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121章

作者:通吃

庆幸的是中小型舰艇补充容易。大连、江南、广州三家大型造船厂表示年内可以为海军补充至少五艘轻巡,三十艘驱逐舰,都是大型化的最新型号。

另外从实战中看,战巡用来对付次-级敌方战舰占尽优势,但薄皮大馅’的本质让它不适合进行最激烈的战列舰对决。

海军参谋部集体讨论,希望能砍掉后续的战巡订单,改为全力制造大型快速战列舰,火力装甲航速都不能有缺陷,否则在作战中很要命。

另外我方在电子技术的优势在战斗中发挥巨大作用。

我方驱逐舰能安装雷达,在对付敌方同类战舰时占尽便宜,甚至起到”下驷对中驷"的好处,敢于挑战敌方轻巡。

海军科研院所正在调整下一代战舰的设计,力求用上更先进的电子设备。这一点需要工业部门的配合。”

听海军报告这么多,萧金浪只听到两个字要钱’。国防军费是人大批的,但目前是战争状态,政治局手里捏着-笔应急资金。

这笔资金本是用来应对大型自然灾害、突发军事行动、或对国民经济再投资。可现在国内各省各部门都盯着想要这笔钱。

军队更是理直气壮的要加军费。

可军队,特别是海军,每一艘舰艇都是吞金兽。战列舰造价随随便便上千万人民币,哪怕-条驱逐舰也要四五十万人民币。

更恼火的是武器装备的价格正在飙升。

不到两万吨,装备305亳米口径舰炮,航速不足二十节的第- -代无畏舰正被快速淘汰。

英国佬已经在建造新-代'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并在发展革命性的航母。

新战舰吨位将轻松越过两万多,朝三万吨逼近,火炮口径和倍径将更大更长,动力更大,装甲更厚,还要安装电子设备--简单讲就是造价将翻倍的上涨。

英国第一代无畏舰造价还不到百万英镑,第二代已经逼近两百万英镑。新中华'工业实力和规模都不如英国,造同样工业品价格反而更贵,也更难以承受。

在萧金浪手里的报告中,海军情报局给出了英国最新造舰计划--每年要造三艘战列舰或同等级主力舰。新中华目前差不多是三年造一艘。

“妈的,英国佬是吃金疙瘩长大的吗?怎么就这么能造舰?造一两万吨的大家伙跟造火腿肠似得简单。 ”

萧金浪看到这些,心里都在骂。“幸好,没把周青峰那小子送出去便宜英国佬,否则麻烦更大。可军费涨幅超过经济涨幅,也是个巨大的危险信号。”

海军的事无解,只能等国力上升才能破局。

近期能处理的就只有东南亚的战事。南海战区发来战报,表示只要后勤更得上,三个月内结束吕宋战斗。

英国佬拼上国运,从淡马锡到马尼拉的航线布满商船。新中华则出动上百艘远洋潜艇执行'破交'任务,袭击敌人海上运输线。

为了保护运输线,英国远东舰队派出大批驱逐舰护航,于是新中华海军的驱逐舰也有了任务,晚上开着雷达去搜索敌方编队航行的运输船队。

中英很快就“绞杀'和‘反绞杀进行短促而激烈的海上战斗,可以说互有损伤。总体来说英国运输船的损失极为惊人,月平均损失超十万吨。

开完军委会议,确认下一阶段军事斗争的任务,时间已是深夜,萧金浪还得看工业部副部长向骁发来的每日简报。

拿到机魂’的分享授权后,向骁马上找来九名新中华穿越者,连他- -起总共十人。

人员选择除了政治可靠外,对穿越者的超能力也提出要求--能尽可能配合 机魂应用的。

穿越者很多超能力其实非常鸡肋,典型的就是预见',听着很牛逼,用起来很坑人,面对复杂问题根本得不出结果。

'回溯'稍微好些,至少可以用于办案。特别是对于凶杀案,三天内的回溯能很轻松的找到凶手。有这个技能的穿越者基本都在公安部和情报机构。

向骁就找了七个有预见能力,三个有回溯能力的穿越者,其中-人兼具两种能力。配合’机魂’, 他们就是科研和工控方面最好的全自动人肉检测仪器。

‘机魂'能让穿越者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改变一些微小瑕疵,找到错误究竟发生在何处。

