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22章

作者:通吃

如果中国谁给大户人家造这种蕴含死亡和寂灭寓意的园林,一定会被主家直接打死,尸体都要丢给狗吃。

可日本人就是喜欢,认为这代表‘永恒’。

浅草寺的后院就有这么一处枯山水,庭院的白沙旁有老头盘坐。此人白发长眉,皮肉松弛,披了件宽松的僧衣,双目微闭,于阳光下动也不动,仿若死去。

庭院走廊响起脚步声,白脸黑唇的侍女碎步而来,向老头禀报道:“加濑阁下,武田阁下带了朋友来看您。”

老头半边耳聋,好一会才有反应,微微抬头嗯了声。

不等侍女返回迎接,走廊方向已经来了十个人,径直走到老头面前,齐刷刷的鞠躬行礼。

侍女慌乱退去。

“我一个快死的老头子,还值得你们兴师动众来看?”老头认出领头之人,嗤笑道:“武田,是出什么大麻烦了吧?”

叫武田的也六七十了,人已老态。他盘腿坐下,点头承认道:“确实如加濑阁下所言,我们遇到大麻烦。

穿越者进入这个时代已经八十年,但日本走到生死关头。我们所有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世界并未按我们的预想发展。”

老头用浑浊的眼球扫视几眼,发出沙哑的干笑,“十个人全到了。看来你们要做出重大决定,是打算悔过吗?”

“不。”武田断然否认,“我们今日来是打算向阁下告别,也为坚定信念,要押上大日本的国运,孤注一掷。以后可能就不会再见了。”

“你们还是要执行‘菊号作战’,拉着五千万国民的性命一起做赌注?”

“这也是没办法,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我们若是再不奋起一搏就没翻盘机会,一生辛苦等于白费。唯有执行‘菊号作战’才有获胜可能。”

此话引来老头长叹,“是啊,白费。八十年,整整八十年,我也很不甘心。你们要去冒险,我拦不住但也不会同意。

政治家应该学会审时度势,不是意气用事。

我是奉劝各位当‘德川家康’,可你们不是想当‘丰臣秀吉’就是想当‘织田信长’,现在更是要去赌国运。

我当年力推‘脱亚入欧’,是因为中国局势不明,日本努力一把还有席卷大陆的可能。但现在这种可能已经没了。

你们要赌,赌输了怎么办?”

“我们也知道现在加入中国是最佳时机,但终究是不甘心。”武田伏地叩首,“若赌输了,还要加濑阁下出面收拾。”

老头怒了,“我已经八十岁了,还有谁听我的?”

“至少加濑阁下跟中国的马可世阁下有交情,能说上话。”

“马可世那个混蛋也快死了吧?”

“根据我们的消息,作为第一代穿越者中仅剩的几个,马可世阁下还活着,跟您一样隐居不外出而已。

阁下应该知道,中国近些年不断扩张的原因正是受迫于欧美的高速发展。

只要我们能再撑十年二十年,撑到中英决出胜负进而调整东亚政策,日本未必没有继续独立存在的可能。”

听到同伴还在臆想,老头唯有发出癫狂的干笑。回首过往八十年,无数回忆历历在目,却又化作虚无。

八十年前,1800年。第一代穿越者降临。

穿越者的数量以后世每个国家的人口基数为参考,每一千万人口对应一名穿越者。

中国人口为十四亿一千万,于是降临141名穿越者;日本有一亿两千多万人口,只降临了12人。

但降临穿越者数量最多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而是英国。因为降临者的归属是按当前国家实际控制地域来划分。

‘日不落’帝国本土只有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但其海外殖民地面积超过三千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囊括了后世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

后世南亚次大陆总人口超过十八点二亿。考虑到实控区域,其中三分之二人口对应的穿越者是英国人。

再考虑到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五十好几块殖民地,英国的穿越者数量有两百多号。

相对应的是美国在这场穿越中没占什么便宜,反而亏大了。

1800年的美国版图还基本保持其‘独立战争’后的原貌,顶多加了第十四个州佛蒙特共和国。其穿越者只有十来个人。

但各势力的穿越者数量并非一成不变。因为穿越者是个风险很大的行当,死亡率特高。

比如英国虽然有两百多穿越者,有一百二十多人的份额来自南亚殖民地,那么相应的人员就降临在南亚次大陆,且大都是英籍印度裔或巴基斯坦裔。

至于降临在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这些非洲地区的则是英籍黑人,过的更惨。他们只有极少数能活到成年,大部分不是喂了狮子,就是死于疾病饥荒。

