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175章

作者:通吃

“该死的,我就知道那些加拿大人不是什么可靠的盟友,总是在背地里捅美利坚几刀。

“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真正想要这些生产线的是加拿大背后站着的英国。

英国希望借加拿大向中国出口采矿、冶炼、石化等等诸多成套设备,同时想要电子管。但我们不懂为什么是英国?”

大秘不懂,韦伯却秒懂一-- 英国佬受不了寄生在自己身上的印度穿越者,且受不了无底洞般的东南亚战争。

必须把英国佬的图谋给搅黄了,绝不能让中英在暗中靠拢。

“这事通知印度人了吗?

“当然没有,为什么要通知印度人?这消息在外交圈流传不广,加拿大人矢口否认,只说会选择采购中国允许出口的民用电子管。”

“算了,我来想办法证实这个消息。”

挥退大秘,韦伯坐下沉思。

目前新中华'大势已成,且处处布子,已经极大压缩了美利坚的生存空间。美利坚目前无暇西顾,唯一能站出来恢复印太地区平衡的就只有印度的咖喱佬了。

咖喱佬又贪又菜还特别自信,稍加鼓励就能让他们火中取栗。

思来想去,韦伯给美国华盛顿发电报,阐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想法。三天后,在淡马锡指挥英国远东司令部的迪亚斯上将收到一份转发电报。

“美国愿意支持英国在东南亚所有的合理诉求,并愿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如能在近期获取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美国愿意购买由印度斯坦银行发行的五亿英镑战争债券。”

印度裔的上将阁下扫视一遍报文,再看自己办公桌上摆着的战报,暗暗叹了声,“马来亚战役已经打响了。我们付出那么多,目的很简单--印度要么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

42章裸奔的舰队

7月5日,淡马锡远东司令部的参谋长约瑟少将乘机巡视了马来亚半岛的拉廊一带。

这里是半岛最狭窄处,驻扎了三万英印军队,以及两万土著伪军。大名鼎鼎的克拉地峡就在拉廊附近。

巡视当天,天气晴朗,视野良好。仅凭肉眼就能从千米高空清晰俯瞰地面的战线和道路。

约瑟少将靠着飞机舷窗,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己方军队部署,同时询问陪同视察的前线军官。

“你们现在有什么问题吗?”

“长官,我们的问题在于距离淡马锡超过一千公里,后勤离我们太远了。

“没办法,这该死的半岛太长了。可司令部有安排工兵给你们就近修港口。”

说起港口,前线军官就在轰鸣的机舱内大声抱怨,”是的,我们有个拉廊港,但那个破港太小,从港口到战线还有足足两百公里。

雨林中的两百公里运输线简直是个可怕的噩梦。

这地方到处是树木、泥浆、暴雨、疾病。昨天才修好的道路,隔天就会变成池塘。有近半物资在运输途中就消失,不是被当地人盗窃,就是被敌人的游击队破坏。

为了保障物资不丢失,我们先是把土著军队派去维护道路。可那些土著士兵明目张胆的吞没军需。

于是我们不得不将印度士兵送去监管土著军队。于是他们联手-起偷, - 起贩卖。前线的军队车辆得不到汽油,得跑去土著村庄的黑市花钱再把我们的物资花钱买回来。

账面上看,前线有五六万军队坚守。可实际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士兵在为自己的吃喝忙碌,根本无法作战。

这种缺乏弹药和补给的荒诞战斗完全是谋杀。唯一能挽救战局的就是大踏步 后撤,缩短运输线,提升士气。

长官,我不是在开玩笑,很多英国士兵已经对这场战争感到绝望。他们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从舒适的英国城镇跑到遥远而危险的远东雨林来战斗?

当地人憎恨我们,土著军队抢劫我们,北面敌人嘲笑我们。我们到底保护了谁?守护了什么?

如果对面的中国军队恢复大规模进攻,我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拉廊会是个关键点,这个港口若是遭到袭击,前线几万大军会因为失去补给而彻底崩溃。远在-千公里外的将军们能看到这些吗?”

