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但在半个世纪前的1960年,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们除了侵吞经费之外,真的没多少赚外快的路子。
在这个年代,因为越战还没正式打响(美国称为第二次越南战争,第一次是越南抗法战争),美军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东南亚——换而言之,从东南亚到美国之间的非法贸易渠道,还没有来得及打通。
因此东南亚日后恶名昭彰的「金三角」,还没真正成型,中情局在东南亚那边也没啥线人。
南美洲的可卡因产业,此时刚刚萌芽,生产提炼技术很不成熟,要到七十年代才会进入鼎盛时代。
国内合成毒品的产业倒是有,但那是军方、FBI和医药公司的禁脔,中情局的权威在本土不太好使。
至于在海外,中情局既没有控制住什么成规模的毒源产地,独占的市场销售渠道也很少。
更要命的是,在利润最丰厚的欧美市场上,中情局还得突破法国佬的市场垄断!
——如今这年头真正的「世界毒王」,其实是法国的夏尔·戴高乐总统。
在这个很有骨气的法国佬。「最后的法兰西男人」的暗中授意和默许之下,法国情报机关「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下属的第七处,就跟五十年之后的中情局一样,秘密遥控着一个遍及世界的庞大贩毒网络。
冷战时代的最初二十年里,全世界最流行的毒品跟十九世纪一样,依旧是罂粟、鸦片和精炼出来的海洛因,绝大多数瘾君子跟十九世纪的同类一样,要么是重口味的鸦片鬼,要么口味轻点儿,选择抽麻草。
而土耳其则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罂粟种植国,以及最重要的麻烟产地!
当时为了牟取暴利,土耳其干脆半公开地大量种植这些「麻药作物」。
土耳其的罂粟和麻草种出来之后,就会通过曾是法国殖民地的叙利亚和黎巴嫩,渡过地中海运到法国的马赛港,在马赛的秘密工厂进行精炼和包装,最后输入纽约,由纽约的黑手党家族分销全美各地。
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国市场上80%的毒品都来自土耳其,经由法国黑帮和情报部门输入美国。而欧洲的毒品市场,也几乎被法国毒枭垄断,就连意大利的黑手党也只能捡点儿残渣剩饭。
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这样的后起之秀,面对这片勃勃生机的贩毒市场,一时间更是不得其门而入。
没办法,法国人和土耳其人联手做这种麻药生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渎圣同盟」,都是祖祖辈辈十几代交情的老客户了,怎么可能让新大陆的美国佬那么随便就进来插一手?
当然,就跟美国在战后瓦解英法的殖民帝国一样,中情局最终也还是摧毁了法国人在毒品市场的霸主地位,切断了法国特务的这一灰色收入来源。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总之,老牌殖民国家对于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失的,至少在眼下的1960年这会儿,全世界还有很多殖民地尚未独立的时候,中情局暂时在贩毒生意上还赚不到几个钱。
深耕经营数百年,根深蒂固,中情局目前还插不进手。
当然,随着越战的轰然开打,还有法兰西殖民帝国的快速崩溃,这一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市场格局,很快就会发生剧变。作为货源地的土耳其也会风光不再,迅速丢失「世界毒王」的宝冠。
但是……如今越战不是还没打响么?所以,眼下这两年的中情局,还是在麻药生意上搞不到多少钱。
除了在最暴利的麻药生意上,中情局暂时竞争不过老牌帝国主义的情报机关之外,在同样暴利的军火生意上,中情局目前也没占到什么份额,因为没有货源——军火都在五角大楼和军工复合体手里呐!
真要有什么想买军火的大主顾,五角大楼的WAA难道不会自己卖吗?过去菲里就是推销这个的!
美国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风,在全球各地建立的那么多海外军事基地,都可以充当销售网点!
此外,历代总统也都有自己的私人白手套。作为赚外快的军火掮客,具体可以参考电影《战争之王》。
因此,如今中情局在军火市场上也没啥份额,最多当个掮客,给军方和买主牵线搭桥,收点服务费。
至于更加下三滥的收保护费、人口贩卖和暗杀业务……呃,饥不择食的中情局,如今也有在做是没错。但只是刚刚进入国际市场,不太了解行情,没赔本就不错了,赚取暴利是不用指望的。
眼下,中情局仅仅在中美洲的那些「香蕉共和国」有一点额外收益,但油水不多,还得跟FBI分享。
——虽然在明面的职权划分上,是CIA管国外,FBI管国内。
但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理论上的划分,根本就是个笑话。
对于高唱着「昭昭天命」的美国来说,拉丁美洲能算国外吗?明明是自家后花园好不好!
