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250章

作者:通吃

费舍尔的老脸顿时僵硬,意识到- 一个可怕的状况--新中华可比印度强多了,眼前这小子比伊戈尔更难对付。

“伊戈尔能给的好处,我能出双倍,五倍,乃至十倍。我会给那些墙头草'开出一个没法拒绝的条件,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45章不请自来

周青峰走了,留下费舍尔夫妇在书房里不知所措。两口子都六十好几了,坐在沙发上彼此对视,发呆许久。

在夫人的目光注视下,老迈的费舍尔勋爵伸出干枯的手掌和妻子相握,沉声道:“亲爱的,记得我说过,我其实来自未来。"

“当然。"老夫人笑着点点头,“我是研究历史的,很骄傲嫁给一位来自未来的传奇人物。

在你手里,大不列颠的海军无比强大,威震环球。费舍尔这个姓氏因你而载入史册,你就创造了历史。”

“可你能想象吗?那个东方古国在百年后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它钢铁年产量达到十亿吨。注意,是一年,一年就十亿吨。它不但产量这么大,使用量也这么大。”

“我听你说过,十亿吨,很可怕的数字。"老夫人反握丈夫的手,“亲爱的,你尽力了,你没做错什么。

每个兴盛的国家难免有天衰亡,历史总是如此。幸运的是我们正处在国家最强大的一刻,衰亡也是百年之后。”

“不,你还不明白。”老勋爵摇头道:“可怕的不是数字,是创造财富的能力。那小子说要花+倍的条件去收买人,他真可以做到。

我很清楚那些墙头草’的心态。他们根本不在乎正义和尊严,只在乎利益。伊戈尔能坐稳他的位置,全靠给的利益够大。

可伊戈尔背后的印度并不强,我知道他在吸大不列颠的血,但不害怕那个印度来的咖喱佬。

那小子却不一样,其背后的中国太强了。‘墙头草'一 旦吞了他丢出的诱饵,就没法脱钩。

真正让我犹豫难决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一-个想法。她希望中英联合,延续大不列颠的荣耀。这很难,但并非没有机会。

因为....夺走大不列颠帝国王冠的不是新中华,是苏联和美利坚。现在新中华几乎和苏联合体,美利坚么......

冷清的深夜,乡郊的别墅只有狗叫和蟋蟀声。费舍尔勋爵看向书房窗外的月色,意识前所未有的清晰。

“维多利亚女王其实很聪明,一直在默默观察,默默等待。她等了二十多年,总算等来了机会,并且愿意献祭自己,换取国家的长久,至少延续百年。”

“代价呢?”

“我不知道代价是什么。我只知道女王的构想若是实现,一个横跨欧亚世界岛的国家联盟将由此诞生。

德法将毫无抗拒之力的不得不加入我们,亚欧非将连成一体。届时美国说不定将像非洲似得被各国瓜分,再无立足可能。”

这个构想过于宏大,勋爵夫人摇动手里的茶匙,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摇头笑道:“这很难,我觉着不可能。至少,伊戈尔还没完蛋呢。”

“是啊,伊戈尔还没完蛋。"费舍尔勋爵叹了声,从沙发上站起,走到书房的电话机旁,抓起话筒后拨打总机号。

“我是约翰.费舍尔给我接海军司令部,找海军情报局的瓦伦丁上校,我想他正在值班。”

不一会,电话接通。

“瓦伦丁上校,我是费舍尔,我命令你执行一项绝密任务,不能出任何差错。”

电话中的回答立马严肃,能听到立正并腿的声音,“勋爵阁下,请您下令。”

“派可靠人员去白金汉宫,接走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及其随从,并将她们妥善保护起来,禁止向任何人泄露其行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非女王陛下本人的意愿,否则就算是我本人下令,也不能解除这次保护行动。”

短短两句话透着一股沉重和肃杀, 电话里的情报局主官给与肯定答复,“是的,阁下,我马上去办。

放下电话,费舍尔勋爵对着冷寂的窗外夜色,再次长叹,“战争不会轻易结束,但女王不能出事。”

