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阿历克斯对此不太相信。他曾经问冈田,为什么要来俄国打仗。这矮墩墩的小日本居然两眼放光。
“日本,已经没有战争了。作为武士,没了用武之地是种悲哀。我是自愿来俄国参战的,就为了感受死亡和硝烟的味道。
相比没受过任何军校教育的阿历克斯,冈田是个地地道道的战争狂。他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为了琢磨如何指挥手下的步兵营打仗。
他初上任时,每天一大早在脑门上绑个布条,挎着军刀四处巡查。三个月后,全营一千多人,他能喊出小半士兵的名字,更熟知部队装备和运用。
对于打仗,阿历克斯没个清晰认知。他当副营长是因为苏维埃的部队扩编太快,不是真能胜任这个岗位。
大批日本军官的到来简直救了苏维埃'一命,否则部队建制扩大,糟糕的管理能自己拖垮自己。
冈田则属于钻研了-辈子打仗,天天表示新中华对苏维埃真是太慷慨。比如他见到摩步营里有大大小小两百部车辆,包括五十部重卡时,嫉妒的哇哇大叫。
“日本一个近四千人的联队都未必有这么多车辆,你们你一个大队级的步兵营居然如此奢侈。”
如今苏维埃军队已经淘汰三轮车,最低档也是代步通勤的轻型越野车,并给越野车架上机枪和轻型火炮,执行不同作战任务。
摩步营里还很快装备了轮式战车,装备一百毫米口径低膛压火炮。冈田对此更是抓狂,表示这装备若是在日本,绝对是旅团级才能掌握的‘大杀器。
“这可是大佐才能指挥的决战兵器,现在居然给我一个少佐使用。 我真是太感激了,愿意为新中华效死。”
又过了没多久,苏维埃全军上下开始换晶体管的电子设备,步话机和电台的体积和功耗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 -。
原本一台步话机的电池用三个小时就得换,现在可以用三五天。其体积和重量更不用说了,相比过去的电子管产品堪称小巧,战术灵活性大大提升。
在周青峰眼里,这就是晶体三极管二极管技术突破的结果。中国东南沿海的电子厂成千上万,只要钱给够,一个月能造几百万台。
可对1882年的军人而言,这是神器。
冈田得到这些装备后哇哇叫了好几天,“新中华对你们俄国人也太大方了,连这等核心科技都进行分享。日本根本没这种顶级装备。”
对2023年的中国而言,晶体管比电子管还便宜。电子管每个的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块,二极三极管之类的论’斤'卖--那东西太小, 谁给你论'个啊?
既然产能足够又价格便宜,那相关产品真是铺天盖地--新中华’在这方面是抢先-步,真打算把步话机配到每个步兵,就挂在胸口位置。
对于战争狂来说,有这样的装备却天天窝在战线后头,实在太难受了。冈田每天都向上级发请战书,表示愿意充当先锋,在沙俄余孽的战线上撕开个口子。
可苏维埃还在蓄积力量,不许前线立刻进攻,顶多是攻势防御,或者防守反击。对冈田而言真是盼着对面打过来,奈何沙俄每天就不停炮击,步兵压根没进攻的积极性。
对于苏维埃’的快速强化,占据莫斯科的尼古拉王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着时间推移到五月初,他忍不住要求德国参谋团制定进攻计划。
"喀山的苏维埃叛军越来越强,停在鄂木斯克的新中华干涉军正在向欧洲挺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德国援俄军官团的团长,德国穿越者之一, 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大将就在克里姆林宫,对于尼古拉王储的请求,他在思考半天后点头表示同意。
“如果王储殿下同意将高加索一带,特别是巴库油田割让给土耳其,土耳其总统阁下表示愿意全力支持王储阁下对苏维埃叛军的战争。”
德国佬觉着俄国内战不能流自己的血,他们愿意提供战备物资,却决定拉上土耳其来充当廉价炮灰。
土耳其也有八名穿越者,却在魔改世界的战争中被欧洲列强揍的体无完肤。
曾经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如今大幅缩水,丢了欧洲、埃及、中东以及高加索和克里米亚半岛等大片国土。
特别是俄士为了争夺克里米亚和高加索更是打的尸山血海,土耳其对高加索的巴库油田真是垂涎三尺。
听到土耳其愿意来当炮灰,尼古拉王储立马答应,“只要那头哈土奇'愿意来助战,签订一份合约又如何?签... 我马上签!
