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116章

作者:通吃

铃木村长表示要亲自去圣胡安营地看看,带着六十号青壮就跟着来了。他主动解释自己爽快投降的道理。

“这该死的吕宋岛天天发生无意义的杀戮,大家争来抢去就是为了抢些橡胶树,抢些椰子林。我们早就不想继续了。

不管是新中华也好,大不列颠也好,只要有人够强能提供安全保障和生活物资,我们干嘛要抵抗?还不如乖乖听话算了。”

这话说得好有道理,让周青山无言以对。

到了圣胡安营地,看看营地内统一-的制服, 再看秘密建设的土质跑道,以及刚刚降落的'信天翁运输机,铃木村长紧紧抓住桑建平的胳膊,喊道:

“好哇,阁下有飞机也不早说。你可不能只收我们一家村子,必须把周围日本人的村子全收了。

日本本土都已经要跟新中华'合并了,我们这第二日本要合并。

45章伙食好

铃木村长带队进了圣胡安营地,桑建平请他们吃了顿给足油盐的面条。

厨房是个大大的草棚,棚顶铺着棕榈叶,棚下搭了能放四口锅的土灶,-根土烟囱穿过棚顶,冒着烟气。

七八个厨娘汲了井水倒进大锅,把晒干的树叶树干塞进灶膛。

铃木瞧见厨娘用煤油打火机点的火,大赞: "这个好,这个好,防风防水,- -定要给我们村备上。”

火-点:铁锅里慢慢冒水汽。等水烧开,厨娘们从个铁皮桶里抓出大把大把的面条放进锅里,再舀了几大勺的棕榈油。

铃木带了六十几号青壮来吃饭,得开了好几个铁皮桶的面条才够他们吃。

空的铁皮桶放在土灶旁边,铃木装作不在意的走过去,捡起铁皮桶,笑嘻嘻的问道:“这个好,这个好,你们应该用不着了吧?'

桶装面条是信天翁运输机运来的,连带大桶大桶的棕榈油也是如此。这些生活物资每天都要大量消耗,占用了极其宝贵的运力,全靠周青峰砸钱才行。

用信天翁运来的物资,大到机枪,小到铁钉,都是有大用处的。哪怕是个空的铁皮桶也能改装成容器。

空桶是厨娘的福利,私下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

冷不丁被铃木拎走几个,惹的厨娘们恶狠狠瞪了他几眼。后面再有空桶就不再放土灶边,被厨娘快快藏了起来。

铃木占了便宜,丝毫不觉着羞臊。他把空桶递给身后的同村青壮,青壮们无不乐开花,暗赞自家村长眼明手快,心思灵活,时时刻刻给本家谋福利。

周青山陪铃木一伙参观圣胡安营地,先是看了简易机场,然后看看厨房。原本要带他们去看看新盖的木屋宿舍,可这伙日裔青壮到了厨房就不挪步。

"铃木阁下真聪明。

“到了厨房,怎么也要吃一顿再走。”

。..... 这里吃的是面条,我好久没吃过面条了。

“他们给的油水真多,真大方。我待会一定要吃五大碗。

铃木带来入伙的人多,年龄从十七八到二三十都有。他们在热带生活,也是黑瘦黑瘦的体型,平日缺乏油脂摄入,劳动强度又大,饭量自然大的很。

等土灶里的面汤咕嘟咕嘟冒泡,日裔青壮们愈发的躁动,肚子-一个个的咕咕叫,就连当村长的铃木都喉头吞咽,仿佛饿死鬼投胎。

周青山是大财团的阔少爷出身,但在西北打过仗,吃过苦,知道这世上穷苦人多得是。哪怕新中华建国快五十年,可内陆和边疆省份还有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情况。

