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可发生哈吉被掳,华人内线成批失踪和死亡后,情报处所有人变得非常忙碌,语速加快,走路起风。熟人见面不再寒暄,改为彼此让路,好尽快完成各自任务。
戴夫找了自己长官肯特中校的办公桌,在门口敲了敲门。对方从办公桌两尺高的文件堆中抬起头,全是审讯记录和调查卷宗。
看到瞎了一只眼的戴夫出现,肯特中校也不问他为什么提前出院,指了指桌前的位置,问道:“我现在很忙,希望你不是来申请伤残离职的。”
“当然不,我不能让那些破坏分子白白射瞎我一只眼睛。”戴夫少校摘帽坐下,恨恨的说道:“我需要工作,需要复仇。”
肯特中校深表欣慰,双手交叉撑在桌上,问道: "很好,戴夫,我喜欢这股劲头。你有什么想法吗?
“维克多,'菲律宾航空董事长,马尼拉贪腐案的嫌疑人,一个十五岁的小子,就在淡马锡。把他抓来应该能破解很多谜题。”
“听说你曾经是‘菲航:的股东?”
“我是以情报人员的直觉,试图混进其中进行调查。
“好吧,我接受这个理由。你打算怎么抓着小子。
“盯着德里克夫人及其女儿格蕾丝。维克多跟这对母女关系很深。”
“我们已经派人盯着了,确切说自打哈吉被掳,她们母女就没出过门。”
“那就追查无线电,我打赌淡马锡最近没被登记的无线电信号一定特别多。
“你还真说对了,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过去没被注意到的无线电信号。数量多的令人震惊。你猜离我们最近的一一个信号源在那里?”
肯特中校露出凝重而愠怒的神情,手指在自己办公桌上敲了敲。戴夫少校开始还没明白意思,过了会才讶然问道: "在我们情报处?”
“确切说,就在我办公室。
"这怎么可能?有人在充当内线?
戴夫少校想过对手奸猾狡诈,诡计多端,肯定是用了什么普通人难以破解的手法窃取了英军的内部信息。但内鬼直接安插在情报处也太离谱了吧!
“不是有人,是台伪装成花瓶的窃听器。我前不久陪我夫人逛街时看中一一个漂亮的中式大花瓶,花了六先令买下。
那个花瓶高一米,内径最大处三十厘米,里头就装了-台窃听器。我下令调查非法信号源,结果无线电侦测第-个就查到我这里。”
肯特中校说这话时满脸涨红,无比恼怒," 当时迪亚斯.上将就在场,所有人都盯着我看。当测向确定信号从花瓶中传出,我简直无地自容。
好家伙,查来查去能查到自己头上?
戴夫少校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有人将窃听器放到了您的办公室?这得流失多少秘密啊?”
看中校神情不善,戴夫连忙改口:“干这事的人太卑鄙了。然后呢.... 抓到放置窃听器的人了吗?”
“很可惜,没有。我是从一家印度商行购买的花瓶,对方表示自己没道理更没胆量窃听情报处。
我已经查了三天,完全不知道那台窃听器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被装进花瓶的。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天内,我们在司令部各单位找到四十几个窃听器,且不知道还有多少?
安放窃听器的人非常狡诈,普通窃听器需要接电源,这种最好找。还有的窃听器干脆用电池,虽然维持时间短,但也能工作几天。
更有的窃听器安装后不马上工作,它内部有计时器,我们现在找到计时三天后开始工作的,也有七天后工作的。
不工作就不会发射无线电波,等我们放松警惕它就启动,实在叫人防不胜防。
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恶的。
最可恶的直接把窃听线路接到我们的电话线上,还不只-处。我亲自带人从情报处的电话线朝外查,- -路查到电话局,发现三个接口。
再从电话局查到电报局,又从电报局查到司令部十几个下属机构,发现二十几个接口。所有接口都链接到附近的某栋房子里。
等宪兵队派人冲进去查,对手已经通过窃听通讯察觉我们的行动。房子里早没人了,被收拾的干干净净。
就当我以为对手会收敛些,昨晚我就接到一个新汇报,说对手不再搞固定的有线窃听,改为搞机动式。
就是半夜里来一两个人窜到电线杆下,直接将一部电话接入线路,能听多少算多少。你说这可气不可气?太可气了!