预见和机魂’搭配,能让穿越者在故障发生前就提出警示。'回溯和机魂'配合,则让已经发生的故障被快速追查出来。

就好像程序员面对几万几十万乃至几百上千万行代码的‘屎山,能最快速度找出问题所在,这太省事了。

十个向骁这样的穿越者就犹如十个超级质检和测试员,分赴新中华全国各大工矿和科研生产机构。

在每天向骁发给萧金浪的电报中的内容大多是解决了某某难题,改进了某某工艺,完成了某某工程的测试并让其提前投入使用。

比如在27日晚,向骁在云南航空发动机公司,现场调试几台用于加工活塞式发动机气缸的数控机床。

只是今晚发回南京的报告中,向骁没有报喜,反而报忧。

“国家投资.上千万人民币建立云航,至今已经十二年。全厂两千多干部职工,但始终没能发挥产出效益。

过去以为是‘云航'技术差,但我亲自来调研,确认管理问题更大。

国家近年分配到’云航的大学生,工资收入比不上十年前入职的食堂炒菜大师傅。一线工人的福利还比不上收发室的老头。

大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稍有挫折就受到不懂技术的管理层打压乃至排挤。

工厂里比资历不比能力,人浮于事的情况极为严重。这导致工人生产积极性极低,大学生的产出还比不上初中文化的老师傅。

管理层明面上喊‘劳动不分贵贱,但浪费国家投资,十二年不能发挥产出,却根本无人追责。

部委对企业情况根本不了解,成本控制和人事管理沦为笑谈。

工厂还存在极为严重的浪费,工人对加工材料根本不珍惜,甚至公然偷窃贵重金属私下贩卖。

工厂职工往往彼此熟悉,保卫科碍于面子,根本不会对偷窃行为予以阻止,甚至还参与其中。

管理层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反而公开举报人员信息,任由被举报者对其进行报复。

此外,工业部给'云航'拨付两台数控机床,由于工厂技术科能力薄弱,干部缺乏认识,学习能力差,导致其中一台花了三年无法完成安装调试。

另一台直接丢在库房且缺乏良好保管,内部器件因为潮湿而出现锈蚀。目前两台造价昂贵的数控机床只能做报废处理。

对如此重大国有财产损失,工厂管理层只顾推诿责任,毫无悔过意识,且私下串联串供,对抗组织调查。

甚至有干部想-把火把设备烧掉,来个死无对证。”

萧金浪看到这里,血压都上来了,一拍桌子骂了声操他妈"。他忍着怒气看到简报最后。

向骁给出综出合评估--'云航的案例不是个例,新中华发展的最大问题还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管理极为低效,思想观念非常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和退出机制。

这不仅仅在工业上,在社会各行各业乃至官僚体系内同样存在。

新中华建立快半个世纪了,早期缺乏人才,让很多才能德行低下之人占据高位。这些人成为阻碍发展的既得利益集团,想要赢得跟欧美列强的战争,就必须进行改革。

“类似的事情,我们穿越者见过,那就是苏联。一个曾经伟大的国家轰然倒塌,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新中华'并不特殊,它并不是什么完美国家,会兴盛也会衰败,不会免疫疾病和感染。

我们若是不改革,‘宋亡于元和明亡于清’的惨剧必然再次上演。但这次,列强不会再给我们复兴的机会。

11章曼谷

向骁把自己在云航调研的简报做了整理,不仅仅发给了萧金浪,还发给了新中华穿越者团队以及政治局常委。

题目是《我们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中国?》

简报提到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新中华建立时间不短了,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穿越者在原本世界所面对过的,但更加严重,更加要命。

重复建设;低水平投资;标准不一;任人唯亲;外行领导内行;先进技术无法推广;优秀人才不被重用;地方保护主义;各部门]搞小山头小圈子;政治纪律成空谈;

