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戴夫少校是情报处的,我猜他来淡马锡其实是来强化反谍工作。他很快会意识到淡马锡的无线电通讯骤然增多,这是可以用设备测向的。
为了对付测向设备,唯-的办法就是快速发报,移动发报。这需要能小型的自动发报机。就是将报文事先准备在打孔纸带上,用发条带动电键自动激发。”
格蕾丝秒懂自动发报的原理,把这事应承下来。她仔仔细细的将装有五万英镑的箱子收好,骄傲的表示:
“维克多,你抢劫的能力让我非常满意。这算是你为了娶我而送的彩礼。我绝不会还给你的。”
再看倒在地上的哈吉。
“你打算怎么处理这家伙?
“这家伙知道很多秘密,我要带他离开,找个地方好好审问一番。”
“他的家人呢?”
"还在三楼,被我捆住了。等中午警卫去送午饭,应该会发现的。
“你胆子真大,明明自己被通缉,还敢朝监狱跑,并且要劫走被保护的重要目标。我敢打赌,等你-走,我母亲又要花几天时间记录自己爆发的灵感。”
话音刚落,房门被推开。
莉诺从外面探进半颗脑袋,笑笑的说道:“维克多,戴夫少校走了。我保证他什么也没问出来。真难以想象,我居然也会在外人面前演戏。
对了,琳达和蜜雪儿还在等你。她们躺在床上,身体有些不舒服,希望你帮忙照顾一下。”
格蕾丝沉着脸,傲娇的表示:“她们的病是不是欲求不满,内心空虚,看到男人就撩起裙角脱下衣服,需要让这小子粗暴对待一番才 能缓解的那种?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倒不介意让这小子客串一把医生。只是希望妈妈你别得这种病,至少别在我面前得。”
莉诺既尴尬又生气,横眉立目。
28章少校的调查
走出特别刑事监狱的大门,戴夫少校从兜里掏出一支烟,习惯性的在烟盒上顿-顿,以这个动作来舒缓精神,整理思绪。
陪同的勤务兵讨好的掏出打火机,吧嗒点燃火焰,却发现自家长官视而不见,捏着烟卷陷入沉思。
戴夫少校回过头,身背步枪的监狱看守关上哐当响的大铁门,用高墙和铁丝网将监狱的天地和外界隔离开。
“长官,有什么收获吗?“勤务兵兼司机问道。
戴夫摇摇脑袋,放弃抽烟的打算。他忽而看看勤务兵手里的打火机,问道:“这打火机是哪来的?看着挺漂亮。
普通煤油打火机往往用颜色暗沉的金属外壳,仿佛全世界都一个造型一一个款式。
可自打圣光开始把收音机的外壳弄得七彩斑斓并溢价销售,商人们仿佛开窍似的发现稍作改变就能多赚钱,于是纷纷琢磨给自己的产品增加点新颖创意,做到差异化经营。
这股风潮是从日本东京兴起,很快在东亚-带传播。淡马锡是海运物流中心,有意思的商品会很快在此盛行,也顺带影响了当地商人的头脑。
打火机是几乎人手一支的小玩意。但勤务兵用的打火机就涂了红漆,用金粉画了朵梅花。
这么点小小改变就决定它不再是普通打火机,售价蹭蹭翻-倍。但顾客偏就喜欢,乐意为之掏钱。
如今花卉动物的图案已经很普遍,搔首弄姿的裸女正成为主流。
“从码头那些兜售香烟的华人小孩那里买的。他们习惯带着木头货箱,打开后用根绳吊在脖子上沿街售卖。我看这打火机挺不错,就买了。"
隐隐约约的,戴夫少校意识到些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他倒是知道勤务兵描述的华人小贩,闲聊般问道:“他们还买什么?”
“香烟、瓜子、手纸、电池、报纸、干果,基本上什么都买。不同小贩的货还不一样,若是要的东西某个小贩没有,他还会喊有货的同伴来做成交易。”
听起来没什么异常,但戴夫少校的职业习惯就是见到什么都要问问,往往真相和线索就在某个细节当中。
等等....
戴夫少校意识到那里不对劲--近两年因为新中华"的大举南下,导致东南亚各地爆发不少排华行动。
马来亚和印尼各地的土王最简单粗暴,一旦发现有怀疑对象就杀人了事。这办法确实有效,对东南亚的华人来说犹如灭顶之灾,大批华人或死或逃。
跟在大陆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不同,来南洋谋生的华人很难获得土地,他们大多经商。因为华人的死伤和逃亡,如今马来亚各地的商业和物流几乎陷于停滞。
这要命关头,淡马锡的华人不是一蹶不振, 小贩反而活跃了,还开发了新产品赚钱?不合常理啊!