当面抱怨的是一名小小 上尉。他两眼血红,面容疲惫,连军装都不甚整齐,裤腿满是泥点,鞋底鞋面更是脏兮兮。

机舱内还有其他司令部的参谋,对上尉公然抱怨大为震惊。这种不合时宜的话只适合在私下说说,可这名低级军官却冒着上军事法庭的风险,越级.上报。

约瑟少将的脸当场气的通红,要不是身处狭独窄的机舱,他真会叫宪兵立刻逮捕眼前这名散布谣言,动摇军心的上尉。

正当气氛尴尬时,驾驶舱响起地面呼叫。

不一会,副驾驶走进机舱,低声报告道: "长官,'春蓬'雷达站发现北面出现大批敌方战机正向半岛北部前线扑来。

负责海上巡逻的电探机扫描泰国湾以东洋面,发现一支上百艘战舰组成的敌方舰队正向‘哥打巴鲁'东北面海域靠近。

岸基侦察机已经出发,'哥打 巴鲁周边机场的鱼雷机正在待命。”

"现在? "约瑟少将- -听这敌军海空规模就愣住, 没想到自己视察前线居然撞上中国人的大规模进攻。

“告诉我中国人攻击的具体位置。”

参谋拿来地图,副驾驶按雷达站通报指出中国机群和舰队的目前位置和攻击方向。

看到两个完全脱离的标注点,约瑟少将惊呼道:“中国人的机群和舰队不在一起?他们同时进攻两个方向。

没错,新中华’中南战区的六个陆航师和四个空军师正扑向马来亚半岛北面中英战线。前不久组建的海军特混舰队朝几百公里外的半岛中部杀了过去。

两者绝对不可能在战术上相互配合作战。

原历史的1941'年,英军在马来亚半岛吃过大亏。

包括一艘航 母和两艘战列舰的Z舰队阴沟里翻船,‘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被从西贡起”飞的日军战机送到海底了。

现在英军再打马来亚战役,熟知这段战史的迪亚斯上将死活不肯把海军主力舰送进澡盆似的泰国湾,怕的就是重蹈覆辙。

没想到皇家海军小心谨慎,对面的中国海军胆大妄为。

约瑟少将真的很好奇,对手哪来的勇气组建如此大规模的舰队,还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杀过来。

英军在半岛布置了十几个机场,上千架战机不是吃素的。

“返航,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约瑟少将在飞机上看不到战场的炮火和硝烟,但他能感受到那份逐步逼近的杀气。

运载参谋长的通勤机由四发的信天翁运输机改装,航程够大。他要求尽快返回,如有可能靠近哥打巴鲁去亲眼看看。

在飞行途中,无线电送来更多的战报。

杀向‘哥打巴鲁的中国舰队并不是完全没有空军掩护。

只是为了躲避装了雷达的英国电探机,数百架从越南金瓯起飞的战斗机低空飞行,躲在地平线下且滞后了大概- -百公里。

在确认自己行踪暴露后,低飞的中方战机迅速爬升,加速直扑哥打巴鲁"周边的英军机场。双方正为争夺制空权爆发激战。

在空战爆发时,英国电探机敏锐发现中国海空配合出现空档。

来袭的上百艘中国军舰上空始终没有战机掩护。原本应该在舰队上空不断盘旋打伞'的战斗机全跑去纠缠英国同行。

5日中午-点,英军在马来亚半岛十五个军用机场和二十六个备用机场全部启动,全力抵抗中国这波声势浩大的海空袭击。

其中"哥打巴鲁周边七八个机场起飞了五个波次,超五百架战机,直扑来袭的中国舰队。其中有两百六十多架是鱼雷机。

此刻在泰国湾的海湾入口,从越南金瓯到马来亚半岛哥打巴鲁的四百公里海面上。上百艘中国军舰正构成七个防空阵型向西南方向航行。

在其中第三驱逐分舰队中,'丹阳号犹如人小力弱的杂兵,在舰长原力的带领下向漫天神佛祈祷。

“老天爷保佑啊,丹阳"号只是一艘千把吨的小炮舰。 我们的身板太差,可经不起鱼雷轰。待会英国佬的鱼雷机来了,找准旁边那几艘大的,千万别来找我们。”

