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54章

作者:老老王

 而一部分喜欢享受的军官和随军记者,干脆不知从哪儿搞来了很多酒,又用美钞在芽庄城里召来大批豪放的越南小妞,开开心心地在保大皇帝遗留的海滨别墅里办起了庆功宴,大吃大喝,好不快活。

 但他们都不知道的是,陆战一师的抵达本身,就已经在越南战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

 南越北部,广南省的南部边界,朱莱港

 (按照历史,南越曾经在1962年把广南省一分为二,南部划为广信省,数年后又撤销广信省,重新合并成广南省。但实在搞不清楚当时省界是怎么划的。所以就假设本世界线上广南省从来没分开过吧!)

 这里是一座位于南中国海边的小渔港,基础设施很差,原本人口也不多。

 但因为一号公路从它的身边通过,使得吴庭艳建立南越政权之后,把朱莱选定为南越国军第二师的驻地,并且按照南越正规军的「家属随军」制度,让第二师上万官兵带着他们的家属搬迁到了这里。

 如此巨量的人口涌入,还有那么多士兵薪水带来的消费力,让朱莱迅速繁荣起来,多少像个城镇了。

 然而,依靠战争和军队迅速带来的畸形繁荣,也会在战争中以更快的速度烟消云散。

 现在,原本驻守朱莱的第二师,已经在内战中土崩瓦解,剩下的一点兵力也都在岘港那边连日苦战。

 而他们的对手,越南南方解放阵线的武装力量,却从遥远的西贡一路千里迢迢地杀到了朱莱城外!

 上帝啊,城里的两三万居民,大半都是南越国军官兵的家属啊!

 如果落到了越共的手里,得有多少人进「古拉格」劳动营,多少人直接枪毙?

 偏偏原本驻守朱莱的南越国军第二师部队,要么已经覆灭,要么正在外地作战,让朱莱唱了空城计。

 尽管有一群从大叨逃过来的军校生,拿着尊室订少将的委任状,在朱莱到处拉壮丁征召退役士兵,勉强凑了一支保安队,然后在一号公路上抢修了工事。但看着这副乱糟糟的军容,就让人觉得很不放心。

 总之,当城外的公路上,突然出现越共的红蓝金星旗时,全体朱莱市民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城外的越共,在这会儿也跟他们一样恐慌……

 “芽庄……陷落了!我们的后路,被海上登陆的美国佬切断了?!”

 朱莱城外的越共队伍里,一名政工干部拿着南方发来的电报,嘴唇有些发白,“这下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封锁消息,继续进攻!彻底消灭反动的伪政权!”

 这支北上远征队的指挥官,今年刚刚从河内总参谋部派遣到南方战场的黎仲讯少将,劈手夺过电报纸,草草扫了一眼就直接撕掉,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一脸的慷慨激昂,“现在距离北面的友军已经不到一百公里了!只要打进了岘港,我们就能解放全国,跟北方的同志会师!美国人也只能像法国佬一样逃走!

 同志们!现在就是解放全国的最后一战!大家再拼一把,打进岘港!活捉尊室订!”

 说完这些连自己都不信的话之后,回头看着身后这些一路上强行征收过来,显得乱七八糟的民用卡车、轿车和公共汽车,以及几千号连统一的制服都没有,只是在胳膊上绑了

 块红布作为标识的乌合之众……

 除了很少一部分从古芝县越共总部带来的老部队之外,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最近几天招揽的南越溃兵和「积极分子」——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地痞打手之类的「流氓无产阶级」。

 简而言之,都是些随风倒的墙头草,完全谈不上什么忠诚和觉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高歌猛进,坚持进攻的话,或许还能让他们懵懵懂懂地跟着走。

 但要是临阵撤退,掉头南下的话……只怕还没等跟美军遭遇,这帮人在半路上就会散了架子!

 所以,既然已经没得选了,那就继续往前冲吧!

 就算被顽敌击败,至少也比不战而溃来得有价值!

 望着公路前方的朱莱城,越南南方解放军副司令黎仲讯少将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说起来,他在十天前从西贡出发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打出这么远……

 呃,几乎都把南越全国给从南到北打穿了!

