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有啊。"卫戍司令-指舰桥的舷窗外,指向孟买机场方向,“中国人用巡航导弹打击印度北方全境所有土邦势力,可现在总督府也有同样武器了。”
站在几十米高的舰桥上可以看到离港口不远的孟买机场,跑道旁的停机坪露天停放十几架美援的C-46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有封闭机舱,最大载重超过四点五吨,可以搭载六十多名乘客飞到八千米的高空,是还不错的飞行平台。
美援"版的C-46是从墨西哥的工厂里制造的,美方自己就订购了三千多架,顺带送了一百多架给伊戈尔,不希望这位有缺陷的盟友垮的太快。
这些C-46出现在孟买就进入机库接受改装,加上雷达和电子设备,成为预警机或者通讯中继电子战飞机。
提到这些最新装备,卫戍司令总算乐观不少。
“印度总督府接受了美国人的建议,将用这些飞机执行空射制导战术。就是利用其近两千公里的航程靠近喜马拉雅山脉,从六千米高空投放巡航导弹。
导弹将可以通过定向天线全程接受飞机控制,从而既可以实现两千公里的射程,又可以安全避开中国人的攻击。”
“两千公里的射程?天哪,这种战略级的攻击能力是怎么做到的?大不列颠的科技果然还是全球第一。”
詹姆斯男爵听得两眼放光,又惊又赞,认为这等战术闻所未闻,远超他的认知。实际上,这就是百年后美国为对付中国搞出来的空中舰队。
利用美军数量众多的大型运输机平台发射远程巡航导弹,从而用很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目标实现饱和打击,-一次性就能将中国最精华的产业区给抹去。
美国穿越者认为这将是在核弹尚未突破前,抵消新中华'产能优势的重要战术,并将其跟导弹以及核武器等等列为近期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卫戍司令对此很得意,"驻印度的皇家空军正在加紧演练这种战术,必要时可以从加尔各答起飞,对一-两千公里外的中国昆明和成都等城市进行战略打击。”
“好,这个战术非常好。"詹姆斯男爵拍掌大笑。他不是很明白其中原理,但压在心头的阴霾似乎就此散去。
“能打击中国腹地就能极大震慑那帮好战成性的中国人,遏制新中华的作战决心,大不列颠就能保住澳大利亚,也有机会收复东南亚。
印度在地缘上太重要了,是最后一块能攻击中国本土核心地带的出发地。有了印度,我们就如同捏住中国人的睾丸,稍微用点力,他们就得喊疼的叫唤。
42章东风一号
8月15日,五架完成改装的C-46运输机组成快速编队由英国飞行员驾驶从孟买起飞,经中途降落加油后飞抵-千六百多公里外的加尔各答。
'编队中有一架通讯指挥,两架导弹载机,两架油料和地勤保障。
16日,'编队从加尔各答秘密起飞,向东进入孟加拉东北空域,也就是藏南地区上空。
借助惯导定位,两架导弹载机在六千米高度空投四枚一点五吨重的捕鲸叉重型巡航导弹。
导弹在惯导指引下,在三千米高度飞行近-千公里,飞行两小时进入成都 上空。通过前后导弹交替接力中继,还待在藏南上空的英国机组成员完成了目的锁定和最后制导。
由于导弹采用隐身外形:且使用吸波的铁氧体涂料,雷达反射面积很小。部署在成都的新中华空军和防空部队雷达均未发现目标。
在中午十二点三十四分,两枚导弹命中成都机场的停机坪,当场摧毁三架最新的四批次闪电',损伤十一架。
在停机坪进行地勤作业的某部维修连被集束弹药覆盖,死亡六人,轻重伤十七人--五分钟后, 防空警报响彻成都市区,空军紧急出动战机进行搜索。
半小时后,布置在乐山的一部米波防空雷达确认敌人用于中继的隐身导弹,指引地面的一百毫米高炮将其击落。
一小时后,在南京的中央军委收到西部战区发来的战情通报,以及战区司令等人自请处分的检讨。
萧金浪看到通报和检讨后只叹了句:“该来的迟早会来。英国佬又不是废物,是要吃人的世界头号帝国。
妄图无伤击败对手的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不用为难前线部队官兵,做好事后分析和补救吧。”
此次攻击的成功给印度媒体带来极大振奋。
《印度斯坦时报》在隔天宣传就将作战规模和战果扩大十倍,第三天干脆说已经毁灭了成都,到第四天开始对外宣布已经夺取西藏和成都等地的制空权。
在16日下午,狂怒的西部战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收集了英国佬的导弹残骸,分析其技术水平,出人意料的是部分弹体残骸上有汉字。
消息很快在‘新中华、穿越者内部传开,连还赖在伦敦白金汉宫的周青峰都知道。借助时空传输的社交软件,在国内的向骁展示了弹体残骸上的电路板。
“英国人找了我们百年后国内的电子厂给他们代工电路板,现在反过来打我们了。"
“能查禁吗?”