到吕宋移民的日裔更穷。

铃木作为村长,穿了件多年没拆洗过的麻布衣服,袖口烂的成布条状,打补丁都没法打。他也不在乎,或者说没法在乎。

村长如此,他手下的村民更如此。

日本占了吕宋岛最适合耕作的林加延河谷,但在热带地区种地绝非易事。

这里降雨太大,极容易内涝,没有工业文明解决排灌问题,光沼泽和雨林里的蚊虫就能杀死任何贸然闯入的人类。

日本政府花了几十年,付出无数死伤才把雨林变成农田,但圣胡安营地附近还属于靠天吃饭。安置在此的日裔移民全都穷的叮当响。

面条煮熟,撒上盐和野菜就出锅。

铃木等人呼啦啦围在土灶边,端着椰子碗直接从大锅里装。厨娘们也没吃几天饱饭,但不影响她们被活生生挤开时鄙夷的骂日裔是饿鬼。

但铃木不在乎,他- -边吹一边吃的呼呼响。面条很烫,不少入喝一口热汤被烫到哇哇叫,嘴里呼呼吹起,却绝舍不得吐出来。

吃了三大碗后,铃木见周青山就在旁边看着,似乎过意不去,示意大家-一起吃。

等周青山摇摇头,笑着表示自己还不饿,他拍拍胸脯,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喊了声,“我...大大滴良民,对新中华忠心。

周青山笑了,大概明白桑建平急着杀出去扩张的原因--这岛上的人没啥信义可言,招揽难度不大。只要给足吃喝,他们就是最好的炮灰。

既然是消耗性的炮灰,新中华能招揽,别人也能招揽。得趁着英国佬还没把人全部揽走,多扒拉些人到自己这边。

否则像铃木这种零散势力就得跑到敌人那边去也是个大麻烦。

这些家伙战斗力是不强,但数量太多且熟悉环境。要他们出门远征是不行,但当个看门恶犬毫无问题。

吃饱喝足,再发-套棕绿色殖民地军服,铃木就成了桑建平手下一名连长。随后三天,他们连续出击,把附近另外两个日裔村子也给收服。

桑建平手下的战斗兵员立马从百来号爆增到两百多号。人一多就不能闲着,他马上带队出击,把附近叫洛都’的土著部落进行物理意义的‘民族融合。

战斗过程乏善可陈,简单讲就是人多欺负人少,火力强欺负火力弱。

周青山的教导队提供了战术支援,就是把轻机枪打得准些,提前干掉土著部落哨塔.上的人。

日裔青壮带队,从两个方向挺着刺刀冲进部落村子,然后便是见人就杀。战斗不到半小时,部落里的成年男丁就死光了。剩下的妇孺放弃抵抗,乖乖投降。

等半个月后,桑建平手下已经从三百多人猛增到一千五百人,兵员提升到四百多。虽然依旧是散兵游勇,但势力已然是圣胡安周边第一。

与此同时,掌管日本的周科阳可没把两个大孙子放着不管。周青峰在马尼拉出不来,周青山待在圣胡安不走,只能是爷爷出力来救孙子。

两艘水下排水只有四百多吨的特种运输潜艇'伊5"伊6'从东京出发抵达南中国的东沙群岛。

在潜艇抵达之前,曾经参加东京事变’外围战斗的刘明浩带着一支三十 人的维新党志愿队也到了东沙岛进行适应性训练。

15日当天,两艘特种潜艇先后出发,装载五+吨货物和刘明浩部队,以通气管模式潜渡抵达圣胡安外海。

两艘潜艇太小了,全长只有四十五米,宽六米。它浮出水面时,吃水不到三米,非常适合在浅滩靠岸。艇内只有两名军官,十名艇员,没有任何武备。

它有非常宽大的内部舱室,挤-挤可以运三十吨货物,或者五十名武装人员。艇上带有两条小皮划艇,专门用于登陆转运。

日本造这种小潜艇的作用就是企图在跟中国决战时对东南沿海进行袭扰,或者在外岛被封锁时进行支援。

可武田信繁败的太快,没用上这种小玩意,周科阳反而把它派上用场。

从东沙岛到圣胡安需要大概两天时间,算上卸货和休整,等于桑建平每星期就能获得一批援军和物资,且数量比信天翁空运大多了,耗费也大大降低。

圣胡安营地为了接受补给,特意在海滩边选了隐蔽且水深足够的海湾建造码头和栈桥,方便潜艇靠岸。

第一批抵达的刘明浩不但给营地送来了物资,还有南京国防部的命令,“周青山中尉,上级要 求你立刻撤离返回。不许以任何借口留下,否则我有权将你逮捕。

另外,我带来了你爷爷周科阳阁下的亲笔信。他同样要求你立刻撤离吕宋,返回东京。你的任务将由我接手。

刘明浩态度严肃的很,不给周青山丝毫讨价还价的机会。后者接过命令和亲笔信看了遍,苦笑道:“我明白了,接受上级安排。”