 ——作为今年三月上旬才刚刚调离总参谋部,被派到越南南方担任副司令的北越将领,黎仲讯少将在抵达南方上任的时候,古芝的南方越共总部,都已经开始准备发动对西贡的总攻击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黎仲讯少将这个突然被空降下来的副司令,自然在越南南方解放军司令部里很受排挤,遭了不少的冷言冷语,被认为是「赶着饭点儿」来吃席,专门来捡便宜蹭功绩和镀金的。

 而那场占领西贡,打垮一万美军的「红色南越」立国之战,也完全没有让黎仲讯参与的份儿。

 直到攻占西贡之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武装力量总司令陈文光少将,才拨给憋了一肚子气的黎仲讯一支三百人的小部队,让他沿着一号公路向南越中部地区挺进,沿途发动地下党,接收城市和溃兵。

 至于打到哪里为止?这谁能预料?自然是遇到打不动的硬茬子之后,再停下来要求后方增援呗!

 按照越共中枢的想法,黎仲讯带着的这支小部队,靠着一路招降纳叛,能够打到距离西贡两百公里之外的藩切,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运气再好一点,大概可以推进到占城国灭亡时的最后一个都城藩朗。

 结果,黎仲讯竟然只用了一个多星期,就狂飙猛进将近一千公里,差点从南往北打穿了南越全境。

 非但如此,他手下的兵马还膨胀了二十倍,从区区三百骨干,在十天内膨胀到了六千大军!

 其中一部分是沿途发动的越共地下党和农村游击队,更多的是随大流投降的南越国军溃兵和前政权警察,还有一些单纯的左翼热血青年,以及想要趁乱博个前程的流氓投机者等等。

 凡是愿意在胳膊上绑一块红布,站到越共的红蓝金星旗下,黎仲讯都一律来者不拒。

 带着这样一支成分复杂,并且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队伍,黎仲讯仿佛古代的流寇头目一样,沿着一号公路狂飙猛进,依靠就地劫掠和征发物资来解决后勤,从城市里强行没收汽车和征用司机来实现机械化运输,并且全靠前方根本没有遇到过任何像样的有组织抵抗,才得以一路势如破竹、长驱千里。

 就这样,这帮乌合之众打过了藩朗和芽庄,又经过了金兰湾和归仁,现在终于杀到了广南省的门前。

 黎仲讯很清楚自己手底下都是些什么货色,也知道滚起来的雪球是不能停下的,更莫说是反向回滚了。

 继续前进,最坏的下场不过是打个败仗,说不定还能创造奇迹;而掉头撤退,却会可耻地不战自溃。

 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叛徒,企图用他这个「越共头目」的脑袋,到美国佬和反动派那边去讨赏钱!

 对于一个真正坚定的越南劳动党干部来说,他是宁可一败涂地,也不愿意落得如此可耻的下场。

 ——打了那么多年的游击战,经历了吴庭艳政权的一轮轮屠杀,越共难道还会害怕战败?害怕死人?

 「为解放祖国而不惜牺牲一代人」的口号,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真的付诸于行动的!

 因此,在得知美国陆战一师登陆芽庄,截断了自己这支远征军的后路时,黎仲讯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决定继续推动雪球往前滚,狠狠地撞击前方的一切敌人。直到这票乌合之众自己土崩瓦解为止。

 而且,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打到哪里,但眼前的朱莱,黎仲讯少将觉得还是有把握打下来的。

 “不用担心,你看前面公路上那副乱成一团的样子了吗?反动派的防御体系,甚至还不用我们攻打,就已经快要被他们自己的难民给冲垮啦!咱们只要稍微咋呼两声,准能把他们统统吓跑!”

 他如此对众人鼓劲说,“好啦,全体准备战斗!为了打倒反动派,为了解放全南方,进攻!”

 ——

 5月12日,海云岭上的菲里十分惊讶地得知,广南省南部

 边缘的第二师驻地朱莱,被越共攻陷了!

 那支仿佛是长了飞毛腿的越共游击队,真的从遥远南方的西贡,一路杀进了广南省!

 真是喵了个咪的,陆战一师都已经在芽庄登陆了,这票越共怎么还跟疯狗似的继续往北冲?

 更气人的是,传说中已经在朱莱「布置了坚强防线」的那帮军校生和保安队,竟然连半天都没守住!

 老子带着美军和苗兵,在海云岭上死死挡住北越正规军五个师,迄今没让他们再往南前进半步,你们这些南越政权的军校生,怎么却连一群北上跑了近千公里的乌合之众都挡不住呢?