在丹阳号旁边,‘怀化号的两部雷达天线在转动。一部是米波警 戒雷达,一部是分米波搜索火控雷达。

雷达波段要小,精度才高,这不仅仅是天线设计的难题,更需要五百兆赫以上的高频电子管。

周青峰在跑到吕宋之前,压根没解决这个问题。

等荣格拿到他的‘机魂授权,靠集体的力量推动材料和工艺的进步,才把3000兆赫的大功率磁控管从实验室的单个制作变成小批量试生产。

海军拿到这玩意是如获至宝,分米波雷达的原理和设计早就有了,就缺性能可靠的高频器件。

有了这玩意,新型两千吨千级防空驱逐舰才算有了最合适的长空之眼。它唯一-的缺点是 火控系统还是太烂了,没办法区分敌我。

所以自家飞机也得绕着它走,否则会被它装备的八门四十毫米双联装速射防空炮给轰下来。

分舰队以环状防空阵型散开,'丹阳号在拖后的位置,小心肝都在颤。虽说这千吨驱逐舰也有防空能力,却是些人力操控的双联装重机枪而已。

至于一百毫米主炮虽然也有防空能力,但那个射速打苍蝇都难。

“我们的机枪有效射程才-千米,人家的高射炮有效射程三千五百米。真打起来,'丹阳’号 就是送出去的菜。”

原力在舰桥嘀咕嘀咕。航海长任天民斜眼看他,忍不住骂了声,叫他闭嘴。舰队首次实战就是充当诱饵,吸引英军战机前来消耗,确保后续登陆舰队的安全。

“我们怎么办? "

“凉拌,盯着前头"怀化号了。必要时,我们还得替它挡枪。”

小军舰就是如此倒霉,立大功没自己的份,当替死鬼却总是自己.上场。原力有点垂头丧气。

时间慢慢来到下午两点半,舰队距离哥打巴鲁'两百公里,半岛的英军战机就跟被捅的马蜂窝,飞出几百 号嗡嗡叫的恶毒'马蜂'。

理论上本该充当舰队保护伞的己方战斗机跑到前头试图拦截英军同行。英军立马发现中国舰队没有防空,顿时放弃的缠斗,全力掩护己方鱼雷机发动突袭。

怀化”号的米波预警雷达已经发现正从千米高度来袭的敌机,估摸着第一波有个百八十架。

当雷达兵爆出这个数字,“怀化号上下也大松- -口气- -全舰队目前有七个彼此掩护的防空圈。

只要敌人不是一窝蜂的朝单 个防空圈发起攻击,己方舰队还是能扛得住。

主要是挂着笨重鱼雷的鱼雷机飞得慢,当前低空时速还不到两百公里,想突破有火控系统统一指挥的防空网还是 有很大难度。

当第一批英军战斗机飞抵中国舰队上空,带队的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发出欢呼的喊声。正往回赶的约瑟少将能在座机的电台里听到实时战....

”上帝啊,中国佬真的没防空。”

“敌人舰队上空没有发现任何防空战机。”

“不敢相信,他们在裸奔,在裸奔啊!”

“战斗机跟我上,先用弹雨给这些黄皮猴子洗甲板!”

听到战机飞行员的呼喊,待在七百公里外司令部的迪亚斯上将也觉着心头一松,软软的坐在真皮靠背椅上,用手绢擦了擦额头的虚汗。

“妥了,这下妥了,美国人要的胜利到手。五亿英镑的战争债券啊,我这个胜利者该分多少呢?"