从费舍尔勋爵这里离开后,周青峰又跑去拜访另一位大人物,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在见周青峰之前,约翰逊刚刚接到一份来自俄国战场的报告。

“该死的土耳其佬,他们想参战就参战,想退出就退出,毫无信义可言。

土耳其在年初就准备参战:以帮助沙俄尼古拉王储为借口夺取俄国高加索地区地。四月到六月,土军进展顺利,不但拿下巴库油田,还突如里海,进入伏尔加河。

土军元帅恰克马克向欧洲媒体表演了什么叫做’气势如虹,胜利转进'--土军在萨拉托夫构建的要塞没能发挥任何作用,二三十万大军顿足不前。

给土军提供后勤和装备的是德国人。

六月初,土军趾高气昂的向德国人表示,“战事进展顺利,只要提供足够补给,我们不但能拯救莫斯科,还能沿着突厥先祖的足迹,-路打到中国去,教训那些黄猴子。

等到六月底,土军调]降低三分,“战事有些紧张,但只要提供足够的高炮和雷达,我们依旧士气昂扬。对面的中国人不堪一击, 他们甚至不敢和我们正面一战。”

时间到七月初,土军的战报既浮夸又焦虑,“我军已成建制歼灭中国人十三个师,重创其所谓的欧洲远征军'。

根据截获的中方电报,其重装备损失超过八千台,人员损失超过二十七万,士气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只需再进行打击就能予以毁灭性打击。

但我军防空压力甚大,请尽快拿出能探测重型隐身巡航导弹的防空装备,保护我军后勤补给线不中断。否则我军战果将难以扩大。”

这是综合后的简报,具体内容要看土军发给欧洲各大报纸和电台的通讯稿。那些稿子里尽是些‘大战”会战”包围”强攻"重大胜利"的词汇。

约翰逊外长倒是知道《泰晤士报》有记者在新中华'欧洲远征军内采访,虽然采访稿件不能公开发表,且有至少半个月以上的延时,却是内部传阅的第一手 资料。

英国记者是没法了解中国军队战略意图和具体作战计划,但从其管窥的信息看,中国军队并没有什么损失惨重的迹象,反倒是苏维埃军队扩编的非常厉害。

跟负责土军后勤的德国军事顾问团联系,英国佬才知道真正跟’土鸡交手的其实是苏维埃'军队--初建的苏军跟土军菜鸡互啄,打的有声有色。

土军的绝大部分战果是从苏军身上获取的,但土军非要说自己击败的是中国军队,于是战报上动不动就全歼了几万几万,吓死个人。

可到了八月初,土军的状况急转直下。连带德国军事顾问团也感到压力骤然提升--空中,搭载九百马力发动机的闪电出现了。地面,‘虎式换了前装甲和发动机。

约翰逊外长翻了翻土军之前发的战报,土耳其人再也没有开战初的骄傲和沉稳。指挥土军的恰克马克元帅亲自给英国政府写信,希望获得更多更先进的装备。

“我诚恳的请求英国政府能以负责任的态度看待这场决定欧洲命运的战争,如果你们不希望黄祸四处蔓延,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支持我们。

德国给的军援战机还只停留在七百马力发动机,他们的产能出了问题,导致前线消耗远远大于补充。

我们七月份新组建五个飞行大队,可两百多名带着荣耀和勇气的优秀小伙子在前线甚至没能撑住半个月,就被中国空军利用装备优势屠杀殆尽。

该死的中国人将'P-38'的双身构型用到极致,仗着动力好,产能足,欺负人。

土耳其已经在六月到八月期间损失超过十五万兵力,萨拉托夫的"奥斯曼要塞群已经千疮百孔,再也无法支撑。

如果西欧各国在九月前依旧对盟友的困难境地视若无睹,那么我作为土军指挥官,将不得不考虑退出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带领剩下的士兵回家。

对于土军元帅赤裸裸的威胁,作为英国外长的约翰逊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有便宜就占,有麻烦就躲,这些'奥斯曼杂种’都是软蛋。

