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依靠天量美资的投入,菲律宾很快被抹平了世界大战遗留的创伤,到了朝战和越战期间,菲律宾作为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后方,又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全国工厂林立,产业兴旺,进入了短暂而辉煌的高光时刻。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一度号称亚洲纽约,亚洲开发银行的总部就在马尼拉。由此可见当时马尼拉在亚洲金融界的地位,甚至还在东京、新加坡和香港之上!
所以,一些五十年代拍摄的骨灰级香港老电影里,会有「菲律宾财团」这种让人困惑的东西存在。
如果说后世的菲律宾,以对外输出女佣而闻名于世,那么在当时,却是香港、台湾、越南、韩国的大量劳动力输出到菲律宾就业,日本的最后一批「南洋姐」,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输出到了菲律宾的妓院。
从地图上看,冷战时期的菲律宾,应该是一个有着美好前途的幸福国家。
相比首都就在三八线旁边的韩国,菲律宾远离冷战两大阵营对抗的第一线,安全系数更有保障。
论人口和国土的体量,菲律宾远远超过了韩国,只是略逊于日本,但也属于同一个数量级的存在。
就工业实力而言,靠着美国恩主的大力投资,五十年代的菲律宾工业,论GDP还真没比日本差多少。
至于农业?菲律宾的橡胶和蔗糖,可是让日本垂涎了不知多少年,同时也跟日本一样盛产稻米。
港口和航运的便利?同样是太平洋上的岛国,菲律宾的对外航运交通条件,又有哪一点比日本差了?
所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国际观察家眼中。如果按照之前那些年的轨迹发展下去,菲律宾就算最终竞争不过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日本,最起码应该能稳坐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宝座。
从而在经济领域上,形成日本傲视东北亚,菲律宾力压东南亚的双雄对峙格局。
虽然这个国家被美国深度影响,但只要菲律宾没发展到天花板,美国的大棒也不会砸下来。
可事实上,美国爸爸的大棒确实没砸下来。但菲律宾也根本没来得及摸到天花板的边儿。
——在世界舞台上,属于菲律宾的高光时刻,实在是非常非常的短暂。
从六十年代开始,菲律宾的经济就开始停滞不前,被日本远远抛在了背后。
等到进入七十年代,随着越战的结束和战争红利的消失,菲律宾更是开始了经济雪崩,被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全面超越,变成了「亚洲的香蕉共和国」,硬是把自个儿混成了拉美国家的模样。
为什么被美国当成亲儿子输血和建设的菲律宾,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上,会被日本轻松赶超和碾压呢?
战后的日本究竟具备哪些更加独特的有利条件,
才会与同样是美国小弟的菲律宾形成天壤之别?
开放欧美的先进技术和销售市场?这待遇日本能有,菲律宾就没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红利?这红利日本能吃到,菲律宾就吃不到?
事实上,相比日本这个被打断腿的奴隶,菲律宾在亚洲才算是美国爸爸的亲儿子。
朝战和越战的后勤军需订单,五角大楼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都是尽量在菲律宾订货的。
然而,很多不争气的菲律宾公司,却只想躺着赚快钱。甚至自己懒得生产,于是在扣下了一份钱之后,又把这些军需品订单转包给了日本和韩国的厂家,让得知真相的五角大楼后勤部门哭笑不得。
在美国看来,菲律宾这个小弟,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啊!明明已经给了你不止一次机会,还一直在手把手地教导,你却依然抓不住时代的窗口,这总不能埋怨美国老大不仗义了吧?你得多找找自身的问题!
——确实,战后的菲律宾之所以被日本轻松赶超,关键还是它自身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日本有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天赋优势,那就是它很早便形成了一个非常纯粹的单民族国家。
虽然在日本也有少量的阿伊努人(北海道原住民)、琉球人和朝鲜侨民。但统统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之数,相比之下,大和民族在日本占到了几乎99%,民族凝聚力可谓是强到了毋庸置疑的程度。
总之,日本公民基本都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但相当一部分的菲律宾公民,却未必承认自己是菲律宾人!
