,再回过头来去痛殴中国人的。那时候中国人还在跟俄国人打仗,日军正好杀过鸭绿江,抄了中国人的后路,还不是美滋滋?
计划当然是好计划,就是世界变化的太快了。日军还没攻下海参崴,中俄之间就已经打完了,现在被动的一方就变成了日本人。被动是被动了,问题不大,已经完成了全面动员的日军有信心在短时间内逼和落水狗沙俄帝国,然后再打爆中国人。
既然两边都想打仗,战争的爆发就只是迟早的事情。
林总统表现出了文明人的素质,在大沽口被炮击后,并没有立刻宣战,而是派出了外交官,勒令日本人道歉并交出肇事者,再赔偿一大笔钱。此外,什么友好通商条约之类的,怎么苛刻怎么来,也都给日本人准备了一份。
大致上就是《二十一条》的翻版,只不过甲方和乙方掉了过来。这么苛刻的条件,日本政府当然是不可能接受的。日本人觉得他们被再次羞辱了,分明是中国人先挑起事端的,是中国军舰先侵犯了日本的领海,还打沉了日本的军舰,现在居然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了,真是岂有此理!
明治政府反过来要求人民政府赔款道歉,交出“霞光号”和“曙光号”上的肇事者。
收到日本驻华使馆头等参赞日置益递交的外交照会后,唐绍仪根本就没看,而是将一份最后通牒交给了对方。日置益将文件那招手里一看,当场就愤怒了,“八嘎!分明是你们支那人的错,居然还敢发哀的美敦书?岂可修!”
唐绍仪冷笑道:“明明是你们倭人先炮击了我方军舰,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参赞阁下居然还敢如此大言不惭。”他想起了《日人民报》.........《人民日报》上对日本政府的描述,于是说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日置益暴跳如雷,将最后通牒撕得粉碎,连声怒喝道:“你们会后悔的!”
“那咱们就走着瞧,看看到底谁才会后悔!”
日置益又放了一阵狠话,这才怒气冲冲的带着随从离开了。望着日本人远去的背影,唐绍仪放声大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痛快。从1840年开始,中国每次对外开战都是丧权辱国,即便中法之战算是打胜了,却是不败而败,最后还是割地赔款。搞外交的每次都是要签署卖国条约,还要被百姓痛骂是汉奸,大家的压力那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是一直丧权辱国吧,说不定大家也就死心了,但前朝的事情就是那么的渣,它偶尔还会振作一点,给人一点希望。像是曾纪泽等人跟俄国的谈判,就做的还算是不错。但振作只是那么一点点,很快又回到了丧权辱国的道路上。
这就像是渣男渣女吊着对方一样,给人一点希望,最后还是要渣。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民政府能在战场上打赢,就不需要玩那么多花样,在外交上也就硬了起来。唐绍仪他们这些外交人员的腰杆子也就停了起来,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除了悲愤之外,就没了什么别的办法。
以前的那些外交人员难道不精通法律吗?难道他们不懂国际法吗?但是懂法律有什么用?所
有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大炮来解决。
第三百零九章 大公国
东北的问题是用大炮解决的,数千门大炮的齐射打掉了哈尔滨俄军的士气,数万守军最终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在战场上失败后,俄国任在谈判桌上也不再是那么骄横了。陆征祥倒也没有咄咄逼人,他的态度依旧是温和的,跟手中苛刻的条件完全不一样。
人民政府开出的条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不过就是割地赔款而已。沙俄在东北战场上接连惨败,损失了三十万军队,早就做好了被狠狠地宰上一刀的准备,但是在看到中国人开出的条件后也不禁跳了起来,“恢复《涅尔琴斯克条约》规定的边界?”
《涅尔琴斯克条约》在中国被称作是《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要是恢复《尼布楚条约》,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要割出去,俄国人几百年来在东方艰难扩张的郭汜都要毁于一旦了。
沙俄的谈判人员愤怒地站起身来,脸皮涨得通红,“伟大的俄罗斯帝国绝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陆征祥笑吟吟地道:“贵使不妨先看看后面的具体条件。”
“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们要战争,那就继续打下去吧!”
