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214章

作者:通吃

没辙了,两个哥萨克团长-合计,不能再打填油战术,必须来-次狠的, 不顾伤亡的恶狠狠扑上去,缠住叛军不让它轻易脱离战斗。

否则让它边打边撤,打到天黑,它真的会溜的无影无踪,指不定溜到什么地方去。

下午四点,临近天黑。

整整四个营的哥萨克骑兵向别洛夫发动钳形攻势,同时将75毫米口径的团属拖曳火炮拉上来,准备用射程优势轰叛军纵深。

这凶狠的架势-摆开,别洛夫倍感压力山大。他觉着自己要撑不住打算再次后撤开溜,久久没联系的周青峰在无线电里发来呼叫,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废话,快点来帮忙。那伙哥萨克疯了,我以为他们两个营突击,结果来了四个营。我打赌,他们炮兵肯定跟在后头准备轰我的核心阵地。”

聚散无形的第-营没啥核心阵地,只有离前线五公里的营部。这个距离已经在团属火炮的射程范围内。

“维克多,快告诉我要朝那个方向撤?我必须突围。”

“你别急,我马上就到,会给你打开突围通道的。

“马上就到是什么意思?你亲自带队来给我解围?带了多少人?”

“十几人吧。”

“十几人?你开什么玩笑?”

“不,我没开玩笑。从你的指挥帐篷出来,你就能看到我。”

别洛夫半信半疑,从指挥帐篷出来,东张西望。结果头顶忽然轰鸣大作,一阵狂风迅捷挂过,卷起漫天雪粒。

十几架吊着炸弹的单翼战斗机呼啸着进入战场。

帐篷里的参谋听到动静跑出来,看着划空而过的战机,辨识出机翼上的红色五角星,兴奋的大喊道: "别洛夫阁下,您居然还能指挥空军?”

99章'闪电’

自打开通‘未来通道',周青峰就琢磨如何从2023年的时空获得'先进"的陆海空武器。

陆军的好说,无非枪炮;海军的太麻烦,暂时弄不到;空军则有点尴尬,2023年很难找到符合百年前技术水平的飞机,有也是在博物馆被供起来,库房里都找不到。

无奈之下,周青峰只能选择重新制造。可他本人对飞行器属于'七窍通了六窍---窍不通',于是只能另外找人。

找谁呢?

国内是不太可能,没谁接这活。

周青峰在网上到处搜索,以历史爱好者的名义,找些国外厂商并发邮件询问能不能给自己造1920年技术水平的飞机。

发动机大概是四百马力,飞控使用仪表和机械式,航程和载弹量要大,功能要多,性能要好,价钱不是问题。

不得不说全世界闲的蛋疼的人特别多。

找来找去,也有不少公司表示可以帮周青峰定制这么一款飞机。但基本是要求他先打钱,再按照某些历史机型做复原。

最后接这活的是个美国公司,老板表示自己是个航空爱好者,喜欢鼓捣些古董。讨论技术细节时,对方表示可以用世面上现成的发动机给攒-架。

想要性能好,就上P-38闪电’的双发双尾撑构型,两台七缸星型发动机,最大速度能上四百五十公里,巡航速度在三百公里左右。

相比之下,若是用单发四百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速度也就三百五十公里,动力过于孱弱。

外形和内部结构直接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零部件尽可能用标准件。连风洞也不用吹,这种低速飞机的气动有成熟方案,随便找台服务器就能模拟。

周青峰对设计不懂,只是觉着现成的发动机会太先进,不够’复古’,要求用历史上原有的型号,但可以用现代技术复现。

这事折腾的很,诸多技术细节让周青峰烦不胜烦,可他又不放心,总是问个不停。

最后美国佬忍不住了,表示自己其实俄罗斯米格设计局的一名工程师,在网上揽活赚点外快而已。

米格设计局这些年屡经波折,多次重组,现在叫米格航空器集团。但集团现在拿不到什么订单,搞航空设计的毛子日子不好过。

“维克多先生,请相信我的专业水准。你真要一款古董飞机,准备好一-百万美元就行。 这种最大速度才四百多公里的飞机非常容易设计。

不管你什么目的还是爱好,反正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试飞,我们全给你包了。你等着收货就行,别再插手就是最大的帮助。

周青峰也有点傻,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瞎逛居然能碰到米格'的技术人员。他不敢完全相信对方,先给了十万美元要个初始方案,再给十万要全套.....