因为,菲律宾并不是什么单一民族国家。相反,从民族成分上来看,它其实更像是小号的苏联和印度。
嗯,严格来说,还不如苏联——苏联的俄罗斯族人口好歹占了一半,算是有个还凑合的主体民族。
而菲律宾的民族构成是这样的:第一大民族「米沙鄢人」,占总人口的40%,第二大民族「他加禄人」,占总人口的20%,第三大民族「伊洛克人」,占总人口的10%。此外,还有摩洛人、华人、比兰人、伊富高人等一大堆百万人口到几十万人口的小民族。其中一些民族虽然人少,但占据的土地却很大。
——可想而知,像这么复杂的民族构成,光是国内的语言沟通,就能让人感觉血压飙升。
雪上加霜的是,苏联好歹是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印度也是以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人为主体。
但菲律宾的统治民族,却不是人口最多的第一大民族「米沙鄢人」,而是人口只有「米沙鄢人」一半的「他加禄人」!其首都马尼拉,就是一座他加禄人的城市。国家的最高权力,也主要在他加禄人手中。
换而言之,冷战时期的菲律宾,其实是仅占20%人口的他加禄人,在统治着其余80%人口的众多民族,从而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满清王朝那样「小族临大国」的格局。
更要命的是,满清八旗好歹是靠着武力打下了江山,让人至少是佩服满人的拳头。但是,他加禄人在菲律宾的统治地位,却并不是自己打出来的,而是全靠白人老爷赏赐的——这让其它民族如何肯服气?
事实上,「菲律宾」这个国名,都不是原住民取的,而是西班牙人为了纪念菲利普国王而命名的。
在西班牙人建立菲律宾殖民地之前,当地根本不曾出现过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每一个民族都各有各的王国、城邦和部落联盟。无论在吕宋岛还是在棉兰老岛,都是一样的诸侯割据,群雄对峙。
只不过,西班牙人选择了马尼拉当首府,进而提携了当地的他加禄人,让他们当了狗腿子。
与此同时,菲律宾的其它民族,则是一直在努力抵抗西班牙人的征服,又坚持了几百年才陆续臣服。
所以,在其它民族眼里,他加禄人可没那么厉害,有什么资格骑在自己头上?
上述民族问题,从菲律宾独立开始,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菲律宾的南部,始终有各路起义军活动,有的举着红旗,有的成了宗教极端分子。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不愿意接受他加禄人的统治而已。
——苏格兰人尚且动不动嚷嚷着要从英国独立,菲律宾南部的那些民族,又为啥一定得服从马尼拉呢?
现代菲律宾被二百多个家族统治,只是一种表象,而各个民族之间的隔阂,才是更深层的问题。
这样一来,因为缺乏主体民族,也没有文化上的向心力,历代的菲律宾统治者,就不得不把相当多的精力和资源,都用在压制国内的其它民族上。而不像日本能够统一调配全国资源,全心全意搞发展。
其次,菲律宾除了存在日本没有的民族问题,并因此而严重内耗之外,其社会秩序也不如日本。
二战结束时,日本国内的各大城市。虽然被李梅将军的火攻给烧得够呛,但因为抢在美军登陆之前就整体投降的缘故,日本帝国的官僚体制
运作,其实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之后,美国占领军也没有贸然解散日本政府,而是继续借助日本原有的政治机关实行统治。
这就让战后的日本没有出现军阀割据,没有变得诸侯林立,依然保持着统一国家的基本秩序。
相反,菲律宾虽然是战胜国,却被美日两军来回横扫了两遍,原本就脆弱的政体基本崩盘,到处都是军阀林立,火并不断。尤其是菲共领导的40万赤色游击队,跟美国扶持的政府军更是血战了好多年。
再掺杂上自古以来的民族矛盾和二十世纪爆发的民族解放浪潮,使得菲律宾国内的社会治安,一直都远远达不到日本的水平。若是断了美国的扶持和输血,更是会直接变成亚洲的拉美国家,乱得一塌糊涂。
最后,在二战后亚洲各国相继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菲律宾没有出现好像韩国朴正熙这样有能力的清廉统治者。而是遇上了马科斯这样狂卷全国财产百亿美元的超级巨贪,被挂上了不断失血的负面BUFF。
因此,即使在美国的拼命输血之下,菲律宾在冷战前期的经济水平也只是差强人意。
等到越战结束,美国实力大损,开始战略收缩,减少了对外撒钱之后,菲律宾经济很快就开始恶化,再加上石油危机的冲击,导致菲律宾的工厂在七十年代大批倒闭,或者被投资者转移到日本和韩国。
简而言之,就是让菲律宾在美国之前实现了去工业化,给城市留下了巨大的贫民窟。
与此同时,东南亚的橡胶市场,也被马来西亚和泰国抢占,导致原本作为菲律宾出口拳头产品的橡胶没人要了,只剩下香蕉等水果和英语流利的菲佣,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还能畅销海外……
所以,真的没必要处于某种民族情绪,故意看轻日本战后黄金年代的经济腾飞,认为只要美国愿意输入资金,再开放技术和市场,就能轻易复制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奇迹。
事实上,拿着美国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依然够不着日本脚后跟的失败国家,才是这世上的主流!