“哦,想必冬宫外面的那些请愿者应该会有不同的意见。”
陆征祥说的是不久前发生在冬宫外面的请愿事件。为了跟人民政府争夺东北,沙俄在远东部署了将近四十万人的部队。要是在欧洲,别说是四十万了,就算再翻倍也不算什么大事。但那是万里之外的远东,为了维持那支庞大的军队,沙俄政府在国内加大了压迫和搜刮,弄得民怨四起。
沙俄本来就有打了败仗就造反的传统,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和列夫*达维多维奇等人到处闹事,俄国内部已经是四处烽火。圣彼得堡是天子脚下,本地人不像是外地的乡下人那样,动不动就起来造反,这里的百姓虽然也饿的不行,但依旧没有想过要用武力对抗他们的“小爸爸”,而是采取了和平请愿的方式。
东正教神职人员盖庞神父带领一个工人组织到冬宫外广场和平示威,目的是向尼古拉二世递交请愿书,以表达劳工阶层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请求尼古拉二世进行社会改革与终止战争,并期望不要有超时的工作与合理的待遇。
当时尼古拉二世已移居在皇村,和平示威当天不在冬宫。负责守护宫庭的武装士兵,列阵与示威群众对峙,而聚集的民众已渐渐增加到二十万人,士兵空鸣枪示警不久后便向群众射击,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
尼古拉二世本人并没有下令开枪,但所有的事情肯定都要算到他的的头上的。冬宫前的流血星期日事件,不仅掀起了强大的革命浪潮,也引发了各省自治会的激烈抗议。随后,革命浪潮和自由主义立宪运动在俄国内部迅速扩张,全国各处都出现了罢工,很多工厂和铁路都已经停摆,俄国已经没有力量向远东派出更多的兵力,也没有办法往远东运输更多的物资补给了。
陆征祥提起这件事,就是要告诉俄国人,中国对俄国内部的情况很清楚。现在的沙俄帝国依旧很庞大,它还有着上百万军队,有着庞大的领土和人口,但如果不先将内部的问题处理好,就没有办法去作别的事情。
“请你先将后面的具体条款看完,然后再展示愤怒不迟。”
沙俄谈判人员忍着怒气翻开文件,脸上的表情几次变换,最后变得非常的复杂和奇怪。“你确定这是贵方的条件?”
陆征祥摊开双手,“不然呢?”
“这件事太大了,我不能做出决定,需要通报给沙皇陛下和其他大臣。”
“请尽快,远东的局势一天三变,要是日本人拿下了海参崴,哦,就是你们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的条件可能也就要跟着变了。”
很快,沙皇就拿到了中国人提出来的条件,只是看了两眼,他的脸色也变得非常奇怪了。皇后亚历珊德拉关切地问道:“亲爱的,怎么了?是不舒服吗?”
尼古拉二世摇了摇头,将手中的文件递给皇后,“你看看这个。”
亚历珊德拉不明所以然,将文件拿在手里看勒不到一分钟就惊呼出来,“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外交部刚刚送过来的。”
“让奥尔加当大公?噢,亲爱的,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中国人提出来的条件很苛刻,除了要一大笔赔款之外,还要割去沙俄一大片领土。但并不直接吞掉,而是在远东的土地上成立一个大公国,一个在中俄之间保持绝对中立的大公国,作为中国和俄国之间的缓冲区。此外,中国人还要将铁路修到外蒙古,跟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连起来,并帮助沙俄修筑西伯
利亚大铁路.......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是在五年前,尼古拉二世一定会觉得这是个好事。要是能将铁路深入中国腹地,俄军就能顺着铁路一路平推过去。现任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个绝对的扩张主义者,他的性格不是非常坚定,但是由于周围人的影响,对于扩张有一种顽固的执着。
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不久前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皇上的脑袋中有宏大的计划:为俄国夺取满洲,把东北并入俄国,还想把西藏并入本国。要夺取波斯,不仅要占博斯普鲁斯,还要占达达尼尔。”这充分地暴露了尼古拉二世的狂妄野心。为实现尼古拉二世的掠夺计划,他还同威廉二世一唱一和,别有用心地宣扬”黄祸论”。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俄军在远东遭受了惨重的失败,铁路要是连起来了,俄军是可以杀过去,中国人是不是也可以杀过来了?尼古拉二世对此有一些担心,但是并不多,远东的军势失败主要是因为距离太远,沙俄帝国有劲使不上。
如果把战场换到欧洲,他相信俄军必然是能够获胜的。可是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皇后亚历珊德拉关注的点跟沙皇不一样,在尼古拉二世思考的时候,她又惊呼起来,“奥尔加怀孕了?”