所以,冷战初期,FBI在拉丁美洲也有自己的情报据点和势力范围,CIA作为后来者。反倒被FBI挤到了犄角旮旯里,搞得像个受气的小媳妇。联邦调查局的传奇大佬胡佛局长,甚至还想把CIA并入FBI!
后来,中情局经过了一番漫长而艰难的博弈,才得以虎口拔牙,把FBI的大部分势力赶回国内。
——但也没有完全成功,直到21世纪,很多盟国是归FBI管还是归CIA管,都还没撕逼清楚。
谁让美国人普遍心大,根本没把某些国家当成外国呢?
(看过《名侦探柯南》的人都知道,在日本查案的美国人是FBI,而不是CIA,这就很成问题了。)
除此之外,国会山给中情局的拨款也很抠门,就跟二战前拼命削减军费的做法如出一辙。
要知道,在建国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政府都是个小政府,没有什么正规的情报部门。
以至于在南北战争时,从林肯总统到联邦军将领,都得自己雇佣私家侦探等业余人士去客串间谍,彼此还互不通气,各自保密,从而搞出了无数匪夷所思的地狱笑话。
幸好,南军那边的情报工作同样蹩脚,甚至根本就是靠着凭空想象在操盘,先后搞出了好几个致命的战略误判。所以在当时北美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下,南北双方的情报战菜鸡互啄,倒也斗了个旗鼓相当。
具体来说,就是南军败了,但林肯挂了,最后一场惨烈内战变成兄弟之战,和稀泥似的没怎么追责。
直到二十世纪初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老罗斯福总统,不是二战时坐轮椅的小罗斯福)把自己的私人特工队「转正」,美国才开始有了正规的情报机关,但却跟日本那边一样政出多门,海军、陆军和白宫各搞一套,外交部门也有自己的间谍组织,并且这些机构还很不稳定,时设时废,水平也忽高忽低。
至于把这些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美国情报机构,勉强整合起来,那都是二战爆发后的事儿了。
但在外界的印象中,这些搞情报的家伙,依旧是总统或其他什么大佬的「听差仆役」和「打手」。
属于尿壶一样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不能没有,但又没人喜欢。
所以,国会山的议员老爷们看待这些「不正经」的情报部门,差不多是犹如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清流」士大夫看待宫中宦官,那是一百个不顺眼,外加各种打压和限制,能够爽快给拨款那才怪了。
直到1957年,苏联的洲际导弹试射成功,人造卫星上天,核危机与太空竞赛一起降临之后,国会山的老爷们才感到了一丝切身威胁,大幅度增加了对中情局的拨款,要求加强对红色阵营的情报搜集力度。
但之前中情局账上的赤字太多,这两年增加的拨款还不够填窟窿的,想要达成财政平衡还得等几年。
——雪上加霜的是,中情局在最近这些年的进项虽然少,开销却很大。
要知道,作为一个情报机关,研发各种千奇百怪的间谍道具,乃是中
情局的本职工作。偏偏这些间谍道具好不好用倒是很难说。但研发和生产成本绝对是全都死贵死贵的。
然后,为了在亲美国家里笼络权贵,在反美国家和组织里收买内奸,中情局还得花费巨资发津贴。
另外,眼下的中情局,还有一处作为吞金大户的地产「期房」,每个月都需要不断地投钱进去。
——日后的中情局总部,占地两百多亩的「兰利大厦」,此刻还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要到明年才能交付使用。为了兴建这座规模宏大的总部大楼。尤其是兰利大厦里各种昂贵的密室暗道和特殊装置,外加豪华装修,中情局当真是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了,眼下差不多正处于每月都得交付沉重房贷的「房奴」状态。
嗯,因为受到核危机的忽悠,中情局又给兰利大厦的地下增添了地堡和地道,于是愈加抬高了造价。
然而,就算自己的工作单位已经成了「房奴」,可是中情局上下的大小特务们,依然不肯亏待自己,更没有跟局里同甘共苦的想法,而是继续要享受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哪怕退休之后也要养尊处优。
——让人隐姓埋名、拼着性命给国家做黑活。如果不给非常优渥的待遇,怎么可能会有干劲?