戴夫少校跟周青峰说话半真半假。他确实有个叔叔帮忙才跳出马尼拉的泥坑,来淡马锡却不是筹钱赎罪,而是戴罪立功,主要工作还真就是反谍。
但由于穆萨法-世卓有成效的排华行动,如今在淡马锡以及柔佛州的新中华情报网遭遇毁灭性打击。
远东司令部甚至认为所有敌对间谍都已经被处决。可在新山王宫无意间撞见维克多’,少校就觉着这小子的出现肯定有问题。
宪兵队闹鬼'的破事已经传遍远东司令部,情报处早就知道有- -伙不安定的叛国份子在淡马锡活动。
至于'维克多’拿出的那颗戒指更是得到泰国王的确认,就是来王宫赴宴被'马蜂蛰时丢失的--至于马蜂为什么能蛰出巴掌印,大家也就不追问。
总之,‘维克多”这小子在马尼拉时就有传闻认为他是间谍,现在更是有重大嫌疑。
戴夫少校没立马逮住这小子,本意是琢磨着放长线钓大鱼,看能不能牵扯出更大的目标。
奈何这条大鱼滑溜的很,当晚就偷了苏丹的座车开溜。虽然穆萨法-世没想要报案, 但还是请英国人重新刻制印章。
王宫里的消息漏的跟筛子似的,加之哈吉总管向英国人寻求庇护,戴夫少校很自然知道丢车丢印章的事。
随后他注意到另一-件事,被英国人控制的淡马锡海关在近期收到数百份货物进出口批文,以及两三千人持护照乘船逃离。
在完全军管的淡马锡,这等货物和人员流动显得极不寻常。戴夫少校亲自检验过那些批文和护照后可以确认,这都是些假证件真印章。
也就是说被盗的苏丹印章很快被使用上了。
只可惜,港口的印度官僚为了私利没能立刻上报此事。外加英国洋行为了赚钱,在违禁物资的销售交货后才假惺惺的通知情报处。
等戴夫少校急匆匆赶来调查,发现为时已晚。逃走两三千人不是什么大事,但洋行出售了五六百支步枪以及数万发弹药才是要命的。
按照公文,这些武器都是柔佛苏丹的卫队采购的,可苏丹卫队矢口否认自己买过这批武器。不用想,这批武器肯定流入了"不法分子'手里。
虽然没有证据,但戴夫少校已经肯定,不法分子就是当地华人,维克多跟当地华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刻最果决的行动就是立马逮捕那小子。
可自打在王宫见面,少校就再没见过维克多’。不管他如何布置,如何调查,如何搜捕,死活找不到那小子的踪影,甚至连华人的异动都越来越难查到。
当看到勤务兵手里那支漂亮的打火机,少校终于有所明悟,“淡马锡的华人势力变强了,且恢复和增长的特别快。”
可知道又如何?
戴夫少校离开特别刑事监狱,可他返回情报处的办公楼就听到个消息-- -被安置在监狱的前柔佛王宫总管哈吉被人掳掠。
少校得知后发出惊叫,“我刚刚从那所该死的监狱回来!
情报处为此出动了四五名军官,急匆匆赶往监狱北区的软禁楼房。在三楼的套间里,少校见到了被解救的哈吉家人,以及第一个发现哈吉失踪的警卫。
哈吉带了三个妻子,六个孩子,以及五个仆人挤在有五个房间的套间内。其中一名妻子表示大概是凌晨四点左右,掳掠者闯入哈吉所在的房间并控制了屋内所有人。
“掳掠者长什么样?”
“不知道,当时天还没亮,我听到有人站在床边喊了声哈吉,苏丹殿下让我带你回去。我被吓的想大喊,可不等开口就被人打晕过去。
等我再次醒来,天已经亮了,可我被人捆住,直到警卫在中午意识到不对,对敲无果后进来查看出了什么情况。”
哈吉家人和仆人的说法大同小异,没谁看到掳掠者就被打晕,醒来也是一头雾水。情报处军官反复搜查,发现哈吉的财产全部丢失,人也不见了。
但监狱警卫发誓没看到有人进出,最后推论掳掠者带着哈吉从窗口翻墙逃离。至于其身份和动机则很明显,这是穆萨法一世派人来抓捕叛徒'。
“翻墙?带着一百多公斤的胖子翻墙?还是翻越有通电铁丝网防护的监狱围墙?且是在有探照灯和持枪守卫盯着的情况下。
另外,掳掠者为什么要说那句‘废话',还偏偏给躺在旁边的哈吉妻子听见。他有那么高明的手段,却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这会不会是某种误导?”
当同僚表示这案件很简单时,戴夫少校却力排众议要求先对监狱所在的整栋楼进行检查,搞清楚掳掠者如何进来又如何带哈吉逃离。
“我怀疑掳掠者或许压根没离开,正带着哈吉藏在监狱的某个角落。”
当作出这个判断,少校心头忽而一-咯噔,他迅速带人敲开了住在同楼第四层莉诺母女的房门。
"德里克夫人,楼下发生了-起掳掠案,我需要搜查您的住所。”戴夫少校不顾莉诺母女的反对,带人强行闯进来进行搜查。
可惜,套间环境并不复杂,完全没法藏人。几分钟就能确定屋内并没多个人,反而少了个人。
“夫人,您女儿格蕾丝呢?”