每死一个穿越者就会有新生替补。可当国力发生变化,替补者所属势力也会不同。

比如经过八十年时间变迁,‘新中华’对日本强行渗透,不但在东京有租界,还有超过一百万中国人在日本长期定居。

因为‘实控权’的部分丢失,原有的十二名日本穿越者在1866年死了一人后,再次出现的穿越者就不是日本人,而是周青峰降临了。

也正因为这种‘实控权’的变化会带来穿越者数量的变化,所以美国和‘新中华’在过去几十年前一直在扩张。

美国穿越者强占了‘属于’法国的路易斯安那州,重复了‘西进运动’,侵占了墨西哥,又盯上了后世有四亿多人口的南美国家,甚至为加拿大跟英国起了许多龃龉。

‘新中华’则向东南亚发起大规模殖民。

越南有九千多万人口,泰国有七千多万,马来西亚有三千多万,缅甸有五千多万。特别是目前被英国控制的印尼有两亿七千多万,被‘新中华’定为志在必得。

拿下整个东南亚,‘新中华’的穿越者数量能提升到两百以上,还能让英国减少二三十个穿越者名额。这对拉平双方实力有巨大作用。

正因此,现在中英为了争夺东南亚正斗的你死我活。

‘新中华’有地利和人口优势,目前已经基本拿下中南半岛,兵临克拉地峡,对印尼的几个大岛虎视眈眈。

英国则仗着自己海军优势,死也要守住马六甲海峡一线,绝对不能丢掉印尼以及更后方的澳大利亚。

这情况下,离东南亚主战场近三千公里的日本就显得非常鸡肋。英国希望日本出人帮它去东南亚打仗;日本则希望英国出装备帮自己守住本土四岛。

双方都与虎谋皮,僵持不下。

最近英国宣布减少对日援助不过是手段,目的是逼得日本就范。

日本穿越者果然受不了,只能妥协——先招募五万青壮去‘开发东南亚’,同时英国提供五千万英镑的援助进行扩军,稳住其国内局势。

说白了就是拿命换钱。

在此之前,日本已经这么干了——组织几十万年轻女性出国去东南亚、美国、英国、印度卖淫当‘南洋姐’,赚皮肉钱。

武田大概谈了‘赌国运’的构想,意图在海陆扩军后首先干掉中国海军,然后拿下朝鲜这个跳板,扩展生存空间。

至少要打乱中国目前步步紧逼的节奏,为将来赢取时间。

“可是日本被中国渗透的太厉害,此事在内阁刚刚讨论,三天后就泄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传‘陆海军要大规模征兵’。

陆军骂海军泄露消息,海军骂陆军暴露意图,双方天天在军部吵架。中方外交人员表示极为关切,威胁要对日施行贸易制裁,弄得我们极为被动。”

谈到‘封锁’,日本穿越者就愁眉苦脸。

一百多年后是日本作为第一岛链的重要环节,配合美国封锁中国。可现在是‘新中华’控制对日贸易进行封锁。

任何国家要搞工业化,第一步往往是纺织业。因为布匹是刚需,本国就能提供市场。纺织产业链短,技术相对较低,投资少,见效快。

可日本棉花和生丝产量太少,全国农田不种粮食也无法提供纺织业所需原材料,必然需要进口。

最方便的是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可‘新中华’现在自己有五亿人口的市场也搞纺织业,自家棉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卖给日本?

日本不得不大老远从印度采购棉花。可等棉花纺织成棉布,卖给谁?最好也是卖给中国。

中国表示——滚,老子的国内市场怎么可能随便给你?

卖给印度?

印度表示——滚,老子自己的棉布就多的朝外卖,怎么会要你的棉布?

卖给美国?

美国表示——你也不来看看老子密西西比河两岸多少黑奴吃着西瓜采棉花,我缺你这点棉布么?我还想把棉布卖给你呢。

卖个英国?