第三百一十章 宣战
听到皇后亚历珊德拉说起奥尔加公主怀孕的事情,尼古拉二世叹了口气,说道:“是的,奥尔加怀孕了,你就要当祖母了。”
“噢,可怜的奥尔加。”
亚历珊德拉眼中泪光连连,“亲爱的,你会答应让奥尔加当女大公的,对不对?”
尼古拉二世苦笑道:‘我还有的选吗?’
沙俄帝国幅员辽阔,但领土大多是苦寒的不毛之地,富庶的地区就那么几块。生活在这个国度里面的人有一种忧郁气质,充满了毁灭和自毁的倾向。在俄国,对外战争打输了贵族和百姓是要造反的。
五十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损兵折将,割地赔款,卖掉了阿拉斯加,连尼古拉一世也在战后死了。据说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是在阅兵的时候受了风寒,从感冒转成了肺炎而去世的。但也有传言说,尼古拉一世是因为打了败仗服毒自杀的。
尼古拉*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大公向中国人投降的消息传回来后,尼古拉二世就生出过自杀的念头。与其承受战败的耻辱,不如选择自杀以保全荣誉,这样就能洗刷身上的五点,说不定还会在死后被东正教追封为圣人。
但他毕竟不是那种刚烈的性格,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还是选择了活下来。耻辱的活下来也比荣誉的自杀要好,但是战败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了出来,国内到处都是革命者和自由主义分子。前者想要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后者则是要求进行政府改革,召开立宪会议。
鉴于革命形势高涨,尼古拉二世只能选择了接受改良。为此尼古拉二世召开国务会议讨论改革方案,大臣委员会主席谢·尤·维特等多数官员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恢复旧政策了,否则将招致灭顶之灾。无奈之下,尼古拉二世授意维特和大臣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诺尔德起草诏令,同意在不危害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扩大地方自治机关和城市杜马的权力,还同意吸收社会贤能(地方豪强)参与国事讨论。
相比于遥远东方的滨海省,圣彼得堡这里的情况显得危急多了。
“同意中国人的条件吧.......不,再谈谈,俄罗斯帝国没有钱支付那么多的战争赔款。”
沙俄是列强的一员,但却是列强中经济最糟糕的那一个,要不是靠着法国人的贷款,沙俄的经济早就崩溃了。尼古拉斯不是不想早点解决跟中国之间的事情,但国库里面真的没有多少钱。为了维持沙俄这个泥足巨人的运转,需要很多很多钱才行。
陆征祥收到了了沙俄外交部的恢复后,很贴心地帮俄国人想好了办法。不是说没钱吗?可以找法国人借啊!金融帝国法兰西满世界的放高利贷,俄国早就不知道欠了法国人多少笔贷款了,再加上一笔也不算什么。
这还是跟列强学的,甲午战争后,前朝没钱支付给日本政府的战争赔款,就是找列强借的钱。现在天道好轮回,俄国人吃了败仗,也可以这么干。陆征祥在谈判桌上发出了战争威胁,表示若不能在今年内达成协议,蒙古骑兵就要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杀到欧洲来了。林皇帝已经把伊尔库兹克给烧了,说他可能会带兵杀过来,也不算是胡扯。
沙俄外交人员在谈判桌上左支右咄,陆征祥则是步步紧逼,就他个人的本意是不想这样的,还想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但是来自太原的电报严厉地批评了他的想法,林主席在电报中说,如果他不能为国家争取利益,那就要
换个人来俄国谈判了。还说数万将士的鲜血才换来的胜利,不是给陆征祥做人情用的。
于是陆征祥只好收起和善的面目,露出了穷凶极恶的表情,狠狠地宰了俄国人一刀。