三天了,我只明白一件事,不是我们情报处在监控淡马锡,是新中华在淡马锡的情报人员在监控我们。
信息太多,戴夫少校- -时没能完全接受,以至于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后,他才弱弱问道:“长官, 对方如此大规模的窃听,我们就没能抓到对方几个情报员?“
肯特中校摇摇头,“只抓到些不入流的小角色,甚至是拿了点钱故意来误导我们调查方向的笨蛋土著。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将几名华人头领叫来,逼他们立刻停止不友好的窃听行动,否则我们将进行报复。
“对, 确实应该好好报复。"戴夫少校气闷半天,听到这句总算振作,“不管华人也好,马来人也好,必须严格管束。没必要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就用武力教会他们听话。
“很好!戴夫,我就知道自己不会看错人。这个任务就由你来做吧。" 肯特中校-拍桌子, 钦点。
啥? !
戴夫少校还没明白过来,反问-句:“什么任务?”
“镇压那些华人破坏分子啊。”肯特中校语气缓和些,“宪兵队的艾伦队长上个月屁股中了六枪,到现在还没恢复。
我们正需要一-个强有力且忠诚的人士去领导宪兵队。戴夫,你昨晚的勇敢无畏证明了自己。我认为你非常合适。”
中校从办公桌后起身,走到酒柜前拿出一瓶白兰地和两个杯子,笑嘻嘻的给戴夫少校亲自倒上一-杯,还轻轻碰了-下。
“在你来之前,我就头疼谁来领导陷入瘫痪的宪兵队。这人不但需要能力出众且富有热情,还能勇敢无畏。看到你,我就知道自己不用再烦恼了。”
戴夫少校傻了,呆板的跟长官碰了杯,愣愣的反问道:“我去当宪兵队长?不?不不,这不行。
我来淡马锡才两个多月,根本不适合干这么重要的工作。情报处肯定有比我更资深,更强力,更合适的人选。我不能抢这份职位。
情报处还不用直接面对太多生死,宪兵队可是冲在第一线。戴夫少校心想:“我三天前不过是去保护内线就遭遇枪击丢了一只眼睛。
真要成为新中华’谍报机构的眼中钉,肉中刺,对方只怕会给我弄点炸弹之类的刺激玩意。’
再说一次,新中华不是南非布尔人那种软柿子。惹恼了它真的会翻脸。戴夫自认对大不列颠还有些忠心,但不是这样被推到前台当靶子打啊。
肯特中校看戴夫眼神游移不定,随即压了一句:“少校,这不是我的请求,这是命令。我要求你肩负自己的责任,坚守效忠女王陛下的誓言。”
...这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就没好果子吃。戴夫少校立刻起立,两腿一并,敬礼后大喊一声'yes sir'。
“很好,就是要有这股干劲。”肯特中校仿佛找到一只难得的替罪羊,欣喜的说道:“戴夫,大胆去做,我支持你。你现在就可以去上任,委任状随后就到。”
戴夫少校心想:“早知有这么大的坑在等着,我宁愿在医院多待几天才好。“可他无奈,只能再次敬礼后表示接受任命。
但此刻在淡马锡的华人群体确实感受到英国佬火冒三丈的压力。主要是周青峰窃听搞的太过分,特别是针对远东司令部的窃听更是堪称胆大妄为。
别人干这种事从想法到策划再到实施,肯定要花两三年来完成,力求切尽善尽美,不被对手发现。
周青峰只花两三天,简单粗暴,搞得英国佬脸面丢尽,抓狂般跳脚- -换别的对手,这会只怕集中营就用上了。
迫于压力,愿意配合周青峰的华人在迅速减少。包括陈管家在内的领导者也颇有微词,因为这暴露了很多华人潜在实力,很多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不过一次性清理了 五十多名内鬼,这等于消除了华人内部最大的祸乱因素,也让还坚持反抗的华人松口气,不至于每天陷于疑神疑鬼的状态,顺带大大震慑内部的墙头草。