当年穿越者只是社会底层,面对社会乱象只能抱怨;现在大家也算成了‘人上人',是面对问题勇敢的刮骨疗伤,还是随波逐流,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接到这份简报时,作为军委副主席的赵汉东勃然大怒,认为这是穿越团队内的不安定份子在向自己这个本土出身的国家领导人表达不满。

眼下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常年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压力,新中华'穿越者很有压力和紧迫感。

大家都想改革,但不想吃亏,“不患寡而患不均"。无非是要有人先让渡自己的利益,在道义上站住脚,逼得其他同伴跟进。

在这点上,帮新中华'轻松拿下日本的周青峰可以算表率。相比功劳,他几乎没要多少利益且乖乖跑去吕宋,又将机魂’甩出来与大家分享。

向骁为此大受触动,于是带着一批工业党出来挑事, 把一堆脓疮烂疤揭开让大家闻一闻,看一看。

可对于这种揭短的行为,赵汉东认为是挑衅--国家大事轮不到这些穿越者来指指点点,特别是在他主管的军事工业领域,这种'大字报简直是在扇他的脸。

向骁举着为国为民的大旗,豁出去了要逼宫。新中华’的核心穿越者就那么一百三四十人,很容易被拉拢抱团。

对于向骁的放炮行为,身为中央联络员的王弘毅眉头紧皱。

他是穿越者和政治局的沟通者,深知那些国家领导并不是宣传的那么伟光正,更不是毫无私心,不计个人得失。

“老向啊老向,你这样搞很危险的。"王弘毅琢磨着那天回国要跟穿越者内部好好开个会。但他此刻在曼谷,一时半会回不去。

是的,曼谷,王弘毅正在此地视察。这是前年才被新中华拿下的东南亚主要城市,城内还残留不少遭受战争破坏的痕迹。

经过两年廛战,新中华五十多万陆军多路进发,打穿中南半岛各国的主要城市。泰国的拉玛五世被迫带着群臣逃跑,溜到淡马锡成立流亡政府。

王弘毅来曼谷就是为考察前线实际战况,准备作出调整。- -路行来, 他的眉头皱起就没松开过,有点明白为什么马可世不想继续跟英国打下去。

曼谷距离昆明一千两百多公里,后者是新中华南下战略的总后勤基地。昆明又并非新中华"的工业和经济重镇,大量军需物资还要从更远的省份调运。

中国西南道路条件本来就差,无论修公路铁路都困难重重。东南亚就更别提了,昆明到万象基本是穷山恶水,很多情况下只能靠空运临时救急。

可空运的运力又太小,必须修铁路。修铁路又不是- -天两天能搞定的事。

在拿下曼谷之前,新中华在中南半岛有点打不动了,此地便是兵锋的末端。再往南,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后勤很难再支持打下去。

拿下曼谷后,新中华倒是大松- -口气,获得巨大便利--正在中南半岛作战的几十万大军以及几百万移民可以依靠海路,从本土获取军需和生产生活物资。

货船从上海或广州出发,沿着越南和柬埔寨的海岸线-路抵达曼谷,运输效率比陆路高十倍百倍,费用还便宜。

天量的武器弹药和工程机械运抵西贡和曼谷,才能支撑新中华的军队和移民在当地站稳脚跟。

王弘毅在曼谷港口看到等待转运的数千台机械车辆,大多的是蒸汽动力的卡车和农业机械。这些东西看着傻大笨粗’,但当下非常实用。

中国是贫油国,目前仅有的石油产量若是催化裂化后用来烧实在太浪费,应该用于更急需的化工产业。

南京的国务院在制定工业发展规划时就定下基调,限制汽油柴油的生产,交通运输优先发展能烧煤又运量大的铁路。

欧美正在淘汰蒸汽动力的车辆,但新中华拿下中南半岛后决定继续生产。

中国和东南亚的煤炭可比石油多,开采和使用也方便,千里迢迢的从本土运汽油柴油来,不如就地开发煤炭资源。

况且蒸汽动力技术水平低,也适合当前新中华尚且不高的机械生产,更适合在泰国湄南河流域等地进行大面积农耕。

王弘毅在曼谷看了最新到的八十马力蒸汽旋耕机在犁地。

当地军管会为了收拢民心,派出农机队免费为当地农户耕地。后续也只需支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帮忙插秧和收割。