——跟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历程对比一下就知道。虽然始终都在美国的囚笼中,存在着被卡死的上限。但日本经济能够长肥到人均GDP超越美国,总量触碰天花板的程度,也已经是一种很不得了的本事啦!
纵观二战之后这么多年的历史,除了日本之外,还有几个美国的小弟,能够碰得到天花板啊?
——
咳咳,言归正传,在前夫狄马乔的忙前忙后,玛丽塔和菲里这两个「非典型CIA间谍 」的摇旗呐喊,基辛格博士的开小差逛街之下,玛丽莲·梦露在东京铁塔脚下的演唱会,终究还是热热闹闹地开了起来。
当然,其中真正出了大力的,还是日本广播协会(NHK)和一干日方的文娱界人士——他们似乎是把这场「日美合璧」的演唱会,当成了奥运会开幕式的预演在练习,各个都是劲头满满的模样。
为了营造盛大的场面,他们甚至把整座东京铁塔,都布置了彩灯,挂满了日本膏药旗和美国星条旗。
不过,本次演唱会的名称,却让菲里忍不住感到了囧囧有神。
“Tokyo Hot?东京热?玛丽莲·梦露的「东京热」演唱会?这个名字是不是……太骚了点儿?”
看着演唱会舞台的上方,用彩色塑料板制成的巨大字母标题,菲里不禁有种时空穿越的错觉。
当然,拍板取了这个名字的玛丽莲·梦露,可不会预知未来,脑子里也没有什么不健康的想法。
完全是因为七月底的东京确实很热,而且日本粉丝们的热情,更是让她这个美国甜心都为之动容。
——早在演出开始的一周前,入场券就已经被预售一空,想要采访她的记者更是能排出三条街的队。
事实上,除了观众的异常热情之外,这场东京铁塔脚下举办的「东京热」演唱会,其实相当的正经。
仲夏夜的热风中,宝冢歌舞团的女演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华丽衣裙,唱起了字正腔圆的英文歌。
——在日本,纯女性构成的宝冢歌舞团,乃是演艺界的顶流存在。凡是能够加入宝冢的姑娘,至少都是来自于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像玛丽莲·梦露这种福利院出身的丑小鸭,恐怕连宝冢的门槛都摸不到。
接下来,美日两国的歌手明星,在东京铁塔的脚下相继登台献艺,引吭高歌。似乎是为了应景的缘故,即使是日本歌手,今天唱的也都不是日本的传统歌谣,而是当前美国最时兴的流行歌曲。
当然,作为本次演唱会的压轴戏,伴随着分外嘹亮到震耳欲聋的乐声,穿着死库水的玛丽莲·梦露,也在一群日本水手服少女和美国比基尼泳装女郎的簇拥下,风姿绰约地闪耀登场!
呃,梦露小姐原本也想要一起穿比基尼,以便于秀出自己的好身材的。无奈她
小腹上的手术刀痕尚在,实在穿不得比基尼,只好换上了覆盖面更大的连体泳装,也就是日本校园动漫里所谓的「死库水」。
——真实的历史上,玛丽莲·梦露在1962年的夏天,有生以来第一次彻底脱光拍裸照时,也只拍了背影。为什么?因为若是拍正面的话,她之前生育失败留下的手术刀疤,可就全露出来了。
总之,看着这位身穿死库水的金发梦露,菲里的心中实在忍不住有种奇妙的反差感。
与此同时,当台上劲歌热舞,气氛火爆之际,台下其实也是名流齐聚,群星荟萃。
除了坐着轮椅一起从美国飞来的李梅将军。以及美国的驻日大使之外,还有日本首相、天皇夫妇和诸多日本上流社会知名人士,也都在东京铁塔脚下搭建的观众席上亮相,让记者们激动得连连抓拍。
等到演唱会在晚上九点结束时,天皇还向梦露小姐破例授予了一枚柑橘花瓣形状的「文化勋章」。
——按照规定,日本的文化勋章,是授与在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方面有显著功绩的人的。不仅要在每年规定的日期,于宫中举办授勋仪式,还要事先经过一个专门委员会的考核和选拔……
当然,既然这一次是为了给美国总统的「首席情妇」捧场,那么自然是规矩全抛开,特事特办了。
总之,一派火热的气氛中,玛丽莲·梦露在东京铁塔下举办的「东京热」演唱会,宣告了圆满的结束。
接下来,按照预定计划,她和李梅将军就会分道扬镳,李梅将军从东京北上,巡视驻日美军在日本东北部青森地区的空军基地,进而前往北海道,视察这块日本和苏联之间的冷战对峙前沿阵地。
——整个冷战时期,日本自卫队都在防御苏联从北海道登陆入侵,唯一的装甲部队也被布置在这里。
而玛丽莲·梦露一行人则从东京一路西行,去参加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纪念日活动。
不过,在去广岛赶场之前,他们决定先忙里偷闲,找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泡个温泉休息休息……
作者的话:
——参考福岛灾区重建的速度,谁知道这断水是断四个月,还是断四年啊?