能不能拿到好处,就看土耳其人的牙口好不好了? !”
23章御姐女王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
早在十八世纪初,这座宫殿是白金汉公爵修建的一座镇厅。后来乔治三世获得该府邸并不断进行扩建,直到十九世纪初,此地正式成为英王寝宫。
由于大不列颠强大的国力,这座宫殿拥有原历史美国白宫的地位,在西方人眼里象征全世界最高权力中心,住在白金汉宫的英国统治者自然拥有无上权力。
只可惜,现今操控英国的统治者并非维多利亚女王,时年二十九岁的她不过是被困在宫殿里的吉祥物,必要时用于接待外国来宾和册封本国爵士。
只是当欧洲的天空逐渐飘满战争的阴云,伦敦的政治气氛也随之紧张,情况发现些许变化。
女王陛下能感受到近期身边侍从的神情不同以往。当她在后花园散步,有女官悄悄靠近,塞来一张纸条。
“臣下已与维克多见面沟通,他对中英联姻很有兴趣,但对双方合作方式充满疑虑。臣下将暂居圣彼得堡,静待时局发展。
根据近段时间与圣彼得堡各界人士的接触和观察,臣下认为苏维埃的中坚并非其党主席马特严科,而是维克多。
这年轻人对权力的认知与众不同,对政治和时局有极强的掌控能力。他不仅仅为苏维埃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还从根本上塑造其理念和灵魂。
维克多很舍得放权,也愿意任用看似不可靠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其心胸之开放宽容,无人能及。
很多从沙俄时代延续下来的精英并非对其心服,却能在他面前找到安全感。正是这份安全感笼络了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群体,给圣彼得堡带来稳定。
有人坦言哪怕沙皇回来,他们也不愿再对其效忠,只因有了更好的选择。
更多人则表示自己并非认同苏维埃而加入,而是因为维克多能控制这台新生而狂躁的暴力机器,愿意与之合作而已。
纸条来自阿尔伯特亲王,对联姻对象,他虽然不是很服气,却也不吝溢美之词。
年轻的女王细细阅读纸条上简单的几行字,随后将其撕成碎片,藏在袖子里。她又问身边的女官,“欧洲的情况怎么样了?”
担任女官的都是王室亲戚,蒙巴顿侯爵夫人,是女王的耳目和喉舌,也是她身边少有可以信任的人。
“德法都表示将支持沙俄皇室,最新的消息是他们邀请土耳其军队帮助俄国人平定苏维埃的叛乱。”
“可笑,土耳其人居然也能跟俄国人合作。”
“土耳其认为自己能拿下高加索一带,却也并非心甘情愿跑去莫斯科送死。他们的陆军直奔巴库油田,只有一支航空和炮兵部队前往俄国战场。
“都是些狡诈的狐狸。”
"控制乌克兰-带的尤苏波夫亲王自觉利益受损,反对土耳其的行动。远在莫斯科的尼古拉王储却无所谓。总之,他们内部就不团结。”
“我们的国务顾问伊戈尔阁下打算做什么?”