 就这样,菲里带着一肚子气回到岘港,跟尊室订将军商量如何应对此事,并且还见到了从朱莱前线撤退回来的败军之将,或者说长跑能手——从大叨军校一路逃了五六百公里,跑到岘港的陈玉泉上尉。

 至于为什么把一个军校生突击提拔为上尉,带领他的同学们去打仗?因为原本跟他们一起跑路的校长和教官,在半路上都不见了,美国顾问也开小差找船走了,据说是要渡海去香港。

 最后只有一群军校生坐着卡车跑到了岘港,然后被正愁手底下缺乏可用之人的尊室订,给打发去了朱莱驻守——因为陈玉泉是这群军校生里的带头大哥,就被任命为了朱莱保安队的队长。

 结果,说实话,陈玉泉在朱莱其实做得还算兢兢业业。无论是抓壮丁征召老兵,还是挖壕沟修工事,看上去都搞得像模像样。可最终全都不顶用——越共的旗帜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朱莱就爆发了难民潮,一号公路和各条小路上,全都挤着满载惊慌失措的平民的卡车、巴士、摩托车、小轿车。

 而刚刚在朱莱征召的士兵们,看着难民涌出朱莱,朝着四面八方逃窜,也都忍不住开始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先是陆陆续续有人开小差,接着就是整班整排的士兵逃出阵地,去寻找和保护自己的家人。

 从大叨逃来的军校生,在朱莱人生地不熟,缺乏威望,要拦截逃兵也拦不住,只能自己急得跳脚。

 最后,当越共真的喊着口号杀上来时,只有陈玉泉上尉跟他的同学们,还有最多一百个本地民兵。在阵地上坚守了两个小时,怎奈敌军至少二十倍于己,很快就实在坚持不住,只能放弃朱莱、仓皇撤退了。

 再接下来,还没等岘港这边调整部署,南方又有新的噩耗传来:越共继续沿着一号公路高歌猛进,广南省的中部城市三歧,已经升起了红蓝金星旗,越共的前锋部队都快能从南方看见海云岭啦!

 这下可好,海云岭防线上的联军,眼看着就真被南方越共踢屁股了!真是岂有此理!

 作者的话:  PS:一个反直觉的调查结果,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单亲爸爸的数量是单亲妈妈的四倍多。

 也就是说,不要孩子的母亲,四倍于不要孩子的父亲。

 不是说离婚时,法院都倾向于把孩子判给母亲吗?怎么养娃的父亲反倒是四倍呢?

 第244章、会安之战和未来名将黎明岛

 1963年5月13日,越南,广南省,会安古镇

 会安古镇,位于岘港以南三十公里,秋盆河入海口的附近,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公元5世纪,会安就已经是古代占城国的著名海港,名为「大海口」。古代占城国的使节前往中国朝觐,都是在这里启航。

 后来,占城国衰落,越南人攻占了此地。但作为中国商船下西洋的必经之路,会安依然繁华不减。中国、日本、南洋、波斯和阿拉伯的商船经常出入会安港。等到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先后在会安港设立商站,让这里出现了不少的欧式建筑。

 再加上本地东南亚风情的佛寺和庙宇,让会安成为了一处文化色彩浓郁的国际商业港。

 更妙的是,到了18世纪末,因为港口的淤塞,会安港被几乎废弃。虽然城市从此变得萧条荒废,但也让那些古老的建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既没遭到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为要修建高楼大厦而被拆毁。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安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直到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交融的会安古镇,依然是越南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当然,我们的主角菲里,之所以会出现在这座历史文化风情浓郁的会安古镇,显然不是为了来旅游的。

 而是因为,眼下越共的那票「特混部队」,都已经打到会安城外了!

 然后,会安在岘港以南三十公里,海云岭在岘港以北二十公里。

 海云岭的北面都被北越占领,会安的南面也被越共入侵。

 换而言之,尊室订这个「广南国」的实际地盘,眼下就只剩了从海云岭到会安的五十公里沿海平原,已经被打得只剩下跟后世那个「哈马斯」治下的加沙地区差不多大了!

 这让尊室订和驻越

 美军司令菲里,怎么能不为此而急得跳脚呢?

 再这么一路败下去,他们就真的要被越共赶下海啦!

 所以,得知广南省中部的交通枢纽三歧陷落,越共还在继续逼近会安的时候,菲里当即就不管不顾地调动了守备岘港机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两个连,外加刚刚坐运输机赶到的「绿色贝雷帽」美军特种兵一个连,心急火燎赶往会安救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越共从地面上把岘港机场给端了啊!

 尊室订也召集了他刚刚组建的总统卫队,又从岘港的天主教民兵里拉壮丁,凑了五百多人开赴会安。

 事实上,原本菲里还想从海云岭防线上,抽调一批老挝苗兵过来救急的。

 谁知海云岭对面的北越军,似乎跟南方的越共保持着密切联络,互相进行了有效的战术配合——就在菲里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海云岭防线上也响起了隆隆的炮声。随即,王宝将军就打电话来通报说,今天的北越军竟然没有选择夜袭,而是在白天顶着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硬是对防线发起了强攻!