不过是两个月损失十五万兵力而已,他们居然就打不下去了。果然是“西亚病夫’,跟俄国人一个毛病,好战而不善战。”

约翰逊外长对此焦头烂额,因为土军真要退出,在莫斯科的尼古拉王储要么兵败身死,要么举手投降。

一旦发生这种事,苏维埃将彻底站稳脚跟,在基辅的尤苏波夫亲王独木难支,德国人会不会继续跟苏俄死磕就成问题了。

“跟唐宁街十号打个电话,问问首相大人下午是否有空,我希望和财政大臣-起去跟他聊聊欧洲战局的事。”

约翰逊外长按动办公桌上的通话键,在外间的秘书自然会帮他跟首相办公室和财政大臣方面联系。

指令下达后,外长秘书追了一句,“阁下,有一位维克多,阿尔伯特先生来找您。他没预约,但是....

阿尔伯特这个姓氏非同小可,约翰逊外长皱了皱眉头,紧跟着惊叫道:“维克多?他多大?”

十....十几岁。”外长秘书有点支吾,还特意压低声音,“他没有任何通行记录,突然出现在您的办公室外。我正准备...

“不,不,别叫警卫。"约翰逊脑子有点乱,离开办公桌,悄悄走到办公室门口,打开门向外瞄了眼。

门外,四十几岁的外长秘书握着话筒,瞧见了偷瞄的外长,然后用紧张的眼神示意自己正前方。

约翰逊小心翼翼的将门缝开大,瞧见有个黑发黑瞳的少年就像在自己家似得,在吃秘书桌上备的巧克力零食。

双方眼神一碰,少年挥舞手里的巧克力棒,大大方方的自我介绍道:“中午好,约翰逊阁下。我是新中华之王',周青峰。”

46章挖墙角的又来了

哈克夫人在英国外交部干三十年了,从最早的打字员开始,历任文书助理、文书主任,行政秘书、主管秘书、高级主管秘书等诸多职位。

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哈克夫人见多了种种稀奇古怪的官僚和政客。狡诈的,愚蠢的,虚伪的,不懂装懂的,贪财好色的,白人黑人,亚裔土著,不一而足。

但哈克夫人从没见过谁家元首会大大咧咧溜进英国外交部的大楼,径直敲响外交大臣办公室的门,还毫不客气的吃自己摆在桌上的花生牛奶巧克力棒。

“这巧克力味道不错,又香又甜。夫人,您从哪里买的?

“这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

“您手艺真好,我可以向维多利亚推荐一下。 她害怕发胖但偶尔也吃点甜食,肯定会喜欢。

不速之客过于‘自来熟’,一会功夫将哈克夫人当小点心的巧克力棒吃了大半。这小子- -边吃一边夸,临走时还顺了几根。

看着自己的小点心被吃光,哈克夫人强忍怒气,绵里藏针的反问一-句,“谢谢您的夸奖,我的小点心- -向受人欢迎。

想必您说的维多利亚'一定是为尊贵的大人物。我对伦敦的名人很熟,如有必要,或许我可以亲自送货上门。”

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正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挂着公式化的大笑与不请自来的周青峰握手寒暄。听到自己秘书的嘲讽,他微微扭头露出责备的眼神,沉声道:“两杯咖啡,谢谢。”

周青峰倒不以为意,微笑答道:“您太有心了。不过维多利亚住白金汉宫,恐怕您送不进去。但有机会的话,我-定会推荐的。”

白金汉宫里只有一个维多利亚,哈克夫人如何不知?她瞥了少年-一眼, 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压根不信,忿忿不平的去泡咖啡。

对于周青峰的到来,约翰逊毫无准备。但他早有耳闻,胆大包天的新中华之王最近一直在伦敦活动。

国务顾问伊戈尔为此紧张了两个多月,- 开始深怕对方搞破坏,后来奇怪对方为什么还不搞破坏,到现在巴不得对方搞破坏。

外交大臣的办公室分内外,两人进了里间会客区坐下。

约翰逊摸不清周青峰来意,双手交叠,故作友好的主动开口道:“阁下,您最近似乎- -直在英国,生活的还好吧?”