就这么十万十万的给,两个月后,他真弄到一架经过俄罗斯王牌试飞员验证的单翼双发‘复古'战斗机,以及所有生产制造所需的全套设计方案。

这飞机就是用现代工艺生产的P 38战斗机动力大幅弱化版。

周青峰身边有个老油子飞行员约翰汤姆森。他试驾过这依旧被命名为闪电的战斗机后赞不绝口,表示这绝对是当前世界最棒的战斗机。

流线机型,内置机轮,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封闭式加压加热座舱,辅助瞄准装置,部分电气化的综合仪表盘和飞控。

这是当前最高航空技术的结晶,飞行 员梦寐以求的伴侣,驾驶这种战机升空,碧海蓝天将再无对手。

最令人喜爱的是闪电用了全铝制机身和蒙皮,结构强度远超当前还在用铁骨木架布蒙皮的主流机型。配合它双发动机的强劲动力,可以作出更剧烈的空中机动。

因为动力足,这弱化版的闪电有超过半吨的载重,能搭配二十毫米机炮和多挺大口径机枪以及足够的备弹,或者外挂四枚五十公斤的炸弹充当对地攻击。

周青峰拿着米格工程师提供的设计方案复制了两份。一份空运回1881的南京,交给向骁找新中华的航空设计人员评估。

向骁自己不懂航空器,但发回的电报是极度震惊。

百年后的工业体系更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更便捷,以后新中华提需求就好,可以让百年后的工程师替自己做设计。

“工业部下属的多家飞机设计局抽调人员对未来的方案做了审核,一致表示这 是款非常优秀的战斗机方案。

其缺点就一个,双发设计导致成本几乎加倍。不过考虑到可以让未来提供廉价产品,双发带来的性能提升远远超出那点成本代价。

从长远看,有很多设计工作完全可以交给- -百年后去完成。工厂、桥梁、港口、铁路、机场,乃至城市都可以。

就算某些国家级基建项目涉及敏感数据需要实地勘察,但很多重工业的方案可以找一-百 年后的专业机构做方案的。

比如大型的化工厂,靠人工手绘需要好几年才能搞定,复制方案本身就得几百号绘图老师傅忙几个月。但一-百年后,这就是工业软件配大型绘图仪的活。”

向骁在电报里表示,新中华’空军在知道有这款战机存在后,马上推翻了原本冻结的新战斗机方案,要求国内跟进。

就连几家飞机设计局也表示这款设计太细,希望获得更多情报,并询问是否有原型机可以试飞借鉴。

周青峰能做的就是拿米格提供的方案找国内机械厂代工,毕竟是一百 年前技术水平的东西,又没用什么高级工艺,小厂也能生产其零部件。

实际上他已经不满意巴基斯坦'白袍仙人低下的生产效率和可怜产量。

利用2023年的国内工厂生产零部件运到1881时空再进行组装,这很快将成为苏维埃'军队获得武器装备的重要渠道。

周青峰最近就偷偷摸摸弄到了二十架闪电的组装件。

这些二战前技术水平的战机结构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工具和装配技巧,找几十号技师弄个大工棚,半个月功夫陆续组装好,并配上机枪和炸弹。