 虽然王宝表示他有信心在美国空中力量的支援下,打退北越军的白昼攻势,但明显是无力兼顾两头了。

 没办法,既然海云岭上的守军动不得,那就只能仰赖于后方凑出的兵马,还有刚刚空运来的援军了。

 接下来,这一调兵遣将的过程,也堪称是一场灾难。因为数以万计的战争难民和堆满行李的车辆,早已堵塞了岘港以南的全部公路,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跑到机场等飞机的,搞得整个岘港混乱不堪。

 为了避免自己派去阻击越共的援军,也被不省心的难民堵在路上,菲里只好调用机场现有的全部直升机,空运那一个连的美国特种兵,让他们到秋盆河畔建立防御阵地,不能让越共的武装力量冲进会安。

 同时又让岘港机场起飞了几架A-1天袭者攻击机,对一号公路上的越共车队进行舔地式轰炸,以阻滞其快速推进——就算期间会闹出许多误炸难民的悲剧,这会儿实在是火烧眉毛,也已经顾不得了。

 至于空袭海云岭以北的北越正规军,阻滞其攻势的任务,就只能交给南中国海上的两个航母战斗群了。

 最后,菲里亲自带着岘港机场的海军陆战队,外加若干零星的美国教官和士兵,合计三百余人,从岘港码头坐快艇出海,绕过拥堵的公路,从秋盆河的出海口,直接驶入会安镇,对越共重拳出击!

 ——

 不幸中的万幸,或许是因为空袭的吓阻效果不错,或许是因为「绿色贝雷帽」特种兵的超水平发挥,美军成功地在会安城外堵住了越共的先头部队,没有让这座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城化为战场。

 但接下来的较量中,菲里终于充分体验到了越共游击队的难缠之处。

 之前在海云岭,由于是敌我分明的阵地战,联军只需要朝着战壕和铁丝网的对面开火,消灭每一个冲过来的北越军士兵,不让他们突破自己的防线,就算是成功了。

 可是,在会安郊外的战场上,越共游击队却既没有统一的制服,也没有显眼的标识,只要摘下他们胳膊上的红布,混在人群之中,那么在美国人的眼中,就根本无法把他们跟普通的越南难民区分出来。

 只有被这些越共游击队靠近了身边,并且摸出藏着的武器猛烈开火时,美国人才能意识到那是敌人!

 ——最初,菲里还让部下辨认一下难民的性别。如果全是精壮男人,那么多半是有问题,得要提高警惕;如果难民之中有女人的话,估计应该问题不大……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招不管用!越南战场并没有让女人走开!敌人里面有很多的女越共!

 并且,这些女越共在玩枪杀人的时候,也跟男人一样狠!

 更别提,越共之中还有人穿着南越国军的军装,可以伪装成前来增援的友军……

 结果就导致美军愈加精神过敏,甚至差一点误击了亲自带着卫队来增援的尊室订将军!

 除此之外,流过会安镇的秋盆河,也实在不是什么大江大河,普通人抱着个木盆都能游到对岸。在根本分不清敌人和平民的情况下,沿河防守的美军最多只能截断公路,却没办法阻止难民游泳过河。

 ——就算是允许士兵对着河面自由开火,十几公里长的河道,也根本封锁不过来好不好?

 还好,尽管不熟悉的治安战,让美军手忙脚乱。但敌人的战斗意志似乎也不怎么坚定,经常是刚露出马脚,就吓得一哄而散,完全没有跟美军以命换命的凶悍。所以数量极少的美军还能撑得下来。

 双方在会安城外的秋盆河畔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美军设置的封锁线多次遭遇偷袭,被冷枪冷炮打得晕头转向。直到会安镇上的保安队也前来增援,尊室订和菲里才总算是琢磨出了一套勉强可行的盘查办法。

 ——会安是越南的华侨聚居地,当地人多少还

 会说点中国话;岘港的居民基本都是天主教徒,多少懂几句法语。如果难民之中有谁一句法语或中国话都不会说,那么多半是有嫌疑,需要仔细搜身……

 虽然这法子说实话也不怎么靠谱,因为越共地下党之中的华侨华裔同样为数不少。

 不过,对面的越共似乎也并非经过充分训练的特工队,而是一帮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乌合之众,他们的所谓伪装,充其量也就是能骗一下美国人。但在本地人眼里,根本就是比秃子头上的跳蚤还要显眼。