43章防空火网

5号下午三点,驻扎哥打巴鲁附近的英军第三十四驱逐大队发现了摆开防空阵型的中国海军中南特混舰队第七驱逐分舰队。

碧海蓝天之间,负责指挥的戴维斯少校巡航于三千米高度。他在无线电里大呼小叫,不停向后方基地传达中国舰队的状态。

“秃鹫三四呼叫灯塔,我在8783号空域发现敌方舰队。其舰队规模相当庞大,组成多个密集的环形防空圈。

“周围空域没发现敌方防空驱逐战机,我打算率先对敌舰发起攻击,清理其防空火力,为雷击部队打开缺口。”

“雷神07呼叫秃鹫三四,我正在赶往8783空域途中,请再等半小时,掩护本大队低空投掷鱼雷。”

‘雷神07是雷击大队,装备速度慢腾腾的双翼鱼雷机,机身下吊着14英寸的轻型航空鱼雷。

相比动不动就一-吨以上的21英寸重型鱼雷,航空鱼雷的重量才三百多公斤,射程也往往只有几百米,必须飞到舰船面前贴脸投掷。

考虑那些鱼雷机慢的像跛脚鸭子,戴维斯少校同意盘旋半小时,等待雷击大队的抵达,协同攻击。

可在无线电里听战报的迪亚斯上将直接插一手,要求'三十四驱逐大队”勇敢的对敌发动攻击,切莫贻误机会。

这个命令谈不上什么太大问题,毕竟中国舰队出现这么大漏洞。若等这半小时,漏洞可能就被匆匆赶来的中国战机堵上。

戴维斯少校曾经在吕宋待过,训导当地土著飞行员跟新中华空军拼死搏杀。在土著飞行 员被消耗殆尽后,他奉命返回淡 马锡。

作为空战老手,戴维斯在吕宋的空中绞杀中煎熬了几个月,既击落过新中华的战机,也被对手击伤迫降过。他很难想象对手会犯下海空脱节这等低级错误。

可现实和上级命令让这位资深飞行员没时间多思考。他还是带队俯冲,挑了敌舰中个头较大的一-艘发起攻击。

作为分舰队指挥舰的"怀化号成了'三十四驱逐大队的集火目标。当雷达上清楚显示盘旋的敌机快速靠近,另一艘同级的武威号很快向其靠拢。

两艘防空驱逐舰齐刷刷调转阵位,努力让更多的防空炮朝向敌机来袭方向。舰上射击指挥仪开始解算射击诸元,接管炮位。

四十毫米的双联装速射防空炮用的是人工装填,定时引信,自动激发。半封闭的炮位上,炮手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将八发弹夹塞进炮膛。

‘雨燕'不是俯冲轰炸机,没办法采取过天顶的战术以大角度攻击敌舰。戴维斯让手下组成持续的攻击波,在有限的飞行通道内发起攻击。

最好的预想是扫清敌舰桅杆上的雷达和甲板上的防空炮,用密集的机枪子弹剪除其反抗能力。

英国佬对自家雨燕有绝对自信,这确实是目前世界上最棒的战斗机。无论速度、盘旋、爬升,它几乎没有对手。

原本其7.7毫米口径的机枪火力差了些。但在吕宋吃过亏后,现在也统统换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

可当戴维斯少校指挥手下降低高度逼近对手,准备略飞而过用密集弹雨宣泄武力,对面两艘大型驱逐舰将舰体横转,突突突的提前开火了。

1880式四十毫米六十倍径速射防空炮,原型是曾经在‘二战横扫天下的博福斯防空炮。

这款炮跟二十毫米的‘厄利孔机炮一起撑起了二战的防空火网,被大部分交战国选用,且改装极多。

由于其性能过于优秀,目前列强各国在选择小口径防空炮时,不约而同的将其作为制式装备。

但人力操瞄的火炮又慢又不准。等到新中华提前拿出高频磁控管并装备分米波搜索和火控雷达,才真正将这款火炮的威力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