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虽说运动有利健康,但天天这样挨砸也不是事。
他试过在头顶搞块钢板隔开之类的路子。但不管什么隔断都没用,传送黑洞只会开在他头顶,在隔断之下出现。
没办法,周青峰只能像挨打的地鼠般闪来闪去。
现在唯一让他高兴的是联盟力量的信任度达到'10’,新的能力出现- -传输来的货物,可以被他再次传输回去。
也就是说他可以向2023年的卖家采购便宜货物,在魔改世界中转后再卖给2023年的买家。只要是货物运到他租赁的指定仓库,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赚中间省下的运费。
周青峰希望在2023年转售乌克兰的粮食,蒙古的煤炭,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巴西的白糖,委内瑞拉的汽油,孟加拉的纺织品。
可真做进出口货物需要巨量资金和庞大的堆货场,这些难题尚且需要动点脑子去解决。目前周青峰能做的是想方设法给苏维埃提供军需。
完成一次传输后,还留在圣彼得堡的新中华中央联络员王弘毅在仓库叹了声,走到掉落在厚厚秸秆的货堆中,随手抓起一一个印着波斯文的箱子,问道: "这是什么?"
“那是伊朗人送来的机械式炮弹引信,里头附带了雷管和传火管。你脚下的是- -箱TNT。 爆炸的话,连我都得升天。’
听到是雷管,王弘毅被吓的手都差点不稳。他小心翼翼的放下,"这么危险的东西,以后还是别传送了。”
"放心,机械式引信也有保险,必须在发射时承受上千G的加速度才会打开,否则它不会被激活。
正常情况下,你就是把它朝地上砸,它也不会爆。我只是提醒一下你,那东西有危险,别乱玩。”
王弘毅对这话嗤之以鼻,“正常情况?你觉着我们当前算正常情况?
传送结束,等在外头的士兵进来搬运货物。所有东西被小心谨慎的捡起来分门别类,送到训练营附近临时构建的兵工厂。
为了保密,每次来的士兵归属不同编制,且一周内最多干一次搬运工作,确保他们不了解内情。
这次运来的是急需的炮弹引信。另外煤气罐大炮属于迫击炮,需要单独的药包卡在尾翼的长杆上。
不打仗时,引信是单独装箱,随炮兵机动。要开炮时,再由炮兵将其拧在炮弹顶部用于发射。
这些需要专门的技工技师来完成最后的装配。
周王二人走出仓库,跟着运输的士兵前往附近的弹药装配车间。上百名 技工和学徒将硝酸铵或TNT塞进煤气罐的硕大壳体内。
一发320毫米的炮弹若是塞满,需要十多公斤装药。由于煤气罐足够,但装药不足,所以每发炮弹内会加配重。
本来配重应该是钢珠,现在只能加铅块铁块之类便宜货。装填的技师得确保每发炮弹的外形-致,重量致,重心-致,才能保证炮弹落点也一致。
"现在产能多少?”
“每天五六百发煤气罐炮弹。
"这距离苏维埃要求的每天三千发还有很大距离哦。
“没办法,管理跟不上,又全靠技师手工生产。苏维埃'目前缺乏懂生产的干部,搞不起流水线。
目前只能盼着工人熟练度上来后,把产量提升到上千。后续还是得弄些相关生产设备来强化生产效率。
这次跟伊朗革命卫队联系上是好事,他们的设备想先进都难。应该能淘换些国内都找不到的烂货。”
在弹药车间待了一会,周王二人跟着搬运工走到外头。一个辎重连的士兵开着三轮车来运弹药,有些要直接送往合成机动营,有的则送往弹药库。
这一下就显现出三轮车灵活性有余,运载能力不足的缺陷。五辆加一起才比得上一-辆二点五吨轻卡的运载量。
“我们有多少卡车?”
“四五百辆吧。
“敌人呢?
“光圣彼得堡内外就有一-万多辆。
"差那么多?”