在乡间的农田旁,曼谷军管会主任陪同介绍,"拉玛五世在逃离前不断宣传我们是来抢土地的,地方上的僧侣也说我们的坏话,因此当地居民- -度对我们非常排斥。

不过在经历几次免费农耕以及医疗下乡的服务后,当地人对军管会明显亲近多了。我们也顺势招募当地人加入工程队修桥修路搞基建。比如现在走的这条路就是去年刚建的。”

军管会主任指了指脚下的路,它从曼谷港口出来,分叉延伸到周边五十公里内十几个主要城镇。

这些原本只是一条不到两米宽的乡间土路。晴天扬尘,雨天积水,现在被拓宽成五米的砂石路,可以跑蒸汽卡车。

当地的富余劳动力被招募来干活,能赚到更多的钱,生活比过去更好,自然就不闹事。

军管会打算五年内要把曼谷周边道路拓展到三百公里范围,在各地建一百座能容纳三 千到一万人口的大型城镇,把散居的农户集中起来管理。

新中华还将投资修建曼谷到万象,曼谷到清迈,曼谷到金边到西贡的窄轨铁路。只要把环东南亚铁路修好,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等把当地经济提升上来,我们再来做社会改造就简单些。特别是有些移风易俗的事会少很大阻力,比如那些讨厌的和尚。”

军管会主任说的激情澎湃,王弘毅听得连连点头。类似的场景在新中华'本土已经不新鲜,叫人觉着理所当然。

站在示范农庄的机耕道旁,原本的田园风光正被机械化耕作取代。和耕牛相比,蒸汽农机虽然比不上内燃农机,但效率依旧提高百倍。

如今中南半岛四个主要粮食产区都被拿下,国内农机订单爆满,可以确定今后十年新中华的粮食产量将节节攀升。

泰国的农民也不是天生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机在地里一走,村里的男女老少谁不出来看稀奇,谁不追着机器跑?

英国搞殖民,喜欢待在城市;新中华'搞移民,就喜欢扎根乡村。

一头壮牛一天了不起耕两亩地,老弱些的只能耕- -亩。可一台突突突冒烟的蒸汽旋耕机半天能轻松耕玩四五十亩。

耕牛劳作一天,得好吃好喝的伺候,得修牛棚看牛病,干了重活隔天得休息;机器可没这么矫情,只要勤于检修,天天都可以下地干活。

蒸汽机械烧煤不烧油,必要时烧柴都行,无非动力弱些,但总比人力畜力强。国内拼了命的挖煤挖矿,就是就为了炼更多的钢铁,造更多的机械。

现在为了让农机队先来耕自己的地,各家村子已经愿意付费。花点小钱就能办大事,谁不乐意呢?

军管会主任继续道: "现在对于当地农民的农机需求,我们会加些条件,比如必须加入农社,必须组建民兵,必须服从军管会的命令。”

王弘毅马上问道:“当地人愿意吗?有没有抵触?”

”有。”主任很老实的承认,“不过我们给的好处多。比如给军管会修三个月的路,工资收入抵得上种一年地。

搞得当地人都不知该说中国老爷慷慨,还是骂老泰王贪婪。

给中国老爷干活包吃包住,每周休息一天,有病治病,节假日还发点糖果布匹啥的,孩子也优先入学。

不是我瞧不起原本泰王的那套管理,他们是真的烂。除了会派人下乡收粮催劳役,还会干嘛?

有个别不服的,我们也会先讲讲道理,有什么疑虑尽可能解决。对于极端顽固的,比如一些僧侣,坚决镇压。

王弘毅稍稍放心。

这年头东南亚民族主义尚未兴起,宗教力量也远不足以对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拉玛五世溜去一千四百 多公里外的淡马锡,其在泰国的影响力正快速清零。

参观了农田,王弘毅又去看看村里的供销社和卫生所。跟国内-样的,都是卖些普通的针头线脑之类,处理简单的头疼脑热。

卫生所里有辆胶轮大车,若有重病号或孕产妇,便由人力拉着去上- -级的医院处理。卫生所里配了一个医师,是从国内来的实习生,也就二十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