有读者指出我在前面把香蕉写得太稀罕了。这个,其实我是参考了一本图书馆旮旯里翻出来的旧书,五十年代从苏联翻译过来的自然科普书籍,里面讲了加勒比海的香蕉每年只能在美国市场供应几个月。
书里没写明确的年代,我以为这是描述书籍出版时的情况,没想到这内容在当时大概就已经过时了。
第173章、药不能停啊!梦露小姐!
东京西南方90公里外,箱根山
位于神奈川县和静冈县交界处的箱根山,是属于富士山麓的一部分。
大约40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处烟柱冲天,熔岩四溅的火山口。现在则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和疗养胜地,处处翠峰环拱,汤池氤氲,森林繁茂,景色优美,是个绝佳的旅游度假地。
如果你在东京打听这附近有哪里最适合接触大自然,那么十个人中会有九个人回答你:“箱根!”
所以,东京铁塔脚下的「东京热」演唱会圆满落幕之后,金发尤物玛丽莲·梦露和他的前夫狄马乔先生,就在NHK方面的热情邀请之下,前往箱根山的旅馆,泡个温泉,休息一下,缓解这些天积攒的疲劳。
而作为跟班的基辛格博士、菲里和玛丽塔,自然也要一同前往。
不得不说,箱根山的风景确实是秀美绝伦,以至于玛丽莲·梦露在第一眼看到它时,不禁如此感叹:“耶稣基督!我的上帝!我原本以为你的园子是建在云彩上的,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建在这座山上!”
她的前夫狄马乔,也同样点头称是,表示八年前那一次来日本时没有游览箱根山,真是太遗憾了。
——1954年1月,狄马乔和梦露来日本度蜜月时,原本是打算在日本各地都好好逛一圈的。
怎奈他们刚到东京,梦露就被一个美国军官忽悠了,直接飞到韩国前线去劳军,丢下狄马乔一个人在日本百无聊赖。除了东京之外,基本上哪儿都没去,甚至连东京的景点都没走几处,就顾着泡酒吧了。
所以,他俩虽然不是第一次来日本,但确实是第一次来到东京首都圈以外的地方。
与此同时,在菲里的眼中,箱根山的青山绿树,也确实是颇有可观之处。
——朱红的鸟居隐于竹林中,石碑和石像散落在路边,种着水稻和果树的梯田,错落在山谷和山麓之间。奇峰峻峭,峡谷曲折,碧潭幽深。它们时而显现在骄阳下,时而朦胧在烟雨中,云隙雾缝之间,野花锦族,群山碧绿,带给人一种东方的神秘气氛,以及细腻的诗情画意,从而凝聚成一种凝练淡雅的
美。
再翻过一座山口,汽车的前方就出现了碧波荡漾的芦之湖,稻田、菜圃、果园、竹林和池塘,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湖畔。虽然种类多样,但却并不杂乱,反而显得更加精致,有种浑然天成的奇妙韵律感。
在车队里的美国人眼中,这样仿佛盆景一般的东方乡村景色,实在是很新奇——美国乡下早已都是机械化的大农场。无论是果园、菜圃还是庄稼地,全都是很死板的一排一排,像个军营似的整整齐齐。
从弗吉尼亚到堪萨斯州,从迈阿密到西雅图,整个美国的农田和果园,都差不多的千篇一律。
苹果园就是苹果园,麦田就是麦田,卷心菜地就是卷心菜地。
虽然井然有序得让人感到震惊,但却没有那种自然界的活力,让人看久了就觉得厌倦。
相比之下,眼前的箱根山风景,就显得生机蓬勃得多了。而山间萦绕的湿润雾气和习习凉风,更是把众人在东京忍受的暑热一扫而空,一时间顿感心旷神怡。
作为穿越者的菲里,更是被勾起了某种久远而朦胧的回忆……
呃,想起来了,《东方幻想乡》的原型,就是这座距离东京不到一百公里的箱根山,那座岸边矗立着红魔馆,还有冰妖精琪露诺在冻青蛙的雾之湖,原型就是眼前的芦之湖啊!
当然,箱根山终究不是幻想乡,芦之湖畔也没有一座红魔馆。不过在芦之湖的南岸,倒是有一座红砖青瓦的西洋式温泉旅馆「富士居」——NHK招待玛丽莲·梦露下榻泡温泉的地方,就在这里。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