然后,中俄之间长达三年的战争状态结束了,西伯利亚大公国出现在欧亚大陆的最东边。新生的西伯利亚大公国名义上的统治者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长女奥尔加公主,实际上由摄政尼古拉*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大公进行管理。
西伯利亚大公国随即向日本政府宣战。人民政府向西伯利亚大公国移交了二十多万战俘和相应的武器,并且给了西伯利亚大公国一大笔贷款,用以从中国和美国购买粮食和其他物资。
在西伯利亚大公国向日本宣战后的第十一个小时,人民政府宣称最后通牒时间已到,日本政府没有答应人民政府提出的赔款、道歉、交出肇事者等条件,中国跟日本之间自动进入战争状态。
早有准备的人民军向鸭绿江另一边的日军发起了大规模的炮击,然后在多处地点进行了强渡。因为有朝鲜义勇军带路,更主要的是因为有林大帅亲自坐镇,人民军进展很顺利,在付出了较大的伤亡后,将战线推到了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然后停下来修建防线,准备跟对面越来越多的日军决战。
安重根,金在熙等朝鲜人在人民军解放的朝鲜领土上宣布成立朝鲜人民共和国,随即朝鲜人民共和国向日本宣战。蒙古国因为跟中国有特殊的关系,在前几天就已经向日本政府宣战。此外,林永昌还组织了一个琉球流亡政府,也同样宣布向日本政府宣战。
这样一来,就有了五个国家向日本宣战,加上沙俄,那就是六个。林大帅在丹东建立了“联合国军指挥部”,统一指挥各国军队对日军作战。“联合国军”分成了南线和北线两个重兵集群,南线由林大帅亲自指挥,北线则是交给了尼古拉*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大公指挥。
事情变化得这么快,出乎了绝大部分人的意料。日本明治政府先是不承认西伯利亚大公国,接着又否认了朝鲜人民共和国和琉球流亡政府,接着怒斥中国人不讲武德,对大日本帝国发动了偷袭,还说中国人破坏了国际现有的秩序,请求英国爸爸介入。
日军已经攻下了海参崴,俘虏了一万多俄军和几万百姓,还占领了整个库页岛,但是并没有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反而收获了更多的敌人。见到情况如此糟糕,主要是朝鲜战场上日军表现的不如人意,于是赶紧叫场外援助,请求英国爸爸下场续一波。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好人
“穷兵黩武,真是穷兵黩武啊!”
杨士琦拿着报纸,摇头晃脑地道:“跟俄国人打了几年,这才消停了几天,就又跟东洋人打了起来。啧,北方的百姓可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菊人兄,你说.......菊人兄?”
徐世昌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昨天跟英国人谈到凌晨两点,太困了,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林大总统真是穷兵黩武!”
“也不能那么说,”徐世昌再次打了一个哈欠,“打赢了就不叫穷兵黩武了。林大帅打赢了老毛子,收回了唐璐乌梁海,还让沙俄赔了几亿卢布,这怎么能叫穷兵黩武?要是这样叫穷兵黩武,我倒希望咱们也能穷兵黩武一回。”
门外脚步声响起,袁世凯的声音传了进来,“菊人兄你们说什么呢?还没进来就听到你的声音了。”
“在说林永昌又跟日本人打起来了的事情。慰亭,人民军已经打败了沙俄,要是等他们在收复了朝鲜,北方的声势就更大了,我们不能被拉下啊!”
“东洋人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杨士琦有不同意见,“跟俄国人打了那么久,北方早就是国困民疲了,我看这次不是林永昌打日本人,而是被日本人打了。报纸上不是说了吗?是日本人先炮击了北方的军舰和天津等地方,还在陆地上发起了偷袭的。”
人民军是很能打,这个他承认。能逼得老毛子割地赔款,列强里面都没几家能做到。但那也是被俄国人打到家里来了,这才不得不进行了反击。很多年来,中国都是被动挨打,何曾有过主动挑起战争的时候?
杨士琦见过林永昌,跟大光头还想谈过几次,认为对方人很好,很和善,不是那种野蛮不讲道理的人。“慰亭,你对朝鲜和日本的事情最熟悉,你说,是不是日本人先动得手?”