“查是可以查,但没法禁止。你也知道国内电子厂多如牛毛,别说沿海了,内地很多乡镇也有。
这电路板的技术要求又不高,器件更是非常便宜。
实际上不止英国,美国法国德国都在向国内采购,价格便宜量又足。接单的厂子觉着国外客户给钱痛快,利润丰厚,还很开心呢。”
这确实是个麻烦,电路板不比舰船飞机之类的‘大件’,有生产能力的厂子太多。此外像二冲程发动机之类的也是如此,因为过于简单,完全没法查禁。
“新中华那边有什么对策?”
“派战机夺取孟加拉上空的制空权,阻止英国佬进入导弹发射阵位。加快地面雷达网建设,确保西南边境有预警机二十四小时空中值班。”
“就这?”
“剩下的自然是十倍百倍的报复了。”
向骁语气平淡的很,不因为新中华腹地遇袭而有多少愤怒,更没有咬牙切齿。
常年身处高位,处变不惊才是他真正的日常心态。此刻他病妖恹的在吸氧,手里时刻不离氧气包。可在他身后,是刚刚建好的高原发射场。
和巡航导弹的倾斜式发射导轨不一样,向骁身后的发射场上有个二十多米高的竖立发射架。
发射场周边有多条修建不久的道路,其中一条通往附近的导弹组装车间。液体导弹就这么麻烦,发射前需要很长时间加注燃料。
这是...... "周青峰惊讶的很。
向骁只哈哈笑了几声,“有后世的教导,新中华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上进步的很快,快到你想象不到。
钱学森说过,搞反复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很难,但搞一次性的火箭 发动机还是相对容易的。
成都遇袭,事情闹得不小。
打几千发普通的巡航导弹都不解恨,南京方面就问能不能给英国佬一点记忆比较深刻的教训。恰好,我们的火箭军部队虽然草创,但成长的也很快。”
东风一号短程弹道导弹,但不是原历史用酒精燃料且从未装备服役的那个型号,而是百年后中国给新中华特别设计的简约版短程弹道导弹。
但这玩意再怎么简约也是弹道导弹,两级结构,液氧煤油动力,五百公里射程,星光加惯性制导,圆误差概率小于八十米,配备钻地弹头。
在材料性能方面,这枚'东风-号"还很一般:谈不上多优秀。秀但在设计理念和配置上,它却绝对超越时代--光个昼夜星光制导就是洲际弹道导弹才会用的。
“这配置实属牛刀杀鸡啊。你们想打哪里?”
“新德里的印度总督府。”
"啥时候动手?
“南京要我们尽快。”
“尽快是多久?”
“十……”
“十小时后?”
“九.....”
"操!
