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克莱尔夫人身形一让,露出玛格丽特女士那张干瘦老迈的阴沉面孔。
“维克多,想不想让你的听众了解一下大英帝国是如何利用宗教手段配合武力在全球殖民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听到的内容哦。”
哇哦......这讲题可够大!
一定劲爆!
25章 差距太大 1
通吃 著
4039字
2023-02-13 05:00:03
东京,千代田区,帝国饭店。
这座饭店请了法国设计师,建材和装饰全部从欧洲进口,奠基时请了明治天皇亲自剪彩,耗时三年,建成后立马成为全日本最高档的建筑。
挂着英国使馆标志的‘劳斯莱斯’驶过饭店的环形喷泉,停在迎宾楼的前庭。戴礼帽的门童快步上前,欢迎英国商务参赞菲利普先生光临。
‘联合财团’的杰西.李大笑走出饭店大厅,拉着东京医学院的真崎教授前来迎接。参赞阁下预祝今晚的科学沙龙成功,相携入内。
车流如龙,载着各路贵宾到场。
大厅里灯火璀璨,乐队在演奏悠扬乐曲,戴白领结的侍者端着银盘,微笑着向高贵的客人提供免费酒水。
到场的有军官、学者、律师、商人、牧师,无不是东京最有影响力的阶层。他们举杯相祝,笑颜大开。
女宾大多浓妆艳抹,青春妙龄。她们裸露肩膀和胸脯,附和男人们的观点,犹如争奇斗艳的花朵在绽放。
男宾则很少见到四十以下的,闪亮的灯光让他们重新焕发青春,额头的皱纹在彼此的恭维中舒展,仿佛年轻二十岁。
周青琳站在大厅的角落,已经打发了三四波前来搭讪的男人。她冷漠注视会场,暗想这所谓‘科学沙龙’就是个社交酒会。
人群中,满头大汗的周青骏用手帕擦了擦额头,举着酒杯找到妹妹,“青琳,你为什么不去认识些朋友?”
周青琳摇摇头,“哥,我们的预想错了。这样的搞法没什么作用,根本斗不过长房那小子。不但没法拓展人脉,反而乱花钱。”
“挺好的呀。”周青骏从走过的侍者盘中抓过一杯威士忌,“青琳啊,你就是太高傲。你得学会跟人交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圆滑点。”
周青琳还是摇头,“我研究过周青峰那小子的做法,他的特点就是接地气,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你跟李家搞的这事,光租用场地就一千日元。再加上人工的花销,总费用近三千日元,这才一堂课啊。但你看看眼前这些人,他们真是来听课的吗?”
周青骏回过头,热闹的会场确实没啥上课的气氛。来宾都是成功人士,要么来休闲,要么来交际。
听课?
听谁的课?
谁愿意听课?
时间到了,真崎教授邀请来宾入场,前往饭店二楼专设的会议厅。可他握着麦克风连续请了好几次,依旧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来宾压根没动,继续留在大厅闲聊。
组织者又没办法像赶羊似的将这些来宾赶到会议厅,只能放任他们白吃白喝,还得笑脸相迎。
可就算进了会议厅的来宾也不开心,什么最新的X光影像学技术对医疗有多么巨大的影响,根本没谁在意——无聊,听不懂,也没啥疑问,漠不关心。
也就几名花钱找来的记者当托,主动提些问题,做个采访。
“我们应该请些学生来捧场。”周青骏端着酒杯找到同样阴沉脸的杰西.李,“这场面跟报纸上描述的公开课相差太大。”
周青骏兄妹是周科阳次子的儿女,母亲是《东京日报》社长的长女。由于父母结婚早,生育早,这兄妹年龄反而比周青峰兄弟俩还大个两三岁。
周科阳允许各房子孙公开竞争后,周青骏兄妹很快利用外公家关系跟联合财团合作,想要来来‘强强联手’。
周青峰搞的公开课在舆论圈反响强烈,周青骏兄妹随即跟杰西.李一拍即合,也搞同样路数,并只用区区两天就完成组织,邀请有头有脸的人士来捧场。
为了给家里最受宠的小弟难堪,是周青琳出主意花重金把真崎教授挖来,且在周青峰开场前两小时才通知对方。
但预想的科学盛会在实操中出现巨大反差——犹如炒菜,食材很棒,灶台很大,火烧的很旺,但锅死活就是不热。
真崎教授的科普才讲一半,陆陆续续就有来宾退场。
比如杰西.李亲自迎接的英国商务参赞就只晃了一圈,对科普毫无兴趣,拍了几张照片就算对得起几百日元的招待费,然后说还有公务要处理,坐车溜了。
前天上杉昌幸在成城学园开课,阶梯教室坐不下,窗外都站了上百号人旁听。七点开始的课程,讲到夜里十一点,学生们还不舍得离开。
真崎教授的课也是七点半开始,九点就不得不结束。因为现场走了一半人,再不结束就得冷场,非常之尴尬。
教授本人冷汗淋漓的向杰西.李鞠躬道歉,表示自己没能讲好,三百日元的酬劳会全额退回。至于以后再合作什么的......提都不提。
往深点想,这高仿的‘公开课’效果如此差,必然跟原版的形成鲜明对比。届时冷嘲热讽的必然不会少,还会让真崎教授在改革派里大大丢脸。
开课前场面冷清,真崎教授心里就大感不妙。等课程结束,他也回过神来——请一堆权贵在豪华饭店里开课的搞法不是公开课的正确方式,花费巨大,效果为零。
“改,必须改。”见哥哥有些沮丧,周青琳连忙鼓劲道:“不过三四千日元而已,又不是付不起,买个教训也好。
以后周青峰怎么搞,我们也怎么搞。只要用心学,没道理他个十四岁的小屁孩能搞成,我们搞不成。”
杰西.李也洒笑几声,算是承认自己过于轻视‘公开课’的组织。他见周青峰搞得好,想当然的认为多花钱多请名人,效果一定更好,可现实很打脸。
上课的对象是有求知欲的人,那个名人还有求知欲啊?这妥妥的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青琳小姐能不能去一趟西城学园?”杰西.李看看表,“你堂弟前次开课可是持续到夜里十一点,我猜他这第二课也不会差。”
“原本要上课的真崎教授被我们挖走,青峰那小子的第二课还能开成吗?”周青骏质疑的问道,“我们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仓促间能找谁来顶替?”