又不是那些满心充斥着「解放全人类」理想的布尔什维克红脑壳,可以自带干粮为国效力。
所以,他们自然要逮着任何一个能够得到拨款的项目,拼命薅钱,否则如何能填饱自己的宦囊?
这样一来,尽管整个过程一波三折,期间各种糟心事儿接连不断。但恰恰是因为这份入侵古巴、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冥王星计划」,已经被截留和贪污掉了那么多的经费,搞得缺兵少将、捉襟见肘……
那么,中情局反倒被逼上了绝路,只能不管不顾地把这场问题百出的古巴攻略给推进到底了!
因为,一旦「冥王星计划」搁浅或取消,那么按照流程,就应该遣散相关人员,清点和变卖剩余物资,以及将剩余经费转入其它项目。国会或白宫届时也很可能会派人来审计查账,清算账目,让中情局很难堪。
——如今的中情局还没有那么硬骨头,不敢让审计人员随意地「坠机」、「遇匪」或死于车祸。
甚至,就算没有人来审计查账,中情局在过去几个月到处赊欠的那么多账,也不晓得要如何解决。
事实上,如果「冥王星计划」没能获得更多拨款,中情局说不定就要陷入财政危机啦!
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搞得资金链断裂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偏偏中情局还没办法像房地产商一样破产跑路,也没办法强迫间谍们贷款给自己发工资……
相反,只要「冥王星计划」继续执行下去,那么按照中央情报局的观点,无论如何都比不打仗要强。
——首先,既然计划要继续执行,那么中情局就能从总统那边争取到更多经费,把坑给填掉。
其次,无论敌我兵力对比如何悬殊,只要第2506旅的古巴雇佣军发起进攻,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果雇佣军打赢了,成功推翻了卡斯特罗政权,那么自然一俊遮百丑,胜利者不受任何指责;
就算雇佣军打输了,那么之前因为大肆捞钱而搞出来的烂账,也可以趁机平掉,大家落袋为安。
更何况,在兵力仅为半个旅,看似势单力薄的古巴雇佣军背后,还有举世无敌的美帝王师负责兜底,战场又是在自家后花园的加勒比海,美国航母战斗群可以说是朝发夕至,怎么看都绝对不可能输的!
只要第2506旅能在内应的配合下,在古巴海滩上建立桥头堡,坚持四五天,不要倒霉到被卡斯特罗的军队一波推下海……那么紧随其后的美国大兵,就将会应邀而来,暴力扫平这座不听话的热带「糖岛」!
综上所述,无论闹出了多少幺蛾子,「冥王星计划」都必须继续执行下去!
打赢了分战功!打输了平烂账!
对于不需要亲自上前线沐浴枪林弹雨的中情局来说,横竖都不会亏!
——
当然,想要将「冥王星计划」继续推进下去,就必须要争取到新总统肯尼迪先生的支持。
没有总统的点头签字,中情局可没本事调动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来给第2506旅的古巴雇佣军做配合。
如果军方在事前没有任何准备,那么即使战场就在家门口的加勒比海,以当前的技术条件,想要出动一支部队突袭古巴,发动高难度的两栖登陆作战,估计起码得等上半个月左右,才能完成部署。
而让半个旅的古巴雇佣军,在海边孤立无援地挖战壕死守,硬抗卡斯特罗的举国之兵半个月……运气好或许有可能撑得住,运气不好的话,恐怕还没等美帝王师赶到,雇佣兵们的骨头都可以拿去敲鼓了。
——当年朝鲜战争初期,美韩联军之所以能在釜山扛住朝鲜的连番猛
攻,死死守住洛东江防线和釜山港防御圈,坚持到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的大翻盘,是因为守军有十四万,而进攻的朝鲜军却只有六万。
没错,当时的朝鲜人就是这么头铁,六万人就敢扛着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对十四万敌军主动进攻!