“向骁,你变坏了。”
虚拟屏幕-转,周青峰才看到向骁其实待在个掩体里,其身后的发射架是空的,但离他约莫两公里外还有个高高的发射架,上头竖着-枚组装完毕的导弹。
因为液氧的低温,弹体在艳艳白日下也冒着寒气,发射架的固定臂正在解脱,向骁很骚包的一边吸氧,- 边下达最后的倒计时命令。
“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
超过二十吨的弹体尾部喷出熊熊火焰,推动导弹脱离发射架并加速升空。几十秒后,弹体将转向并越过-百公里高度的卡门线。
弹载的小型晶体管计算机将按照发射时间和经纬度,采用光电倍增管捕获白天的太阳角度,进而计算并控制自己的飞行轨道。
此刻时间是17日.上午,印度总督府正在新德里街头组织庆祝游行,数万市民涌向市中心的伊戈尔大道,准备观看军队组织的阅兵和花车表演。
最近半年,印度人也算憋屈够了。
首都新德里都被高原上射来的巡航导弹接连轰击,城里的军事设施最先遭殃,紧跟着就是水电等基础设施被轰了个稀巴烂。
总督府的官员已经被轰到没脾气,议员们纷纷表示是否该考虑迁都到孟买去,否则天天这样被轰,谁也受不了。
还是英国佬帮印度高层解决这个问题,配置了强有力的电子战设备守卫新德里的领空。
毕竟相比白沙瓦,印度军队好歹不会让在前线制导的新中华作战小队接近到五十公里内。
对抗干扰而言,新德里的天线数量充足且功率强大。八月以来,普通的电视制导在印度首都就不太好用了,惯性制导的误差又有点大,还容易被拦截。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军方对16日取得的攻击效果非常满意,只是当他们隔天再想去故技重施,就发现得先跟对手争夺发射阵位的制空权。
没关系,对印度而言,不管对手打了自己多少次,只要它能还手一-次就算赢。为了庆祝胜利,自然是需要热闹的搞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
没有什么比一场阅兵更带劲的了,特别是深受印度民众喜爱的摩托表演,向来是印军拿手的一绝。
当向骁亲自带队组建的火箭军高原旅’向新德里发射弹道导弹,一共十 二枚携带-吨钻地弹头的'东风一号超过五马赫的速度朝目标飞射而来。
五百公里距离只需几分钟而已。
当十二枚导弹在近乎真空的一百公里卡门线上实现弹体分离,新德里的阅兵游行正到最高潮- -- -辆又-辆的摩托车沿着伊戈尔大道驶来,每辆车上都跟叠罗汉似得爬满了人。
有人在摩托车上喷火,有人在摩托车上挥旗,还有人更杂耍似得骑着摩托车转圈圈。在这方面印度穿越者经验丰富,极具创意。
每当摩托车上玩出新花样,现场围观的人群都欢呼不已。现场的印度媒体已经想好了明天报纸头条的标题- - -印度民众爱国热情高涨,中国败亡将至。
东风一号的弹头在卡门线上飞过,按照高空侦察机拍摄照片提供的目标经纬度,弹载计算机规划弹道,转而重返大气层。
稠密的大气迅速对弹头进行加热,将其防热隔层烧的通红,大白天都能看到它向划破天空的流星,迅捷而下。
游行正是好天气,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大太阳虽然很晒,但视线绝对良好。在新德里市中心看阅兵游行的民众-抬头就能看 到前所未有的奇景。
十二颗流星从天空出现,带着亮眼的红热光芒,冲到近前。领头第一颗流星 '正好砸在伊戈尔大道东侧的总督府。
数秒后,总督府方向仿佛发生火山爆发,有一股夹杂火光的黑 色烟尘喷涌而出,冲天而起。
此情此景,彷如加强版的天罚!