英国表示——老子搞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起家,本土有非常强势的纺织业。我自己就天天想对外倾销,否则数量庞大的纺织工人要闹事的。

日本这纺织业搞半天搞了个寂寞。

最后正是日本第一代穿越者中硕果仅存的加濑阁下去跟马可世谈,允许中资财团在日本吸血,换取日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并拥有一定的进出口配额。

明知道是饮鸩止渴,但日本也只能喝下这杯毒酒。

结果就是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蚕食日本,蚕食到连对方的穿越者名额都抢了一个。再这样下去,日本穿越者都得绝种。

“二十年前,马可世就跟我谈过日本成为中国的东瀛省,可以‘一国两制’,保留文化和习俗,只拿走军事和外交。

我断然拒绝。”加濑老头苦笑连连,“我当时也跟你们一样,总想着‘远交近攻’,希望欧美变得更强,帮日本压制中国。

现在我老了,你们当权,想法却跟我当年一样。但中国却不一样了。

我能说什么?随你们去吧。真要打,就不要再有所顾忌。拼尽全力,就算失败也没有遗憾。”

老头挥挥手,对着‘枯山水’的庭院闭目低头,犹如活死人。

武田等人再次俯首跪拜,随即起身离去,准备启动策划已久的‘菊号作战’。

30章 问题上交 3

通吃 著

3313字

2023-02-15 06:00:02

猜测中的大战真的将发生。

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周青峰还在想着赚钱。但一百万日元的资金实在不是小打小闹能赚到,他拎得清其中轻重,必须向自己爷爷求助。

上原町的周家豪宅,老管家吉田如往常般亲切,见周青峰回来忙问及最近过的可好,又提及爷爷日常起居,方便小少爷待会答话。

周科阳七十了,财团日常工作基本丢给儿女,平日早上练一小时剑道,偶尔外出巡视产业,其余时间便在家看些书报,会客待友。

“爷爷。”周青峰依足了封建家族的规矩,跪坐在明月阁的池水边。池中锦鲤游荡,不时到水面捕食侍女丢下的饵料。

周科阳手持半卷《资治通鉴》,皱眉阅读,没搭理自己孙子。

“爷爷,最近可好?”周青峰凑近些,没话找话,“吉田老管家说您一餐能吃两大碗,胃口挺不错的。”

周科阳抬起眼皮,冷哼道:“要你往东偏往西,要你打狗偏骂鸡。没被你这不肖孙子气死就好。”

周青峰厚脸皮,看书卷册页印着‘中华书局’字样,还有小篆字体,写着‘马可世主席品评版’,腆着脸问道:“马主席肯定喜欢看二十四史。”

“那当然。马主席说读史明智,让全国干部多读书。只可惜现在愿意安心读书的人没几个,年轻人一心只想赚钱。”

“年轻人肯定要赚钱啊,否则怎么成家立业?毕竟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而降的,不是脑子里本来就有的,更不是死读书能学到的,要从实践中获取。”

听了这句,周科阳一愣,笑骂道:“臭小子,为了讨好爷爷居然晓得去读《马选》。你平日要早这么乖巧,我至于生你的气?”

马......马选?

臭不要脸的马可世哟。

周青峰咧嘴笑笑,心里腹诽不已。

周科阳心情好了,放下手中的书册,“说吧,遇到什么麻烦了?”

周青峰看看侍女,后者连忙退出。确定四周无人,他才低语道:“爷爷,我哥回来了。”

周科阳却没什么大动作,只‘哦’了声。

“爷爷,你一点不高兴?难不成早知道了?”

“郭绍猜到的,他稍微诈你几句就确认,随后向我上报了。”

周青峰生气道:“我付他工钱,他居然当眼线。”

“就你付那点工钱,能用得起郭绍这种顶级师爷?青山回日本了也不来看看我这老头子,小时候白疼他了。他跑出去五年,没缺胳膊少腿吧?”

“没,我哥在中国西北待了三年,考上军校,还勾搭上个姑娘。然后因为说了几句日语而身份暴露,被踢回日本。

他说要在日本建根据地,大干一场。但他手头没钱,抢了我一万五千块还不够,最近还要一百万日元。我上哪给他弄一百万日元呀。”

周青峰摊了摊手,“我想了不少法子来筹这笔钱,但把握不是太大,一个人扛不住,只能来找爷爷帮忙了。”

周科阳听的专注,但半晌不说话,连续几次深呼吸后反而双手发抖,肩膀耸动,变得颇为激动。

“半年前就有多个消息源向我通报,国内要对日本动手。我建立的财团也开始为将发生的战争做准备。

五十年,整整五十年了。我等这天等了五十年啊。当初一起乘坐明轮蒸汽船来日本的百来号伙伴已是十不存一。我以为永远等不到呢。”

“爷爷......”

“五十年前,我二十岁,在广东已经算个老兵。我打过博罗战役,驻守过肇庆,还跟着当师长的罗格主席打赣州。

马可世主席说革命党要有长远目光,要去日本为‘新中华’的未来打基础。我当时以为日本就是比赣州更远些,那晓得上了船跑到另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