“我是前次去过,今次又挖墙角,不适合再出面。否则我肯定要去看看。如果对方没开成,我也欣慰些。如果开成了,更要观察对方是怎么做到的?”
杰西.李也是有些挫败,却更是不服输。他请周青琳跑一趟,后者认同这想法,“行,我马上坐车去。”
从千代田区到西城学园所在的涉谷区不到十公里。
当前东京城建落后,还保留大量江户时代的风貌。夜里的道路没几辆汽车在跑,开车过去用不了多久。
乘车的路上,周青琳想过会发生什么场面。她认为周青峰能找到合适替代的可能性很低,倒是见到自己会大发雷霆。
可为了亿万家产带来的权势和富贵,谁能轻言放弃?若是那小子发火,周青琳倒是不怕。
爷爷周科阳不会制止‘合理’的竞争手段,反而对无能狂怒报以轻蔑。若周青峰发脾气去告状,周青琳顶多去道个歉,心里反而笑开花。
“那小子才十四岁,爷爷都说他有小聪明,没大智慧。被人挖了墙角,他不哭就算厉害了。”
美制‘福特’开到校门口,周青琳下车想着要如何看堂弟的难堪,可她走动几步就意识到不对劲。
学校礼堂方向亮着大灯,隔着老远都能听到人声鼎沸。走近才发现礼堂大门挂了个电喇叭,正播放英语和日语的交谈和翻译。
电喇叭下是礼堂大门的台阶,两三百号人静静的坐在台阶上,仰望着喇叭静静的听。偶有交谈议论也刻意降低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周青琳走进礼堂台阶,正好听到电喇叭里有个年轻的声音用日语提问......
“玛格丽特女士,你谈到英国在欧洲施行‘大陆平衡’政策。那么英国扶持日本,也是希望能在东亚复制这套政策?”
电喇叭里有个女声将日语翻译成英语,再将玛格丽特女士的英语回答再翻译成日语.....
“东亚的居民会觉着这套想法很荒谬,但在英国唐宁街十号制定政策的官僚确实是这么想的。
英国希望东亚的国家也像欧洲一样分裂,这不仅仅是遏制沙皇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更要遏制中国崛起。
对绝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东亚都是没有文明的荒蛮之地。
大英的官僚虽然没来过东亚,但他们成功将平衡政策用在欧洲,用在非洲,用在中东,用在南亚,自然想当然的认为在东亚也能成功。
我坦然的说,如果撇除中国,东亚目前就是英国想象中该有的样子,荒蛮,落后,愚昧,哪怕是日本也如此。
但很可惜,中国是个例外。
我来中国之前,从未想过有那个国家能占据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能有超过五亿人口,且基本是同一文化下的说同一种语言且延续两千多年历史。
要知道类似情况的沙俄就让欧洲各国感到战栗,联合起来进行遏制。中国比沙俄更可怕,更让欧洲人难以理解。
我们刚刚已经讨论很多关于东亚的问题,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日本人怎么想,而在于中国人怎么想?
最糟的是,工业的发展极大强化中国人的实力,过去无法征讨的边疆现在已经不再是阻碍,于是扩张便是必然。”
问答结束,电喇叭下响起哗然之声,成片的听众随即发出激烈讨论。有的认同,有的愤慨,有的不甘。
“中国确实太强了,日本根本不是对手。”
“英国过去一直怂恿日本对抗中国,现在他们打算放弃啦?”
“英国人挑起矛盾,发现成效不好就走,但我们日本人怎么办?等死不成?”