‘苏维埃从俄军那里挖了些飞行员和足够的地勤,外加自己招募的飞行爱好者,试图组建空军。

革命暴动好几天,苏维埃‘的飞行员却异常焦虑。因为他们集结后却发现自己没飞机,直到周青峰让约翰汤姆森临时对他们进行培训。

闪电的操控性之好,让当前时代的飞行员大为震惊,认为这是以当前技术水平下能生产的最尖端战机,机没有之一。

当苏维埃第一航空队的十六架闪电"飞. 上天空,整个战线上的哥萨克部队士气暴跌。别洛夫指挥的第一营则气势陡然提升,在地面挥手欢呼。

飞机虽好,但由于训练太少,实际能空战的只有约翰汤姆森和周青峰。

前者是有上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油子,试飞几次就能熟练掌握新战机的性能。后者则启用’机魂”,飞机就是他, 他就是飞机,人机一体。

不过周青峰没打算让刚刚飞闪电的飞行员空战,转而让战机挂上炸弹准备对地。

当他带队飞跃别洛夫头顶,轻收油杆,放下蜂窝襟翼和机轮,降低飞行速度,提升稳定性,闪电时速降到一百二十公里,慢的像在天上飘。

哥萨克的装甲骑兵正呈现几个箭头,从西南两个方向攻击别洛夫的防线。这其中南面压力尤为巨大,双方部队正在对射。

在无线电中沟通几句,周青峰带队出现在哥萨克装甲骑兵的头顶,对面的尤金中校眼神-一缩,心头-紧,手中的望远镜不自觉的跌落,口中发出愤怒的大骂。

“该死的叛军怎么会有战斗机?”

编队的闪电似缓实快,以不到百米的高度掠飞6。 领头的周青峰轻扣操纵杆上的示范钮,将机翼下的两颗五十公斤炸弹丢了下去。

钝头的高阻炸弹几乎笔直落地,砸在一辆轻型猎犬后头发出猛烈爆炸。 五十公斤的航弹将七八吨的战车轻松掀翻,顺带将跟着的哥萨克伴随步兵炸了个天昏地暗。

在周青峰后头,十几架闪电以两三百米的间隔掠飞哥萨克的横向进攻队列。

‘苏维埃'的新手飞行员们丢炸弹的准头不是太好,但二三十颗落地爆炸的威势堪比重炮轰击,大量横飞的破片依旧威力十足。

由于起飞的机场里战场非常近,闪电没带什么燃油,尽可能带了弹药。

在炸了一轮后,周青峰驾驶的双发战机轻轻侧滑掉头,非常顺畅的小半径转弯,又绕了回来。

地面的尤金中校痛苦的无以复加,方知今天-脚踢中铁板,四个摩托化骑兵营的攻击彻底泡汤。

上百辆轻型战车正像鱼腩般遭受空中打击,既不能躲也没法逃- - -因为哥萨克压根没想到自己会遭到空袭,就没准备防空。

丢了四枚航空炸弹后,周青峰在无线电里命令机群爬升,让地面乱糟糟的硝烟散开些,这样视野更加通透。

当爬到五百米高度,少年再看地面,哥萨克部队正慌乱逃窜,完全失去队形,这正是用机枪扫射他们的好时机。

就这时,跟在后头的约翰汤姆森忽然在无线电里喊道:“维克多,小心头顶。有两架敌机正朝你发起俯冲。”

100章双身恶魔

雅克福列夫挺着自己肥硕的大肚子,拎着大酒瓶,满意的坐在自己郊区别墅的躺椅上。

夏日的阳光正在院外暴晒,山间的针叶林郁郁葱葱,野地的花香随风飘入,这是远东共青城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喝一口伏特加,雅克福列夫拍拍自己的肚子,享受久违的舒适和快意。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轻松和自在,倍感满足和珍惜。

喝到微醺,雅克福列夫又抓起躺椅边的手机,稍微留意一下改变自 己生活的金主--对方给了一百万美元,阔绰的让他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手机上有金主的联络账号,关联到对方不少其他信息。他自述是个中国人,热爱一战二战历史,喜欢战争重演,想要架’复古'战机爽一爽。

有钱人的喜好就是奇怪,满足他就好。

雅克福列夫点开金主的个人页面,发现对方在直播。他好奇的点了下进入直播间,随即惊讶发现对方正开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那架闪电.....