“他很急,因为美法联合后,欧洲大陆的科技水平在突飞猛进。这导致大不列颠原本拥有的军事优势在快速消退。
根据外交渠道获得的信息,新中华’在报纸上公开报道突破晶体管技术,并已经获得每秒十万次运算能力的晶体管计算机,且已经量产用于通讯和政务管理的型号。
中国人对此很自豪,他们表示过去想要完成一次涉及五亿人口的全国经济统计需要半年时间,上万人参与。
现在有晶体管计算机,同样工作可以缩短到- -个月,有两三百人就足够了。他们很得意的表示计算机技术将发展的极快,相关产品将向全社会推广。
突破晶体管技术不算啥,欧美列强的科研人员基本摸到点触式晶体管的边,但这种结构的器件又贵又不可靠,需要结界型晶体管才能大规模运用。
现在么,原本研究进度最落后的新中华后来居上,不但搞出样品,还瞬间量产--量产就很可怕了。
它不是十台百台,而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其运算速度可能今天是每秒十万次,明天或许就是百万次,后天上千万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用的计算机才每秒四十三万次。
总之它会进步的飞快,应用场景极广阔--毕竟新中华"的科研人员只需做个样品,还是在未来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做。
出错了有人能告诉你错在哪里,正确方法是什么。这比翻书本自己琢磨可快多了。
“在莫斯科的外交人员前天发回报告,表示苏维埃'已经向其军队普及晶体管器件的无线电设备。
沙俄军队在战斗中偶尔能缴获这些尖端科技,它们比电子管强太多--相关产品能给苏维埃"使用,说明新中华对此技术真的不在乎,且数量绝对充足。
另外,德国人在警告俄国军队。他们表示苏维埃若能普及晶体管设备,很可能会有实用化的炮兵指挥仪以及更先进的雷达,这在战场上将占据极大优势。
俄国人感受到了极大压力,问德国什么时候能提供同类设备。后者表示要拖后半个月以上,这涉及到一些采购生产等系列流程。
女王听得微微点头,明白德国人肯定也能很快搞定晶体管,但生产会滞后。这类东西很可能是找未来的越南或韩国搞定,但跟中国比拼生产效率就是自讨没趣。
“一百多年后的中国这么强吗?”
女王回想自己看过的‘未来资料',其中早期晶体管计算机价格极其昂贵,便宜的十几万,贵的....美元。
可中国愣是把这种高档货搞得烂大街似得,随便买卖。
光阅读资料,女王没办法理解世界第一工业国是什么概念。 她认为只有大不列颠才有资格戴上这顶桂冠,且将且保持到永远。
要让正处在国力巅峰的英国女王认识到自己国家很快会衰退,这现实过于残酷。
“所以,我们的伊戈尔先生除了生气,什么也做不了?”
“好像是的。他变得格外焦躁,最近一直在跟美法德等几家发电报, 希望对方履行盟友义务。可对方发现蛋糕不够分,不打算拉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入局。”
.那么...议会呢?
"议员们也在讨论俄国内战,但他们消息滞后,依旧认为有德法支援,罗曼诺夫家族肯定能重返圣彼得堡,新中华试图搅动欧洲局势的图谋必定挫败。
不过他们也听到些关于欧洲各国技术进步的传闻,但更多关注在俄国大放异彩的双身恶魔战机,催促英国的飞机制造商研发同类装备。
但伊戈尔控制的企业没能如愿提供五百马力活塞发动机,这让议员们非常不满。他们尚未意识到潜在对手的科技在加速,而我们追不上。”
“一款装备的落后没法敲醒那些贪婪的老顽固,但他们会在切身利益受损时跳脚大骂。想要撬动伊戈尔和本土既得利益者的联盟,必须得让他们吃更大亏才行。
“所以....
“所以我们得等。”女王在一处花丛前停步,思索片刻后又说道:“但也不能过于被动,什么事都不干。
我已经打算出售自己,自然要挑个好买家。让王室御用的摄影师来,就说我想拍几张照片。.....我要如何才知道中国男人的审美? "
女官哑然失笑,片刻后说道: "这恐怕要去问阿尔伯特亲王的女儿。她是.... .那小家伙的情人,据说关系特别好。
情人这个词让女王脸上阴云密布,她反问道: "亲王阁下的女儿....有爵位吗?”