“所以我让苏维埃'那帮家伙别脑子-热就想着动手啊,可现在不掀桌都不行了。”
两人走到训练营的指挥部,本次革命暴动的策划者和指挥者都在。他们进去时,苏维埃武装力量委员会的过半委员或兴奋或阴沉。
女主席马特严科坐在上首,故作镇定,实际上看得出她的手在抖。
“出什么事了?”周青峰找担任军法官的柳宾斯基询问。
“开打了。”柳宾斯基努力压抑心情,低语道: "委员会下令圣彼得堡城内受苏维埃指挥的十二支部队向主力靠拢。
现在这些部队中有六支表示进展顺利,五支表示尚需要时间动员。只有近卫第三师第五团遇到点困难。
第五团的指挥官是佐科夫上校,他的部队在城北,距离我们五十多公里,沿途全是忠于罗曼诺夫家族的沙俄军队。
佐科夫.上校发报表示自己被敌人包围,正在激战中。该团配属的重型迫击炮营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打退敌人三个波次的进攻。
只是第五团的弹药消耗远比预计的大。佐科夫上校向我们寻求支援。委员会的委员刚刚在讨论要不要支援,还是直接对城市发起攻击?
周青峰听得大叫一声,把指挥部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他朗声问道:“你们耽误多少时间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柳宾斯基回答道:“消息是半个小时前发来的。佐科夫上校一直在催,几分钟就来-份电报。 ”
周青峰顿时火冒三丈,“你们一直没回应?是觉着忠心耿耿的同志死的不够快,还是背叛的太慢?立马发报,我们马上进行支援。”
“怎么支援?”-名委员怒声反驳,"可以让第五团原地防守,我们兵力不能不足,应该集中起来直插圣彼得堡市区,攻击冬宫。”
“不管怎么支援,先发报告诉佐科夫,我们不会对他置之不理,- 定会救他,允许他固守待援。
然后对所有部队下命令,告诉他们革命开始了,暴动开始了,没有妥协和犹豫的豫第三条路。别管是不是准备好,马上行动起来!
你们真是没干过大事。
这关头还在讨论,讨论个屁啊!调炮兵出去,朝任何胆敢阻止我们的敌人轰,轰到他们灵魂升天为止。”
和原版那伙被抓捕被流放被关押被处决的苏维埃相比,现在这伙苏维埃"光看过书,斗争经验太少了。
此刻在城市北郊,近卫第三师第六团的尤里耶维奇上校正在骂娘。他拿了苏维埃的好处后-直摇摆不定,既接受沙俄陆军部的命令,也听苏维埃'的话。
今天一早,陆军部发来电报,要求立刻对临近的第五团进行缴械。尤里耶维奇上校口头上答应的好好的,却暗地里先给第五团的佐科夫上校通风报信,让其有所准备。
等到中午,另外几支忠于罗曼诺夫家族的俄军围了过来,把第六团裹挟后向第五团下达最后通牒- -- 佐科夫上校毫不犹豫,一边向苏维埃指挥部通报,-边就动手突围。
第六团被直属沙皇的近卫骑兵逼着顶着前头。
指挥骑兵的罗德维金少将手头明明有大把的装甲卡车和履带式战车,非要让步兵先冲锋--美 其名曰‘火力侦查。
结果是第六团一头撞上了320毫米口径的煤气罐超重炮的灌顶攻击--当前150口径便是重炮,火炮全重上十吨,弹丸倒是有几十公斤重,但装药绝对比不上煤气罐'。
于是伴随剧烈的轰鸣,战场双方看到一根根冲天而起的烟柱,和犹如实质的超压冲击波。
每一发炮弹砸下来,炸的十五米半径内尽皆粉碎。
无防护的士兵会被当场杀死,有防护的轻型装甲卡车也被掀翻。人员逃散,马匹受惊,抓着望远镜的各级指挥官在后头面如土色。
罗德维金少将对着烟柱愣了半天,气急败坏的向左右询问道:“叛乱的第 五团不是已经被削弱成没有重武器的轻步兵吗?它啥时候有重炮了?”