周青峰对窃听网的暴露毫不在意,他认为斗争就是兑子。损失-些无线电器材换取大量军事情报, 这交换非常划算。
至于后续...一个是准备武装反抗,一个是人口迁移。两者都刻不容缓。
32章大功劳
6月28日,戴夫少校接替屁股挨了六枪的艾伦队长,代理指挥淡马锡宪兵队,就任队长- -职。
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戴夫少校不打算把自己送去见上帝。但戴罪立功的他也是要作出一点成绩,好向远东司令部各级长官交代的。
这个‘成绩'的尺度把握就很重要了。
'轻伤不下火线的少校阁下想了一晚上,搞全城大索肯定是不行的。他上任后召开头一-次宪兵队会议,重点强调三件事。
第一件,以强制性手段建立户籍制度;第二件,对淡马锡城内实施军事戒严,没户籍的人抓进监狱。第三件,重奖举报者。
三件事相辅相成,彼此配合。
淡马锡的户籍- -向很糟糕,不同种族的人口彼此杂居通婚。原本的土王苏丹压根没有治理国家的概念,连治下有多少人都不清楚。
英国人来了也只管理港口和军事基地,不对当地人做直接统治,自然不会编制户籍。可现在战争期间要加强城市管理,户籍又是很重要的管理手段。
戴夫少校规定,淡马锡所有当地人外出必须随时携带自己的户籍证件以便军警检查。没有的人必须在一周内尽快办理,否则连上街的权力都没有。
这一招算中规中矩,属于-时半会没法见成效但对长治久安有重要影响的举措。谁也挑不出毛病,也谈不上什么阻力,自然不会反对。
戒严自然是把军警派上街去,控制人流和物流,必须严查证件。掌握这两点,城市就乱不起来。
至于鼓励举报么,戴夫少校并不抱太大希望。毕竟五十几名华人内鬼才刚刚被铲除,现在还敢跟英国人或马来人合作的华人只怕是少之又少。
戴夫少校认为办好这三件事,特别是第一第二两件 事虽然费时费力,但肯定能在一两个月后发挥作用。 届时新中华在淡马锡的势力要么曝光,要么自动退走。
但没想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话古今中外都不过时。户籍和戒严都还在筹备当中,就有人跑到宪兵队要举报- -间生产 电子设备的作坊。
举报者五十几岁,华人,面目苍老,身材佝偻。他走进宪兵队表示要见新任队长戴夫少校,不给见就不走。
少校在办公室里得知后大喜过望。
作为英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挑动土著斗土著,分化瓦解起是非,不如此怎么能依靠少数英国官僚管理庞大的殖民地?
来举报的老头能说点英语,见到少校后结结巴巴的先问一句:“阁下,如果我带你们去捣毁一-座无线电作坊,你们保护我和家人的安全吗?”
“当然可以。"少校拍胸脯的保证,他不怕举报者提条件,反而怕对方的条件太低,“只要你的举报属实,我会派士兵将你的家人送入军营,并给你丰厚的报酬。”
举报老头却摇摇脑袋,“我不需要什么报酬,也不可能长期住军营。我举报后将无法在淡马锡生存,希望阁下能允许我和我的家人尽快离开。”
自从前次周青峰偷了柔佛苏丹的座车,顺走了印章导致一-两千名华 人逃离淡马锡,远东司令部就收紧了岛上人员流动的许可。
淡马锡的华人既是不稳定因素,却也是某种人质,要让新中华方面掂量几下,顾及一二。
戴夫少校恍然大悟,他觉着之所以有人来举报,应该是编制户籍和实施军管戒严导致淡马锡的华人陷入绝境。他们为了活命不得不出卖彼此,换取逃生之路。
这么一想,少校阁下觉着自己真是大聪明!