“没有,那位艾丽女士是私生女,早年不被亲王公开承认,甚至送到南非请人代为照顾,少有联系。
后来亲王遭遇刺杀,多名子女非死既残,不得不将这位私生女又找回来。意外发现叫艾丽的女儿跟新中华之王'关系很深。”
贵族家的隐私,讳莫如深。女官只说个大概,但女王结合自家王位上的破事,猜也猜得到其中太多不能见光的勾当。
“所以....艾丽很漂亮?”
“艾丽曾经随亲王来拜见过您,不过您可能对她没什么印象。我跟那位私生女聊过,确实很漂亮。”
“跟我比,如何?”
“陛下可是大不列颠的女王,自然要比私生女更美更尊贵。
哼....维多利亚女王明白这是身边人向着自己,委婉恭维。真实情况肯定是她比那个私生女更尊贵,却未必更美。
“去找王室御用的摄影师和裁缝来,快去,快去。”
“陛下,您是打算....”
“我要亲自写一封信给那小子,表明我的诚意。随信寄我的照片过去。对了,他才十几岁,对不对?十几岁的男孩子要怎么哄?”
.啊...王的主动让侯爵夫人有点措手不及。后者暗想:“对面那个可不是真的十几岁,指不定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不能当小孩哄。
此刻,周青峰也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端详几张维多利亚女王的公开照片。他瞧来瞧去,给出的评价是‘长的还行’,“我要不要亲自去一趟伦敦? 见见这位御姐女王?”
24章去伦敦
“老王啊,我打算去一-趟伦敦,圣彼得堡的事就交给你了。"周青峰又打算当甩手掌柜,把苏维埃"的一摊子事丢给作为联络员的王弘毅。
最近苏维埃势力大扩张,需要的物资暴增。
老王忙的上厕所都得小跑着去,二十四小时不敢耽误。听到周青峰要去伦敦,他还很疑惑,得知这小子要去的原因.
“混蛋啊,你他妈的还有良心吗?哥们累死累活的,就为了让你去找女人?你找女人也就算了,俄国毛妹还不够,居然要去泡维多利亚女王?
日了狗啊!
看兄弟过得好,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那可是女王,年龄稍微大了点,也是御姐女王。
大不列颠的名义统治者,‘日不落'帝国的精神象征,全世界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主宰。
王弘毅表示自己妒火中烧,五内俱焚,捶胸顿足的大骂道:“老天啊,那可是尊贵的女王陛下。我想都不敢想的事,你居然要去亵渎她。”
周青峰自知理亏,弱弱的答了句,“我也是为国家利益而献身嘛。’
“为了国家,牺牲好大哟! "王弘毅气得翻白眼,懒得跟这小色鬼计较,“你打算怎么去?
“自然是偷偷的去,弄架飞机朝伦敦飞就好了。学学西德小年轻开破飞机降落到红场,我也可以在伦敦附近找个地方降落嘛。”
圣彼得堡到伦敦直线距离超过两千公里,但周青峰自带补给’,可以在多个地方降落加油,这肯定难不住这混世魔王。
况且他还可以找‘未来定制长航程飞6机,连续飞五六个小时毫无问题。所以他真要干,技术上是毫无难度。
“我已经盘算好了,去半天,回半天,找人半天,休息半天。放宽些期限,三天时间应该足够。你可以通过时空窗口和我联系,保证不失踪。
我就是找女王商量一下合作,达成联合技能,不会太耽误。这事若是成功,我们可以多一份连同未来的权限,也可以多十个穿越者办理未来业务。”
能多些人手连同未来?这倒是让王弘毅很动心。
近几个月来,所有连同未来的穿越者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未来挣钱不难,找到符合要求的货源也容易,真正卡住时空物流瓶颈的恰恰是他们自己。
哪怕二十四小时不眠不睡,可要满足一个国家需求的物资靠- -两个 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现在这活已经忙成了三班倒或者四班倒。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