“她在你离开没多久又出去了。我现在管不了那孩子,她为了筹措百万英镑正在四处碰运气。可我想不出十二岁的女孩子能碰到什么运气。
戴夫少校马上问监狱警卫,“格蕾丝离开时几个人?”
“-个人。”
“肯定?”
“就一个小姑娘,难道还能看错?
“她应该有辆车,对不对?”
“是啊,人家好歹是总督之女,更不是囚犯,有资格享用一辆配车。”
“你们检查那辆车了吗?”
“当然。”
"确定?”
“反正从格蕾丝走出房间到她坐进轿车内,并无异常。”
“你们检查行李箱和车底了吗?
“少校,你该不会认为车底能藏一个人,或者行李箱能塞进- -个大胖子吧?
“所以你们没检查。”
“我说了,那两个地方不可能藏人。哈吉很可能是在天亮前就被掳掠者翻墙弄走了。或许你应该去调查一下监狱的围墙。 "
不管少校如何询问,反正监狱守卫死活不承认失踪的哈吉有任何从自己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被运走的可能。
绝对没这种可能!
29章锄奸
哈吉失踪,情报处查了半天连个毛线都没查出来。最后只能逼得特别刑事监狱的监狱长承认对北区人员的监管确实有漏洞,以后会按照南区重刑犯的要求予以加强。
至于哈吉本身,他不过是穆萨法一世手下的狗,也许是一条比较重要的狗,但也不至于让远东司令部为他大动干戈。
况且真要是穆萨法一世把这条狗拖回去,英国人也毫无办法,只能捏鼻子认了。毕竟哈吉这人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用处。
.... .戴夫少校不这样认为。
在当晚情报处的会议上,他拿出一份由哈吉提供的华人内奸名单,表示这人名义上是王宫总管,实则柔佛情报总管,价值还是很大的。
名单是哈吉在寻求庇护时提交的,算是一块投名状,也是一块敲门砖。他脑子里所知的秘密肯定不止这些,只会像挤牙膏似的慢慢交代。
可不等哈吉交代完,这人没了。
情报处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转而确认名单上的人员是否还在。戴夫少校更是当晚亲自出马,先去找名单上排名第一-的华人内鬼。
林阿忠,淡马锡港口的一名引水员。
此人工作是引领船只进出港口,确保航行安全。由于他熟悉港口水域,受英国人保护。马来人屡次排华,他都不受影响。
也正因此,林阿忠熟悉港口的一切事务,包括华人的走私业务。这样-一个 人居然成了投靠马来人的内鬼,对华人的生存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戴夫少校开车先到港口,询问港务局的印度官僚,得知林阿忠白天还在上班,天黑后没有船只进港,他自然是回家去了。
“他家住那里?”
“这就不知道了。我们并不管这些华人职员的生活。"印度官僚摇摇头,表示并不清楚手下引水员具体住址,一旦下班就没法联系。
“他在港务局有朋友吗?我需要马上找到这个人。”
印度官僚喊了几声,招来个港口的马来工头。工头倒是知道林阿忠住处,但不太愿意带人去,理由是华人住的地方,马来人觉着脏。
戴夫少校明白这是要钱,没对马来工头说啥,而是盯着印度官僚。于是咖喱佬亳不客气的扇了马来工头一耳光,用印地语将其臭骂- -顿, 马上成行。
淡马锡港有千把号华人职员,基本从事有点技术含量的岗位。他们在港口附近有个很小的聚居区,林阿忠的家就在其中。
这个小聚居区确实很臭,路面泥泞,污水横流。既没水又没电,一切生活物资都要靠外界提供。
戴夫少校捏着鼻子,握着手电走进聚居区的破墙烂屋之间。马来工头也抓着手电,走在前头,停在一栋结构稍好些的屋子前一- 别家是木屋,唯独这家是砖石结构。
工头敲门,喊了几声。
屋内出来个年轻女人,见着工头便低声问候,不敢得罪的模样。戴夫少校不懂马来语,听工头转述,林阿忠还没回家,大概是在外应酬。
戴夫少校问道:“没回来?他平常也如此吗?”
“偶尔有朋友会喊他去看戏或者喝花酒。若是看戏,十点必回;若是喝花酒,只怕就是明天才回。”
这回答让戴夫少校皱起眉头却没办法。这年头又没手机,逮人找人要靠秘密蹲守。若是目标刻意躲避或被人掳掠,线索就会自然中断。
戴夫少校只能指定马来工头,“明天你带林阿忠到宪兵队去,我在那里等你们。记住,必须找到他。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