“当然可以,我能签发许可,让你和你的家人前往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在这一刻,戴夫少校是真心实意的,只要能出政绩,啥都好说,“哪怕你想去英国,我都可以帮忙。”
“谢谢,不过我和家人去英国只怕无法生存,能去印度就好。”举报老头婉拒了这份好意。
少校心想:“果然是土著,压根不知道前往英国的好处。那可是人类文明之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过你们愿意去印度就去吧,我反而省事。”
举报老头不放心,希望戴夫少校以宪兵队队长的身份,立下书面协议。为了‘千金市马骨’,少校毫不犹豫的答应--反正解释权在他手里,不怕。
手拿协议,举报老头眉开眼笑,总算说出点干货,"在温莎大道有一家兰花公馆, 那是上个月一名叫维克多的英国人租下的。
那家公馆上下两层,有前庭后院,里头有二三十名负责生产无线电设备的年轻人。他们在街口还有专人放哨,公馆内更是有四五名枪手执勤。
另外宪兵队中有维克多’的内线,阁下抓人一定要动作快。只要够快一定大有收获, 否则人就跑了。”
听到维克多这个名字,戴夫少校便心跳嘭嘭,知道自己这是撞大运了。能说出这个名字的举报者肯定不是在骗人,一定是了解内情。
强行按捺兴奋之情,戴夫少校又惊讶反问:“维克多在宪兵队有内线?是谁?”
举报老头却答不知道”,“我在兰花公馆看门,见过那名叫维克多的小子。听他跟同党闲聊,说宪兵队有他的内线。”
戴夫少校顿时坐不住,他深知维克多‘手里有很多无线电设备,通讯非常便利。若真有内线,说不定这举报老头刚刚走进宪兵队大门,报信的讯息就已经发出去了。
来不及做太多布置,少校立马带了上百名宪兵乘坐卡车直扑温莎大道一百零一号的兰花公馆’。
十几分钟后,领头的宪兵如狼似虎的端枪破开公馆虚掩的大门,嗷嗷叫的冲进已经遍地狼藉的公馆内。
一楼是厨房和仆人间,后院是宿舍。二楼是四间工坊生产间。
戴夫少校带大部队抵达,看到生产间被仓促丢弃的大量电子零部件和半成品,既高兴又懊悔还后怕。
高兴的是本次行动成果斐然。这间无线电工坊设施齐全,分工明确,库存充足,生产能力非常惊人。
楼下的厨房里还炖了几只鸡,楼上生产间的烙铁还是热的。后院宿舍更是散落大量生活用品,-看就是人员逃跑时留下的。
懊恼的是宪兵队还是迟来一步,没能抓到人。
后怕的是宪兵队果然是有内鬼,否则少校行动如此迅速,怎么可能还是慢了几步。通过问询公馆周围的居民,就在搭载宪兵抵达的前几分钟,公馆是有人的。
“可惜,太可惜了,就差一点点。说不定能逮住维克多那小子。”
戴夫少校击掌惋惜,随后放声大笑,亲自乘车返回司令部情报处,向长官肯特中校报告自己'出师大捷。
“"你鼓励举报的策略奏效,成功捣毁一个生产无线电设备的窝点?”肯特中校觉着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戴夫,你上任还不到两天,这也太快了吧。”
“长官,应该是我运气好,上任第二天就有人前来举报,我果断带队进行抓捕,收获极大。目前现场初步清点,找到的电台成品半成品就超过十台,其他元器件数百。”
听戴夫少校如此肯定,肯特中校欣喜的站起来与之握手握,"祝贺你, 少校。如果情况属实,这是我们远东司令部情报处近年来最大的收获。”
目前英国佬在远东情况不佳,非常需要点振奋人心的新闻。
面对如此亮眼成绩,中校坐不住了。他不能放弃身为长官的职责,果断表示要肩负现场指挥的重担,实地考察部署,处置突发状况,干预危机于萌芽状态。
两名校官乘车抵达兰花公馆’,现场收获果然令肯特中校大为震惊。
除了价值不菲的无线电设备和器件,宪兵队还搜到了大量‘破坏分子的文件,包括培训电子技工的教材以及布置窃听器的计划。
”可惜啊,如此大的工坊,如此多的查抄物品,居然没能在现场抓到任意一名破坏分子, 连看门的都逃走了。
戴夫少校,本次行动草率了。你应该先做通报,由情报处做周密部署后再行动,想必收获会更大。
戴夫心说: "我这收到举报马上带队出门都慢了一步。若等我上报让中校你来指挥部署,破坏分子只怕都已经按好新家了。”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