少将身边罕见的出现沉默,十几名参谋和低阶主官不是不知道答案,却不敢讲话。只有参谋长硬着头皮解释道:”也许是苏维埃暗中加强了这支叛军的势力。”
炮击过后,被围困的第五团发起反冲锋,上百辆机动三轮车拉着步兵从战线杀了出来,将正溃败的第六团一个营杀的狼奔鼠审。
观战的罗德维金少将连忙下令己方快速纵队发起反击。
可等命令下达到几十辆俄军装甲卡车杀出去,时间过了差不多半小时。
第五团的三轮车像耗子似的早已经撤离,又是上百发煤气罐"凌空砸下,反而让罗德维金少将搭进去十几辆装甲卡车。
“重炮,我们的重炮呢?平时训练的步炮协同,步装协同到哪里去了?” 罗德维金少将气得哇哇叫。
“沙皇陛下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马上重振队列,把我们的重炮和重装甲战车拉上来,- 定要突破那伙叛军的防线。”
73章这是煤气罐
炮击将坚硬的冻土掀开,炸起漫天碎屑的同时还在原地留下冒着热气的松软大土坑。
萨留科夫炮兵大尉带着自己的通讯兵,猫着腰,跌跌撞撞的翻过隆起的土坡,跌进土坑内。
翻滚中,两人狼狈的像穿行的野猪。杂乱的草皮树根扎的他手脸生疼。带着无线电设备的通讯兵更是压在他身上,笨手笨脚。
坑很大,也很深。
这是煤气罐炮弹里十几公斤硝酸铵被引爆后留下的痕迹。早期由叙利亚运来的炮弹装药不加配重,威力格外的大。
喘平气息,萨留科夫大尉爬到弹坑边缘,周围是一片起伏不定的市郊野地。他的职责是充当炮兵观察员,为后方的炮击校射落点。
按理说,堂堂大尉不该来干这危险的活。因为敌军最为痛恨就是他这双炮兵的眼睛',逮住了要么枪毙,要么反复折磨,绝对没有将其俘虏的可能。
但苏维埃缺乏职业军官,更缺受过教育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作为炮兵指挥官的大尉不得不冒着极大风险到第一线来引导炮击。
否则后头那些菜鸟炮兵会因为紧张或者害怕,把宝贵的炮弹胡乱一气的射出去,根本不管能不能发挥杀伤效果。
“好了,通知531炮兵连,我已经就位,让那些该死的蠢货机灵点,现在朝1592方格进行炮击。"萨留科夫朝通讯兵低吼,特意叮嘱道:“对面是步兵防线,让他们用燃烧弹。’
通讯兵背着个电子管的‘步话机’,超大超重,非常不方便。但作为炮兵的萨留科夫对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通讯装备极度喜爱。
因为战场遮蔽物太多,普通士兵的视野极其有限,炮兵在攻击远距离目标时更是需要观察员通报目标信息。
有了便携的‘步话机,炮兵火力变得极为灵活,威力被放大十倍。
听着通讯兵抱着步话机呼叫后方,萨留科夫就哈哈哈的笑。
他很清楚自己对手的无线电设备只普及到营,且没有专业炮兵通讯设备,反应速度不可能有自己快。
几分钟后,大概一公里外的重炮连开始进行炮击,炮弹砸在距离萨留科夫三百米外的地皮.上。
那块地上有些稀疏的散兵坑。但天寒地冻的天气,散兵坑非常浅,压根遮不住人。
远远就能看到穿灰色军装的敌人只能挑低洼的地势躲着,却因为人太多被炮弹重点照顾。
相比”叙利亚的军工作坊,苏维埃从沙俄军工厂动员来的技师受过专门培训,水平反而更高。
在发现煤气罐炮弹弹种太单一后,技师们很快利用320毫米粗大壳体的优势,增加了专门杀伤无防护步兵的燃烧弹。