如果釜山的兵力对比是二十比一,孤立无援的一万美韩联军隔着洛东江对抗二十万朝军的进攻……
那么,无论是洛东江防线还是釜山港,估计都肯定是守不住的。
而在即将燃起战火的古巴岛上,卡斯特罗的革命政权有三万兵力,第2506旅却只有最多1500人。
不管卡斯特罗的军事指挥能力有多水,在没有收买到他手下主要将领倒戈的情况下,只靠1500人是没办法打败三万人的。即使有美国空军的轰炸掩护也做不到,这是一个基本的军事常识。
因此,中情局即使想要在古巴攻略上发动独走搞事变。但也不可能完全甩开白宫,彻底擅自行事。
所以,在今年的大选结束之后,中情局的杜勒斯局长和比斯尔副局长,就跟约翰·肯尼迪先生见了一次面,提起中情局正在策划一个推翻卡斯特罗的方案,但并没有透露任何细节——毕竟对方还不是总统。
既然中情局什么细节也没说,那么肯尼迪自然也只是表示「知道了」,然后就不置可否。
为了确保肯尼迪总统在明年一月正式就任之后,能够如中情局所愿,继续把入侵古巴的「冥王星计划」推进下去。而不是跟昔日的罗斯福总统一样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废止或搁置这个方案……
——要知道,「冥王星计划」原本可是肯尼迪的大选对手,尼克松副总统一路主导推动的。
很难说肯尼迪在就任总统之后,会不会对尼克松遗留的「冥王星计划」感到排斥呢?
这样一来,就需要有肯尼迪总统身边的亲信之人帮忙敲边鼓,给中情局的「冥王星计划」说好话。
所以,尽管依旧处于被菲里施法魅惑了精神的状态。但比斯尔副局长还是话锋一转,循循善诱地劝说菲里·金上尉担任这个忽悠肯尼迪总统的「宠臣」角色,配合他们几个老狐狸,一起促成这场古巴之战。
就像旧日本帝国的前线军官「下克上」搞独走,在后方也得有人为他们撑腰说话打掩护一样。
按照比斯尔副局长的说法,菲里不是靠选举上位的市长、州长、议员之类的政务官。而是需要在机关单位里排资论辈等提拔的事务官,他的利益和前途,在相当程度上是跟所在部门捆绑在一起的。
现在,五角大楼把他转调到中情局里,就是帮他加入这场蓄势待发的古巴之战,镀金混战功的。
如果菲里对此不但不领情,反而跑到总统面前大放厥词,搅黄了古巴攻略的话,那么固然向肯尼迪表了忠心,但却也同僚和上司全都狠狠得罪了,损害了整个单位的集体利益,以后还怎么继续在中情局混啊?
“白宫里的总统就像风儿一样,四年一届来了又去,但公务员却得在局子里做到退休。”
比斯尔副局长如此对菲里「谆谆教导」着说道,“所以,希望你能尽快找准自己的立场……”
按照他的说法,如果菲里能够促成肯尼迪总统对中情局的信任,提供更多的拨款和支持,让中情局拥有更充沛的资源来搞古巴攻略。那么,即使原本的作战计划有漏洞,在加钱之后,也能想办法补上嘛!
好吧,如果不是早就知道原本的历史上,中情局一边忽悠肯尼迪总统,一边把猪湾之战打成了一副什么让全世界笑掉大牙的鬼样子,菲里还真是差一点上了这个看似很精明的糟老头子的当!
更何况,中情局在学旧日本陆军搞独走之余,似乎没想过一个问题:肯尼迪总统可不是昭和天皇!
嗯,确切地说,是现在的肯尼迪总统,跟过去的昭和天皇,有着完全不同的画风。
——日本现在还是处于昭和年代,裕仁陛下还有将近三十年的天命阳寿。
而1960年的昭和天皇,跟日本投降之前的他。在心气志向方面,肯定是早已判若两人了……
总之,在弄清楚中情局这次古巴攻略的各种怪现状之后,原本还对工作抱有几分热情的菲里。顿时犹如被迎头浇了一盆凉水,整个人都跟漏气的皮球似的瘪了下去。
他意兴阑珊地走出「波浪」妓院,面对着人来人往的马路,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
直到偶然用眼角的余光,看见远处有人在竖起一棵小小的圣诞树,菲里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哎,原来现在都已经是十二月下旬了啊,我还是先回家过圣诞吧!”
。
同时,很多俄国家庭主妇也热烈支持战争。因为家暴的丈夫换成了一笔可观的抚恤金,实在太赚了。
可见毛子就是应该经常打仗,不打仗的毛子不是好毛子。
第21章、金家的圣诞聚会
1960年12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