噗..雅克福列夫一口酒水全喷了出来。他嗷嗷叫的喊了声:“这家伙开着我制造的飞机....空战? !”

雅克福列夫既不是什么美国公司的老板,更不是米格设计局的人,但他确实是航空工程师,隶属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

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在过去三十年遭受重创,先是米格完蛋了,然后苏霍伊'-直吃苏联老本,在苏-27的基础上改来改去。

好不容易搞个T-50项目,却是-场项目灾难,最终成了苏-57这丢人现眼的烂货- -俄国国防部对此不承认,但技术人员知道好坏。

苏联以举国之力追赶西方,但在其灭亡前都未能追上。现在到了俄罗斯联邦时代,一场俄乌战争将国家的虚弱打到原形毕露。

俄罗斯国力有限,卖了三十年家底后,早已丧失在尖端技术方面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

雅克福列夫在网上找活干,一般是些西方小航空公司外包的工作-- -这类创业公司在西方特别是 美国挺多的。

大多是几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对航空航天很有兴趣,突发奇想要搞个很牛逼的东西,但缺乏专业知识。这就需要雅克福列夫这样的人来帮忙。

但所有客户中,叫维克多的中国人绝对是奇葩中的奇葩。

他在到处找符合自己特别要求的战斗机,-种大致介于'一战到二战期间技术水平的飞行器。

愿意满足维克多需求的人很多,雅克福列夫能从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有两点。他真的是航空工程师,他正好有-架符合金主要求的飞机。

雅克福列夫待在一个沉沦的国度,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到二战时代将创造何等伟绩。

他有专业技能,身边又有一群同样闲着没事且善于动手的同事,于是没事自己造了架二战名机飞着玩。

按说俄国人应该复刻苏联战机,但雅克福列夫却喜欢双发的美制P-38'。原因很简单,两台发动机的动力就是强。

且因为发动机不在机头位置,所以'P-38'的机舱空间非常宽裕,可以用来布置单发战斗机难以用上的高档设备和足够的武器弹药。

当看过维克多提供的一连串设计需求,以及100万美元的开价,雅克福列夫的心跳随之飙升--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这钱简直就是专[ ]给他赚的。

'P-38'高速、重甲、火力强、载弹大、航程远,是二战最好的高空重型截击机。至于说它双发结构导致低空瞬盘狗斗性能不够好- -为什么要狗斗啊?

再说了,雅克福列夫有二战后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还有现代化的飞行器设计软件,甚至有超级计算机搞风洞模拟,他有太多办法改良一-款二战飞机。

当然,金主要求技术水平不能太高,比如发动机被限制在单发400马力,飞控必须用电子 管之类的。

这都不是问题。

动力弱就把机体缩小些,减小阻力,减轻机身重量。

现代加工技术可以给出最好的气动外形,可以玩翼身融合提升机内空间,可以加襟翼副翼边条翼提高升力系数。

至于电子管,因为晶体管玩的不咋地,全世界电子管玩的最好的就是苏联。

雅克福列夫从故纸堆中翻出三十年前苏联搞的电子管飞控,将其塞进'P -38'’的机头内,配上合适的液压操作机构,极大减轻飞行员操作难度。

这一切不是临时开发的,而是雅克福列夫之前吃饱了没事跟同僚自娱自乐瞎琢磨的,目的就是创造臆想中的最强二战战机。

在两个月时间里,在一百万美元的激励下,雅克福列夫带着十几个朋友铆足了劲向维克多展示自己的能力。

先是造木制飞机模型,再造可以试飞的原型机,再做试飞确定飞行包线,最后将机体拆开,连同所有设计方案和图纸交付给金主,同时协调金主找的机械加工厂搞生产。

说实话,雅克福列夫不明白金主为什么要大规模生产这种"飞机。但看在- -百万美元到手的份上,他只希望金主继续支付更多的钱,开发点别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点开直播间的那一刻,他完全没想到自己搞这种玩具会真有一天飞上天空,甚至进行对地对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