“我在伦敦过的不错,挺好的。”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帮我去跟桑达.伊戈尔说一声,我要去宰了他。

周青峰说这话时一脸淡然,约翰逊果不其然的呆住。后者发了半天愣,傻了般问道:“为什么? '

“大不列颠横行四海,全球布武的时候,有向非洲、亚洲、美洲的土著解释为什么嘛?没有吧。

非洲的黑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卖到美洲的洲种植园吗?阿兹特克帝国知道自己因何而亡吗?北美的印第安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剥头皮吗?

英国为了遏制中国,大力扶持日本,还派军舰从朴茨茅斯的军港出发,绕过小半个地球出现在中国南海,有解释为什么吗?

现在我想宰一个印度人,你为什么要问这么清楚?

约翰逊瞬间暴怒道: "这里是英国,不是什么非洲美洲亚洲。阁下应该对大不列颠保持应有的尊敬。”

“自打英国的空气里充满过于浓烈的咖喱酸臭味,就没办法让人尊敬。”周青峰故意在鼻端挥挥手,一脸厌恶状。

你....约翰逊快气疯了,立马板着脸下逐客令,"阁下,你可以走了。这里不欢迎你。”

周青峰无所谓的站起,真就转身离开。当外长秘书的哈克夫人才刚刚煮好咖啡,见少年快进快出,讶然的很。

约翰逊更惊讶,追出来喝问道:“阁下,你把国家大事当) L戏吗?

"很多事在上位者眼里确实如同儿戏。”周青峰头也不回的摆摆手,“我是来下战书的,何必浪费彼此时间。”

新中华之王真走了,顺带将几名试图堵住他的英国外交部警卫给揍趴。外交大臣约翰逊在办公室内揪发抓狂,连忙打电话给唐宁街十号说明情况。

时任英国首相艾奇逊连忙召集内阁会议讨论此事,大臣们对此约战集体懵逼,完全搞不懂周青峰到底想干嘛?

什么含义?什么态度?什么原因?

外交关系和政治学的解读都变得一-团乱麻, 没谁能说清楚这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艾奇逊内阁开了一天会,实在搞不懂,最后不得不发电报求助于在圣彼得堡的老阿尔伯特亲王。

亲王对此更惊讶,因为他也不知道周青峰最近居然时不时跑去了伦敦,更不知道女王已经沦陷。

最后只能是艳母艾丽出来做解释--周青 峰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他在向桑达伊戈尔发出挑战,顺带向整个英国宣告此事。

”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什么甘冒如此风险?他一旦公开亮相,英国军警-定有办法干掉他。 ”

"别太自信,维克多很强了。你们未必有能力在他出现时逮住他。

“如果他真的很强,为什么不四处搞破坏?我们将为此疲于奔命,遭受重大损失。”

"因为他的目标是‘大不列颠之王'。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为什么要糟蹋自己即将到手的领地?

提醒你们一下,维克多很快将成为’俄罗斯之王了。一旦他戴上两顶'王者头衔,就是他动手猎杀伊戈尔的时刻。

对了,你们通知伊戈尔这事了吗?”

电报来回传递,看到艾丽的判断,艾奇逊内阁集体沉默。他们想的太多,认为周青峰此举必有深意,没想到对方意思很简单,就是以势压人。

“我大不列颠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

首相大人拍桌大骂,“出动全城军警,一定要逮住这个冒 失而无脑的家伙。我要将他送上法庭,当着全世界的面审判,让他痛哭流涕。”

话说得漂亮,但内阁表决后集体决定先不把这事告诉国务委员伊戈尔。

因为海军大臣费舍尔公开更震惊的事--维多利亚女王怀孕了,亲口承认是周青峰的种。

艾奇逊内阁的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集体发麻,傻得像张大口的癞蛤蟆。首相恨不能跳上桌,大声喝问道:“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陛下的想法只怕跟诸位不一样。她早已成年,冷眼旁观了三四届内阁的上台,受够了当个橡皮图章的日子,不愿当个被戏耍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