在信里,周科阳大致介绍了当前情况。中日间已经达成进行菲律宾战役的共识,压制了不和谐声音。

中方承诺拿下菲律宾后,岛上日裔可以获得当前日本国民待遇,且日本可以向岛上继续移民。

这也是为了分化瓦解岛上三百万日裔,最好将他们拉拢到中方这边,免得被英国佬利用。

刘明浩去见桑建平,认识铃木等入伙的墙头草,宣传中方政策。周青山则带着八十多名营地的日裔和土著骨干登上特种潜艇,准备返回。

这么做既是向铃木等墙头草展示势力,同时又调走他们的手下。调走的人将会在东沙岛接受三个月以上的训练,合格后再返回吕宋加入战斗。

在码头边亲眼看到来援的潜艇后,仿佛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桑建平黑瘦的身体内。这个中年男人见人就喊:

“这有人成功靠投胎,有人成功靠站队。老子总算时来运转,站队成功- -回。这要人有人,要枪有枪。有靠山果然就是好,就是好啊!

桑建平腰板挺直了几分,常年劳累的气喘咳嗽也轻了不少。他脸面黑亮黑亮,嗓门大了许多,整日在营地内外转悠,满心琢磨如何把过去丢失的二十年补回来。

周青山还担心自己走了,刘明浩开展工作有难度。

可刘明浩上岸后,带来的铁皮桶里是午餐肉和压缩饼干,还有带酱料的方便面。那玩意丢进锅里一煮,香飘十里,逗人馋虫。

铃木前天还觉着油盐多的面条特别好吃,不啻于人间美味,希望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永远吃不腻。

可在吃了一锅午餐肉煮方便面后,铃木感觉自己这辈子白活了,天底下怎么能有如此好吃的东西?词穷的他无法用言语来表示自己的满足。

中国太君竟然给我这种下等走狗吃肉,这是把我当人看啊。只要天天给我吃这个,我要给新中华“当忠狗,赶都赶不走的那种。

再看刘明浩带来的物资更多更好更,铃木态度愈发恭敬。他坚信刘明浩的官更大,职位更高,背景更深。过两天再问他,周青山是谁?

抱歉,不熟,不认识,不记得有过这么个人。

46章统战

菲律宾的地名好些是西班牙人取的,像什么圣玛莉亚”圣克鲁斯"圣地亚哥’,好像不带个圣字就没法出门见人。

可实际到地头一看,这些圣字辈的城镇也没沾染.上天主教圣母的光辉,论自然风光是充满热带风情,可现实生活却一个个都是穷地方。

不过叫圣尼古拉斯'的地方情况好些。

这是吕宋岛西北面的一片河谷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把火烧荒,蚊虫病害全消失,便是日本移民最早登陆吕宋的定居点。

由于建设的早,圣尼古拉斯’已经被日裔移民改叫新长崎。但在英国人的地图上,这里依旧没变,是防御新中华登陆的重要区域。

此地驻扎了两个日裔步兵旅,刚刚接受英国装备扩编而来。兵力破万,步兵、火炮、战车,非常齐全。

英国人还派了军事教官来负责训练,在‘雨燕’ 战机在夺回吕宋制空权的同时修了机场,极大强化了对当地的支援力度。

武田信繁前不久还来此地视察,要求在海岸边构建永备工事,抵抗邪恶的中国军队入侵。为此,他特地派来了长期驻守吕宋,且向天皇陛下宣誓效忠的今川大佐。

不得不说明治’的招牌还是有点用,他被挟持到吕宋后就成了岛上日裔移民的精神支柱,每天都有臣民前往他的临时皇居拜见,时而痛哭流涕。

今川大佐统帅新长崎'军政所有事务,叫嚣'忠于天皇,全城玉碎’。

城里十几万日裔天天演武,动不动就搞个动员,抓个间谍,牢握手中枪,紧绷一根弦,把士气维持在高处。

对如此有统战价值的人,新中华'一直想做做对方的思想工作。希望今川大佐顺应大势,弃暗投明,加入到革命队伍当中来。

奈何今川大佐属于岩石脑袋,始终不为所动。直到有-天,他的软肋被新中华方面拿捏住了...