43章前所未有的幸福
当印度总督府冒起第一道烟柱, 在伊戈尔大道参加阅兵游行的人群还以为是啥临时增加的庆祝活动,用大声的欢呼迎接轰鸣爆音。
毕竟这烟柱又高又大,还笔直向上,彰显了不可思议的印度气质和大婆罗多思想的伟岸--现场记者 抓着相机咔嚓咔嚓的拍,心里就在想该用何等夸张的修辞描述此情此景。
可总督府冒烟没多久,附近的议会大厦、国防部大楼、内政部大楼、国大党总部、人民党总部、广播通讯大楼....就在伊戈尔大道周边,十二个目标接连冒烟。
第一次冒烟还能说是大家没注意,后几次冒烟可是吸引在场几万人的目光--俯冲而下的炙热弹头是如此的耀眼,附带轰隆隆的雷鸣,命中目标后更是摧枯拉朽的效果。
这就不对劲了!
欢庆的庆典马。上变作惊悚的丧礼,大道两旁的人群在惊愕中推搡踩踏。阅兵的军队也失去秩序,随着晃动的人影和嘈杂的叫喊而茫然无措。
从六月份开始,新中华就用巡航导弹重点打击印度各大城市,作为首都的新德里更是遭受饱和攻击。
要不是英国佬马.上实施了干扰和防空,新德里非要被每天上百枚重型巡航导弹给轰烂了不可。也正如此,新德里的市民对空袭完全不陌生。
但这次的轰击不同以往。
过去来袭巡航导弹飞的慢,且贴着地面飞,顶多炸毁总督府之类建筑墙体啥的;现在来袭的导弹从天而降,快、准、狠,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
当你抬头看见它时就犹如中了定身术,已经来不及做任何多余反应,只会在眨眼间瞧见它以迅雷之势命中目标。
足足过了一小时,新德里消防部门才在英国官僚的带领下赶到总督府。他们惊讶发现这次的建筑毁伤程度超乎想象。
这座四层楼高,有三百多个房间,占地近两万平米的巴洛克宫殿式建筑遭遇暴力拆迁。
以五马赫速度俯冲的弹头命中了官邸西翼:但巨大的动能将其中央的半球形圆顶给震的半塌。
西翼楼层有个直径超过五十米的超大弹坑,由于楼层塌陷,深度不可知。但消防人员试图开展救援时,发现和西翼相连的地上地下通道全部断裂。
由于总督府等政府建筑之前就遭到多次空袭,目前里头只有少量警卫人员。但这次袭击实属在英国殖民政府的脸上狠狠扇了几耳光。
英国人早就对外宣布自己已经破解了新中华的巡航导弹攻势,信誓旦旦的保证城市安全。可现在他们的承诺被对手的新攻击手段彻底撕破。
新德里的防空网没能对这次空袭作出任何反应,或者说来不及反应。
消息传开,英国驻军都搞不懂是什么武器袭击了自己,只有印度穿越者在私下交流一-中国人发狠了,动用了根本没法防御的弹道导弹。
作为印度总督的伊戈尔压根不在印度,他在伦敦收到损失简报后,面无表情的对赶来商量对策的同僚吩咐道:
“慌什么?我们损失又不大,只是十几栋建筑被毁而已,战后重建就好。中国人用导弹袭击我们,我们也用导弹袭击他们。
孟买的仓库里已经有五千枚巡航导弹到货,这就是我们继续战争的底气。至于平民伤亡是难免的,别去在意他们的哭嚎。”
几个印度穿越者面面相觑,低声报告道:“印度北方几个邦的大城市居民都在逃离,城里里停工停产。那都是我们的产业,损失很大。
至于各地的官员和土王,他们更是早就撤离,北方邦目前处于无政府状态,全靠人民党的各地步枪队在维持。
可各地的民兵步枪队现在也在拼命的要支援。比如阿萨姆步枪队就表示他们已经一个月没获得足够的弹药补给,现在连粮食都快耗尽。”
“够了。"伊戈尔对这些问题极为烦恼,拍桌子喝道:“我很清楚北方几个邦的困窘,可你们天天来找我,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