在煤气罐内只用一公斤装药,其余空间填充被汽油浸泡溶解的橡胶条。
橡胶条来自报废的轮胎,也是由周青峰提供--百年后的中国每年报废两千万.... .吨的旧轮胎。
这些轮胎在翻新后还能用,替换了当前俄国卡车不少镶生铁的木头车轮--不开玩笑。俄国缺橡胶,原历史到了二战都不得不用木头当车轮。
高爆弹用来摧毁工事,燃烧弹杀伤步兵。
每当一枚燃烧弹落下,内部装药被引爆后将几百根燃烧的橡胶条抛洒开,覆盖周围上百米的范围,犹如一场致命的天女散花。
地面的士兵在这种面杀伤下会无法克制的恐惧,必然想方设法的躲避,躲不了就会逃。督战的军官都控制不住,因为他们自己也处在杀伤范围内。
当敌人从隐蔽处跑出来,萨留科夫大尉能清晰听到己方重机枪开火的声音。战线上冒出多个火力点,拼命泼酒致命的弹丸。
通讯兵抱着'步话机’,从弹坑朝外看,所见是茫茫战线.上胡乱跑动的人员。远处的敌人瞬间崩溃,慌不择路的在逃跑。
“大尉同志,看那边,敌人遗弃的炮兵阵地。"通讯兵欢喜大叫,指了指大概百来米外,枯萎的草丛中突兀的出现几门火炮。
火炮间隔三十米,用沙袋构建炮位。其后二十几米摆着成垒的弹药箱,炮位间铺设了用于统-指挥的电话线,是个标准的连级炮兵阵地。
但阵地上没了人,对方逃的非常匆忙。
"是1873式75毫米口径野战榴弹炮,好东西来着。"萨留科夫大尉举起望远镜,既开心又叹息,"这炮射程远,射速快,精度高,就是太重了。
其实'1873式'一点也不重,才七百多公斤而已。
它在野战炮中算轻的,六人炮组用驮马就能拉着走。但跟只有三四百公斤的煤气罐"重炮相比,它又确实太重了。
敌人之所以丢掉宝贵的野战炮,完全是苏维埃方面打的太快。
为了克服煤气罐重炮射程太短的巨大缺陷,萨留科夫等苏维埃炮兵将其轻便的特点发挥出来,在进攻战中用三轮车拖曳,伴随步兵一起前进。
只这一点就要了对手的老命。
当前的正规炮兵阵地一旦布设是不会轻易动的,更谈不上跟着步兵充当伴随火力。
进攻方打垮对手一条防线后,会因为后方支援的炮兵难以移动,眼睁睁看着对手转移到第二道防线。
这是‘一战堑壕战打的极其残酷的原因,也是二战发展机械化部队快速突破的原因。
轻型重炮配合轻型三轮车,愣是契合了运动战的真谛,让苏维埃"的炮兵紧跟步兵,部队能步炮协同的动’起来。
在连续打穿沙俄阻击部队三道防线后,受苏维埃指挥的近卫第三师第五团在佐科夫上校下令部队修整,停止攻击。
充当炮兵观察员的萨留科夫听到无线电里的命令,愕然反问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的重炮炮弹不多了,必须收缩’。
第五团有个十八门制的重炮营,在今天的机动防御战中发挥极大作用。可打的越狠,弹药消耗越大,如果得不到补给,后头麻烦只会越来越大。
萨留科夫大尉听得大感可惜,连忙组织后方的炮兵将敌人遗弃的野战炮收容回来,增加己方实力。
可三轮车拖七百公斤的野战炮实在费劲,两辆一起才拉得动,动机动性超差。苏维埃的炮兵嫌弃的要死。
同样的问题也在苏维埃主力这边。
11月29日,马特严科主席下令向腐朽的沙俄政权发动革命暴动,旨在推翻圣彼得堡里那些反动官僚和贪婪资本家。
城内摄政的尤苏波夫亲王也宣布苏维埃党为非法的反政府组织,将调集军队对其进行镇压,三天内就能将其剿灭。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