事情还是要回到四月中旬,伊-5"伊-6'两艘特种运输潜艇偷偷抵达吕宋圣胡安后,水下运输的方式被证明行得通。

这也证明英军对岛屿的控制并不严密,只要有相应的接应人员,完全可以派出小股部队登陆开展根据地建设,为后期大规模登陆提前做准备。

刘明浩接替周青山的工作后,还以为自己今后只能每周接收一批补给。 但他很快发现救孙心切的周科阳为了尽快拿下吕宋岛是舍得花本钱的。

当初武田信繁为了搞'水下特攻’,造了五十多艘四五百吨的近海小潜艇。这些小玩意速度慢,生存能力差,又没装备声呐,舰队决战中压根派不上用场。

此外新中华这些年为了抵消英军水面舰艇的优势而造的潜艇数量更多,大大小小足有上百艘。

随着技术快速更新,这些原打算用于航道和港口布雷的潜艇跟水下棺材似得。面对英军快速到位的雷达电探飞机,它们越来越派不上什么用场。

当‘水下运输"这个想法被验证可行后,新中华海军倒是眼前一亮,可以废物利用嘛。

自家那些破潜艇打仗是肯定不行,但拆掉鱼雷舱和甲板炮之类的破烂,能腾出老大的运载空间。这东西白天出去肯定是送死,但半夜运人还是没问题的。

说干就干,新中华和日本联手,派出大量潜艇对菲律宾大肆渗透,每天都有十几二十艘在水下行动。它们选择敌人防备薄弱的海岸,派出陆战队登岛。

有些登岛活动属于纯破坏,上岸后袭击敌方通讯后勤之类的设施,完成任务就撤退;有些则登岛后跟当地居民套近乎,拉关系,重点是拉拢日裔。

今川大佐过去属于没缝的蛋,不管是南京军情局还是南海战区情报处,都不知道他的底细,想统战他都不知如何着手。

连日本情报部门都搞不清楚这位三十年前移民吕宋的大佐到底是什么身份。因为当年出海的档案非常混乱,就算有记录也是在吕宋那边。

直到刘明浩带队重建在吕宋的情报系统,靠询问铃木这种当地人,一个个收集消息,逐步拓展人脉,意外又理所当然的知道今川大佐老家在哪里?

四月底,-名自称今川大佐弟弟的家伙出现在新长崎‘外围,被搜捕间谍的当地日裔民兵逮住,喝问其来历。

陌生来客五十几岁,穿了件新衣裳却局促的很,面对日裔民兵的刺刀,说话结结巴巴,“我是弥生次郎,是你们今川司令官的亲弟弟。我从熊本来吕宋,想跟哥哥见一面。

"胡说,吕宋岛已经被封锁,你怎么可能从熊本来?”

当地民兵压根不信,搜查了这位陌生来客的背包,从里头找到好几张今川大佐的照片以及来往书信,都是近二三十年联系的佐证。

民兵打量眼前这土里土气如老农般的男人,不敢相信这是自家司令官的弟弟。但不信都不行,人家拿出的照片和书信是写给家人的,不可能作假。

情况逐级上报,弥生次郎被送到新长崎'的司令官邸。

今川大佐听到自己弟弟来了,同样吓- -跳- - . -很少人知道他原本姓弥生',更没几个人知道他老家是熊本,还有个弟弟。

吕宋到熊本隔着一千六七百公里的海路,往来非常不便。

虽然有书信往来,但兄弟俩三十年没见。弥生次郎官邸见到哥哥时颇为紧张,努力辨认对方相貌,试图认出哥哥三十年前的模样。

"福生丸?

"是我,哥哥。

“你还是以前的模样啊。”

“不,我已经老了,倒是哥哥显得年轻些。”

“哈哈哈...怎么会来吕宋?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