激烈的讨论中,有组织者从礼堂内出来,弓着腰,抓着纸笔,低声询问:“还有人要提问吗?我来负责登记问题。”
立马有数人举手,其中一人激动的喊道:“我叫松井,是来自涩谷区供电所的一名职员。请代我向玛格丽特女士表示感谢。
很惭愧,我只有初中文化,对国际局势一无所知。
但我非常高兴有英国人愿意坦诚交流,这是前所未有的。真话也许残酷,但比温柔的假话更有用,也解开了我心中许多疑惑。
我想问,同为岛国,如果英国面对统一的欧洲,要如何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如果英国处在日本的位置,又要如何改变国家命运?”
组织者唰唰唰的做笔录,现场另有几人对问题做些补充。
周青琳更加奇怪,拉住组织者问道:“请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多人坐在外面?礼堂里又是谁在谈话?”
组织者是学校学生,更是‘维新学习社’的入社积极分子,鞠躬后答道:“今晚是学习社公开课的第二节。
原本要来上课的真崎教授有事,只能让学校教务处的玛格丽特女士代替,用问答形式和大家交流。
大家原本还有些失望,但玛格丽特女士的坦诚让我们非常振奋。因为过去从没那个英国人能站在平等的角度和我们沟通,并讲述这个世界运行的真相。
至于说为什么大家在外头,因为礼堂里已经挤满了人,不得不用电喇叭把声音传到外面来。不过我们并不在意,反而很高兴。”
被拉住的学生很年轻,只有十几岁。他没有高贵的身份,没有华丽的衣着,没有丰厚的家资,有的只是一颗单纯而充满求知欲的内心。
周青琳顿时觉着深深挫败。她兄妹俩还加上李家一起,费心花大价钱布置,还耍小诡计临时把讲课的教授挖了,就为制造一场轰动舆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那十四岁的小子随手拉了个教务处的英籍老女人来救场,不但解决问题,还将舆论推向高潮。
帝国饭店里精心准备的科学沙龙压根没人听,这小小礼堂的坦诚对话却火热爆满。人们宁愿蹲在礼堂外听个电喇叭也要参与。
这就是差距啊!
周青琳咬咬牙,“学,这么简单的方法,没道理学不会。”
26章 诛心 1
通吃 著
3452字
2023-02-13 06:00:02
玛格丽特女士一点也不想来参加什么公开课,内心的骄傲让她拒绝承认欧洲以外的世界有文明的存在,更拒绝承认东亚的黄种人跟欧洲白种人拥有同样的智力和能力。
就像一百年后中国人觉着印度阿三无赖懒惰又市侩,黑人则愚蠢蒙昧还贪婪,刻板印象非常顽固。
但只要涉及自身利益,人类的刻板印象也会有所变化。玛格丽特女士的变化就来源于恐惧。
一个教会学校毕业的修女,一个在非洲和南亚从业多年的宗教狂,一个以高姿态俯视日本劣等人口的老处女,她怎么可能私下胁迫学校的男生来‘溜沟子’?
当霍曼请假逃课,克莱尔夫人不予理睬,天知道玛格丽特女士是在何等煎熬中度过恍恍惚惚的一整天。
老女人想到自杀却又舍不得死,这并非她对上帝多虔诚,而是割腕怕疼,上吊怕晕,投河怕呛,服毒怕苦。总之,她舍不得自己的生命。
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直到下班,玛格丽特女士最终决定主动找克莱尔夫人谈谈。她觉着自己也掌握那个年轻少妇的秘密,算是某种底牌。
当深夜敲开对方房门,克莱尔夫人对邻居的造访毫不意外,且开门见山的嘲讽道:“我还在想您要过多久才会来找我?”
“克莱尔夫人,我是为今早无意间的发现来征询您的意见?一位年轻的已婚女子是不该让陌生的年轻男人进自己房间,哪怕他只有十四岁。”
老处女说这话时,笃定对方也和自己一样属于丑事被人撞破,不敢声张。
克莱尔夫人却满不在乎,“一个已婚的英国女人找个年轻的情人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我挺喜欢维克多那小子的,就像您喜欢霍曼一样。”
老处女心里最后一点奢望被打破了。她原本还寄希望于自己的秘密尚未被发现,霍曼只是出于意外才联系不上。
但现在.....撕破脸了。
“贱人,你什么时候知道的?”老处女古板的面容变得阴狠。
“在您半夜发出呻吟时,我就知道了。您甚至激情的喊出了霍曼那孩子的名字,还说喜欢他的舌头。啧啧啧......那孩子真可怜。”
老处女的脸瞬间发黑,怒不可遏的喝道:“你勾搭初中生就更高尚吗?一样的罪恶。你如果敢到处宣扬,我也会把你的丑闻传出去。”
“首先,我没宣扬你的打算。其次,我不在乎你的宣扬。”克莱尔夫人说完,当场‘嘭’的关了门。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