袁世凯在朝鲜当了十年的太上皇,主要就是跟日本作斗争,后来见到日军大举入侵朝鲜,是来真的了,他又脚底抹油,临阵脱逃了。可以说袁世凯没担当,也可以说他识时务。北洋军的舰队还可以,陆军是真不行,对上如狼似虎的日军崩溃的那叫一个快。
“或许是小鬼子先动的手,日本人玩这些把
戏不是一次两次了。”
杨士琦大笑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也有可能是林永昌先动的手,”在杨士琦惊愕的表情中,袁世凯说道:“别忘了林永昌可是带兵烧了伊尔库兹克的,就是老毛子的那个大城。”
徐世昌用手捂住嘴巴,连着打了几个哈欠,然后说道:“不管是谁先动的手,慰亭,我们不能再等了,政府已经是入不敷出,大借款的事情必须要立刻办下来!”
养兵练兵都是要花很多钱的,购买武器装备,聘请洋人教官也是一大笔开支。人民政府是在借钱打仗,靠着沙俄的赔款回了点血,这才有财力宣了日本。金陵政府不能从外面吸血,反倒是被带英吸的快要生活不能自理了,对内压榨已经到了天高三尺的地步,各地的商人和大地主都是叫苦不迭。
已经有很多人跑路去了北方人民党的地盘上,再加税,只怕是要出大乱子。要知道,很多将领本身就是大地主大商人出身,搜刮泥腿子他们没意见,但是要是对他们的家人动刀子,人家的手里可是握着枪杆子的。
财政困难,应对的方法无非两个,开源或是节流,开源是开不动了,节流怎么样?二三十万大军砍掉一半,财政状况立马就会好上许多。但是不行,不说北方的庞然大物了,南方也是到处都在扩军,人家在扩军备战,不跟上都不行,不然人家打过来之后,节省下来的钱都要被抢走。
开源和节流都不行,那就只能找英国人借钱了。英国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九出十三归只是小意思,还要附带着一大堆的政治条件。金陵政府的关税,盐税等能来钱的方面都已经落到了英国政府的手里,连长江的军事通航全都给卖了,再卖那就要完全变成英国人的附庸了,张之洞不愿意无底线地出卖国家主权,于是想要跟孙文和谈。
要是能合并成一个政府,大家也就不用养这么多军队,财政问题立刻就能缓解。借钱只是治标,张之洞的办法才是治本。孙中山也很有诚意,想要跟金陵方面达成和解。张之洞年纪大了,而孙中山还年富力强,等老张去找李鸿章了,剩下的事情还不是孙中山说了算?
经过了十个月的谈判后,广州跟金陵在军队,官员,税务,人事等个个方面都勉强达成了一致,就差最后一哆嗦就能成了。见到这种情况,就有很多人着急啊。真要是谈成了,那大家还怎么捞钱?
不光是金陵这边的人很着急,广州那边也有很多人着急。广西,云南那边穷的叮当响,种地是没地种的,只有当兵打仗才能维持的了生活。真要是裁军了,很多人只能以乞讨为生了。北洋舰队完蛋后,可是有很多人落落成了乞丐的。前车之鉴大家都看在眼里。
现在北方又打了起来,英国人也下场进行了活动,局势变得越发复杂。之前带英用的着人民党,现在沙俄伸向太平洋的爪子已经被砍掉了,带英的态度就变得越发的恶劣起来。英印政府重新组织了军队,想要杀进拉萨,将青藏高原变成附庸国,但是在那之前,他们需要先收复被喇嘛占领的领土。
两年前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刚刚被镇压下去,藏兵就从高原上冲了下来,然后跟印度的起义者合流了........
大英帝国对这件事不满已久,认为是人民党策划了一切,之前还用得着人民军,现在用不着了。等到日本政府希望英国出面调停,大英帝国立刻就跳下场,准备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好好地算一算。
在清算的同时,带英还做了另外一手准备,那就是给人民党拉个“包围网”。
在带英的计划中,金陵的国民政府将会是包围网的重要一环,让袁世凯上台就是这一环的前置条件。张之洞不肯出卖更多的主权,但是袁世凯肯啊。张之洞不敢找英国人借钱,袁世凯也肯啊。
袁世凯是好人,这可是列强一致认证的。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